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覺得這部電影是殘疾藝術家莫娣不斷追求藝術,用自己的善良和真誠對待磨難,最終收穫幸福的勵志故事。其實在莫娣善良和樂觀的生活態度背後,我更看到的是她在婚姻中的智慧以及帶給我們的現實意義。
《彩繪心天地》又名《莫娣》,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由艾斯林沃森執導,由沙莉霍金斯和伊桑霍克主演,在豆瓣上的評分高達9.0。
影片講述了患有關節炎的女藝術家莫娣在父母逝世後,遭受姑媽和弟弟嫌棄,決心做出改變的她應聘為魚販劉易斯的女傭,和劉易斯「搭夥」過日子並最終相愛相知的故事。
在魚販劉易斯的家裡,她堅持創作,將自己和劉易斯的小木屋填滿色彩斑斕的畫,最終畫作大賣,被總統賞識,她和丈夫也過上了更幸福美好的生活。
整部影片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艾達姨媽生病後對莫娣說的話:「我們家裡只有你獲得了幸福。」
長相一般又天生殘疾,從被姨媽歧視到被姨媽羨慕,俘獲「直男」老公,愛情事業雙豐收,莫娣到底做了什麼?
今天我就從莫娣的幸福進階之路談談她的婚姻智慧以及對我們的現實意義。
01 主動出擊,大膽展現自己:莫娣主動接下魚販的「女傭」招聘,掃地殺雞做飯,展現自己勤勞能幹的一面
魚販劉易斯一開始並不滿意莫娣,他和別人一樣覺得莫娣是個「瘸子」,需要人照顧,不會幹活。
而莫娣卻不想認輸,將屋子打掃得乾乾淨淨,還用顏料粉飾了一般,擺上好看的物件,畫上了漂亮的花朵和鴿子;到圍欄裡抓雞,一邊說「對不起」一邊揮起了斧頭,為魚販做了雞湯;為了證明自己「不是公主」,能吃苦,倔強地和魚販擠在一張床上。
劉易斯以為莫娣瘸腿,無法照顧他。直到她殺了雞,才知道她很能幹,由此對她態度大改觀。莫娣也正式被留下作為魚販的「女傭」。
在接下「女傭」的活之前,莫娣活得很小心翼翼,不敢和別人交談,去跳舞也不敢邀請舞伴。
天生關節炎本就讓她自卑,而在父母逝世後,哥哥和姨媽不斷排擠和嫌棄她, 認為她是「累贅」,更加重了她內心的不自信。
但莫娣受夠了寄人籬下的生活,為了證明能「自力更生」,她鼓起勇氣撕下魚販的招聘啟事。
在魚販的小木屋裡,莫娣打掃衛生,殺雞,刷漆,大膽展現自己的才能,讓魚販看到自己勤勞能幹的一面,證明了自己的能力。
我們大部分人都有自卑的一面。
有時候,我們糾結於自己的不完美,只看到自己的缺點,變得越來越不自信。
特別是在喜歡的人面前,我們越加膽怯,不敢表現自己,以至於錯過了好機會。那麼如何才能克服自卑,大膽追愛呢?
