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借入:奧克蘭美術館的藏品收藏實踐

2020-12-03 新華網客戶端

 奧克蘭美術館內的「麥凱爾維」廳(Mackelive Gallery)

    位於島國紐西蘭最大城市奧克蘭市中心的奧克蘭美術館創建於1888年,歷史悠久,它不僅是紐西蘭第一座擁有固定陳列的美術館,也是目前紐西蘭境內最大的美術館。截至2019年,奧克蘭美術館共擁有油畫、攝影、版畫、雕塑、裝置以及多媒體影像等各門類藝術作品逾17000件。儘管已擁有百餘年的建館歷史,但其藏品數量卻並不十分突出,不過結合紐西蘭整個國家的美術館發展歷史和奧克蘭美術館近年來的影響力來看,藏品的多寡似乎並沒有使他們的展覽水準和整體發展勢頭受限。在某些層面上,奧克蘭美術館可以作為同類型美術館運營的特殊範例來討論。奧克蘭美術館的藏品收藏有購買、捐贈、遺贈及長期借入等幾種形式。

    所謂「長期借入」是相較於短期借入或展覽借入而言的,後兩者主要出於臨時展覽或學術研究的目的,商借期限較短,少則數天,多則數月;而前者期限相對較長,為5至10年或更久,不完全用作展覽,更重要的是將之視作館藏品來豐富本館的收藏,使用目的多樣。

    奧克蘭美術館的長期借入作品目前共有4815件,佔總藏品量近1 / 3,除個人外,其中大多數藏品由藝術品受託基金借出。如奧克蘭美術館成立初期的收藏就是由「麥凱爾維」信託基金(Mack - elvie Trust)出借的,作品多為西方古典主義油畫和雕塑;近年來較大量的長期借入來自「查特韋爾」信託基金(Chartwell Trust) ,藏品多為紐西蘭現當代繪畫及裝置藝術。除此之外還有「艾美斯頓」信託基金(Edmiston Trust)和「感恩節」基金會(Thanksgiving Foundation)等受託基金借出的藏品,不同機構出借的藏品風格各有側重,且涵蓋很多重要藝術家,從而使美術館形成了擁有世界藝術、紐西蘭藝術及毛利藝術等幾大類的藏品收藏格局。

    根據協議,長期借入作品一旦入藏,美術館不可區別對待,須按照正式藏品的標準對其進行日常維護、保管和管理,保障其安全,避免遺失損壞,維持良好的作品狀況。和其他館藏品一樣,作品入藏後首先會錄入到奧克蘭美術館的藏品管理系統中進行統一管理,並在藏品分類號前冠以各自持有者的首字母加以區分,如分類號「M 1982 / 1 / 3 / 245」就意味著該作品的出借方為「麥凱爾維」信託基金。藏品也可在官網的搜索資料庫中閱讀查看,系統專門設置了長期借入一欄選擇項。此後在專業人員的悉心照看下將長期借入藏品加入到館內各類展覽、研究和公教活動中,對其進行的展示、修復和研究出版也最終形成相關檔案錄入系統。

    為掌握作品真實情況,出借方在協議中對奧克蘭美術館的藏品使用和操作範圍進行了適當約束。比如在作品外借方面,長期借入藏品除在奧克蘭美術館展出外,也可由美術館向第三方出借,但須提前得到作品持有者的首肯;還比如作品的修復,美術館雖擁有對作品進行日常清潔和小規模養護、修整的自主權,但遇有更換作品外框或較大規模修復等實質性的外觀變化時亦需提前告知出借方;在版權使用方面,奧克蘭美術館雖已取得了用於日常管理、公眾教育和網站資料庫的圖像授權,但遇有藏品複製請求時還要得到藝術家和藏品持有人的雙方許可。可以看到,此類要求並不算嚴苛,目的僅是為了擁有一定知情權,美術館對作品的處置空間依舊較大。當然,協議有時附加的一些非常條件也會令借入方處境尷尬。「查特韋爾」信託基金就提出他們每年的收藏要全部以長期借入入藏美術館,其結果就是會有一些並不符合美術館收藏定位的藏品或大型裝置進入館藏且需解決其存儲難題,但出於全局考慮這些問題又不得不克服。

