孫悟空的成功學——天庭為何成為了他成佛的跳板

2021-01-10 歷史也好玩0

對西遊的解讀和研究從來就沒有停止過,還是那句話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而對於我們中國的戰鬥英雄,自然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認知。只是在看西遊時,我自己也有了一點想法,很多人都覺得大聖取經的整個過程是被別人操縱的一盤大棋,而我卻有一種似乎孫悟空是自己故意進入局中,而成為既得利益者的,他不再是棋子,而是對於自己命運的主角,如果有不對之處,望請諒解。

孫悟空出世之後,依靠著,強大自己(三星洞學藝),尋找靠山(白菩提為師),搞事情提高自己知名度(勾生死波,龍宮借寶),以進為進(打敗天兵天將,待價而沽),成功被太白金星招安進天庭大集團的體制之內。

對於一個出身在當時水深火熱的妖族的人,而且沒啥靠山的大妖來說,褪去妖身,成為了天地認可的天庭正神來說,暫時性的戰略目標基本上就是實現了。且看悟空聽封弼馬溫之後(不知道自己的官大官小)的做法就可見一斑:「猴王查看文薄,點明了馬數。本監中典簿官徵備糧草;力士官刷洗馬匹,扎草,引水,煮料。監丞,監副輔助催辦。弼馬晝夜不睡,滋養馬匹,日間舞弄猶可,夜間看管殷勤,但是馬睡的,趕起來吃草,走的捉將來靠槽。那些天馬見了他,泯耳攢蹄,都養的肉肥膘滿。」說明孫悟空起初是想做好這個工作的,而且每日交朋好友,聯絡人脈,就是為了能在天庭更好地立足。

但是官封弼馬心何足  名注齊天意未寧,孫悟空畢竟有著自己的驕傲。等到他知道了自己的官職是最微末之時,就知道天庭已經不是自己的久留之地,而天庭裡的神仙,也根本沒有看起自己,那麼就要尋找另一條出路,當時的天庭基本編制已經滿了,大部分的妖族被收服之後都不免流落坐騎的命運,對於各大仙神來說,能給他個官已經不錯了。而佛教正在積極地向中土傳播,唐僧取經其實就是一場大興佛教的事情,將西方靈山的佛教經典傳到東土是他們最終的目的。理論上來說,靈山也是一個正式編制的部門,所以孫悟空將目光投向西方也算是正常了。

如來,老子,玉帝三方都在算計,大聖其實已經看得清楚,所以他才敢大鬧凌霄寶殿,偷吃蟠桃,吃了老君的仙丹,打到了他的煉丹爐。因為猴子清楚的知道,三方都在以自己在博弈和算計,那自己的性命當是無礙,索性鬧的大一點,自己也能在其中撈夠了好處,多一點話語權,順便發洩一下,何樂而不為呢。

如來被玉帝請來,捉拿猴子的時候,對孫悟空說了這樣一句話:「你那廝乃是個猴子成精,焉敢欺心,要奪玉皇上帝尊位?他自幼修持,苦歷過一千七百五十劫。每劫該十二萬九千六百年。你算,他該多少年數,方能享受此無極大道?你那個初世為人的畜生,如何出此大言!不當人子,不當人子!折了你的壽算!趁早皈依,切莫胡說!但恐遭了毒手,性命頃刻而休,可惜了你的本來面目!」

大聖聰明,早已明白如來所說的話的重點:趁早皈依,切莫胡說!但恐遭了毒手,性命頃刻而休。

就像斜月三星洞學藝的時候與菩提老師的默契一樣,孫悟空和如來在瞬間達成了一種默契,雙方為了顧念天庭的面子,一起演了一場戲。孫悟空被壓在了五行山下,而如來真正要表達的意思是,你現在只有一條路了,那就是皈依靈山。要不然只能是遭了毒手,性命不保。而大聖一個筋鬥在如來的掌中佛國中轉了一圈,最後寫下:俺老孫到此一遊。也許就是對如來的答覆,天庭我只是遊玩一下,不是我久留之地。雙方默契地進行了一波溝通。然後理所當然的孫悟空成為了取經的主要戰鬥力。

