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急:全國多地出現奪命毒蘑菇!多人中毒

2020-11-24 騰訊網

(總第500期)

天氣轉暖,雨水增多

一大波野生蘑菇開始冒出來

既美味可口

又賞心悅目

一大波吃貨抵不住

「舌尖上的誘惑」

化身「採蘑菇的馬裡奧」

然後

……

就遭了噻

近期氣溫上升

夏季多雨的氣候適合野生蘑菇生長

每年6月-9月是誤採誤食有毒野生蘑菇

引起中毒的高發期

近日

全國已有多地出現

毒蘑菇中毒甚至死亡案例

!!!大家一定要注意!!!

1

案例一

近日,廣東中山一名男子帶著懷孕的妻子和妻弟,去到公園遊玩,期間見到野地裡長出許多白色蘑菇(後被證實是致命鵝膏,也叫致命白毒傘),三人隨即採摘了十多斤帶回家,中午把蘑菇煮了吃了,結果三人全部中毒入院。

無獨有偶,江西豐城市民舒先生的母親在菜市場購買了一些散裝蘑菇。當天中午,舒先生的母親就將蘑菇做成菜,給3個剛放學回家的孩子吃。當晚12時許,3個孩子陸續出現鬧肚子現象。

2

案例二

在湖南永州,5歲男孩樂樂吃了奶奶從山上採摘的毒蘑菇後,一家人都出現了中毒情況,樂樂被緊急送往湖南省兒童醫院救治,目前孩子情況好轉,還在進一步治療中。

近期,全國多地毒蘑菇傷人甚至致死事件屢見不鮮,再次敲響了人們舌尖上的警鐘!

關於毒蘑菇

毒蘑菇又稱毒菌或毒蕈,屬大型真菌類,所含毒素非常複雜,經烹調加工或者曬乾都不能徹底清除毒素。在我國食源性疾病的病死率統計中,毒蘑菇牢牢佔據著頭把交椅。毒蘑菇種類多,毒素成分也比較複雜,一種毒蘑菇中可能含有多種毒素,一種毒素可能存在於多種毒蘑菇中。一旦誤食,會出現不同程度的中毒症狀,大致分為:胃腸型、急性肝損傷型、急性腎損傷型、神經精神型、溶血型等。目前對有毒蘑菇中毒尚無特效療法,且中毒症狀嚴重,發病急,死亡率高。

下面小編就帶

大家認識一下

十種常見的毒蘑菇

千萬不要被它們

「美麗的外表」騙了

十種常見的毒蘑菇

白橙黃蓋鵝膏菌

子實體較小。菌蓋初期卵圓形至鐘形,後漸平展,中間稍凸起,白色。菌褶黃色,離生,不等長。菌柄圓柱形,內部鬆軟至空心。菌託大,苞狀,白色,有時破裂而成片附著在菌蓋表面。夏秋季於林中地上散生或單生。

塊鱗灰毒鵝膏菌

子實體一般中等大,呈灰色。菌蓋扁半球形,灰色,具深灰色易脫落的鱗片,邊緣無條稜。菌肉白色。菌褶白色,離生。菌柄汙白色,基部膨大呈球形,菌託由灰色環帶組成。夏秋季於針葉、闊葉林中散生或群生。

斑紋絲蓋傘

子實體小菌蓋直徑2~6cm,扁半球形、鐘形至鬥笠形,頂部凸起,黃褐棕色纖毛狀長條紋幼時有白色纖毛,邊緣開裂。菌肉汙白色。菌褶淺灰褐至褐黃色,邊緣白色,直生。菌柄長3~8cm粗0.5~1.2cm,汙白至淺黃褐色,有縱條紋,彎生,基部稍膨大且色淺內部實心。秋季生林地上。

肥腳白鬼傘

子實體小,白色。菌蓋直徑2~5cm,扁半球形,開傘後中央凸起,具有細小、鬆軟易脫落的汙白色鱗片,味苦。菌褶白色,離生。菌柄細長白色,空心,基部膨大呈球形。菌環生菌柄之中部。無菌託。常在園中地上或稀疏的林地上群生或近叢生。