    總體而言,長期借入是一種利大於弊的雙方共贏的作品交流模式。一方面,出借一方不僅可使自己的收藏有妥善存放之地,且還能得到專業的養護、照看和修復,保障了藏品的永續留存。如「麥凱爾維」信託基金當年本意是要建造一處自己的美術館用於陳列收藏家詹姆斯·麥凱爾維的藝術遺產,但迫於資金緊張不得不折中將作品長期出借給奧克蘭美術館,從而使這筆遺產在美術館內獲得了一處以捐贈者命名的展廳長期陳列,延續百餘年;另一方面,美術館擁有專業的藝術策展人和運營宣傳團隊,可使長期借入的藏品在館內各大展覽中得到高頻率的公眾曝光,加之協議規定有關標籤、出版物乃至展覽文字宣傳中均需註明作品所有者,因此藏品所有者尤其是大型藝術品受託機構可藉此擴大影響。像「查特韋爾」信託基金近幾年來每年都有機會在美術館展出他們本年的收藏成果,「查特韋爾」展(Chartwell Show)已成為奧克蘭美術館的重要展覽品牌之一。而作為借入一方,長期借入藏品的收藏模式滿足了美術館的作品收藏和展覽展示需求,將眾多珍貴的藝術品納入館藏填補收藏空白,建立長期陳列並服務大眾,又可最大限度地緩解美術館收藏經費緊張的問題。由於奧克蘭美術館屬於免費開放的非盈利性機構,如將經費大規模用作收藏就很難維持美術館的可持續運作,而長期借入藏品的形式無需支付借展費,只需投入用於作品保險和日常養護、修復的資金即可,節省了一大筆開銷,且鑑於多年的合作關係,借入協議通常會連續續約,儘管協議規定出借方可隨時收回藏品,但無特殊情況一般很少存在此類風險,較為符合美術館實際情況。此外,不同題材、材質、形式的藏品入藏美術館在一定程度上也促進了美術館藏品管理、修復實踐和項目組織策劃能力的提高。

    經筆者了解,長期借入的收藏形式在國外並非少見,除了與個人、基金組織的合作,還存在博物館之間的長期借入。這種收藏形式在促進出借和借入雙方信任關係和協作溝通方面是有益的,更為重要的是促進了藏品的有效流通和利用,是一種美術館、博物館管理的新模式。現實中,一些藏品量驚人的博物館囿於展覽空間和策劃人員所限,不僅大量藏品無法示人,而且還需要投入人力物力維持藏品狀況。與此同時,一些中小型博物館則因為資金緊張、藏品量少質量低,難以對區域公眾產生吸引力,競爭力薄弱。而利用長期借入的形式平衡藏品資源似乎為解決這種困境提供了一種可能,從而能夠真正讓藏品發揮為大眾服務的社會價值。

  (作者系中國美術館館員)

