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是老的辣,酒是陳的香」,高度的優質純糧白酒是可以越存越香,但其也有著最佳適口期。一般來說,酒齡在10年左右的老酒飲用口感最佳,而年份更大,在20年以上的老酒作為調味酒更好,其以老兌新來飲用能夠使新酒口感煥然一新。
故此,作為「液體黃金」的老酒近些年也愈發受青睞。正所謂「有錢的直接喝15年年份茅臺,沒錢的買來普茅放它個15年」,不管有錢沒錢,酒友們想要追求陳年老酒的心都是一樣的。而有需求就有市場,除去那些名副其實的老酒外,近些年市面上也衍生了如年份酒、窖齡酒、發黴老酒等與酒齡有關的「網紅老酒」。那麼,這些網紅老酒是否都名副其實,不藏貓膩呢?人喜歡年輕,但酒卻恰好相反,其喜歡裝老。近些年人們對老酒的需求越發大,而市面上的老酒也掀起了一股「比老」的風潮。大家都打著「xx年」陳釀、「x年」原漿等旗號,聲稱自己的年份酒是多少年的陳釀,但其中卻水分多多,真假難辨。
![]()
白酒年份酒不同於紅酒、洋酒,並非是多少年的陳釀,就是使用儲存了多少年的基酒勾調而成的。其多少年陳釀,一般是指基酒加入一定量該年份的調味老酒,所勾兌調味而成的具有該年份白酒口感的酒。
![]()
但實際上很多酒廠的年份酒所加入的陳年調味酒含量極少,其程度不亞於「炒菜放味精」一般。更有甚者,其所推出的「x年」陳釀,標註的年份比酒廠的年齡還要老!故此,年份酒雖然其口感要相較於普通白酒口感佳,但其中沒有相關標準約束著,水分頗多,並非是真正的老酒。
俗話說,「千年老窖萬年糟,老窖釀酒,格外生香」,「窖齡酒」一詞在「酒好全憑窖池老」的濃香酒中更為常見。所謂窖齡酒,是指釀出該白酒的窖池的具體年齡,如最為典型的窖齡酒——國窖1573,其釀酒時所使用的老窖池群就是始建於1573年。
![]()
而老窖池之所以能進一步提升酒質,則得益於泥窖在長期使用過程中,其窖泥中的微生物也會得到馴化以及變異,從而導致窖池中的微生物體系越發豐富,且更趨向於給酒體增香,賦予濃香酒特殊的濃鬱複合窖香。
故此,釀酒時所用的窖池越老,其酒質也是會越好的。而一般來說,連續使用50年以上的窖池才能被稱為「老窖」。因為處於這個年齡的窖池,池內的微生物體系才會慢慢趨於穩定。故此,市面上的特曲,其在釀造時所使用的窖池窖齡一般不低於50年,但也不乏一些虛報窖齡的白酒。
除去以上兩種在白酒大大小小的品牌中均存在的年份酒、窖齡酒外,還有一個與酒齡有關的新晉網紅——發黴老酒同樣也頻繁出現在酒友的視線中。但不同於年份酒、窖齡酒,發黴老酒顯然更多是存在於一些小酒廠、小品牌中。
![]()
而這些發黴老酒無一例外都是看起來十分有年代感,且外面裹著一層白毛的陶壇,乍一看包裝還真像那麼一回事。但是白酒最佳的儲存環境是陰涼、乾燥、通風、乾淨處,而那些發黴老酒其一般是儲存於潮溼的酒糟或泥土,在這樣的環境下儲酒,就算是好酒,其也是難以越存越香的,反倒容易串味。且酒罈發黴的老酒其是存在著一定安全隱患的,其滋生出來的普通黴菌會汙染酒體,而若是滋生的為黃麴黴等劇毒菌,不慎攝入,是會對人體有害的。當然,可能也會有酒友說,可是瓶塞發黴的紅酒也是能喝的,為何到了度數更高,殺菌效果更好的白酒,發黴酒反而不能喝了呢?
![]()
的確,為了避免酒塞乾澀甚至乾裂,葡萄酒需要儲存於溼度較大的環境中,而存放過久,瓶塞長黴也並非是什麼稀罕事。但是其瓶塞長達5—6cm,瓶塞表面的黴菌難以進入酒液內,一般不會對酒液造成影響。但是那些使用更為透氣的陶壇裝著的所謂發黴老酒,其壇身所滋生的黴菌是極有可能隨著酒液的「呼吸」侵入到酒液中敗壞酒體質量、玷汙酒體的。所以說,既然發黴的食物大家不敢下嘴,發黴的老酒也還是切勿飲用為好。
![]()
而且細數那些真正賣得上價的老酒,無一不是那些品相好,包裝完好、瓶身整潔無瑕疵、酒線完美,被收藏得較為完美的白酒,而非那些發黴老酒。如果白酒的年齡光憑瓶身上是否有「毛」來判定,那無疑是極為荒謬的。故此,那些發黴老酒其實都是無良商家所售賣的,噱頭滿滿但毫無實力的劣質酒。所以說,在這三種與酒齡有關的「網紅白酒」中,其多多少少都帶有一些水分。其中,年份酒實為一個「炒菜放味精」的概念酒,而窖齡酒所針對的是窖齡並非酒齡,最後的發黴老酒更是噱頭滿滿,企圖在包裝上渾水摸魚的劣質酒。
故此,廣大酒友們若是想要買到真正的陳年老酒還需細看,不要被其標註的年份蒙蔽了雙眼。且正如「20年王子難以賽飛天」一樣,白酒也並非年份越久就一定是好酒,其本身的酒質也決定了其存放後酒體的提升空間。此外,若是酒友想要自行存酒,以達到低成本存新喝舊的目的,還是以優質的高度純糧酒為佳。多學多品才能看懂更多,歡迎關注,帶你辨好酒,喝好酒,廣交酒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