至於在取經途中,很多人覺得孫悟空的戰鬥力虛弱了,是因為被壓了五百年,跟不上時代。我倒是覺得,他根本沒用全力,悟空在三星洞學道不過十餘載,就已經超過了天地間大部分的老牌仙神妖王,短時間內他的戰鬥力肯定是能增長,而且五百年時間,雖然增長不了戰鬥經驗,倒是內在修為是可以修煉的。所以我以為,他是在刻意保存實力,說白了,這趟取經之行,就是他到西方成佛的鍍金之路,而鍍金如果太過簡單的話,不免被人議論德不配位。所以要有困難,再解決困難,才是正途。就像悟能和悟淨的戰鬥力也沒有完全發揮一樣,他們自然也有自己的原因。

最後悟空和如來完成了當年的溝通,他也順利的得到了靈山的正式編制,脫去了妖身,封為——鬥戰勝佛。

相關焦點

  • 觀音菩薩為何沒能晉升佛位?從西遊記體系解說菩薩不能成佛的原因
    還有一種說法是觀音菩薩發過宏願,人間苦難不消除,她不成佛。以上只是民間關於觀音菩薩為何不能成佛的說法,就《西遊記》這套神話體系而言,觀音菩薩不能成佛是因為另外兩個原因。一、成佛需要有巨大貢獻其他的佛有什麼樣的貢獻,因本人對佛法沒什麼研究,不好瞎說以免產生誤導。單說說唐僧和孫悟空的功勞吧。
  • 成佛後的孫悟空更是橫著走,但鬥戰勝佛卻對一位女人不寒而慄
    孫悟空足足在南瞻部洲流浪了九年時間,換了別的猴子就就放棄了,可孫悟空是一隻不願意輕易服輸的猴子,他咬緊牙關不忘初心,最後終於來到了方寸山,拜得了三星洞的菩提祖師為師。更讓孫悟空驕傲的是,他在山上僅僅學了三年就順利畢業,成功地參悟了大品天仙訣、七十二變以及筋鬥雲。
  • 孫悟空憑啥能成為鬥戰勝佛?燃燈古佛:你不看看他的前世是誰
    文/歷史重演在西遊記裡,唐僧師徒幾個人中,最會惹事的當然是孫悟空了。從出世到成佛,沒有他不敢做的事情。當年菩提祖師都害怕他牽連到自己,不得不提前趕走孫悟空。但菩提祖師還是警告過孫悟空的,孫悟空也知道菩提祖師的能耐,不管惹出什麼禍來,都不敢提前菩提祖師的名字。
  • 揭秘孫悟空成為「鬥戰勝佛」後需要幹什麼工作?
    在吳承恩的《西遊記》中齊天大聖孫悟空保唐僧西天取得真經後,在靈山大雷音寺被如來佛祖授予了「鬥戰勝佛」的稱號,在電視劇中最後唐僧師徒們算是「衣錦還鄉」了,回到大唐去宣傳真經,既然唐僧和孫悟空都成佛了,那還需要去宣傳真經嗎?
  • 孫悟空成佛後:弼馬溫強了十倍
    一、弼馬溫與鬥戰勝佛權力相對比弼馬溫雖是個不入流的沒品官兒,但他好歹也是天庭的有編制的神仙幹部,是享受著天庭待遇的,他的門下掌管著小弟(弼馬溫為御馬監正堂管事。小弟有監丞、監副、典簿、力士等大小官員)。而鬥戰勝佛呢?這個官職是不管理任何人的。鬥戰勝佛,顧名思義,是一個戰勝了內心欲望的佛,無欲無求,他不可能打架,也不可能惹是生非,更加不可能擁有小弟了。
  • 玉帝放著天庭第一大神不請,為何要找地界的如來降服孫悟空?
    猴子往後的生活果然變了樣,先是學了藝,後是鬧天宮,最後又成為了鬥戰勝佛。 悟空在天上鬧騰時,玉帝派出了如來,最後成功將孫悟空收服。 玉帝為何會想到請如來呢?這裡面還有二郎神的功勞。
  • 孫悟空成了鬥戰勝佛後,為何沒有返回花果山?