純黃白鬼傘

子實體較小,檸檬黃色,菌蓋直徑2-5cm初期鐘形或半笠形,後期稍扁平,表面有一層檸檬黃色粉末,邊緣有長條稜。菌肉黃白色。菌褶淡黃色至白黃色,離生,菌柄細長,表面被粉末,質脆,空心。菌環膜質,薄而脆,生菌柄之上部。夏秋季於林地上散生或群生。

毒鵝膏菌

子實體一般中等大。菌蓋4~13cm,初期近卵圓形至鐘形,開傘後近平展,灰褐綠色,菸灰褐色至暗綠灰色,表面光滑,邊緣無條紋,往往有放射狀內生條紋。菌肉白色。菌褶白色,離生,稍密、不等長。菌柄細長,長5~18cm,粗0.6~2cm,圓柱形,白色,表面光滑或稍有纖毛狀鱗片及花紋,基部膨大呈球形,內部鬆軟至空心。菌託白色,苞狀,較大而厚。菌環白色生菌柄之上部。極毒。

鱗柄白毒鵝膏菌

子實體中等大,純白色。菌蓋中部凸起略帶黃色,邊緣無條紋。菌肉白色。菌褶白色,離生。菌柄細長圓柱形,有顯著的纖毛狀鱗片,基部膨大呈球形。菌環生菌柄之上部或頂部。菌託苞狀。夏秋季於闊葉林地上單生或散生。其毒性很強,含有毒肽及毒傘肽毒素。與慄、高山櫟以及松等樹木形成外生菌根。

角鱗白鵝膏菌

子實體較大,白色。菌蓋初期近半球形,開傘後布滿角狀鱗片。菌肉白色。菌褶離生,較密。菌柄圓柱形,較粗壯,基部膨大,有時向下延伸似假根,內部實心。菌環生靠菌柄頂部。菌託由呈片狀至近似角狀鱗片組成。夏秋季常常於闊葉林地上單生。

土紅鵝膏菌

子實體小至中等。菌蓋初期半球形,開傘漸平展或邊緣翻起,具明顯長條稜。密被土紅色、鏽紅色粉末,老後漸脫落。菌肉白色,具清香氣味。菌褶白色。菌柄細長,柱狀,密被土紅色、鏽紅色粉末,基部稍膨大。菌環生菌柄之上部。有幾圈粉粒狀鱗片組成的菌託

苦粉孢牛肝菌

子實體較大。菌蓋直徑3~15cm,扁半球形,後平展,褐色為主、豆沙色、淺褐色、朽葉色或灰紫褐色,幼時具絨毛,老後近光滑。菌肉白色,傷變不明顯,味很苦。菌管層近凹生,管口之間不易分離。菌柄較粗壯,長3~10cm,粗1.5~2cm,基部略膨大,上部色淺,下部深褐色有明顯或不很明顯的網紋,內部實心孢子印肉粉色。孢子近無色或帶肉色,平滑,長橢圓形或近紡錘形。

看了這麼多種毒蘑菇

想必大家都有了一定了解吧

如果還記不住這些毒蘑菇的樣子

那麼小編就告訴你一些

識別毒蘑菇的方法吧

四招分辨毒蘑菇

1

看生長地帶

可食用的蘑菇多生長在清潔的草地或松樹、櫟樹上,有毒蘑菇往往生長在陰暗、潮溼的骯髒地帶。

2

看顏色

毒蘑菇菌面顏色鮮豔,有紅、綠、墨黑、青紫等顏色。

3

看分泌物

將採摘的新鮮野蘑菇撕斷菌稈,無毒的分泌物清亮如水(個別為白色),菌面撕斷不變色;有毒的分泌物稠濃,呈赤褐色,撕斷後在空氣中易變色。

4

聞氣味

無毒蘑菇有香味,有毒蘑菇有怪異味,如辛辣、酸澀、惡腥等味。

chūn

誤食毒蘑菇怎麼辦?