相關焦點

  • 奧克蘭美術館——是紐西蘭第一個擁有固定展覽的美術館
    奧克蘭美術館是奧克蘭最重要的美術館,成立於1888年,是紐西蘭第一個擁有固定展覽的美術館。它廣泛的收集了紐西蘭和世界其他國家的藝術作品,同時也會舉辦一些國際性的展覽。奧克蘭美術館的外表為吸引眼球的白色建築,給人一種很文藝的感覺,內部面積廣闊。
  • 奧克蘭建築最華麗的幾個景點,熱鬧非凡值得一來!
    皇后大街是奧克蘭最為著名的大道,也是商業最為繁華的地方。大街兩旁高樓林立,大型商場,高級餐廳比比皆是,如果來紐西蘭想購物,這裡是不二之選,絕對值得你好好逛逛。奧克蘭的獨樹丘(One Tree Hill )是一個小山包,是大約三萬年前火山噴發後留下的遺蹟,小山包最高處約182米,是大自然給紐西蘭人留下的一份寶貴禮物 1912年6月22日,約翰-坎貝爾爵士(Sir John Logan Campbell)去世後遺囑要在山包的頂部建一座紀念牌以對毛利人的敬意,紀念牌1940年建成。
  • 去奧克蘭旅遊,不要錯過這幾個景點!
    去奧克蘭旅遊,不要錯過這幾個景點! 1.奧克蘭碼頭大樓,是奧克蘭市的標誌性建築,始建於1912年,早年是英國海關辦公署。2.奧克蘭美術館,是紐西蘭最大的美術館,也是歷史最悠久的美術館。3.奧克蘭海港大橋,是一個高速公路橋,是1號國道和奧克蘭北部高速公路的一部分。
  • 容庚捐贈展中國美術館開幕
    最早為明代內府收藏。近代歸屬於收藏家劉體智所有。1948年,劉體智將該畫贈送給好友容庚。容庚得到這件珍品後非常喜愛,對林良藝術讚賞不已,對林良生平和藝術作了深入研究,查找了很多史料,成為林良藝術研究的現代奠基者。1956年,容庚向國家慷慨捐贈了一批文物,其中將《秋樹聚禽圖》捐贈給廣州市人民博物館。1957年,廣州美術館(廣州藝術博物院前身)成立,《秋樹聚禽圖》撥歸廣州美術館收藏。
  • 臺北鴻禧美術館珍藏隋代佛像將現佳士得香港春拍
    5月30日,佳士得香港春拍期間將呈獻三尊來源顯赫的傑出佛教造像,皆來自重要藏家收藏,來源可追溯至三位重要藏家及一間美術館,涵蓋亞、美、歐三陸。佳士得中國藝術品部資深專家戴岱在此特別為我們詳述、分析三位藏家的收藏生涯以及將於春拍亮相的三件佛像珍品。
  • 回眸丨內蒙古美術館:科學運營提升服務水平 精心策展彰顯行業地位
    近年來,內蒙古美術館圓滿實現新館順利開館、獻禮自治區成立70周年的目標任務,充分發揮美術館各項職能,積極開展展覽的策劃與實施、學術研究與藏品徵集、公教美育、編輯出版、對外交流等各項工作,全面完善並優化美術館功能定位及藝術導向,持續發揮美術館在學術研究和藝術鑑賞方面的引領作用。
  • 中國頂級富豪和他們的私人美術館
    展廳及藏品: 今日美術館佔地10000平方米,主館為5層中頂鋼架梁建築,長40米,寬32米,高30米,展示面積總計3500平方米,除大型架上繪畫外
  • 瑞士的博物館如何讓藏品成為博物館ICON?
    玉器收藏由18世紀到20世紀製作的花瓶、香爐、杯碗組成,共計137件。瓷器收藏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瓷器收藏的特色鮮明,收藏在陳舊卻又不失典雅莊重的展櫃當中,在燈光的照耀下顯得格外的精美。陶瓷藏品按照唐、宋、元、明、清的朝代順序陳列,數量上來看已經證明藝術館對中國文物的收藏實力非同一般,而這種展呈方式也可以看出該館對中國瓷器史有一定的了解。
  • 東京這些最高水平的美術館,點亮孩子的藝術啟蒙之路
    我們精心製作這個美術館博物館特輯,超級實用x信息滿滿,趕緊收藏起來吧~ 上野 東京國立博物館 目前館內收藏了452萬件貴重藏品,其中上野本館分為日本館,地球館,36O劇場,屋外展示以及餐廳/紀念商店區。
  • 德川美術館,位於名古屋市區,是日本生活與文化的私立美術館
    德川美術館位於名古屋市區,是日本國內唯一保存所謂諸侯生活與文化的一座私立美術館。所在的德川園則是經典的池泉回遊日式庭園,秋楓時節最為美麗。美術館收藏、展示了傳給尾張德川家的遺物以及大名道具等的私立美術館德川家康的遺留品等,多達1萬幾千件。
  • 內蒙古美術館免費開放 高標準藏品庫提高收藏水平
