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撈船趕到後,船主陳某(船頭著白色襯衫者)把打撈上來的一名大學生遺體用繩子綁住,以索要更高的撈屍費。真真攝 本報資料照片
大學生結人梯救人續:撈屍者手牽綁屍繩談價(圖)10月30日上午,湖北荊州寶塔灣煙霧朦朧,遠處的貨輪像往常一樣在長江上平穩行駛。岸邊的沙灘上,自發來這裡祭奠英雄的人們絡繹不絕……
6天前,當地兩所高校的3名大學生何東旭、方招、陳及時為救兩名落水少年,在這裡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令人心寒的是,在英雄遺體打撈時,面對同學們的「跪求」,個體打撈者不僅不為所動,而且挾屍要價,一共收取了36000元的撈屍費!
救援
19歲救人大學生3個月前做開胸術
籃球隊長主動和女班長換位,把自己換在「人鏈」最前端
寶塔灣位於荊州市郊,因附近一座明代萬壽寶塔而得名。這裡有一處沙灘,面積大約半個足球場那麼大,坡地,是當地人遊玩散步的去處,也是遊泳愛好者們經常下水的地方。
堤岸上,矗立著一塊巨型安全警示牌——「特別提醒,寶塔灣河段水情異常複雜,不知吞噬了多少人的寶貴生命,遊泳危險」。
「這裡經常有人溺水身亡,今年夏天的時候,我就親眼見過撈出一具屍體。」住在附近的趙超廣老人說。
趙超廣退休前是荊州第三棉紡廠職工,也是一位遊泳愛好者。他指著江水說,寶塔灣看著平靜,實際上水下暗流湧動,河底都是鍋底狀的陡坡,人在水中遊走一旦踩空十分危險。
事情就出在這個水下的「陡坡」。
「救人時,大家手挽手結成『人鏈』,前面的同學一腳踩進深處,有兩個同學的手鬆開了,『人鏈』斷開處的前9人一下子落水……」講起10月24日發生的那一幕,目擊者長江大學文理學院(獨立學院,與長江大學不屬於同所高校)新生高陽陷入痛苦的回憶。
那是一個普通的周末,天氣很好。高陽所在的廣播電視新聞專業兩個班的新生,相約來到寶塔灣郊遊。大家來自全國各地,到校只有50天時間,很多同學還沒有近距離看過長江。
深秋之季,長江水清江平,寶塔灣看上去十分靜謐。下午2時,一頓饕餮過後,大家坐在鬆軟的沙灘上,三五紮堆,漫不經心地開始聊天。
「救命!救命!」不遠處傳來的呼救聲驚動了大家——兩個小男孩落水了!當天是周六,在寶塔灣觀光遊玩的少說也有100多人,大家紛紛順著呼救聲圍攏過去。
正當女班長姜夢淋轉身張望時,身旁的李佳隆邊跑邊脫掉外套,衝向江中。「落水小孩離江岸就幾米,感覺能救上來。李佳隆會遊泳,第一個跳下水,把少年抓住,大家在岸上開始歡呼了。可是,很快我們發現他遊著遊著,忽然在原地不動了,其他同學趕緊跳下去幫助……」高陽說。
原來,因為沒有水上救援經驗,李佳隆被遇救少年緊緊抱住,活動受限,加之牛仔褲浸水後下沉,眼看就支撐不住了。這時,他一邊撥水,一邊向同學們大喊「不行了」……
見此情景,岸上的徐彬程、方招趕忙跳下水。徐彬程迅速遊過去,從李佳隆手中接過落水少年,大家協力將他推上岸。事後,經核實,這名被救少年名叫陳天亮。
很快,救人溺水的李佳隆也被方招安全救出。李佳隆上岸後不停地嘔吐,但思維還清醒,被岸上的高陽等同學送往醫院。
與此同時,長江大學土木工程專業新生陳及時跳下水中,去救另一名溺水少年,不幸被捲入江水中。見情勢危急,方招和徐彬程再次返回江水中救人,但此時江面上除了那名少年還在掙扎外,已經看不到陳及時的身影了。
岸上的同學們想出手拉手結成「人鏈」方法一起救人。
19歲的何東旭是班裡的籃球隊隊長,平時就樂於助人,這次他主動和女班長姜夢淋換位,把自己換在「人鏈」最前端——同學透露,3個月前,何東旭才做過一次開胸手術。
一個更大的隱患埋下了——「人鏈」斷裂時,前面的9人溺水,開始亂撲騰。
現場失控,同學們有的哭喊,有的呼救,有的報警求助。100米外的寶塔灣大堤上,3名冬泳愛好者聞聲急忙趕來相救。他們是寶塔灣冬泳隊隊員韓德元、魯德忠和楊天林。
撈屍
撈屍者手牽綁屍繩談價要錢好冷酷
「他們把撈屍體當作職業,只圖賺錢,沒有人性」
當冬泳愛好者、其他大學生、漁夫救出9名大學生和另外一名落水少年後,江面上就再看不到人影了——陳及時、何東旭、方招已經沉入江中。現場參與救援的兩條漁船離開了寶塔灣,下水救人的冬泳隊員韓德元、魯德忠、楊天林也相繼上岸。