因毒蘑菇的種類不同,進食後一般經1~2小時即出現中毒症狀。如:劇烈嘔吐、腹瀉並伴有腹痛。痙攣、流口水;突然發笑、進入興奮狀態,手指顫抖,有的出現幻覺。出現這樣的中毒症狀,要立即呼叫救護車趕往現場,並大量飲用溫開水或稀鹽水,然後把手指伸進咽部催吐,以減少毒素的吸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

為了自己和家人的生命安全

請不要隨意採摘和食用野生蘑菇

來源:成都市場監督

相關焦點

  • 科學網—2019年全國70種毒蘑菇致769人中毒
    報告指出,2019年,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牽頭處理了來自全國17個省份的276起蘑菇中毒事件,共計769人中毒,造成22人死亡。 報告有4項關鍵提示:2019年有70種蘑菇造成數百人中毒;致命鵝膏是我國危害最大的蘑菇;市場銷售的野生蘑菇有中毒風險;華東地區蘑菇中毒增加明顯。 中毒事件涉及的70種毒蘑菇中,有7種為新發現的種類,可造成6種臨床傷害類型。
  • 青島一老人採食毒蘑菇中毒身亡!青島常見白毒傘菌等10餘種毒蘑菇...
    半島記者 徐軍近日,青島一位老年人在小區附近山頭散步時,採集一把野生蘑菇,回家燉食後短時間內出現噁心、嘔吐等不適症狀。送到醫院後,老人多臟器功能衰竭,病情進展迅速,最終經搶救無效而死亡。一把毒蘑菇引發了一起悲劇。專家提醒,毒蘑菇中毒是國內食源性疾病中死亡率最高的因素,佔死亡總人數的60%以上。
  • 全國首例!吃了屋後採的白霜杯傘蘑菇,長沙一家三口中毒入院
    湖南省師範大學生命科學院陳作紅教授介紹,此病例是我國第一例由杯傘屬蘑菇引起的中毒案列。近日,家住長沙縣的劉娭毑在屋後採了些蘑菇回家煮食,自己只嘗了一點,丈夫和兒子各吃了一碗,30分鐘後一家人相繼中毒,出現嘔吐、頭暈、大汗淋漓、瞳孔縮小、視物模糊等症狀。一家人被緊急送往長沙市中醫醫院(長沙市第八醫院)搶救,被確診為白霜杯傘中毒。
  • 江湖毒物排行榜——毒蘑菇和有毒植物
    排行榜第一 千面毒師 魔菇堡殺傷力:(五顆星)必殺技:各種致命蘑菇毒素偽裝值:(五顆星)我國毒蘑菇有數百種,形態和顏色多種多樣,它們往往身懷異毒,以鵝膏菌最甚。見血封喉,等閒不可招惹。菜豆外表無害,是人們餐桌上一道可口的菜餚,但是沒有煮熟的話就可致人中毒。防禦招式:練就嫻熟的烹飪方式,將菜豆大火燒至熟透,則毒性全無。
  • 毒蘑菇又毒死人了!對於此類事件,希望家長們能普及常識避免慘劇
    眼下雨季潮溼,野生蘑菇瘋長,正是採摘蘑菇的好時節!但是野生蘑菇,可千萬不能亂摘亂吃哦!吃得不對就會中毒,甚至丟掉性命!全國各地也頻頻發生了野生蘑菇中毒事件。例子1:納雍一家五口因誤食毒蘑菇中毒!導致3人死亡!
  • 謠言粉碎機:蘑菇+茄子有毒?小編以身試「毒」,結果......
    最近朋友圈流傳著這樣一則關於蘑菇的流言:【緊急通知】!茄子,蘑菇,應季上市!
  • 致幻毒蘑菇突然受追捧 醫生緊急提醒:致死率達80%
