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花巨款想參觀一景點,被拒絕:倭人與狗不許入內

2020-12-04 張文平銳評

在如今的經濟社會,金錢至上,每個旅遊景點都散發著濃重的銅臭,都在想法設法的增加收費,哪怕是佛祖常駐的寺廟。不過在東北有這樣一個景點,在入口處明明白白地用中文和日文寫著,日本人不得入內。是一個什麼樣的景點如此有骨氣,為什麼不允許日本人入內呢?

這個景點位於東北重鎮大連,大連的旅順有一個旅順博物館,這個博物館在醒目的位置寫著:拒絕不承認侵華歷史的日本人入內。那麼為什麼這個景點裡有這麼一句話呢?有何歷史淵源呢?這個事情需要從1894年的甲午中日戰爭談起。

在1894年,朝鮮東學黨起義,朝鮮政局無法處理,請來清朝幫助鎮壓,而日本不請自來。東學黨鎮壓後,日本千方百計找藉口,雖然清朝一再妥協退讓,還是沒有躲開戰爭。黃海大戰後,李鴻章苦心營造的北洋水師,一敗塗地,日本軍隊開始計劃侵犯旅順。

旅順地理位置險要,位於遼東半島的最南端,於威海衛形成掎角之勢,李鴻章在洋務運動期間,對旅順格外重視,花費了數千萬白銀,打造現代化軍港,被稱為遠東第一軍港,旅順炮臺林立,共有加農炮、榴彈炮、野炮、山炮等各種大炮78門,可以說只要有敵來犯,必定殲滅。

可惜的是當時清政府妥協退讓,幾乎沒做像樣的抵抗就放棄了旅順。可惜了那些先進的大炮。1894年11月21日日軍幾乎沒費多大力氣就攻陷了旅順,此時旅順城內都是手無寸鐵的老百姓,可是兇狠毒辣的日本人,卻對平民百姓展開了慘無人道的大屠殺,大屠殺持續了四天三夜。

昔日繁華的旅順被屠殺為一座空城,幾乎所有居民全部死亡,只有36人因為需要幫助日本人處理屍體,才倖免於難。基於以上史實,旅順博物館拒絕日本人入內,也就有情可原,風骨可鑑了。不過,有的網友發現一個問題,那就是告示牌不太通順,好像有語病問題,於是有才的網友說,可以乾脆一點,直接寫上:倭人與狗不許入內。

