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設計製造機器人 能深入火海救人

2020-11-27 慧聰網

    慧聰消防網訊    威盾杯2014年(第七屆)消防行業品牌盛會現場實錄    

    10月15日,中國(南京)國際金屬加工展覽會在河西博覽中心開幕。只有兩三公斤重的無人駕駛飛機和能深入火海救人的機器人消防員紛紛亮相。

    在博覽中心的E館,「工程自動化和機器人展」上,來自南京理工大學研究生們設計製造的救火機器人,在所有的機器人中,體積要算最大的了。記者在現場看到,這個救火機器人有著圓圓的腦袋,長長的胳膊可以將人拖起來,還有兩隻大大的攝像頭「眼睛」,操作員可以通過攝像頭看清火場內的情況,然後實施救援。這個機器人是履帶式的,南理工的負責人介紹,「這個要比雙足的更加平穩。」

    而在「中國航空航天製造技術專題展」展區,來自南京的普創科技帶來了最新第四代無人駕駛飛機。記者在現場看到,這款最新的無人駕駛飛機重量只有兩三公斤,可以燃油進行飛翔,也可以通過鋰電池充電。「每次充電後都能飛90分鐘。」該公司銷售經理杜普利介紹,「之前開發的無人駕駛飛機都是正常著落,身上攜帶的攝像頭等都是在腹部,容易撞毀。為了保證所攜帶物體的完好,現在的飛機在降落的時候,它會翻身,所攜帶的物體不會再因降落而受損。」杜普利介紹。

責任編輯:寧勇

免責聲明:凡註明來源本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歡迎轉載,註明出處。非本網作品均來自網際網路,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相關焦點