    也有自稱看到殭屍畫面的網友小童說,從醫院回家後,小區突然出現很多殭屍,嚇得他瘋狂地揮胳膊在空中亂打,還哭喊著讓殭屍不要過來。網友評論這是雲南人季節性花樣中毒的情形,「被莫名戳中了笑點。」而這些五花八門的致幻反應居然引發了一部分人的好奇,稱想親身體驗這種「妙不可言」的「幻境」。
  • 這八種毒蘑菇你會認麼?(圖)
    外出遊玩時,人們經常會看到一些野生蘑菇,有人就會採一些自認為沒毒的蘑菇拿回家品嘗。  以後,可千萬別再採一些不認識的野生蘑菇了,因為有些蘑菇真有毒,而且還會出人命。  最近,我省大連、丹東、撫順、遼陽四地就發生了12起群眾食用野生蘑菇中毒事件,已致42人中毒,其中5人死亡。
  • 狗狗吃蘑菇也中毒,有時一命嗚呼
    雖然99%的蘑菇沒有毒或者說毒性很小,但那剩餘的1%卻是毒性極高的蘑菇,常常給人類帶來致命的危險,這是一件讓人很糟心的事,畢竟愛吃野生蘑菇的人是那麼多。除了人類以為,動物也深受毒蘑菇的困擾,今天我們介紹狗吃蘑菇中毒的故事。
  • 白雲山對毒蘑菇「有殺錯,冇放過」
    在白雲山的樹木和土地上可以見到多種警示牌:「嚴禁採食野生蘑菇,杜絕中毒事件發生。」「毒蘑菇,可致命,請勿採食。」「特別提示:毒蘑菇難分辨,民間流傳的鑑別毒蘑菇的經驗與土法並不可靠。如本地一種劇毒蘑菇——致命白毒傘外形與一些傳統的食用蘑菇十分相似,極易引起誤食。為了您與家人的健康和生命安全,請不要採食野生蘑菇。」
  • 上月毒蘑菇猖獗毒倒31人 湖南這些毒菇最常見
    華聲在線7月1日訊(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段涵敏 通訊員 張亞娜 粟青梅)近來我省雨水豐沛,蘑菇生長旺盛,但在山裡採摘野生蘑菇大家可要注意了,誤食毒蘑菇,後果不堪設想。 新湖南客戶端記者今天從國家食品安全風險監測湖南中心了解到,我省蘑菇中毒大多發生在5—9月,今年僅6月份,共收到蘑菇中毒報告8起,發病31人。
  • 永嘉一家誤食毒蘑菇五人身亡 這17種毒蘑菇請離它們遠點
    還有哪些類似的毒蘑菇,需要我們提高警惕?我們搜集了17鍾比較常見的可致命毒蘑菇,請大家看仔細,勿誤食。  一家六口中僅剩的小潘仍在危險期  醫生說,目前還沒有能治癒的特效藥  「毒蘑菇」事件發生後,潘老伯一家六口的治療安排及接受社會捐款等事情,基本由潘老伯的外甥女黃少榮女士負責處理。  黃少榮說,中毒的六人中,潘老伯和妻子年紀稍大(70多歲),在住院兩天後就去世了。
  • 野生蘑菇別亂吃,有的毒蘑菇致死率高達80%!
    山東7歲男孩誤食毒蘑菇住進ICU毒素導致男孩心臟和腎出現衰竭症狀經記者採訪知其家人是被民間流傳的「土方法」誤導了(認為顏色鮮豔的蘑菇有毒,淺淡顏色的蘑菇沒毒)這種判斷方法是不科學的野生蘑菇毒性難以辨別毒蘑菇又稱毒蕈(dú xùn),是指大型真菌的子實體食用後對人或畜禽產生中毒反應的物種。野生蘑菇一年四季都可以生長,但毒蘑菇的發生季節主要集中在6-9月,由於部分有毒的野生蘑菇與平常的可食用蘑菇在形態上很相似難以區分,因此容易導致誤食進而引起中毒。
  • 《紅色的毒蘑菇》鼓上蚤-協助拍攝
