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養小烏龜的大山。烏龜的種類有分很多種,但是很多烏龜的養殖細節是不同的,如果專門養一種烏龜也是比較好的。烏龜養殖得越細緻,養殖經驗越豐富,所以處理烏龜的問題也比較好處理,今天跟大家說的是養黃喉擬水龜的養殖。
黃喉擬水龜俗稱石龜、石金錢和斷板龜,為地龜科、擬水龜屬的爬行動物。黃喉擬水龜是水龜中最原始最古老的種類之一,民間素有「古石龜」之稱。分布於越南、日本、中國大陸的東部、南部及臺灣省等地。常見於丘陵地帶半山區的山間盆地或河流谷地的水域中棲息在附近的小灌叢或草叢中。黃喉擬水龜對棲息地的食物、水質及氣候環境等都有很強的適應能力,還具有耐熱、耐寒、耐饑渴的特點,是生命力極頑強的龜種之一。由於其具有較高的食用、藥用和觀賞價值,需求量逐年增加,價格上漲幅度較大,調動了人們養殖的積極性。
黃喉擬水龜最大的特徵是有一副幾乎是全黑色的腹甲。因為和三線閉殼龜的黑色底板很相近(而南方地區只把三線閉殼龜才稱作金錢龜),所以兩廣民間亦稱這種全黑色底板的石龜為正宗「金錢底黃喉擬水龜」,也是南方部分地區把黃喉擬水龜統稱「石龜」「石金錢」的原因之一。
黃喉擬水龜甲長15~20釐米,頭小,頭頂平滑,橄欖綠色,上喙正中凹陷,鼓膜清晰,頭側有2條黃色線紋穿過眼部,喉部淡黃色。背甲扁平,棕黃綠色或棕黑色,具3條脊稜,中央的1條較明顯,後緣略呈鋸齒狀。腹甲黃色,每一塊盾片外側有大墨漬斑。四肢較扁,外側棕灰色,內側黃色,前肢5指,後肢4趾,指、趾間有蹼,尾細短。
由於黃喉擬水龜的自然棲息地是跨緯度遠距離分布,且分布的範圍非常廣闊,所以,自然地形成了南北種群之間比較明顯的差別。南北種群的黃喉擬水龜底板斑紋差異,在同種屬的龜中算最大的。分布於偏南方亞熱帶一帶的黃喉擬水龜底板黑斑的斑塊,比分布偏北方的溫帶黃喉擬水龜的底板黑斑的斑塊要大些,並成大弧度馬蹄形;而分布溫帶的北種黃喉擬水龜的黑斑塊較小,成無弧度的直排列,且前後黑斑之間多數不連貫。更有些北種黃喉擬水龜的底板,黑斑也逐漸退化成只有小點不明顯的黑斑痕跡,或成完全無黑斑的底板,俗稱「象牙板」。
養殖戶所說的南種,是指分布於中國南方的廣東、廣西、海南和越南境內的黃喉擬水龜;分布於北方各省的稱為北種(也叫小青頭);還有一種叫大青頭主要分布在臺灣和福建。價格方面,南種高於大青頭,大青頭高於北種。黃喉擬水龜的體色,基本形成南深(色)、北淺(色)的趨勢。甲殼顏色:南種大多偏棕黑色、北種棕灰色較為普遍。頭色:由南至北的顏色也是由深向淺的走向,為深綠、灰綠和淺綠。當然,同一地域的種群也會有一些差異,這除了龜類遺傳基因的因素外,與棲息地環境、食物及光照等都有很大的關係。
生活習性:黃喉擬水龜抗病力強,能耐饑寒,是水陸兩棲動物,但較多棲息於水中生活。野生的黃喉擬水龜棲息於丘陵地帶、半山區的山潤盆地和河流水域中,野外生活於河流、稻田及湖泊中,也常到附近的灌木及草叢中活動。白天多在水中戲遊、覓食,晴天喜在陸地上,有時爬在岸邊曬太陽。天氣炎熱時,常躲於水中、暗處或埋入沙中,縮頭不動,怕驚動,一旦遇到敵害或晃動的影子,立即潛入水中或縮頭不動。