    4月1日,內蒙古美術館向公眾免費開放啟動儀式在內蒙古自治區首府呼和浩特市隆重舉行。內蒙古美術館坐落在呼和浩特新華大街鼓樓立交橋北側,是自治區首府的標誌性建築之一。自從1997年新館開館以來,內蒙古美術館進行了多次美術、書法、攝影及各種展覽活動,還舉辦了各種藝術門類的學習班、學習講座活動。為了改善內蒙古美術館的基本條件,內蒙古自治區財政廳撥專款對美術館進行了全面改造和維修。重點建設了符合專業要求的高標準的藏品庫,為全面提高收藏水平和擴大館藏奠定了基礎,同時,還改造和維修了學術報告廳和展廳。
  • 雙羊尊齊聚東京根津美術館動物禮讚特別展
    「動物禮讚」特別展 展覽海報野島剛專欄 一期一筆東京的根津美術館正在舉辦名為「動物禮讚」的特別展。對我來說,這樣的展覽絕對不能錯過,因為這裡展出了世界上絕無僅有的兩件珍貴的青銅器———雙羊尊。根津美術館收藏著許多世界聞名的青銅器,與日本住友集團的泉屋博古館並稱為日本兩大青銅器收藏地。日本青銅器藏品的特徵在於,它們大多不是臺北故宮毛公鼎那樣的大型青銅器,而是大小能夠放入包中的中小型青銅器。中國的青銅器在清末民初流入日本時,此類青銅器便於船運,這應該是重要原因之一。在根津美術館的青銅器藏品中,最有名的就是兩隻羊前軀相背、背託容器,且造型獨特的雙羊尊了。
  • 8個剖面解讀美術館的空間魅力
    眾多建築類型中,美術館是很特殊的一類,美術館和私人工作室是根據特定技術需求定義的空間,通常從其中工作的藝術家的方法和技術中汲取靈感。在探究藝術,藝術家與旨在展示其作品的空間之間的關係之後,這些剖面圖更深入地探討了現代美術館的建築語言,這些項目強調了建築如何吸引我們的注意力並提高我們對藝術的欣賞能力。
  • 在日本的根津美術館,竟然能看到中國最珍貴的國寶
    根津美術館內部說是美術館,其實本質上是一個收藏珍貴文物的博物館。美術館正門這7000多件館藏,主要是創建者實業家根津嘉一郎的私人藏品,甚至這個博物館都是他的私人庭院。四月的展覽一樓和二樓的連接處,是根津嘉一郎的介紹,這位以日本鐵道事業起家的實業家,一生中收藏和了不少文物,很多是在戰火中搶下來的。
  • 奧克蘭,繁華喧囂與質樸自然並存
    在奧克蘭美術館內奧克蘭是紐西蘭最大城市,擁有約150萬人口。這座紐西蘭北島的濱海城市是紐西蘭最重要的工業和商業中心,也是紐西蘭最大的港口,擁有現代都市的繁華喧囂。奧克蘭也是世界上唯一一座建在數十座活火山區域內的大城市。無論身處奧克蘭何處,都可以看到被鬱鬱蔥蔥的植被覆蓋的火山。火山噴發形成的沃土又孕育出奧克蘭質樸自然的另一面。
  • 東京國立西洋美術館將重開,「歐洲繪畫史教科書」同時亮相
    繼位於東京上野的東京國立博物館對外開放後,澎湃新聞獲悉,同樣地處上野的另一重要美術館——東京國立西洋美術館將於6月18日重新開放,而「倫敦國家美術館名作展」將於同日開幕,展期推遲至10月18日。此次展覽展出61件來自被稱為「歐洲繪畫史的教科書」的倫敦國家美術館藏品,橫跨從文藝復興至後印象派的繪畫歷史。
  • 和美術館10月1日起試運營
    和美術館(圖片來源於和美術館官網)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黃子寧)歷時5年建設,由美的何氏家族打造的和美術館將於10月1日起試運營。和美術館由日本建築大師安藤忠雄設計,總面積約1.6萬平方米,其中展廳面積約8000平方米。
  • 強烈推薦日本的5家「絕美」美術館
    ,藏品超過2000件,其中精品分別來自中國、羅馬、伊朗和埃及等國,匯集日本美術,以及各種佛教藝術品。 美秀美術館的藏品 美秀美術館是現代主義建築名家貝聿銘操刀設計的。
  • 專業眼力決定收藏水準,經濟實力決定收藏珍品精品
    眼力決定收藏水準,經濟實力決定收藏珍品。能真正透徹古董藝術品真偽、長期經歷古董藝術品考察和買賣中歷練的人,真正有實力手裡面有夠多精品收藏,是從長期實踐中用專業和辛苦淚水換來的。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有精藏品需要眼力、運氣和實力。
  • 「風從草原來」 李自健美術館展出蒙古風油畫作品
    新湖南客戶端9月28日訊(記者 陳薇 攝影 徐行)9月26日,「風從草原來——內蒙古美術館館藏作品展&『草原畫派』油畫邀請展」在長沙市李自健美術館舉辦。多個畫種,271件作品,在五大展廳同時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