    毒蘑菇又稱毒蕈,是指大型真菌的子實體食用後對人或畜禽產生中毒反應的物種。我國毒蘑菇約有100多種,引起人嚴重中毒的有10餘種,分布廣泛。我國每年都有毒蘑菇中毒事件發生,以春夏季最為多見,常致人死亡。2001年9月1日江西永修縣有1 000多人中毒,為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大的毒蘑菇中毒事件。
  • 一家四口食用野蘑菇中毒 醫生:誤食毒蘑菇要這樣做
    這名中年女人名叫黃佳(化名),今年50多歲,居住在渝北區某街道。據醫院介紹,黃佳是因為食用了野蘑菇後毒鹼中毒,導致肝功能異常。「他們一家老小3名大人和1名兒童都中毒了,好在送醫及時,現在都沒有生命危險。」據重慶市急救中心急診科主治醫師徐鳳雲介紹,自己每年都會接診到一些市民因誤食野蘑菇而中毒的情況。
  • 「警惕」廣東人注意!「頭號毒菇殺手」又現!已有多人中招
    採食毒蘑菇,五人被「毒倒」近日,惠州有三人從居住地附近的山上採回蘑菇,以為撿到美味,還贈送給另一名朋友,幾家人各自在家中與家人煮蘑菇湯喝或炒著吃,一共5人吃了蘑菇。結果到了半夜,這5個人先後出現噁心、嘔吐、腹痛及腹瀉等症狀,隨即到附近的醫院治療,但不見好轉。
  • 誤食毒蘑菇的7歲男孩不幸離世……這些蘑菇千萬別碰!|蘇梅島|...
    因為這些蘑菇和平時食用的普通蘑菇非常相似,家人誤以為是可食用的蘑菇,當天中午便做了蘑菇湯,男孩吃了不少。第二天凌晨3點左右,男孩開始出現嘔吐等不適症狀,被家人緊急送到當地醫院救治。隨著病情的加重,8月29日,男孩被轉送到濟南進一步治療。後來,家人把蘑菇和男孩的血液送相關機構鑑定,才知道當時吃的是肉褐鱗環柄菇,是一種劇毒蘑菇。
  • 十大毒之鵝膏毒素,寄身於蘑菇中,誤食可致命
    肉毒桿菌、蓖麻毒素、炭疽、沙林毒氣、河豚毒素、氰化物、汞、士的寧、鵝膏毒素、毒鼠強,這些物質毒性極強,可以致人死亡,總稱十大毒。如何為害,如何防。今天說說鵝膏毒素。鵝膏毒素是從劇毒蘑菇中分離出來的一種多肽物質,屬於毒傘肽類毒素,服下後可在幾天內損害肝和腎,人會感覺極度疼痛,繼而昏迷,死亡。鵝膏毒素橫行全球,它每年都會造成成百上千人死亡。在歐洲,誤食含毒蘑菇導致死亡的95%是由毒鵝膏所致,在美國、南非、馬來西亞、墨西哥、澳大利亞、印度等國家也有中毒事件發生。我國鵝膏菌種類相當豐富,迄今為止已記載約100種。
  • 廣東現存毒蘑菇種類增至114種 5種含劇毒
    這邊廂,春夏之交的廣東潮溼多雨,野外的蘑菇長得又靚又大,引得不少市民前往採摘;那邊廂,初步統計,從2000年至2013年,廣東地區有案可查的蘑菇中毒事件共有73起,中毒299人,死亡38人。  這幾天,廣州潮溼多雨,前往白雲山、帽峰山、天鹿湖、華南植物園的街坊也許會驚訝地發現,草叢中不知不覺長出野蘑菇。
  • 有毒的「相思豆」:「相思豆」咋成了「奪命毒」?
    有毒的「相思豆」:「相思豆」咋成了「奪命毒」?時間:2016-04-29 21:25   來源:科普中國-科學原理一點通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有毒的相思豆:相思豆咋成了奪命毒?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