  • 【江西好人風採】劉雨託:城管隊員深入火海救人於危難
    兩度進火海救人於危急關頭  2017年2月16日凌晨三點多,縣城玉景花園小區內的一聲呼救打破了夜晚的寧靜。滾滾濃煙,火苗四竄,此時五棟一單元601室徐女士還在睡夢中,完全不知自己身處火海。當被門外玻璃爆裂的聲音嚇醒後,徐女士才發覺家中失火,趕緊穿上衣服想逃離火場,然而房門已經被大火燒的變了形,無法打開,徐女士隨即爬上了自家的坡頂。
  • 武漢大學生設計研發「機器狗」,斬獲中國機器人大賽桂冠
    參賽學生大合影中國機器人大賽由中國自動化學會等主辦,是中國目前影響力最大、綜合技術水平最高的機器人學科競賽之一,是我國最具影響力、最權威的機器人技術大賽、學術大會和科普盛會,也是當今中國智能製造技術和高端人才的重大交流活動。該項賽事從1999年開始到2020年,共舉辦了21屆。
  • 智能巡檢機器人「上刀山下火海」 衝鋒陷陣成「硬漢」
    智能巡檢機器人「上刀山下火海」 衝鋒陷陣成「硬漢」  【解說】近日,南京軟博會登陸江蘇省會南京,集中展示了當下軟體產業發展成果以及國內外知名軟體企業的最新產品和服務,把握新一代信息技術發展趨勢,向民眾分享智慧的頭腦風暴。  【解說】作為機器人中的「硬漢」,「特種機器人」承擔著各種危險任務,如發生火災、爆炸、毒氣洩漏時代替人類上陣救災。
  • 武漢大學生設計研發「機器狗」 在中國機器人大賽中奪冠
    ,是中國目前影響力最大、綜合技術水平最高的機器人學科競賽之一,是我國最具影響力、最權威的機器人技術大賽、學術大會和科普盛會,是當今中國智能製造技術和高端人才的重大交流活動。參賽的機器狗名字叫「包弟」,全部由學生自主設計研發。「名字取自巴金的散文小狗包弟,因為這個機器狗很像我們平時家裡養的狗,而且它也和我們一起度過了很多時間,我們每個人都在上面傾注了很多心血。」本次比賽隊長餘輝表示。  隊員劉宗文介紹,他們研發的「機器狗」在過彎的時候非常穩,不會和其他隊伍一樣衝出賽道,而且它的過彎速度遠超其他隊伍。
  • 居民樓突發大火 消防深入火海降服火魔
    居民樓突發大火 消防深入火海降服火魔2011/7/14/8:23來源:廣東省茂名消防支隊 |
  • TRCC第六屆全國機器人創意設計大賽在哈爾濱隆重舉行
    ,哈爾濱遠東理工學院、上海太敬集團機器人研究院承辦的TRCC第六屆全國機器人創意設計大賽暨第二屆黑龍江省高校龍建杯大學生機器人設計大賽在哈爾濱遠東理工學院隆重舉行。  TRCC全國機器人創意設計大賽,是由上海太敬集團發起的一項利用機器人進行創意設計、表演、競技等活動的全國性公益賽事。歷經六載春秋,大賽已形成了鮮明的賽事特色和成熟的辦賽模式,成為國內具有較大影響力的機器人賽會之一。
  • 想救人卻不諳水性?大學生攜釣客用魚竿救輕生女【2】
    原標題:想救人卻不諳水性?大學生攜釣客用魚竿救輕生女   十餘學生聞訊趕來幫忙   不過,救人並沒有到此結束。被拉至堤邊的女子清醒了些,開始再次尋死。她用右手死死抵住堤岸不肯上來,嘴裡反覆念叨著「你們傻啊,你們救我幹嘛,讓我死了算了。」
  • 大學生結梯救人續:撈屍者手牽綁屍繩談價錢(圖)
    真真攝 本報資料照片  大學生結人梯救人續:撈屍者手牽綁屍繩談價(圖)  10月30日上午,湖北荊州寶塔灣煙霧朦朧,遠處的貨輪像往常一樣在長江上平穩行駛。岸邊的沙灘上,自發來這裡祭奠英雄的人們絡繹不絕……  6天前,當地兩所高校的3名大學生何東旭、方招、陳及時為救兩名落水少年,在這裡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 機器人大賽 人才培養的搖籃
    大賽的開展一方面提升學生的動手能力,了解機器人從0到1的創造過程,另一方面通過大賽所設獎項,進一步激發學生對機器人行業的興趣,為機器人行業注入新生的力量。培養學生團結協作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比賽過程中,學生需要設計模型、編寫程序、交流創意,真實地參與到機器人製作的整個過程中。
  • 遲文忠:三入火海譜寫生命讚歌
    他幾步跑過去,發現門口趴著一個人,仔細一看正是唐廣慶,再晚來一步老人就會被火海吞噬,他想也沒想拽起唐廣慶的胳膊往外拖,邊拖邊問,裡面還有誰啊?老人有氣無力地說了聲「我老伴」。遲文忠將唐廣慶拖到院內安全的空地,交給趕來的妻子苗彥照看後,又立刻衝進火海二次救人。
  • 「全能」機器人來了
    機器人除了會畫畫,還能夾娃娃!這些科技感十足的畫面都能在此次展會上找到。據了解,此次博覽會吸引了800家國內外知名工業、網際網路型企業,涵蓋「網際網路+」前沿技術、數位化商業、數位化生活、創新創業、智能製造、機器人、機器人大賽及展示等七大主題展區,展出各類前沿技術與產品,展會規模達5.5萬平方米。