相關焦點

  • 世界上3個不能隨便去的景點,一個禁止入內,還有一個就在中國!
    世界上3個不能隨便去的景點,一個禁止入內,還有一個就在中國!現在,每個國家都在大力發展本國的旅遊業,因為旅遊業可以快速帶動經濟發展,尤其是一些小國家,他們將旅遊業作為本國的支柱產業來發展。但是現在世界上,有些地方還是不允許遊客進去參觀的,下面就讓小編來談談哪些地方是不允許遊客隨便去的景點吧。第一個就是我國的故宮了。小編提到這個可能很多人感到疑惑,但遊客們去玩故宮後才會發現,其實故宮的許多地方都是禁止遊客去參觀的,這些禁止參觀的地方都有標註著遊客不能進去的牌子,所以關於故宮一直有很多亂七八糟的傳說。其實並不是這樣的。
  • 煙臺市蓬萊區的明朝備倭都司府,現在改名戚繼光紀念館,為什麼呢
    去蓬萊旅遊,要花錢的景點可真不少。我們都知道,大多數去過的景點可能就去一次,餘生不會再來了。所以不買門票只是在蓬萊閣城牆下走走,站在離城牆最近的海邊,蓬萊閣下,仰看騰空於山崖之上的樓閣亭臺,看藍天碧雲,看海鷗飛來飛去,看海邊釣魚的人。感覺也非常美好!
  • 有人說「十倭七華」,嘉靖大倭亂有多少中國人,又有多少日本人?
    那麼首先要說的是,雖然在很多人印象中,明代倭寇是把中國沿海的海盜和走私海商都看作倭寇。不過老實說,與其說是明代官員分不清楚這三類人,筆者其實更傾向於是清代史學界的一個認知錯誤,又或者是官史的文字遊戲。比如前面說的《明史》「大抵真倭十之三,從倭者十之七」的說法,就是改編自《明世宗實錄》中「蓋江南海警,倭居十三,而中國叛逆居十七也。
  • 太慘了,昨天島內一堆人還在拿「中國人與狗不得入內」自嗨
    原來,這蔡英文在竄訪美國休斯頓市期間,參觀了美國宇航局(NASA)位於當地的「詹森太空中心」。在臺灣當局看來,這是臺灣領導人「首次」正式訪問美國的官方機構,所以算得上是「重大外交突破」了。可當大陸媒體引用了這些臺灣網友的聲音後,那些惱羞成怒的臺獨媒體反而侮辱起全體大陸人來。他們說,蔡英文去的那個太空中心是對遊客開放,但「只要是中國人就進不去」,因為美國政府在2011年的時候出臺了相關禁令。
  • 「日本」為什麼叫日本,「日本人」這一說法是什麼時候開始有的?
    漢代王充的《儒增篇》也有:「周時天下太平,越裳獻白雉,倭人貢鬯草。」,和《異虛篇》:「使暢草生於周之時,天下太平,倭人來獻暢草。」的記載。從周朝開始,《史記》、《漢書》、《三國志》、魏晉南北朝時的《南齊書》、《梁書》都對日本略有記載。
  • 「日本人」這一說法是什麼時候開始有的
    日本在我國文獻出現的歷史,最早源於《山海經》。《山海經》海內北經篇曰:「蓋國在鉅(大)燕南,倭北。倭屬燕。」(鉅通巨,大的意思,鉅燕即大燕。)《山海經》恢國篇曰:「蓋國在大燕國的南邊,倭國的北邊。倭國隸屬於大燕國。武王伐紂,庸、蜀之夷佐戰牧野。成王之時,越常獻雉,倭人貢暢。」
  • 我國「最獨特」的景點,國人免費參觀,外國人卻禁止進入
    這幾年,我國經濟發展的速度越來越好了,人們對旅行越來越喜歡了,有空的時候出去旅行的人增加了,說起旅行,現在我國西部地區的四川省可以說是非常熱的,隨著改革開放,西部地區的道路交通也不壞了,成都和重慶等也成為了西部耀眼的城市,以經濟發展的美好而出名,現在有很多人去旅行,去西部的城市。
  • 體重不到河馬的十分之一,「倭」得名副其實倭河馬!
    我們去動物園見得最多的河馬估計就是它,其實它還有個堂弟——倭河馬。「倭」字是我們古代形容日本的,字面意思就是指身形矮小的人。與河馬相比,倭河馬的體型小巧很多,因此又稱為「侏儒河中馬」。倭河馬,19世紀才被人發現,它們僅生活在非洲西部的熱帶叢林和沼澤裡,屬西非國寶。成年倭河馬的體長僅1.5~1.7米,肩高還不足1米,體重僅僅200公斤左右,看上去和一隻豬差不多。
  • 石川禎浩 | 「華人與狗不得入內」告示牌問題考
    一般介紹「華人與狗不得入內」的告示牌(英文)照片的,就是指這些規則。(11)不管怎麼說,在這一時期的規則中,僅從文字來看的確可以解釋為中國人與狗都不得入內。然而,需重複說明的是,這兩者並未記載在一起。由一般說法所想像的那種兩者一起書寫的所謂「華人與狗不得入內」的告示牌,無論是中文的還是英文的,都不得而見。薛氏文章所稱捏造出的展品,似為兩者寫在一起的告示牌。
  • 日本最「慘烈」景點,一頭巨熊進村殺死7人,絕望情景重現變景點
