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借錢,借還是不借?正確處理好三原則一暗示一主動

2020-12-04 百家號

一個平時不怎麼聯繫的朋友,買婚房首付款差5萬塊錢,跟我借錢。

我委婉地拒絕了:不好意思呀,我也要結婚了,也要用錢。

其實,我是真的不想借給她錢。

別人跟我借錢,我的準則是:三原則一暗示

1借小不借大

我一個月的工資也就1萬,除去必要的開銷,每個月剩餘的錢也不多。5萬塊錢也許是我1年的積蓄,她借的這個數額,對我來說有點大。

2借急不借窮

她買婚房首付款都要借,隱含的意思是她買婚房的錢真的不寬裕(我真的沒有貶低她的意思)。她和我的收入差不多,未來的她,還要還房子貸款、結婚、生子,萬一我要急用錢、她還不了怎麼辦?

3借近不借遠

我跟她只是合作過一個項目,之後的聯繫就少了。僅有的聯繫,也就是電話和微信裡,節假日發發群消息問候、朋友圈的點讚而言,感情真的沒有那麼深。

我跟她在生活中更沒有交集。如果我借錢給她,她刪除我號碼,或者我換了號碼,因此失去了聯繫,我要她還錢或者她還我錢,都變得困難。

一暗示

當我答應借錢給別人時,我就給自己心理暗示:這個錢,也許真的就要不回來了,這樣我的心理落差就小了很多。

我跟別人借錢的準則:一主動

對於主動張口借錢,俗語說張口容易閉口難,有的時候張口也不容易。誰都有犯難的時候,如果確實急需用錢,急需要朋友的幫忙。作為主動開口借錢一方,可以做到以下幾點:

雙方轉換身份,暫時拋開友情關係,進入錢財交易關係:主動寫借條,明確借錢數額、還款時間、還款利率。萬一不能如約還款,用固定資產抵押、第三方擔保等法律認可的方式。讓被借的一方心安。

如果急需用錢、又不想跟朋友開口,向銀行申請貸款也是個不錯的方法。

朋友之間也可以談錢

都說朋友間談錢傷感情,萬事都有例外,也有因為錢而增加感情的。

劉曉慶、姜文之間超越愛情的友情,就是個例外。

1986年,劉曉慶、姜文一起拍攝謝晉導演的電影《芙蓉鎮》,兩人暗生情愫。電影拍完之後,兩個人也就順其自然地走到了一起。

這段感情維持了8年,1994年,劉曉慶、姜文因性格不和,兩人和平分手。但是他們依然是最好的朋友。

劉曉慶看出姜文的野心,想自己當導演拍電影,可他自己心裡沒底,有點擔心、猶豫。劉曉慶明白,姜文需要外力推他一把。

劉曉慶直接捅破姜文心裡的那層窗戶紙:姜文,你可以當導演,拍你自己想拍的電影。

那時的姜文,還沒有現在的傲氣,磨磨唧唧地說:我如果要當導演,必須到美國學習十年。

劉曉慶很認真地說:導演需要的才華,不是經驗,十年後就晚了。

在劉曉慶的鼓勵下,姜文籌備他執導的首部電影《陽光燦爛的日子》。

這部電影原計劃投資400多萬。可姜文在拍攝過程中追求盡善盡美,費用遠遠地超支了。

劉曉慶聽說後,自己主動出了一部分錢,還動員電影人文雋投資了一部分。

錢還是不夠, 劉曉慶作為中間人,又替姜文借了一些錢。

《陽光燦爛的日子》,取得了當年國產影片最好的票房記錄。不僅讓姜文獲得了很多獎項,還把第一次演戲的夏雨,捧成了雙料影帝。

2002年,劉曉慶涉嫌逃稅漏稅被依法逮捕。公司帳戶全部被查封,存款全部被收繳。姜文第一時間安慰了她的家人,託人轉告劉曉慶一定要堅強。姜文竭盡全力、不惜花大錢請來4位資深律師為其奔走。

2003年春節前夕,姜文託律師將一條絲巾帶給了劉曉慶。這條絲巾上繡著一隻展翅的蒼鷹,其中的意義不言而喻。

最終,劉曉慶度過了422天的牢獄生活,補交所欠的稅款,在姜文的幫助下得以取保候審。

劉曉慶、姜文2人之間也談錢。不但沒有傷感情,而且還收穫了朋友間的肝膽相照。

朋友之間也能談錢,具體看人,真誠、守信用、有借必還,這樣的朋友之間可以談錢,也可以借錢。

你開口跟朋友借過錢嗎?朋友跟你借過錢嗎?你對朋友間的借錢?怎麼看,歡迎留言討論。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我是馨雨,一個寫暖心文字、人很溫婉的女子

