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堂 985 教授竟然開豬肉鋪?是的,就發生在當下。
為避免中國人吃豬肉「卡脖子」,國家生豬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陳瑤生,開了一家中國土豬網店。
圖 | 國家生豬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陳瑤生
據悉,地球上每兩頭豬,就有一頭吃進中國人肚子裡。2019 年,全世界豬肉消耗量為 1.009 億噸,僅中國就消耗 4486.6 萬噸。
中國人養了全世界一半的豬,也吃掉了全世界一半的豬。但是,中國食用商品豬,卻有八成以上來自國外引種。
為何一直依賴進口?因為中華土豬長得慢、數量也少,平均要一年才能出欄,每增重一公斤需要消耗 5 公斤飼料,養殖成本較高;而國外白豬長得快,平均 6 個月就能出欄,每增重一公斤只需消耗 2-3 公斤飼料,價格自然比土豬便宜。
以上月為例,中國本土黑豬的精品五花肉單價高達 97.8 元 / 斤,而普通進口種豬五花肉單價僅在 25-30 元 / 斤。3 倍的價格之差,自然是價低者受歡迎。
自 2018 年以來,中國一半的豬死於非洲豬瘟,進口洋種豬數量「被迫增多」。2020 年,中國種豬進口總量超過 2 萬頭,創歷史新高。嚴重依賴進口的後果是:國外洋白豬迅速佔領中國老百姓的餐桌。
解決中國人吃豬肉的 「最先一公裡」 難題
不太美觀的數據,讓陳瑤生開始行動起來。
多年來,他帶領團隊,建立了生豬種源數據中心和生豬育種基因庫,並培養出幾十位 「養豬專業」 的博士、碩士。他立定心志要解決中國人吃豬肉的 「最先一公裡」 難題,通過把種豬培育核心技術牢牢掌握在中國人自己手裡,進而將肉盤子端在自己手裡。
可現狀是,國內真正能做好豬育種的都是大企業,中小養殖戶能力不足,而大企業也不願互相交流技術。
基於此,陳瑤生在 1688 開了一家豬肉網店,目的是讓農業科技走出實驗室,與全社會共享優質國產種豬,最大限度地惠及全社會養殖戶。
圖 | 陳瑤生最近在網店售賣的豬肉
陳瑤生表示,中國地方豬資源很豐富,在西藏、雲南、貴州、廣西、湖南等主產區,保留了很多特色地方豬。只是由於產地局限性,地方豬產量不是很大,大部分地方豬鮮為人知。
最近幾年,消費者需求的多樣化,也讓中國地方豬受到熱捧。未來如果地方豬可得到有效保護和開發利用,中國人就能吃到更豐富的豬肉品種。
養豬:國內外都在行動
豬肉,是全世界都喜歡吃的食材。中國為養豬行動的同時,其他國家也在改善豬養殖和豬肉生產。
比爾·克裡斯蒂安森(Bill Christianson),是英國 Pig Improvement 公司的負責人,該公司一直向豬肉行業出售特級種豬。多年以來,豬肉行業一直與豬繁殖與呼吸綜合症(PRRS)苦苦鬥爭。
這種病會引起 「豬藍耳病」,其首次出現在 20 世紀 80 年代,當時稱為 「神秘豬病」。一旦感染 PRRS,母豬就容易流產、早產甚至產死胎。
克裡斯蒂安森說:「比起新冠病毒對我們的傷害,PRRS 對豬的傷害有過之而無不及。」
為避免 PRRS 等疾病,養豬戶採取了和防控新冠疫情相似的措施。人在進入安全的豬舍之前,測量體溫、洗澡和換衣服。
儘管有這些預防措施,病毒還是會趁虛而入。一旦病毒進入,就會在周圍環境中迅速傳播。情況最糟糕的時候,美國養豬戶因 PRRS 損失了 6 億美元。