    孫悟空來自花果山,每當孫悟空受到挫折的時候,他掛在嘴邊的就是回花果山,比如:在菩提祖師門下學成本事後,被師父無緣無故的趕下山去,他義無反顧的返回花果山;在天庭被眾神排擠時,他甩開弼馬溫的頭銜,氣氛的回到了花果山;在三打白骨精時,唐僧多次誤解孫悟空,最後還用緊箍咒威脅他,猴哥傷心欲絕的離開取經團隊回到了花果山
  • 《西遊記》:為何孫悟空這麼醜,菩提祖師第一眼就認定了他是「真命...
    孫悟空一直都自稱自己是「美猴王」,事實上他長得尤為瘦小,長得尖嘴猴腮,不僅不美,還很醜。 但是菩提祖師見到他的第一眼就把他當做「真命天子」來對待,非要認定要收他為弟子,這是為何?
  • 多次求助菩薩和天庭,所以孫悟空戰鬥力弱了?
    很多人發現,取經前後,孫悟空的戰鬥力明顯不一樣了。取經之前,感覺孫悟空很厲害,大鬧天宮都沒對手,玉帝還得請二郎神、如來佛祖才能制服他;而取經之後,感覺孫悟空弱了很多,他總是打不過妖怪,還多次向天庭和觀音菩薩等人求助。真的是因為孫悟空變弱了嗎?實際上,只要我們分析一下就會發現,孫悟空沒變弱,他依然很強。
  • 孫悟空只是炫耀一番,為何就被無情趕下山?菩提祖師:那是在救他
    孫悟空變棵松樹就被菩提祖師攆下山,他到底犯了什麼忌?孫悟空的本領是菩提祖師暗地私下傳授的,都是求之不得的絕學,孫悟空哲學底蘊也深厚,沒白在菩提處修行。唐僧晾曬經文不小心弄破一角,懊悔不已。孫悟空安慰他說,蓋天地不全,經文殘缺乃應不全之妙,非人力所能為也。
  • 為啥孫悟空都從南天門過,為何不走北天門?他吸取了豬八戒的教訓
    西遊記裡的神話人物孫悟空,更是塑造的異常成功,成了大多數人孩童時期的偶像。記得孫悟空被太白金星第一次招上天庭時。孫悟空在南天門被天王給攔下,孫悟空好不痛快,找太白金星理論,太白金星說,你還未入天籍故會攔截你,以後在天庭做了官就不會攔你了。果然是這樣,孫悟空成功的當上了弼馬溫,十天後不滿意反下天庭,在次從南天門過,沒人攔弼馬溫大人了。
  • 混世四猴中為何只有孫悟空成佛?你看他們還差了什麼?
    若是給悟空對號入座的話, 他便是靈明石猴,通識變化之術,而且他還是這些猴子裡面為數不多知道結局的人。既然是混世四猴,那麼一家人就該整整齊齊的,剩下幾隻猴子也不能夠藏著掖著,他們最後都去哪了呢?為何不同悟空一樣修習法術然後成佛呢?我們先看六耳獼猴。蝸牛在往期文章中為大家分析過,六耳獼猴就是悟空的惡念分身。今日我們就先把這個觀點拋開,把六耳當成一個獨立的個體。
  • 孫悟空連殺六個凡人,如來卻默認了,原來這是成佛的前提
    他以神仙的地位曾經擊殺了六位凡人,按道理來說他身為和尚殺生應該受到懲罰,但是如來佛祖卻對此表示了默認。也正是因為這一件看似荒誕不羈的事情,成為的孫悟空的成佛前提,讓孫悟空與他師傅一樣被封為佛。當初孫悟空被唐僧成功的救出了五界山,雖然師徒已經過了蜜月期,但是由於這個組織剛剛成立,所以中間遇到了很多的摩擦。
  • 孫悟空與牛魔王等七大聖,為何打不過十萬天兵?你看孫悟空說了啥
