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不是百分百的創造者,但是在 iPhone 上面搭載的技術或功能,大多數都讓其它對手相繼模仿。
各大手機廠商發布新機型,都會拿出 iPhone 進行各種比較一番。
而有一個功能,是大部分對手不敢輕易去對比的,甚至連6年前的 iPhone 6s 都很難比得過!那就是 — 震動功能。
這是一項很多手機廠商都不重視的功能,甚至還在這個功能上減少成本投入。但,蘋果可不是這麼想的!
在 2015 年發布的 iPhone 6s 上,蘋果給機身裡塞入了一顆名叫 Taptic Engine的橫向線性馬達,上面還印有蘋果的獨家 logo。
到了iPhone7上,這顆馬達再度加大到電池的五分之一大! 這麼大的空間不用於增大電池容量, 可見蘋果對震動功能的重視程度。
蘋果對這個 Taptic Engine 調教出全場景的深度振動優化,從鈴聲、打字3D touch 全面覆蓋,體驗非常舒適!相信小夥伴們都有比較過 iPhone 和其它機型的震動效果。
為什麼iPhone的震動體驗至今從未被超越呢?
第一個原因是硬體層面,手機上面常見的馬達,可以分為 轉子馬達 和 線性馬達 兩種。轉子馬達由於便宜,技術難度低,被早期很多智慧型手機採用。但是缺點也明顯:啟動停止遲滯,無方向性,而且非常耗電。
而蘋果從 iPhone 6s 開始,就在機身加入了更昂貴的 橫向線性馬達。
橫向線性馬達工作起來功耗更低,並且震動方式和速度更為多樣化,最重要的是震動起來更加優雅,乾脆清爽。
簡單地說,這顆更貴的馬達可以讓用戶有更完美的震動體驗。
第二個原因是軟體層面,除了硬體之外,還需要軟體層級的調教,蘋果從 iPhone6s 就開始打磨這個功能,對於 iPhone 上這個功能,調教到了以假亂真的程度。
在 iPhone 7 和 iPhone 8 上,蘋果用它來模擬 真實Home鍵 的按壓效果。
很多果粉都不知道這顆Home鍵其實是固定的(不信問問你身邊iPhone7和8的用戶)。
在最新的 iPhone 11 系列,配合 iOS13 系統,蘋果甚至已經可以用它來完美模擬 3D Touch的手感體驗。
話說回來,蘋果這個震動功能做得這麼成熟,下一步推出蘋果牌震動棒,肯定會大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