期待你的關注、點讚、留言

相關焦點

  • 別人找你借錢,不想借怎麼辦?高情商巧妙應對不得罪人
    別人來找自己借錢,相信基本上每個人都遇到過吧。人生在世,總會遇到一些急事,找人借點錢救個急,也能理解。朋友之間互相幫助一下,也是應該,但前提要看針對什麼樣的人。有些人講誠信,借錢給他,再怎麼難也會歸還,就算一時困難,還不上,對方也會隔一段時間主動向你報備情況,讓你知道他在努力,至少你能心安。
  • 朋友借完錢拉黑微信,我從此斷絕關係,發誓再也不給別人借錢
    這年代,我變得只要誰向我借錢就後背發涼,因為我給別人借錢,借怕了。這年代,只有錢從口袋裡出去的份兒,但是就沒有重新回到口袋裡的能力。這年代,只要借了錢,朋友之間幾乎再也不聯繫,甚至斷絕了關係,曾經的朋友成了形同陌路,借錢葬送了多少友情。
  • 「借三不借二,救急不救窮」是什麼意思?有什麼道理?
    「借三不借二,救急不救窮」是什麼意思?有什麼道理?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而我們的祖先也給我們留下了很多文化寶藏!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句俗語:「借三不借二,救急不救窮」。而這句話的含義也是蘊含了很多的道理。其實這句話意思也就是說借錢方面有諸多避諱,有三種情況能借,有兩種情況則不能借,並且往往都是救急而不能救窮。我們先來說說這「借三不借二」,看看分別是哪幾種情況?
  • 俗語:「錢不借三」,你知道「三」指的是什麼嗎
    人們常說:感情好不好,從借錢上面就可以看出來。很多人際關係就是因為金錢問題而變得微妙,本來關係很好,最後卻分道揚鑣,類似這樣的事情,我們每個人或許都會有些感同身受。俗語說:「錢不借三」其實是有一定道理的,我們每個人都應該了解一下這句話,會對我們的生活有很大的幫助。那麼你知道這句話的意思嗎?
  • 「東西三不借,借了家準敗」,哪三樣東西不能借?生活中不妨留意
    過去人常說:「東西三不借,借了家準敗」,出門在外打拼多年,攢下一份家底,存了一份家業,一切都得來不易,需好好珍惜。 尤其是在「借東西」這件事上,不妨聽聽古人老話,其中利弊自可知曉。哪三樣東西不能借?古人經驗之談,生活中不妨留意。
  • 同事借了5千不還,我用妙計又借了回來,結果被同事的舉動弄懵了
    如果有同事向你借錢,你會怎麼辦呢?借還是不借?不借,同事都開了口,不好意思不借。如果借了,又擔心同事到期不還錢。無論是借還是不借,都有所顧慮。所以當遇到同事借錢這種情況,很多人都會非常糾結。前段時間,朋友小田跟我分享了他的經歷。他好心把錢借給同事,結果到頭來,同事卻忘記了,自己只好再「借」回來。具體的經過是這樣的,同事開口跟他借5000元應急。
  • 戀愛時,男人向女人借一萬塊錢,女人該借嗎?「我覺得不該借!」
    昨天,有個朋友問了我一個這樣的問題,「你說男朋友向女朋友借錢,借一萬,這個該借嗎?」我當時的回答是,「沒有該不該,看你願不願意!」她沒有回覆,我也沒有再問。晚上臨睡覺前,在微信上再次看到這個問題,我覺得這種事不僅要分情況看待,而且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看法。我把這個問題發給了一些人,想聽聽不同人對這種事的看法。
  • 我找親戚借錢,沒借,給我5仟說不用還,現在又想要我該給他嗎?
    有網友提問,題目:我找親戚借錢,沒借,給我5仟說不用還,現在又想要我該給他嗎?當然應該還,畢竟是你去借錢,親戚才給的5仟元,不去借,親戚也不會給,原因:一、借錢你因資金困難,找親戚借錢,親戚沒借,給了你5仟元,說是不用還了,親戚這麼說,你不能這麼做,畢竟是親戚的錢,借錢就應該還錢,不能親戚說不還,你就真的不還,這樣做人不厚道。
  • 十年沒聯繫的「朋友」說借錢!高情商的套路拒絕,尷尬卻不失禮貌
    生活處處有驚喜啊,有的時候一個很長時間沒有聯繫你的老朋友突然聯繫你了,你會不知所措,不知道這是驚喜還是驚嚇。如果你已經人到中年,如果你已經有了一定的生活閱歷,那麼你一定會有十多年或者二十多年沒有聯繫的朋友。這樣的朋友聯繫你,一般無非兩件事,一件就是找你借錢;另一件事就是請你去吃高價飯,要麼結婚要麼別的喜事。
  • 俗話說「借三不借二,救急不救窮」,什麼意思?老祖宗經驗之談
    "借三不借二,救急不救窮",這句話大家應該都聽過,那究竟是什麼情況下能借什麼情況下不能借呢?我們今天就一起來看一看分別是什麼情況,可別怪老祖宗沒提醒過你。
