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非洲海灘的鯊魚網給野生動物帶來了高昂的代價

2021-01-16 明明明玉米粥

「它們基本上就是死亡之幕,」鯊魚潛水員沃爾特·伯納迪斯(Walter Bernardis)說。他把手伸過zodiac充氣船的船舷,拉起南非東部亞熱帶水域上飄浮著的一張漁網。

這個長200米(碼)的網眼是為了保護在東海岸棕櫚樹環繞的海灘上曬太陽的遊泳者免受鯊魚襲擊。

但環保人士表示,這些漁網會捕捉任何遊得離海岸太近的大型動物,對鯊魚、海豚、儒艮、海龜和鯨魚一視同仁。

貝納迪斯說:「它們是一個被動的系統,被放進水裡後,所有把頭伸進網裡的東西都會死掉。」貝納迪斯辭去了教學工作,讓遊客與鯊魚面對面,並澄清了有關鯊魚的情況。

20世紀50年代,這種食肉動物名聲不佳,當時一系列致命的襲擊事件促使人們拋棄了誇祖魯-納塔爾省受歡迎的白色沙灘,現在這裡每年吸引600多萬遊客。

史蒂文·史匹柏在1975年的驚悚片《大白鯊》中,錯誤地將鯊魚描繪成人類食肉動物,引發了公眾的擔憂。

該省的旅遊業對此感到震驚,開始將鯊魚從受驚的海灘遊客身邊趕走。

今天,在德班省首府德班以北和以南300多公裡(190英裡)的地方,有37個海灘排列著魚網和誘餌線。

這些障礙已經成功地打消了度假者的疑慮。

南半球的誇祖魯-納塔爾省(誇祖魯-納塔爾省),人們成群結隊地在海灘上搭起帳篷,打著陽傘——儘管今年由於冠狀病毒的影響,遊客的進入受到了限制。

據公眾資助的誇祖魯-納塔爾(KZN)鯊魚委員會稱,在超過67年的時間裡,在保護區內從未發生過一次致命的鯊魚遭遇。

然而,數據表明,食肉動物很少襲擊人類,不管他們是否被網隔開。

根據佛羅裡達大學彙編的記錄,2019年全球僅報告了約100起鯊魚襲擊事件。

人肉通常不屬於鯊魚的食物,鯊魚主要吃小魚和其他動物,如海豹和烏賊。

在數百種鯊魚中,只有五種被認為是對人類的威脅,包括具有攻擊性的牛鯊和虎鯊。

然而,讓它們遠離人類還有其他代價。

KZN鯊魚協會表示,每年至少有400隻鯊魚因被漁網和帶餌魚鉤困得太久而窒息。

保護圍欄的KZN鯊魚委員會的研究主管馬特·狄更斯(Matt Dickens)表示:「2019年,我們捕獲了690隻動物。」

他還說,「很多魚都被活放生了。」他指出,南非的商業捕魚捕撈的魚比這多10倍。

幾年前,鯊魚潛水員兼導遊加裡·斯諾德格拉斯(Gary Snodgrass)被迫更改了一次旅行的名字,因為某些物種的出現已經變得非常罕見。

斯諾德格拉斯解釋說:「我們過去把它叫做虎鯊潛水。」這時,一群欣喜若狂的遊客穿著水肺潛水服,從他的橡皮艇滑入了閃閃發光的海洋。

「我們不能再稱它為虎鯊潛水了,因為我們很少看到它們……它們的數量已經急劇減少。」

全球鯊魚數量受到棲息地破壞、過度捕撈和利潤豐厚的魚翅貿易的威脅。

根據2013年發表的科學研究結果,人類每年殺死約1億條鯊魚,目前有8種鯊魚受到CITES保護。

然而,公眾對那些張著兇惡的下顎和鋒利牙齒的生物幾乎沒有同情之心。

但科學家和環保人士強調,這種動物對生態系統很重要,是調節海洋種群的關鍵。

他們還指出,鯊魚屏障幾乎不起作用,特別是針對大型物種。

事實上,潛水員已經注意到大多數動物都能在只有6米深的網眼下遊泳,它們經常在從海岸線回來的路上被困住,而不是在回來的路上。

南非野生海洋保護組織負責人吉恩·哈裡斯說,魚網和魚線給遊泳者一種「錯誤的」安全感,並「向人們發出鯊魚是危險的」信號。

她補充說,需要改變的是「人們的思想」。

相關焦點

  • 星巴:在非洲大草原上保護野生動物 守護「辛巴」
    星巴,肯亞馬賽馬拉國家保護區巡守員,在非洲大草原上以帳篷為家,與獅子、獵豹、大象、犀牛等野獸為伍,與馬賽部落人為友,與盜獵者為敵。  他在央視直播節目《東非野生動物大遷徙》中擔任轉播顧問,他創辦了馬拉野生動物保護基金會,他是第一個遠赴非洲從事野生動物保護工作的中國人。  感言:對野生動物的保護,沒有國界。
  • 野生動物電影紀錄片製作者:保護野生動物 就是保護人類
