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們基本上就是死亡之幕,」鯊魚潛水員沃爾特·伯納迪斯(Walter Bernardis)說。他把手伸過zodiac充氣船的船舷,拉起南非東部亞熱帶水域上飄浮著的一張漁網。
這個長200米(碼)的網眼是為了保護在東海岸棕櫚樹環繞的海灘上曬太陽的遊泳者免受鯊魚襲擊。
但環保人士表示,這些漁網會捕捉任何遊得離海岸太近的大型動物,對鯊魚、海豚、儒艮、海龜和鯨魚一視同仁。
貝納迪斯說:「它們是一個被動的系統,被放進水裡後,所有把頭伸進網裡的東西都會死掉。」貝納迪斯辭去了教學工作,讓遊客與鯊魚面對面,並澄清了有關鯊魚的情況。
20世紀50年代,這種食肉動物名聲不佳,當時一系列致命的襲擊事件促使人們拋棄了誇祖魯-納塔爾省受歡迎的白色沙灘,現在這裡每年吸引600多萬遊客。
史蒂文·史匹柏在1975年的驚悚片《大白鯊》中,錯誤地將鯊魚描繪成人類食肉動物,引發了公眾的擔憂。
該省的旅遊業對此感到震驚,開始將鯊魚從受驚的海灘遊客身邊趕走。
今天,在德班省首府德班以北和以南300多公裡(190英裡)的地方,有37個海灘排列著魚網和誘餌線。
這些障礙已經成功地打消了度假者的疑慮。
南半球的誇祖魯-納塔爾省(誇祖魯-納塔爾省),人們成群結隊地在海灘上搭起帳篷,打著陽傘——儘管今年由於冠狀病毒的影響,遊客的進入受到了限制。
據公眾資助的誇祖魯-納塔爾(KZN)鯊魚委員會稱,在超過67年的時間裡,在保護區內從未發生過一次致命的鯊魚遭遇。
然而,數據表明,食肉動物很少襲擊人類,不管他們是否被網隔開。
根據佛羅裡達大學彙編的記錄,2019年全球僅報告了約100起鯊魚襲擊事件。
人肉通常不屬於鯊魚的食物,鯊魚主要吃小魚和其他動物,如海豹和烏賊。
在數百種鯊魚中,只有五種被認為是對人類的威脅,包括具有攻擊性的牛鯊和虎鯊。
然而,讓它們遠離人類還有其他代價。
KZN鯊魚協會表示,每年至少有400隻鯊魚因被漁網和帶餌魚鉤困得太久而窒息。
保護圍欄的KZN鯊魚委員會的研究主管馬特·狄更斯(Matt Dickens)表示:「2019年,我們捕獲了690隻動物。」
他還說,「很多魚都被活放生了。」他指出,南非的商業捕魚捕撈的魚比這多10倍。
幾年前,鯊魚潛水員兼導遊加裡·斯諾德格拉斯(Gary Snodgrass)被迫更改了一次旅行的名字,因為某些物種的出現已經變得非常罕見。
斯諾德格拉斯解釋說:「我們過去把它叫做虎鯊潛水。」這時,一群欣喜若狂的遊客穿著水肺潛水服,從他的橡皮艇滑入了閃閃發光的海洋。
「我們不能再稱它為虎鯊潛水了,因為我們很少看到它們……它們的數量已經急劇減少。」
全球鯊魚數量受到棲息地破壞、過度捕撈和利潤豐厚的魚翅貿易的威脅。
根據2013年發表的科學研究結果,人類每年殺死約1億條鯊魚,目前有8種鯊魚受到CITES保護。
然而,公眾對那些張著兇惡的下顎和鋒利牙齒的生物幾乎沒有同情之心。
但科學家和環保人士強調,這種動物對生態系統很重要,是調節海洋種群的關鍵。
他們還指出,鯊魚屏障幾乎不起作用,特別是針對大型物種。
事實上,潛水員已經注意到大多數動物都能在只有6米深的網眼下遊泳,它們經常在從海岸線回來的路上被困住,而不是在回來的路上。
南非野生海洋保護組織負責人吉恩·哈裡斯說,魚網和魚線給遊泳者一種「錯誤的」安全感,並「向人們發出鯊魚是危險的」信號。
她補充說,需要改變的是「人們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