①接納自己的不完美
「我一個人可以做5個人的活。」當莫娣說出這句話時,魚販劉易斯有點震驚,但莫娣用行動證明自己的能力,「瘸腿」並不影響她幹活。
在《接納不完美的自己》中,作者說:「只有承認和接受完整的自我,我們才能擁有選擇的自由。」
只有坦然接受自己的缺點和不完美,我們才能告別自卑的自己。
世界上沒有完美的人,每個人都有缺點。當我們開始接納自己的不完美,喜歡「有缺點」的自己,我們才真正變得自信。
②做自己擅長的事
從前的莫娣,因為自己的瘸腿而自卑,不敢在人前展現自己的才華,這樣的她斷然無法成為劉易斯的女傭;而決心做出改變的莫娣,為了得到唯一的工作機會,證明「瘸腿」並不會影響自己的能力,反而毫無保留地展現自己做家務和畫畫的才能,最終得到了劉易斯的認可。
很多人聽過管理學中的「80/20定律」,其實它同樣適用在重塑信心上,即「我們80%的自信來源於我們花費20%時間做的事情。」
也許你擅長唱歌,也許她擅長做家務,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強項。本就駕馭得好的事並不需要花費我們太多精力,我們卻可以從中找到很多自信。
做擅長的事情,可以幫我們克服自卑,給我們更多自信。
③積極的自我暗示
為了證明自己可以勝任「女傭」工作,莫娣鼓起勇氣去抓雞殺雞。害怕的她走到雞圈,不斷鼓勵自己「輕輕地,沒事的,沒關係的」,閉著眼睛抓住了雞,揮起了斧頭。
積極的話語帶給我們積極的暗示,當我們猶豫、害怕、擔心時,對自己說「我可以的」「我能行」,我們會感受到強大的力量,瞬間充滿自信。
④寫「成功日記」
「成功日記」顧名思義,即記錄我們的「成功事跡」的日記。
每天花10分鐘寫下今天你覺得自己「成功」的3-5件事情,比如說「在我的精打細算下,省下了100元」。
列出自己的成績,實際上我們是對自己今天所做事情的認可。只有認可自己,我們的自信心才會不斷增長。
02 在事業上幫助他,又照顧他的自尊:莫娣為劉易斯出謀劃策,用自己的繪畫才能改善夫妻兩生活,卻又將功勞歸於丈夫
劉易斯因為客戶太多,有時候忘記給客戶送魚,有時候又忘記誰欠他錢。於是莫娣將客戶的訂魚數量,送貨時間,賒帳人和對應金額都記錄下來,解決了劉易斯漏送、忘記誰欠款的問題。
劉易斯的女客戶桑德拉欣賞莫娣的畫,願意付錢買莫娣的畫。莫娣對桑德拉說「他管事」,並詢問劉易斯應該賣多少錢。當劉易斯和女客戶談完價格後,莫娣誇他「你好適合幹這個活,賣出去了畫。」
明明是自己的畫出色,賣給客戶掙了錢,莫娣卻毫不邀功,而是把功勞歸於劉易斯的「談價技巧」;明明是她幫劉易斯記帳,卻還說是劉易斯記憶力好,所有東西都記得一清二楚;在別人面前,莫娣經常說「他管事,他說了算」,突出劉易斯的當家地位;在莫娣創作的每一副畫中,落款都有「劉易斯」的名字,時時刻刻強調他的功勞。
「這幅畫一半屬於你,所以你的名字也該寫在上面。」
也是因為這句話,劉易斯開始接受莫娣的心意,接受他們兩「合伙人」的身份,知道了他和莫娣的利益綁在一起,他也應該為莫娣畫畫做點什麼。於是他開始打掃衛生,幫忙做家務,讓莫娣騰出時間作畫。
大部分男人都在乎自己的「威嚴」。在妻子面前被肯定,在外人面前顯示自己「一家之主」的地位,都會讓他們覺得特別「有面兒」。
莫娣正是抓住了劉易斯「愛面子」的特點,時時刻刻給足他面子,突出他的功勞,給他足夠的自尊,才讓劉易斯越來越離不開她。
那麼在生活中,如何才能讓對方感受到你的尊重?