    央廣網北京5月23日消息(記者馮會玲)5月22日是世界野生動物保護日,5月23日播出的《楊瀾訪談錄》特別專訪了野生動物的電影紀錄片的製作者,德瑞克·朱伯特和貝弗利·朱伯特夫婦。他們已經在波札那的野生環境中定居長達30年的時間,前後一共拍攝了25部野生動物的紀錄片,獲得8次艾美獎。他們用自己傳奇般的經歷告訴我們:保護野生動物,就是保護人類自己。
  • 水生野生動物保護活動進了小學課堂:「摸一摸海星、海龜、鯊魚」
    10月8日,江蘇省「2019年水生野生動物保護科普宣傳月活動」主辦單位——中國海監江蘇省總隊,來到了南京師範大學附屬中學新城小學怡康街分校。「孩子們天生喜歡海洋,二年級的孩子對資源現象有了概念,對水生野生動物特別感興趣」,校長張敏感受很深,她告訴記者,這樣的教育太好了,讓孩子得到書本外的知識。小學生非常純真,沒有功利心,「摸一摸海星、海龜、鯊魚的感受,這樣的真實情境,體驗式教育,對他們的記憶、感受比說教式教育更深刻」。知識不僅僅來源於書本閱讀,學校還要培養孩子的好奇心,學校的校訓是「蒙養」,啟蒙和培養學生。
  • 保護野生動物 人人有責 一隻非洲灰鸚鵡在楊浦獲得救助
    近日,楊浦區野保部門接到來電反映:有市民撿到一隻鸚鵡,現已送至派出所,希望野生動物保護站儘快派人前來收治。楊浦區野保人員馬上電話聯繫了相關民警,趕至派出所後,發現該鸚鵡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非洲灰鸚鵡。這隻非洲灰鸚鵡非常聰明,會說幾十句話。在做好相關移交手續後,小傢伙被帶回楊浦公園臨時收容救助點位,現已移交至和平公園動物島。
  • 非洲南部十大頂級野生動物保護區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近日報導,你可以去非洲野生動物保護區切身體驗一下。也許塞倫蓋蒂和馬賽馬拉是非洲最著名的旅行目的地。但是,鬱鬱蔥蔥的金合歡和有獅子途經的塵土飛揚的小徑也絕不是東非獨有的風景。
  • 世界十大鯊魚出沒的海灘,以及鯊魚襲擊事件
    從從水裡伸出來的背鰭,到它滿是鋒利的牙齒的嘴巴,這些海洋怪物已經成為了一種標誌性的、令人恐懼的動物雖然鯊魚很擅長在電影觀眾中喚起恐懼,但被鯊魚攻擊的實際可能性就像是被閃電擊中,同時中獎一樣。事實上,國際鯊魚攻擊檔案(ISAF)報告說,每年死於蜜蜂、黃蜂、蛇和溺水的人比死於鯊魚攻擊的人還多。由於全球範圍內的襲擊事件相對較少,海灘遊客比飢餓的鯊魚更容易成為激流、水母或強潮汐的受害者。
  • 湛江一酒店公開售賣二級保護動物鯊魚肉(多圖)
    隨後,記者將多角度的照片提供給市水族館的水生動物專家,經過的認真比對確認這些被叫賣的鯊魚是「豬油鯊」,又稱「七星鯊」。是鯨鯊的一種,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它的牙齒在鯊魚中是最小的,因此性格溫和,不攻擊人。該鯊魚全身都是脂肪,是做魚肝油的好原料。
  • 中國保護野生動物成效顯著
    原標題:中國保護野生動物成效顯著   2018中非野生動植物保護論壇近日在南非約堡金山大學舉行,主題為「野生動植物保護:中國將成為全球野保戰役的中堅力量」。中國駐南非大使林松添發表主旨講話時表示,我國率先保護野生動物成效顯著。
  • 世界動物日,科普中國喊你來保護動物!
    ,進而提高人們的動物保護意識,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當前,地球面臨著環境的惡化、棲息地的喪失及破碎化、人類的過度捕獵和非法貿易等問題,許多野生動物的生存正面臨著嚴重威脅,不少種類已處於瀕臨滅絕的狀態。鯊魚保護迫在眉睫海洋汙染、過度捕撈和非法捕撈正在嚴重威脅著鯊魚的生存。
  • 思想界|當野味帶來病毒:如何保護野生動物,以及人類自己?
    本周的『思想界』,我們關注野生動物消費與遊戲《瘟疫公司》。當野味帶來病毒:如何保護野生動物,以及人類自己?隨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爆發,野生動物消費問題再次成為輿論焦點。17年前,SARS自中國華南地區蔓延至全球27個國家,造成8000餘人感染,死亡率高達10%。
  • 保護野生動物,中國言行一致(觀象臺)