現在,克裡斯蒂安森的公司正在嘗試新方法,不是將動物與環境隔離,而是改變豬本身。該公司在美國中部擁有一個實驗基地,並分別設有豬體外受精中心和實驗室。在實驗室裡,該公司正在使用基因剪刀 CRISPR 對豬卵進行基因編輯。
母豬會在實驗室度過 9 個月,直到「產仔」。房間裡,經過基因編輯的小豬哼哼唧唧地看著鏡頭。該公司稱,由於這些小豬體內不再含有與病毒對接的分子受體,因此這些小豬對 PRRS 具有免疫力。
據該公司未發表的研究顯示,他們曾用 PRRS 試圖感染基因編輯豬,但是沒有成功。克裡斯蒂安森說:「基因編輯的方法,似乎能用在所有類型的豬上,而且對所有病毒株都有效。」
基因編輯,對於人類來說仍是一件有待商榷的事情,但對於豬寶寶來說,可謂正當時。Genus 公司希望最早在 2025 年,就能在美國和中國獲批銷售基因編輯豬。目前,其實驗站已經有數百頭基因編輯豬、和數千頭它們的後代,數量可能為世界之最。
美國伊利諾伊大學研究員雷蒙德羅蘭,曾參與研究第一批抗 PRRS 的豬,他認為基因編輯最大的意義「是為豬及養豬戶創造了更完美的生活。」 羅蘭說:「豬永遠不會感染病毒,不需要疫苗,不需要診斷測試。一切問題煙消雲散。」
在 Genus 公司的工廠中,每頭豬都會編號、監控,並進行 DNA 測試判斷遺傳優越程度。這裡的豬都經過挑選,以確保最健康、生長最快、產仔量最大。Genus 稱之為 「特種豬」,美國愛荷華州、北京等地的生產商從這裡買後,會做一步繁殖。
在 2015 年,Genus 與 Caribou Biosciences 公司籤署了一項獨家授權,使用後者的技術對豬和牛進行基因編輯。Caribou Biosciences 公司由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珍妮佛杜德娜創辦,杜德娜因開發 CRISPR,在 2019 年 10 月分享了諾貝爾獎。
該公司還建立了一個基因研究站,以期對豬進行快速編輯。母豬麻醉後運進手術室,獸醫從母豬的卵巢中取出卵子,卵子轉移到實驗室受精,並用 CRISPR 進行編輯。兩天後,只有幾個細胞的胚胎,會被植入代孕母豬體內。
CRISPR 之所以流行,是因為它能在預定位置切割 DNA,但在實踐中仍有不確定性。為此,Genus 在豬胚胎細胞實驗中,對 CD163 基因進行多種編輯,以期尋找普遍規律。但即便如此,只有大約 20-30% 的豬擁有正確編輯,而基因組編輯錯誤的小豬最終會扔進堆肥場。
與此同時,中國的陳瑤生也在致力於豬病毒的防治。2020 年 5 月,病毒學頂刊 PLOS Pathogens ,發表了其團隊的研究成果:REM2 分子可通過 PI3K/ NF-κB 信號通路、來抑制促炎應答,進而可以促進 PRRSV 感染。據悉,CD163 是 PRRSV 感染靶細胞必需的受體,因此 CD163 受體表達與否,對病毒的感染至關重要。而該團隊前期已證明 CD163 受體基因編輯豬可完全抵抗 PRRSV 感染,故挖掘調控 CD163 表達的基因對 PRRSV 防控非常重要。
而在解剖學上,豬與人類非常相似,醫生甚至希望未來能將豬腎移植到人類身上。如果針對豬的基因編輯變得完善,對人類會意味著什麼?生產基因編輯豬的研究表明,有了 CRISPR,人們也許能夠天生免疫,甚至可以抵抗可能出現的最嚴重的傳染病。
-End-
翻譯:柯曼琪;責編:多加
原文:https://www.technologyreview.com/2020/12/11/1013176/crispr-pigs-prrs-cd163-gen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