首先,要聆聽對方的感受,表達自己的關心。
尊重對方就要考慮對方的感受,多詢問、多聆聽對方的意見和觀點,讓他感受到你對他的重視。
當對方傾訴自己的煩惱和想法時,做一個忠誠的聆聽者,不要打斷不要指責,給對方吐露心聲的時間。
在他傾訴完之後,抱抱他,安慰他,並誠懇表達自己的看法,和他一起尋找解決方法,讓他感受到你的關心。
其次,要接納對方的不完美,學會包容
互相包容才是夫妻的相處之道。
既然選擇了對方,就要包容他的小缺點,尊重他的習慣,畢竟人無完人,每個人的成長環境也不盡相同,求「大同」存「小異」才能避免不必要的摩擦,生活得更輕鬆。
最後,要不吝讚美之詞,經常誇讚對方
「親愛的,你今天真美」「親愛的,你又加班到這麼晚,真的是好盡職!」
每個人都喜歡聽到讚美。簡單的讚美詞不僅能給人一天的好心情,還能讓對方感受到我們的愛和熱情,給他積極的心理暗示,讓他保持樂觀心態,勤奮向上。
03 愛他,更要活出自我:莫娣堅守自己的底線,堅持畫畫不忘成長,自尊自愛讓丈夫刮目相看
被劉易斯扇了耳光後,莫娣生氣地和劉易斯爭吵「你到底還要不要我在這裡?因為我會走的。把我的工資還給我,已經工作了兩個月了。」
雖然劉易斯是莫娣的老闆,但不代表他可以侮辱她的人格,傷害她的自尊。當他毫無根據,僅僅是因為憤怒將莫娣當作出氣筒時,莫娣沒有忍讓和退後,而是奮起反抗,讓劉易斯知道自己的尊嚴不容踐踏。
劉易斯想解開莫娣的衣裳,但又不想為此而負責。莫娣義正言辭地說:「如果你想繼續你想幹的事情,我們必須先領結婚證。」
女人渴望名正言順的婚姻,不僅因為它保護了女人的名譽,更因為它給了女人一種「身份認同」,給了女人安全感。
在沒有和劉易斯領證前,莫娣堅守自己的底線,她的自愛和自尊也讓劉易斯不敢輕易逾越那道界線。
為了真正和莫娣在一起,劉易斯和莫娣拍照領證,叫來親朋好友,給了她一個正式的婚禮。
在婚姻裡,尊重是相互的。我喜歡你,並不代表我就要越過自己底線,一味遷就你,以你的感受為重。
毫無底線的愛不是無私,而是以犧牲自己為代價去換取對方的愛,這樣的愛失去自我,不會長久。
那麼婚姻裡怎樣才能活出自我,贏得對方尊重?
①表明態度和原則,讓對方知道你的底線
與其等對方做出讓你厭惡的舉動,不如一開始就表明自己的底線在哪裡,不可以提及的、讓你敏感的話題是什麼,好讓對方心裡有數,儘量不要觸碰你的這條「底線」。
真心愛你的人不但不會越過這條線,還會小心翼翼呵護你,不讓你受到二次傷害。
②感情不是一味付出,需要得到對方回應
為了讓莫娣更開心地畫畫,劉易斯為她買顏料和畫筆;為了證明和莫娣在一起的決心,劉易斯鄭重地穿上西裝,和莫娣拍結婚照,舉行了一場正式的婚禮。
這是劉易斯的回應,也是他的誠意和真心。
在婚姻裡,如果你全情付出,而對方只是默默享受你的愛和照顧,沒有回應,久而久之,得不到回應的你必定會受到傷害,累覺不愛,對他(她)失去耐心和信心。
所以你的付出也要看對方是否有回應。如果他(她)不懂珍惜,對你的付出視而不見,不顧及你的感受,那很有可能是你愛錯了人。如此,你只能趁早放手,及時止損,讓自己遠離傷害。
有回應的愛,才會長久。
③再愛,也不能忘記自己的成長
無論婚前還是婚後,莫娣都堅持畫畫,給家庭帶來收入的同時,也讓丈夫劉易斯對她刮目相看。
再愛對方,也不要忘記自己的成長。十分的時間,留出三分給自己,畫畫也好,唱歌也罷,只有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勇敢去追自己的夢,你的眼睛才會一直有光,他(她)才會被你身上的光芒所吸引。
他在奔跑,你也不能停下,只有步調一致,兩個人才能一直手拉手,一起向前。所以不忘成長,才能在愛情裡活出自我。
結語
莫娣是不幸的,她天生殘疾,父母早逝,遭受嘲諷,身處社會邊緣不受待見。但比起這些陰暗,我們更應看到她的樂觀,堅強和對幸福的執著追求。
當愛情來臨時,我們也該學學莫娣,主動出擊,為他出謀劃策,在生活和事業上給他幫助;又要不忘自身成長,堅守底線,在愛情裡活出自我,得到對方的珍愛和尊重。
如此,方得一良人,愛你,懂你,與你相守一生。
但願我們都能遇見對的人,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共同成長,攜手同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