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痛苦,莫過於想要選擇走一條自己的路時,卻被現實打敗,失去堅持的勇氣。在寒冷的冬日,普法君為大家帶來的這部溫情治癒的冷門佳片《莫娣》,絕對稱得上是暖心的佳作,希望能帶給你堅韌的力量。
這是一部以加拿大民間女畫家莫娣為原型改編的電影。不同於一般的傳記片,《莫娣》更像是一部愛情片,講述了莫娣與丈夫平凡的愛情故事。
影片一開始,莫娣的人生看上去很灰暗:因為生來患有嚴重的關節炎,手指僵硬,走路像瘸子,從小被家人當作「麻煩精」。父母離世後,哥哥背著莫娣賣掉房產,導致莫娣無家可歸。
大兄弟,你這就不對了!在我國,根據《民法典》規定,莫娣和哥哥都有權繼承父母的房產,哥哥一聲不吭把房賣了,也應依法把賣房款分給莫娣。
沒辦法,莫娣只能寄住在姨媽家,看姨媽的臉色生活。更悲催的是,莫娣曾經有過一個孩子,生下來後卻被家人告知孩子死了。家人這樣做的理由,只是自認為莫娣沒有能力照顧孩子。事實上,莫娣完全有獨立生活的能力!
直到多年以後,莫娣才得知孩子並沒有死,而是被哥哥賣給了有錢人。看來莫娣這哥哥,已經被金錢徹底蒙蔽了!根據我國《刑法》規定,哥哥販賣莫娣孩子的行為,已構成拐賣兒童罪,可處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可當時,莫娣對此毫不知情。嚮往自由的她,只想儘快找到工作,遠離牢籠一般的姨媽家。很快,莫娣遇上了招聘女工的暴脾氣漁夫鬍子哥。
鬍子哥做事虎得很,說話還嗆人。莫娣工作沒多久,鬍子哥就對她惡語相向,說她連狗都不如,還在朋友面前,打了莫娣一巴掌。一直無償勞動的莫娣憤怒了,她質問鬍子哥是不是以為自己不會走,還要求他支付當日的工錢。
莫娣的質問嚇得鬍子一愣一愣的,只得掏出錢給莫娣。根據我國《勞動合同法》規定,雖然鬍子哥沒有跟莫娣籤訂勞動合同,但應付的工錢是一分都不能少的。很多事都是這樣,無聲的付出只會變成理所當然,只有「大聲」的訴求,別人才能看到。
一個粗魯吝嗇沒文化,一個溫柔善良小可愛,這樣的兩個人,卻慢慢地走到了一起。莫娣勤懇工作,把家打理得井井有條。
無意間,莫娣愛上了畫畫,一有空閒時間就拿起畫筆。不得不說,雖然莫娣沒上過正規的美術課,但她的畫就特有靈性,看上去十分溫暖動人。
經過一段時間的磨合,鬍子哥被莫娣慢慢改變著:嘴上說著反對,卻默許了莫娣在牆上畫畫;要求莫娣必須完成家務才畫畫,後來又承諾由自己來掃地;再後來,鬍子哥還承包了所有家務,這或許就是大家口中的「口嫌體正直」吧~
期間,莫娣把家具、牆、窗當成畫紙,將單調的小木屋裝飾得溫馨美麗。小木屋裡的「壁畫」也吸引了一位貴婦的注意,從此便開始不斷地高價收買莫娣的畫作,這些錢全都落入了鬍子哥的口袋裡。
那莫娣有權拿回賣畫的報酬嗎?答案自然是肯定的。根據我國《著作權法》規定,莫娣對自己的畫作依法享有著作權和獲得報酬的權利。
日子一天天過去,莫娣和鬍子哥之間也摩擦出了愛情的火花,兩人簡單地扯了證,在幾個朋友的見證下結婚了。
買畫的人越來越多,媒體也報導了起來,莫娣出名了,鬍子哥擔心莫娣因此離去,莫娣卻用實際行動證明自己對鬍子哥的愛。兩人相依相偎過了餘生,直到最後,疾病帶走了莫娣。
世界是殘酷的,人性是醜陋的,但莫娣的畫,卻讓自己的世界五彩斑斕了起來。在追求自由的道路上,莫娣沒有被世俗困住,而是勇敢地肯定自我價值,最終收穫一段相濡以沫的愛情,和世界的肯定。這樣的美好,正是所有身處黑暗之中的人們所嚮往的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