按兩艘漁船漁夫事後給警方的交代,此時因為江面上看不到目標,無法繼續施救,所以他們離開了寶塔灣。
「江中救人和遊泳池救人是完全不同的,一旦溺水者沉入流動的水中,根本找不到目標,很難施救。」對於漁夫的說法,多次參與水上救援的寶塔灣冬泳隊隊長王珏認為也不是沒有一點道理。
漁船離開幾十分鐘後,兩隻打撈船向寶塔灣開來。此時,長江大學校領導也聞訊趕到事發現場。「『活人不救,只撈屍體,打撈一個1.2萬元,先交錢,後打撈。』對方開口就是這話……」在場的高陽說。打撈船開到後,沒有一點救人的意思,所有的對話都圍繞著一個錢字。「救援的理想時間是溺水後的5-7分鐘,等打撈船趕到的時候,早已沒有『救人』的希望了。『見死不救』之所以被誤傳,是因為同學們把在事發現場的漁船和後來趕到的打撈船混淆了。」王珏認為,救援和打撈的基本事實是:前期,漁夫參與了救人;後期,撈屍者拿不到錢不打撈。
當時校領導身上帶的現金不夠,答應對方先撈人,剩餘的錢隨後補上,但打撈船船主不幹。其間有女同學「跪求」打撈船船主儘快救人,但對方就是坐在船上不動。無奈,師生們掏出身上所有的錢,湊了4000元交給對方,撈屍者才開始打撈,同時揚言:「錢不到位的話,只打撈一個」。
現場多名同學證實,打撈船船主挾屍要價。有的目擊者還現場拍下照片為證:畫面上,被打撈上來的一具大學生的遺體被繩子綁著,大半個身子浸在水裡;一名穿白襯衫的老年男子,一邊拉著綁屍體的繩子,一邊擺手和岸上的師生談價要錢,表情木然。撈屍者就乾脆坐在船上等著學校領導派人回校取錢。打撈3具遺體,撈屍者前後一共收取了3.6萬元。「他們把撈屍體當作職業,只圖賺錢,沒有人性!」趙超廣說。「第一次真實接觸社會,很受刺激。我們很單純,他們只認錢,兩個極端。」高陽說。
據長江航運公安局荊州分局調查,事發現場的兩條漁船和後來趕到的兩條打撈船,均來自長江對岸的公安縣埠河鎮,打撈船則專門以打撈屍體為職業。當地群眾反映,這些撈屍者曾向他們發放印有「24小時服務,專業人員打撈」的名片,並稱如果給他們提供打撈線索,給200元情報費。
挾屍要價事件曝光後,當地警方稱有可能以涉嫌敲詐勒索追究其法律責任。知情者還爆料稱,之所以敢開出天價撈屍費,是因為一個姓陳的打撈船船主壟斷了這一帶的打撈業務,其他人如果私自打撈就會受到恐嚇甚至被砸船,有「黑社會」嫌疑。
在支持警方打擊挾屍要價的同時,人們也不得不承認,撈屍者趁人之危向家屬索要高價牟取暴利的事,在絕大多數江河沿岸都曾發生過。
2004年7月7日,武漢新河街幸福裡社區一名11歲的小孩溺水,痛失愛子的家長趕至現場後一籌莫展,這時附近江面上的4條私人漁船聞訊趕至,並向家屬開出了「撈上來3000元,撈不上來1500元,先交押金1000元」的價格。
2007年7月9日下午,蘭州兩名外地民工在黃河一沙坑遊泳時溺水,接到求助的民警叫來羊皮筏子下水營救,但筏子主人因為費用問題幾次放棄打撈救援。4名好心市民冒著生命危險下水義務營救,卻遭到圍觀人群的起鬨嘲笑。兩個多小時後,溺水民工被撈起,但已氣絕身亡。筏子主人得到了3000元的打撈費。
回到這次寶塔灣事件。危險發生後,同學們第一時間報警求助,當地海事部門、水上派出所、公安消防人員趕到後,均以不具備條件、沒有專業設備為由,未能提供有效救援和幫助。應該說,這正是打撈船挾屍要價的土壤。
緊急救援,這個本屬於公益領域的服務被赤裸裸商業化和營利化,直接或間接地侵蝕著公民的生命健康權,讓生命價值和人的尊嚴被利慾薰心所踐踏。大學生捨己救人犧牲卻遭遇撈屍者勒索,再次暴露了政府緊急救援(特別是水上救援)的缺失帶來的嚴重後果。教訓
危險江段安全教育仍需警鐘長鳴
「生命很寶貴,失去只是一瞬間的事,所以一定要重視安全」
長江大學文理學院河濱學生公寓3棟402室,進門左手的架子床床頭上插著一面國旗,旁邊是一隻氣壓不足的籃球,學校統一購置的被褥還在那裡放著,只是主人何東旭永遠地離開了。
高陽和何東旭就住這間宿舍,他倆的床鋪面對面。回憶50天的相處,高陽說:「他很喜歡和別人分享快樂,他籃球打得好,也教我們打籃球,每天早上叫我們起床。」
何東旭的父親是一名火車司機,母親是一名中學教師。由於父母工作太忙,何東旭經常是一個人在家。