  • 爬樓梯的輪椅、會搬運的機器人……深圳大學在國家級機械創新大賽...
    讀創/深圳商報首席記者吳吉近日,深圳大學機電與控制工程學院學子在3項國家級機械創新類大賽中捷報頻傳,接連斬獲第九屆全國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全國一等獎、第十三屆全國大學生先進成圖技術與產品信息建模創新大賽全國一等獎、第五屆中國大學生起重機創意大賽全國一等獎。
  • 科研人員從昆蟲獲取靈感設計仿生機器人
    新華社倫敦3月4日電(記者張家偉)英國曼徹斯特大學日前發布消息說,該校科研人員正根據跳蛛、蜜蜂的生物特性來設計微型仿生機器人,未來這些吸收了昆蟲屬性的機器人能為工業等領域帶來新的技術變革。曼徹斯特大學學者穆斯塔法·納巴維領銜的一個團隊正開發蜘蛛機器人,這種機器人能夠模仿一種北美東部較常見跳蛛的強悍彈跳能力。這種跳蛛從一個點彈跳出去的距離能夠達到身體長度的6倍以上,遠超人類。據納巴維介紹,他們在實驗室中利用高速攝像機記錄了跳蛛跳躍不同距離和高度的每一個細節,收集了大量數據用於設計微型仿生機器人原型,讓它們模仿跳蛛的跳躍。
  • 「十萬大學生創業計劃」啟動:和機器人夥伴一起去創業
    來源:新浪港股馳援武漢抗疫的同款煲仔飯機器人、最快10秒出餐的漢堡機器人、萌萌噠的冰淇淋機器人……這不是高科技成果展,而是走進校園的餐飲機器人,已經和大學生們成為親密的創業合作夥伴!2021年1月5日,「十萬大學生創業計劃」啟動儀式暨機器人智慧餐廳創業實訓基地落成典禮在廣東嶺南職業技術學院舉行。
  • 黨報:23歲消防員救95歲老太火海犧牲 到底值不值
    當消防員聽說火場裡面是一個95歲的老人時,他是不會猶豫「救人值不值」的,不會把兩個生命放在價值的天平上去衡量一下。他們的職業使命就是救人,這種職業本能早超過了人的生存本能和功利本能。為救95歲老太,23歲消防員火海犧牲——這條新聞再次讓人們深切地意識到:奧特曼都是騙人的,消防員才是真英雄。5月2日凌晨,福建寧德一民房起火,火勢猛烈,95歲老太被困。
  • 為深入探索海洋,科學家派出「機器人水母」做測試
    一直以來,科學家們不斷研究水母,製造出各種仿生機器人,而最近,研究人員直接給水母配備了傳感器,想要製造出一種高效而成本較低的「機器人水母」。據Scientific American報導,近日,史丹福大學和加州理工學院的科學家團隊已將低功率微電子器件連接到水母下面,設計出一種「機器人水母」。這一想法旨在讓配備傳感器的水母來探索海洋的深處,取代並不高效的潛艇等設備。
  • 浙江力聚:鍋爐製造邁入機器人時代
    慧聰供熱採暖網 日前,一臺德國原裝進口的焊接機器人正式在浙江力聚的車間裡開始安裝使用,這臺焊接機器人也成為了車間裡個子最大的「工人」。操作人員現場對它進行了編程,機器人靈活地從上下左右各個角度對焊接平臺上的鍋爐部件進行了焊接。
  • 第二屆中國(寶雞)國際機器人暨智能製造展覽會開幕!這周末趕快去~
    高峰論壇 全球對話共謀行業新發展10月25日10點40分,中國(寶雞)國際機器人暨智能製造產業高峰論壇在寶雞會展中心東廳舉辦。院士專家及企業家匯聚一堂,劍指優勢產業核心,共同探索寶雞智能產業發展的新思維、新路徑。多位行業大咖就智能製造模式、智能製造產業升級、數字製造、機器人技術應用等方向的相關議題發表主旨演講,進行深度解讀。
  • 「ROBOT+」第二彈——機器人導軌
    「ROBOT +」是基於工業機器人應用的升級服務,51ROBOT將以「ROBOT +」為理念推出更多優質的機器人周邊產品服務,通過廣泛收集客戶意見,對客戶的使用習慣、行業應用特點,以及便捷性和性價比等方面進行充分考慮,並整合國際優質資源推出一系列新產品。繼推出機器人管線包套裝產品後「ROBOT +」的第二款主推產品機器人導軌(簡稱「第七軸」)來啦!
  • 小訂單也能生產 個性化更有市場 柔性製造 中國智造
    明珞裝備董事長姚維兵向本報記者介紹說,經過明珞的柔性總拼系統改造後,多個車型都能從一條生產線下線,而最多的時候,他們的柔性生產線,能滿足生產11個車型的要求。國際生產工程研究協會指出,柔性製造系統是一個自動化的生產製造系統,在最少人的幹預下,能夠生產任何範圍的產品族,系統的柔性通常受到系統設計時所考慮的產品族的限制。與之相對應的,剛性生產通常體現在產品的規模化生產方面,滿足的是社會對大量工業品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