    一直以來,中國在保護野生動物方面持續發力,中國的綠水青山和物種繁榮見證著中國野生動物保護的不斷進步。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中國加快自然保護區建設。目前,中國已形成以自然保護區為主體的野外保護體系、野生動物救護繁育體系和陸生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防控體系,形成2750個自然保護區,有效保護了中國90%的陸地生態系統和85%的野生動物種群。
  • 「保護動物,讓人類不孤獨」志願者招募公告
    一條美麗的茶色護士鯊魚出現在淺水區的珊瑚礁上,它掙扎、扭動著、想要在海中遨遊,卻無能為力,只能緩緩的落在珊瑚礁上。而前不久,英國巴黎港海灘上,出現了大批星鯊屍體,它們被拖網捕魚的漁船捕獲、被割掉背鰭。一息尚存的鯊魚們,被重新扔回大海。但那些指望魚翅狠賺一筆,或者坐在餐桌上享受魚翅的人,根本不會去想:失去了背鰭的鯊魚會怎樣?沒有了背鰭,鯊魚將無法再遊泳,無法獲得足夠的氧氣,再加上背上的傷口。
  • 家養非洲灰鸚鵡竟是瀕危保護動物
    原標題:家養非洲灰鸚鵡竟是瀕危保護動物   近日,有網友舉報深圳一女子在家中飼養瀕危保護動物非洲灰鸚鵡,在網上引起熱議。目前,經深圳森林公安查處,該女子飼養的非洲灰鸚鵡已被送往深圳野生動物救護中心。
  • 盤點全球十大最致命動物:每年50人死於鯊魚攻擊
    原標題:盤點全球十大最致命動物:每年50人死於鯊魚攻擊    5月25日消息,人類雖說可以稱為地球之王,但在很多領域中,人類仍是脆弱的存在,很多動物都能給人來帶來致命的威脅,事實上每年也有大量的人死在了各種情況之下,為了對自己的生命有個更好的保護,接下來我們一起了解下地球上的十大致命動物。
  • 「保護野生動物、保護我們的夥伴」——2019年上海市保護野生動物...
    「保護野生動物、保護我們的夥伴」——2019年上海市保護野生動物宣傳月正式開幕 2019-11-24 16: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香港中國旅遊出版社籤約攝影師黃力生:狂野非洲,野生動物的天堂
    原標題:香港中國旅遊出版社籤約攝影師黃力生:狂野非洲,野生動物的天堂 沒去非洲之前,腦海裡浮現的是天氣酷熱,貧窮、落後、戰爭、內亂等場面。親身經歷與體驗後,這些原先固有的信息完全被顛覆。
  • 原因揭秘:鯊魚攻擊人類的真正動機|鯊魚|大白鯊|衝浪板|梅格爾|海灘
    」國際鯊魚攻擊檔案(International Shark Attack File)記錄,「鯊魚和人類在一個地方的數量越多,它們相互碰撞的概率就越大。」這是一個顯而易見的結論,當仔細觀察襲擊事件發生的地點時,會發現一些線索。澳大利亞南部海岸和美國東海岸人口眾多,這意味著有大量的人享受著海水帶來的快樂。
  • 野生動物旅遊給動物保護帶來了負面影響
    ,全球每年參觀野生動物旅遊景點(不包括動物園)的遊客數量高達400萬人,對野生動物保護和動物福利產生了不良影響,並且大部分遊客尚未意識到這些負面影響。研究人員選擇了代表幾千家獨立機構的48種野生動物旅遊景點,包括舞蛇、耍猴、跳舞熊表演等觀眾量有限的街頭表演以及海豚館、虎園(與老虎為娛樂對象的經營場所)等年遊客量達數萬人的大型野生動物娛樂場所,並對年遊客量達360-600萬的24種野生動物旅遊景點進行了詳細分析。
  • 購買野生保護動物當寵物飼養,佛山一夫妻後悔了
    記者10月20日獲悉,近日,佛山南海公安分局平洲派出所接到群眾舉報,稱轄區有人非法養殖、交易珍稀野生鸚鵡。接報後,民警於10月10日在獅山某工廠找到當事人黃某嬌。查證事實後,當事人對其行為表示後悔。購買野生保護動物飼養黃某嬌起初極力否認相關事實。
  • 富二代變賣家產保護野生動物,前往非洲與獅共舞,只為將理念傳達
    野生動物有一種非常大的魔力,它們能夠在弱肉強食的生態環境中繁衍生息,讓我們這些每天抱怨工作壓力大的人瞬間感到慚愧,也能讓我們從新審視自己、找回再出發的勇氣。所以,野生動物能夠改變人的想法,哪怕這個人很富有,也會啟發他去過另一種有意義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