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的人明明不餓,卻總想吃點東西,過過嘴癮。只要吃上東西,就很難停下來?「一旦吃上一顆瓜子,就會一口氣吃光一袋」這其實也可能是一種病態!下面告訴你在你不餓的時候還總是嘴巴不停的原因。
緊張
長期的壓力會讓你的身體充滿皮質醇,皮質醇是一種在你的戰鬥或飛行系統中起作用的荷爾蒙。為了給你的身體補充能量,皮質醇會讓你想吃得更多。如果壓力對你來說是一個近乎恆定的狀態,那麼這些皮質醇水平會保持在一個較高的水平,讓你伸手去拿零食。
疲勞
當你沒有得到足夠的休息,你的瘦素,也叫ghrelin(一種讓你想吃東西的激素)水平就會上升。與此同時,你的瘦素(一種減少飢餓和食慾的激素)水平下降。這兩種激素控制飢餓感。結果:即使你的身體不需要食物,你也會感到飢餓。
神經質
吃東西是釋放急躁情緒帶來的額外能量的好方法。它不僅能讓你有事可做,還能讓你從任何讓你緊張的事情上分心。或者你可以通過不吃東西來控制你的壓力。這會讓你的身體系統慢下來,因為你的身體認為它在挨餓。當你最終吃東西的時候,你更有可能吃得過多。
焦慮
焦慮與飲食失調有很強的聯繫。暴飲暴食可以幫助你控制焦慮和壓力。其他事情,從基因、抑鬱、情緒障礙到創傷、上癮或虐待,都會讓你更有可能瘋狂地控制自己的情緒。
來自同伴的壓力
不是所有情緒化的進食都發生在你情緒低落的時候。很容易陷入社交活動的樂趣中,忽視你不再飢餓的跡象,或者覺得有義務和大家一起去多吃。
酒
喝酒能降低你的抑制力,這包括對什麼時候吃和吃多少有很好的判斷。它也使你更可能吃不太健康的東西,比如富含脂肪和糖的食物。研究表明,飲酒會影響大腦監控自我控制的部分,使人更難抗拒美味的零食。
食物圖片
有時候,只需要暗示的力量就能讓你想吃零食。研究表明,在廣告中加入食物會讓你更有可能抓起手邊的任何食物,然後狼吞虎咽。
盲目進食的代價
當你不餓的時候吃東西會導致體重增加和其他健康問題,比如血糖問題。這種不健康的循環不會結束,除非你意識到你的暗示,並找到其他的方式來回應它們。
你需要吃東西嗎?
真正的飢餓會慢慢襲來,而且很容易推遲。你也更有可能從許多選擇中感到滿足。情緒化的或無意識的進食會讓你很快就想吃特定的食物。你也可能會對食物的可獲得性做出反應,因為食物就在那裡。這會讓你更容易暴飲暴食,而且之後還會感到內疚。
如何停止盲目進食
為你的情緒找到健康的發洩方式,比如鍛鍊或冥想。和朋友們聚在一起,他們會支持你,讓你吃得更有精神。不要在家裡吃垃圾食品。如果你真的飢餓了再吃,那麼你會更容易保持健康。
參考文獻:
Food & Nutrition: 「Binge Eating Disorder: An Introduction to the Most Common Eating Disorder,」 「The Vicious Cycle: Sleep, Stress and Diet.」
Harvard Health Publishing: 「Eating Frequency and Weight Loss,」 「Why stress causes people to overeat.」
Harvard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3 ways decreased sleep contributes to overeating.」
Mayo Clinic: 「Weight loss: Gain control of emotional eating.」
Health Psychology Research: 「The Role of Anxiety in Binge Eating Behavior: A Critical Examination of Theory and Empirical Literature.」
Health Psychology: 「Alcohol’s acute effect on food intake is mediated by inhibitory control impairments,」 「Priming effects of television food advertising on eating behavior.」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Diet Quality Worsens as Alcohol Intake Increa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