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小鹿在基地打針吃藥休養。
文 大連新聞傳媒集團記者 徐婷
圖 由受訪者提供
本報訊 本報曾於6月19日A3版、7月10日B2版和10月22日B3版,分別以《初生小鹿與母失散 母子相認成了難題》、《小鹿滿月體檢 身體棒棒噠》和《相伴四個多月小鹿告別「媽媽」回歸自然》為題,報導了一隻初生小鹿,因與母親失散,被好心市民救下,之後被志願者精心養護,並努力為其尋找媽媽的故事,但因種種原因,小鹿最終沒能回到媽媽身邊。於是,志願者變身為小鹿的「媽媽」,餵養照顧著小鹿,不讓它大量接觸人群,每天都幫其野化訓練,在10月21日上午,小鹿已近五個月大,志願者為其戴上GPS,將它放歸大自然。
一直負責照顧和養育小鹿的志願者林裕嵩表示,作為「媽媽」雖然內心不舍,但小鹿終歸應該回到大自然,那裡才是它應該生活的地方。可讓他們沒有想到的是,才放歸大自然4天的小鹿卻尿血、腹瀉,精神萎靡。原來,小鹿在山上呆了兩三天,大概是想「媽媽」了,也可能是食物不足,24日中午就有市民發現小鹿下山到白雲雁水健身公園湖邊叫喚,有遊人就領它到馬路上了,可能還有人餵了一些食物,這期間有一個市民覺得不太好,就把小鹿趕回山上了。
25日,林裕嵩等人想到白雲雁水找小鹿,給它補充些食物和水。因為那幾天,小鹿身上的GPS定位傳回的信號是下山了,而且在湖邊或馬路上,當時他們判斷是小鹿下山去湖邊喝水,馬路可能是信號出現誤差。「實際上信號是準確的,小鹿的確下山了,而且上馬路了,可能是又餓又渴才會叫喚找人,大概是在呼喚我。」林裕嵩告訴記者,當天他們還沒到就接到市民電話,說小鹿在動物園正門廣場,有好多人圍觀和投喂。
林裕嵩他們到那裡的時候,就看到一群人,有二三十人圍著小鹿,特別有些小孩兒又拽又揪的,還有人餵東西。「當看到這一幕,我愛人沒等我把車停穩就下去了,我也趕緊去找車位。」林裕嵩說當他愛人召喚小鹿之後,小鹿直接從人群中站出來,跑到他們面前,並且站起來和他的愛人和他分別擁抱,又吻又舔,就像委屈的孩子見到了媽媽。之後他們就帶著小鹿上到山裡去,給小鹿餵了點兒地瓜和羊奶,也餵了水,小鹿吃飽了以後就趴下了,當時他們隱隱約約就感覺不對,小鹿往常是吃飽喝足後都會撒歡地到處跑,這次怎麼就趴下了?林裕嵩夫婦沒敢離開,就一直守在那裡觀察小鹿的狀況,從早上9時到下午4時,小鹿就是不愛動,可他們只要表示要離開,小鹿就跟上他們,寸步不離。看著一直精神不濟的小鹿,林裕嵩夫婦決定把小鹿帶回大連野境自然志願者團隊的基地觀察。
26日早上,在基地觀察的小鹿傳來不好的消息。「基地的老師告訴我們,小鹿尿血了,而且還伴隨著嚴重的腹瀉,我們一聽就趕緊過去接上小鹿,趕往寵物醫院。」林裕嵩對記者說,到了醫院之後,馬上給小鹿做了彩超,血也抽了,便也驗了,醫院診斷結果是尿路感染和急性腸炎,在醫院扎了針,開了藥。目前,小鹿在基地休養,每天也會扎針吃藥。這幾天小鹿稍微恢復了些體能,因為生病小鹿掉了五斤秤,仍是不太活躍,只是一直趴著,這場病給它的打擊不小。
事後,林裕嵩他們和寵物醫生會診時分析,小鹿很可能是吃了遊人餵的巧克力、餅乾或肉腸類有油性的食物,導致消化系統功能的紊亂,這才引起腹瀉。
「我們研究一下,等小鹿病好了以後,準備再換一個人比較少的地方野放,我們也想呼籲一下,儘可能地不要給野生動物投餵食物,因為咱們投餵的食物,很可能改變野生動物的飲食規律和它的遺傳規律,不利於它們在野外生存。」林裕嵩表示,不去打攪野生動物,就是對野生動物最好的保護。
來源: 大連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