    導讀:日本最「慘烈」景點,一頭巨熊進村殺死7人,絕望情景重現變景點隨著大家的環保意識越來越強烈,各種野生動物保育工作也在慢慢完善,生態大環境在逐漸變好,很多原來消失的動物都回來了。許多地方原本已經見不著的白鷺、野豬等動物也都多了起來,這是好事。
  • 日本全國楓葉情報之紅葉預測(東京、京都、北海道賞楓景點推介)
    奧多摩湖:隱世湖光山色 日本人大推 奧多摩湖位於東京都同山梨縣之間,屬於離首都圈最近嘅國立公園秩父多摩國立公園範圍內,曾經多次入選為日本紅葉名所,湖水平靜,群山環繞。除咗紅葉倒影喺湖面上嘅靚景,湖上的「浮橋」亦係奧多摩湖嘅出名景點之一。呢度絕對係連日本人都大推嘅私房秘境!
  • 中國歷史上的兩個汪姓名人,一個給日本人當狗,一個把日本人當狗
    眾所周知在日本侵華的那段時間裡,中國軍民中產生了很多的漢奸,他們通敵叛國投靠日本人,給日本人的侵華提供了很多有力的建議。這其中我們最為熟悉的要數大漢奸汪精衛了。他靠日本人的扶持成立了汪偽政府,他大肆屠殺愛國人士,為日本人的侵華提供了大量的情報是名副其實的漢奸走狗。
  • 日本是怎麼從「倭」改名為「日本」的?日本歷史上最大的一次移民
    中國史料第一次提到日本是在《漢書地理志》裡,書裡面把日本叫做「倭」由百來個小國組合而成,每年會定期向中國朝廷進貢。那麼日本是如何從「倭國」變成「日本」的呢?中國史書再有日本記載的時後已經是《後漢書東夷傳》和《三國志魏國書》裡面。
  • 倭蛙,倭犰狳,倭黑猩猩!這些帶「倭」字動物原來是這樣命名的
    出品:科普中國製作:從水到陸工作室監製: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前段時間,一個微博網友留言,「我們生物名稱裡經常能看到『倭』這個字眼,比如倭蛙、倭犰狳、倭黑猩猩之類。這些算不算對日本人的不尊重?」這個看似隨意的題外話中反應出來的問題很可能涉及民族歧視和文化衝突,並且還是由學術問題引發的,有必要考究一番。
  • 明代奇事:三個「倭人「漂流到登州府,還做了一首詠雪的詩
    歲末年初這段時間,雪窩子「煙臺」頻繁發威,幾乎是一周一場雪的節奏。在現代社會,下了雪之後,很多人的選擇是拍照發朋友圈。而如果在古代的話,文人墨客多半就要做詩詠雪了。近來,筆者在查詢與登州、萊州下雪有關的古詩時,忽然發現了與之相關的一件明代奇事,下面就為大家簡述之。
  • 日本十大熱門景點排行
    富士山富士山是日本人心目中的「聖山」,是日本民族的象徵。富士山也是我們每一位到日本旅遊的朋友最想看一看,也最想攀登一下的一座山,不僅因為這座山是日本最高的山,同時也因為富士山的山體呈現標準的等腰三角形、優美勻稱的斜坡加上常年不化的白雪,使得富士山成為大自然美麗的化身。所以,能夠以富士山為背景拍一張留影,是許多人的一種渴望。
  • 中國唯一禁止日本人進入的旅遊景點,就算天皇來了也不能進
    如今,它以一個全新的面貌姿態,鼎立於世界,讓越來越多的人了解到這一個古老的國度,讓他們了解我們中華的文化。現如今,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喜歡上了我們的國家,到我們國家當中旅遊的外國人更是數不勝數。五千多年的歷史,孕育出了奔騰不息的河流,延綿不絕的江水,孕育出了壯麗秀美,延綿不絕的山川,煙柔細柳,古色古香的小鎮。
  • 日本北海道夏日小眾景點七日遊攻略
    前言大家都知道日本北海道的冬天非常適合冰雪運動,其實夏天到訪北海道的遊客更多,不過遊客大多集中在札幌周邊,北海道的道東和道北地區的一些小眾景點知名度不高,鮮有國內遊客到訪。這次的北海道七日之旅,便準備到一些小眾景點探訪一番。
  • 真有「華人與狗不得入內」的牌子嗎?
    其實,當時的上海,禁止華人入內的外國人專用場所,不止外灘公園。英國總會、德國總會等娛樂場所都禁止華人入內,著名的跑馬場,從1850年建的第一個,到1854年建第二個,1862年建第三個,從來沒接受過華人做會員。為什麼獨有外灘公園激起了華人的抗議?這大概與外灘公園一開始宣示的名字「公共花園」有關。
  • 李小龍《精武門》中,「華人與狗不得入內」牌子真的存在麼?
    在1972年上映的香港功夫電影《精武門》中,李小龍飾演的陳真在英美租界(公共租界)的外灘公園門口,因為想進公園遊玩遭遇攔阻,怒而踢碎了一塊寫著「華人與狗不得入內」的牌子,這一令人亢奮的情節至今仍然感染著一代代中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