夜間出來活動、覓食。黃喉擬水龜雜食性,取食範圍廣,喜食魚蝦、貝類、蝸牛和水草等食物。黃喉擬水龜於每年的4月底至9月底活動量大,最適環境溫度為20~30℃,15℃左右是龜由活動狀態轉人冬眠狀態的過渡階段,10℃左右龜進入冬眠。3月底,溫度15℃左右時龜雖甦醒,但只爬動,不吃食;到4月,溫度升至20℃左右才吃食。冬眠後的龜,體重減輕50~100克
繁殖習性:雄性龜個體重達250克性成熟,背甲較長,腹甲凹陷,個體大,此凹陷愈明顯,尾較長,洩殖孔離腹甲後緣較遠;雌性龜個體重達300克性成熟,背甲寬短,腹甲平坦,尾短小。每年4~8月為產卵期,一般身體和營養狀況都良好的雌龜,一年可產1~3次卵,每次產卵1~10枚。龜卵孵化採用室內常溫方法較為理想,一般經55天的孵化,可分批孵出稚龜。
養殖模式:黃喉擬水龜的養殖比其他名貴的龜普遍,種群數量較多,養殖方式更是多樣化。大規模養殖主要有大池塘養殖和工廠化養殖兩種模式;池塘養殖分為集約化池塘養殖和池塘生態養殖;工廠化養殖分為未加溫工廠化養殖和工廠化控溫養殖。小規模養殖,主要有室內養殖、庭院養殖和樓頂露臺養殖;小規模養殖設施,分為水泥池和養殖箱兩種。
工廠化控溫養殖模式黃喉擬水龜的生長與溫度密切相關,其最適生長溫度是25~32℃。在適溫範圍內,溫度越高,生長速度越快。在自然溫度下養殖,黃喉擬水龜的生長速度呈現周期性變化,即在冬眠期生長停止;冬眠期前後的1~2個月生長緩慢期,其他時間為快速生長期。在長江流域的省份,約有半年時間生長速度緩慢,即使在我國亞熱帶地區,如湖南、江西、四川三省的南部以及福建、廣東、廣西、海南北部,也有3~4個月生長速度緩慢甚至停止生長。因此,採用加溫方法養殖,可加快黃喉擬水龜的生長速度,縮短養殖周期,提高黃喉擬水龜的養殖經濟效益
研究報導,工廠化溫室為人工建造的封閉性控溫溫室,內設水泥池,單池面積30米,池深50釐米、水深30釐米,池中設飼料臺、水泥瓦棲息臺、排汙器、增氧設施和進出水管道等養殖設施。溫室增溫,用國家標準鍋爐蒸汽制熱、管道送熱。趙春光報導了低碳節能型工廠化控溫溫室,由保溫溫室、養殖池和養殖設施組成。保溫溫室長40米、寬12米、中心高2米,牆體高50釐米,其中牆體和屋頂要用保溫材料密封,屋頂可採用半圓頂或人字頂,屋頂中間要有1~2米的採光帶。
屋頂的保溫結構為:第一層為塑膜,第二層和第三層為厚3釐米的保溫泡沫板,第四層為塑膜,第五層為防水篷布;牆體為磚結構,中間夾一層厚5釐米的泡沫板。半採光溫室增溫採用低碳型水空調增溫,主要設施有水空調、進出水管和水井,這種增溫設施不但節能而且無汙染。池中還有去汙器、進排水管道、飼料臺、棲息臺等設施。養殖池採用單層雙列式,即中間為排水溝,兩邊為培育池塘。池塘長10米、寬5米,中間過道寬1米,一般採用磚砌牆、水泥沙漿抹面的方法。
養黃喉擬水龜的朋友們,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就要結束了。明天還會繼續跟大家在分享關於烏龜養殖其他方面的問題,其他方面的事情,那我們明天再會。
圖片來源於網絡,本文系作者大山獨家原創,未經允許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