  • 古訓:家有四不借,借了家敗亡
    《錢鍾書有感》裡面有這樣一句話:借錢前稱之為朋友,借錢後是你大爺,還錢了他便成了你的恩人。 深以為然。 借錢還是不借錢,有時候很糾結。 借出去收不回來鬧心,畢竟是自己辛苦掙的;不借吧,多年的感情也就淡了。
  • 農村老話常說「錢不借三,禮不隨三」,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錢不借三。大部分農村收入水平比較低,所以借錢這種事情也是很看重對方是什麼人的,這句話是說,被借錢時,如果在這三種情況下最好不要借給對方。第一就是不是熟人,借錢,當然是要還的,如果根本不熟,借出去了,到時候他不主動來還,你都不知道是誰借的。
  • 為什麼有人寧願不做朋友也不願意借錢給別人?看完真的明白了!
    然後你提醒他該還錢了,別人還覺得你小氣,你不找他還錢還和你聯繫,等你催他還錢後人就不見了,甚至還故意躲你,打電話不接(接也是很忙或有事),搞的朋友親戚都沒得做。你看好心幫別人,借了錢後變了質,這不是給自己找不痛快嗎?而借錢的人不在少數,借錢首先的看人,陌生人那些最好不要借錢,特別是大數字的錢,一定不要借,借了,那麼收回來的可能性也只有1%不到吧,還有99%都收不回來的。
  • 「姐,能借我3萬塊嗎」,幼兒園老師開口借錢,聰明寶媽機智化解
    別以為這種事不會發生,管家長借錢的老師不在少數這不,這位寶媽就是,在一天晚上接到老師私聊發來的消息「姐啊,挺不好意思開口的,有個事情,你能借我3萬嗎,我下月底還你,家裡有急事」。要是一般人可能就不知道如何回答了,到最後要麼是忍痛借錢,要麼是得罪老師,但這位聰明寶媽卻機智化解,神回復簡直太絕了。
  • 朋友借錢不還?民法典:牢記這三點,教你「不傷和氣」把錢要回來
    人生,我們可能經常會碰到朋友向你借錢,不借就是傷感情,可以借,萬一對方不還,就是傷錢包。借款之後,如果你直接去向朋友要錢,還可能不知道該如何開口,或直接把關係搞僵。那麼到底有沒有什麼方法能讓你「不傷和氣」地拿回錢呢?事實上,只要你開口要朋友還錢,事情就會變得很尷尬。
  • 安徽男子好心借朋友7萬元,還錢時朋友竟然用冥幣,企圖矇混過關
    近日,據媒體報導,在安徽滁州發生一起令人大跌眼鏡的事情,一名男子借給他朋友7萬塊錢,不料,他的朋友還錢時竟然企圖用冥幣矇混過關。近日,安徽滁州警方接到一通報警電話,電話裡男子稱其朋友在他還錢時用冥幣騙了他。隨後,民警根據男子提供的地址趕往了現場。
  • 借麼牽手隨手貸,「隨手借錢」So easy!
    核心提示: 12月26日,信和大金融旗下信用借款平臺—借麼牽手隨手貸,正式上線合作!此次合作通過金融科技創新將「隨手借錢」變成普通老百姓日常生活的標配行為,將「容易借到」、「借得快速」、「借得方便」、「小額借貸」等借款服務優點發揮到極致,極大的提高了借款用戶體驗!
  • 「借50萬給你妹有去無回,不準借」「我年薪百萬,沒借錢自由?」
    婆婆自然是不會同意的,覺得這樣太浪費錢了,最終還是執拗不過小倆口。夫妻倆有著共同的目標,就是加油賺錢,能夠買一套房子。五年後,小彤和黎佑的目標就實現了。夫妻感情和睦,成為了身邊朋友最羨慕的「榜樣」。終於苦盡甘來了,夫妻倆也放慢了自己的生活步調,享受生活的美好。小彤也騰出了很多時間去學習自己感興趣的東西,日子朝著穩定的方向發展。
  • 沒有原則不懂拒絕的好人不是真好人!
    昨天一個朋友向我借錢,借不多,只有1500多塊錢他的財務狀況很差,我猶豫了好一會兒,最後還是借給了他。到晚上6:00多鍾,同事回來了,聽說了這個事之後,就責怪我:你不該借錢給他的,你都不知道他借錢的用途怎麼就借了呢,向來幫急不幫窮,他這種情況你幫不了他的,你自己也有債務,而且再過一個多月,我們就又要交房租了,那要不少錢。同事講的很有道理,我就是一個沒有原則的爛好人。
  • 他找同事借了兩千塊錢錢借給朋友,朋友拿了錢,嫌少跟他絕交
    生活中這樣的例子或許多不勝數,多的我們早就習慣了。近日,一個朋友跟我說,他找同事借了兩千塊錢,為了借給一個朋友,而那個人收了錢以後,卻跟他絕交了!緣由是,他覺得他借的太少了,他當時需要六千塊錢,他只借了他兩千,他收了錢,一句話也沒說,然後也不在搭理他了,微信也不在回,他花了兩千塊錢買了一個絕交,還是找別人借來的兩千塊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