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成為醫生後,被問到的最不可思議的問題就是,怎麼你們醫生也會生病嗎?當然會,畢竟醫生也是人啊?
醫生的工作壓力也是很大的,只要遇到比較複雜的病例我們就會沒日沒夜的思考病情的原因和變化。如果接診到一些危重病人也會提心弔膽的細心觀察,不是怕自己會承擔什麼責任,而是希望能夠將病人的生命挽回。
上個月身邊就有醫生同事,因為經常熬夜過度勞累突發腦出血,作為醫生心裡明白,這類疾病的發生意味著什麼。我們也經歷過身邊一個每天和你共事的同事突然倒下,而你必須要做出反應及時對他進行搶救的狀態。更多疾病其實對於醫生來說也是屬於高危人群。
近日一則新聞28歲醫學博士剛入職就查出白血病,令人很痛惜。作為一名醫學生5年本科,3年碩士,3年博士,到工作崗位上為了適應臨床和接觸更多病例還需要規培3年。這也許就是十年磨一劍吧。
白血病相信大家並不陌生,白血病簡單的說就是造血系統的一種惡性腫瘤,俗稱血癌。
其實就是造血幹細胞沒有辦法造出正常的血液來供人體使用。就會導致不同程度的貧血、出血、感染、發燒等表現。由於沒有血液的滋養就會引起肝、脾、淋巴結腫大以及不同程度地出現骨骼疼痛等症狀。
白血病的病因並不是十分明確,就目前的研究證實白血病的發病和放射線、電離輻射、藥物、毒物、病毒等原因有關。常見的會導致白血病的藥物如氯黴素、保泰松等。這兩樣藥物是日常最常見的,雖然也有控制使用但是還是有很多老人會選擇使用。
而人體的造血組織就包括骨髓、淋巴結、肝臟、脾臟等器官,但成年人的主要造血器官就是骨髓。
白血病的分類
急性白血病。又分為急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和急性非淋巴細胞性白血病兩種。
慢性白血病。醫學上也稱為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
白血病的症狀
1、感染、發燒。感染的原因主要是因為人體的免疫功能低下導致,如咽炎、口腔炎、肺炎、腸炎等等,其中肺炎和胃腸道炎症容易導致敗血症和膿毒血症,使人體高燒不退,嚴重的甚至會導致死亡。
2、貧血。血紅蛋白減少所以表現為貧血。最早期就是面色蒼白、疲乏無力、頭暈、注意力不集中,女性還會出現月經不調等表現。
3、淋巴結腫大。
4、肝脾腫大。
5、出血。因為凝血因子的不足,常會出現出血的表現。如皮膚瘀斑、牙齦出血、流鼻血等,女性的表現就是月經過多。
6、骨骼疼痛。由於血液減少,使骨骼的供血嚴重不足所以導致骨質疏鬆,嚴重的甚至引起分解最後導致嚴重疼痛。
7、劇烈頭痛。
白血病的診斷首先都是醫生根據臨床表現和通過詢問患者的情況後,最終結合骨髓穿刺、細胞學檢查、免疫學檢查、細胞遺傳學檢查等等實驗室檢查才能做最終的確診。
白血病的治療辦法最重要的就是放化療,通過放化療殺死癌細胞或者抑制癌細胞的擴散和生長。但是最有效的治療就是骨髓移植手術,也是目前唯一能夠根治白血病的辦法。但是不僅費用高,配型能否成功就是最大的難題。
急性的白血病的病情更為兇險,如果不及時的進行有效的治療存活的時間會比慢性要短。很多人都了解白血病的兇險程度,所以在聽到這樣的診斷相信沒有哪個人能夠接受,更多的是對診斷的懷疑以及拒絕配合治療。白血病的治療也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正因為這樣,一旦確診更應該調整好情緒,積極配合治療,一定要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羅醫生健康說
本文由【羅醫生健康說】原創,作者為中國抗癌協會會員、中國醫師協會健康傳播工作委員會會員、健康科普作家,歡迎大家轉發、評論、點讚,或者私信與我交流,非常感謝!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