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建輝在組裝汽車模型。
雙手打磨一個個零部件,製作各種管線和金屬件,打造出獨一無二的仿真汽車模型,他就是龐建輝。憑藉匠人精神,他35年堅持手工製作,完成了千餘件仿真汽車模型。
●愛上汽車模型
龐建輝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末生於香河縣,受父親影響,他自小喜愛美術及各種手工模型製作。至今,他在仿真汽車模型製作上不斷研究,擅長各種車輛的手版製作。千餘件作品中有很多愛不釋手的車模,他最喜歡的是小時候的紙板作品,這承載了童年的時光。
據他回憶,最早完成的手工作品是小學五年級製作的兩輛拖拉機,在香河縣東口頭中心小學閱覽室進行展覽。那時他就打定主意要在汽車模型製作這條道路上玩出點名堂。1986年,他用火柴盒與撲克牌粘貼的北京牌130小卡車是得意作品,後又陸續製作了變形金剛和各種動漫裡的戰車及飛船等紙版模型,也用黃泥塑造了很多汽車玩具。
為何會喜歡上汽車模型,龐建輝說:「我自小喜歡汽車,如果村裡來輛拖拉機或者汽車,能看上很長時間。」初中畢業後,他選擇悶頭研究仿真汽車模型製作。漸漸地,他的作品在圈子裡很有影響,各地的仿真車發燒友慕名而來切磋技術。國內知名汽車專業網站汽車之家網站,在論壇發帖向發燒友展示龐建輝手工製作的1∶12東風EQ140汽車模型製作。他對車模的暴力性能、駕駛室內部構造、變速箱懸架結構、模型製作過程等分解評論。
●慢工細活做精品
龐建輝製作的汽車模型。
製作仿真車模型精髓是還原逼真,按比例縮小製作,比如車門開合、懸掛等細節都要還原。仿真車模本身很是驚豔,1∶12超大比例,500餘個細微零件,最小的零部件只1.5毫米,拼裝到一起是個大工程,還要有上色、打磨和噴漆等步驟。
龐建輝表示麻雀雖小,五臟俱全,轉向、懸掛、動力、電路等都要考慮到,整個車輛系統既要把握性能,又要拿捏好外觀。為了讓仿真車達到預期效果,模友要傾盡畢生所學,他也不例外。淘零件、繪圖、個性化手工製作都需要用心完成。有人問到製作過程中有沒有遇到瓶頸?他說,經常會遇到難題,板件基本處理難度最大,車頂製作時因為駕駛艙多是不規則的孤形,製作工藝裡兩片模具間的接縫處,會產生一條突出的線,要用筆刀先將表面刮平,然後再使用砂紙打磨,保證拼接、粘合無懈可擊。內飾、儀錶盤、檔位、座椅等駕駛室內部零部件較小,需藉助工具擺放、固定,稍有不慎就前功盡棄。
他說,手工製作是個精細活,一般製作一輛模型需要設計、選料、粘貼、修形、打磨、附件、調試等多道小工序,數十道大工序。像京華Bk670高仿真鉸接公交車模型耗時42天。龐建輝介紹,這個按照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定型的大公交以1∶12比例縮放,重15千克,運用十餘種材料,電源線總長50餘米,高度還原實車外觀及內飾,配有六通道搖控器,三檔變速箱,與真車一致的聲光系統及全金屬驅動差速器和大梁總成。「我做的車模不是玩具,是有載重量的微型車。」他說。
●車世界一直在路上
龐建輝認為,仿真車是依照真車的形狀、結構、色彩,甚至內飾部件,嚴格按比例縮小而製作的藝術品。車模因為其真實的再現原車主要特徵,其本身蘊含著汽車文化,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
在龐建輝的工作室,有金龍公交、歐曼卡車、有軌電車等各式樣仿真汽車模型。桌子上一臺藍色駕駛室紅色車身的JAC大型牽引車引人注意。「喜歡上製作模型就愛不釋手,我也不知為啥。」他能滔滔不絕地指出各種汽車的性能,車模的亮點,「若沒有對真車的了解,潛心製作就會減少精彩。」
他製作上千餘件各類模型,被眾多模型愛好者定製收藏。他受到多家電視臺及媒體採訪,在各種創新比賽中獲獎,被很多培訓機構和職業院校聘為客座教師講解汽車知識。談到打算,他說決心把手工模型製作技藝傳承下去。未來,龐建輝在完成公交車、大型機械車輛系列外,還嘗試各型號和品牌的世界名車系列作品。
記者:馬穎劼
編輯:王丹 孟小義
審核:王澤明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