    孫悟空與牛魔王等七大聖,為何打不過十萬天兵?你看孫悟空說了啥西遊釋疑第8期上一期說到,觀音以慈悲為懷,在大鬧天宮中,為何卻要偷襲孫悟空?只因她要試探老君與孫悟空之間的關係,所以才假裝要殺孫悟空,其實是逼老君出手相助。這一回咱們說說,孫悟空反天過程中的敗筆。七大聖聯手,為何不抵10萬天兵?
  • 孫悟空被如來降服後,玉帝問他為何大鬧天宮,猴子的回答亮了
    孫悟空被如來降服後,玉帝問他為何要大鬧天宮,猴子的回答亮了話說,當年孫悟空大鬧天宮,勇不可當,天庭眾神無一是他的對手。後來還是西方如來佛祖親自出手,才降服了孫悟空。阿彌陀佛,果然是佛法無邊吶!孫悟空被控制住了,沒法在撒潑了。
  • 孫悟空大鬧天宮,玉帝咋不請天庭第一大神出手,而捨近求遠請如來
    (蝸牛看西遊第2611期)文/牽著蝸牛散步在央視82版西遊記中,孫悟空大鬧天宮把玉帝打在了桌底下,玉帝驚慌地伸出右手高喊:快請西天如來佛祖!但在原著中,孫悟空連靈霄寶殿都沒進,就被王靈官擋在了門口。接著雷神三十六將趕到,把猴子圍在中間。
  • 西遊記,十萬天兵天將真的打不過孫悟空嗎?天庭一位神仙說出真相
    《西遊記》中,孫悟空大鬧天宮,十萬天兵天將都抓不住他,這就給人一種印象,天庭沒有高手,這些天兵天將都不是孫悟空的對手!真的是這樣嗎?話說孫悟空在西天路上遇到了妖怪,上天庭找玉帝搬救兵,玉帝派出四大天師接待孫悟空,四大天師說,孫悟空可以隨便挑選天將,下界去捉拿妖怪!
  • 六耳獼猴之後,孫悟空不找觀音菩薩幫忙了?
    一些讀者分析,這是因為,除掉六耳獼猴時,悟空找如來幫忙,而如來親口允諾,保證孫悟空「那時功成歸極樂,汝亦坐蓮臺」。也即是說,孫悟空從此就被內定為佛了,比觀音還高級,所以他不找觀音幫忙了。 這種說法有道理嗎?恐怕沒有道理。
  • 取經成功後孫悟空為何回不了花果山?看他的稱號就知道了
    (蝸牛看西遊第3959期)文/牽著蝸牛散步眾所周知,孫悟空的老家是花果山,他像豬八戒一樣,只要遇到了挫折,就把挑子一扔,老子回花果山去了。從菩提祖師學藝歸來,第一個念頭,仍是回花果山。太白金星請他上天當官,他給眾猴許諾是,我先給你們探探路,然後帶你們上天去。可是,因為在天庭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他反正天庭,仍回到花果山。三打白骨精時,唐僧堅決要把他開除隊伍,他也毫不猶豫地回到了花果山。可以說,花果山就是他心靈的港灣。然而,取經成功之後,他為何反而回不到花果山了呢?其實,這裡面是有深層次原因的。
  • 如來為何要反覆問清孫悟空來歷,才將其壓在五行山下,他怕什麼?
    如來為何要告誡弟子穩坐法堂,還警告他們不要亂了禪位?明顯對此行心生警惕!如來到了天庭之後,見眾神對孫悟空圍而不攻,乒桌球乓地搞得熱鬧,不由皺了皺眉,叫眾神下去抽根煙,把現場交給自己。之後,佛猴之間開展了一場可以寫進史記的對話。二孫悟空先發難,厲聲高叫道:「你是那方善士,敢來止住刀兵問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