何東旭的母親說,何東旭從小生活自理能力就很強,學習成績也不錯。有一次考試,她把兒子的成績改了一下,把本來第一名改成了第二名,何東旭知道後,一直吵到學校那裡去。「我是怕他驕傲,其實內心裡為他高興。」
讓父母最難過的是,出事前一天,何東旭還給父母打過一次電話,囑咐他們:「要保重身體,爸爸要注意休息,我會照顧好自己的。」
3名大學生捨己救人的消息傳回母校後,長江大學的體育場看臺上,每天夜裡燭光長明,同學們用這種方式表達自己的哀思。
據同學們講,陳及時的父親39歲時才生下兒子,所以取名「及時」。選擇建築專業的陳及時有一個夢想,就是能住在自己設計的房子裡,地震也震不倒。遺憾的是,這個願望他永遠也不能實現了。
方招的姐姐方燕稱,她知道此事後,一直不敢看電視、報紙和上網,一聽到弟弟的名字,她心裡像被抽空一樣,不敢相信這是真的。
眼睜睜看著自己的同學被無情的江水吞噬,這讓高陽和其他同學的情緒非常低落。這些天,他一直在思考這件事能給大家帶來什麼。「人已經犧牲了,如果僅僅局限於敬佩英雄,以後再出事,就沒有意義了,所以一定要重視安全。」高陽說。
事實上,寶塔灣這片江段溺水事件頻發是當地盡人皆知的事,幾乎可以用「前僕後繼」了。
每一條生命的逝去,背後都有一顆顆破碎的心!假如這些溺水者安全意識能強一些,悲劇或許能夠避免;假如沒有溺水者,也就不用去捨己救人了;假如救人者能堅持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組織營救,他們的父母也就不會痛失愛子,留下一生難以抹平的傷痛。「生命很寶貴,失去只是一瞬間的事,所以一定要重視安全!」高陽說,這句話也是英雄何東旭的父母留給大家的。
反思
要提倡見義勇為還是「見義智為」
見義勇為是否有必要提倡避免或儘量減少不必要的犧牲
3名大學生捨己救人的事跡被報導後,很快有評論把它和「90後」聯繫在一起,認為這「給一度遭受非議的『90後』群體賦予了人性的光輝」,洗刷了90後「垮掉的一代」的惡名。
「對陳及時、方招、何東旭及當天一起參加救人行動的大學生們來說,他們當時的行為,其實是平時道德素養的積累與人性善意在瞬間的爆發,這無關什麼『80後』、『90後』的人為劃分。」上海學者許興漢說。
事實上,無論「50後」、「60後」,還是「70後」,捨己救人的事跡一直沒有間斷。1982年,第四軍醫大學學員張華,因跳入化糞池營救掏糞工人,獻出寶貴的生命。此前,也是在陝西,一位叫邵小利的中醫學院女生,為搶救落水兒童犧牲。張華犧牲後,社會上曾掀起爭論,焦點是「大學生犧牲性命救掏糞工人,到底值不值得?」最終主流的觀點是:道德的行為是不考慮值與不值的,它只是人發自內心的一種精神追求,折射出的是人性的光輝和精神的偉岸。
這次,3名大學生為救落水少年犧牲後,人們對英雄表示敬佩的同時開始又一次反思:我們一直提倡的以人為本,這裡的人是否包括自己和自己的親人?見義勇為,是否有必要提倡避免或儘量減少不必要的犧牲?
一個不爭的事實是,教育部最新頒布的《中小學幼兒園安全管理辦法》明確規定:救災搶險應當是由專業人員或者成人從事的活動,學校不得組織學生參加。此前,「捨身救人」曾是教育下一代的典範。
當然,上述規定針對的是心智、體力尚不健全的未成年人。對成年人而言,從理論上說應該有能力判斷危險性並採取相應安全措施。
陳及時、方招、何東旭3名大學生犧牲後,團中央、全國青聯決定追授他們「全國優秀共青團員」榮譽稱號,與此同時,教育部也追授3人「全國捨己救人優秀大學生」榮譽稱號。目前,荊州市正在著手為英雄們樹立一座群雕。
而在網上,也有人提出,儘管3名大學生捨己救人的思想和行為是偉大的,但在不熟悉水情、沒有救援經驗、沒有任何設備、自身安全沒有絕對保障的前提下,貿然下水值得反思。一心想著救人的大學生,如果能像冬泳隊員那樣講究方法、量力而為,犧牲也許就能避免。
「情況太緊急,小孩眼看要沉下去了,大家第一反應就是救人,但也不是貿然下水,下去的都是會水的,包括採用『人鏈』救人方式,是有一些理智考慮的。」對於以上的評論,高陽表示堅決反對。不過,高陽也承認,如果沒有3名冬泳隊員的及時相救,犧牲的就不止3人了。
出事時,因為不會遊泳,高陽沒有下水,他第一時間撥打了110、119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