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喉擬水龜的學名是:Mauremys mutica(海外簡譯成「Yellow Pond Turtle」),是一種中型(最大可以長到約20釐米)半水生龜,壽命在20年左右。其主要分布於越南中北部到我國南部和中部沿海省份, 在中國臺灣省、海南省以及日本的琉球群島也有分布。
品種簡介

黃喉擬水龜,它們的背甲通常是棕黑色至淡黃色,頭部青綠色至灰黑色,素雅的體色和玉石般的質感使得它深受國人喜愛,當我們從正面觀賞黃喉,會發現它的表情像是在微笑一樣,特別治癒人心。黃喉龜也是一種人氣很高的龜,相信下面一幕很多龜友都有親身經歷:在乾淨的水池中,兩三隻黃喉龜自由嬉戲,偶爾爬到岸邊,慵懶的昂頭挺胸曬曬太陽,養熟的黃喉龜一點也不怕人,當它們發現你來了,就會爭先恐後的趴到水池邊,伸長脖子笑眯眯地向你討食,而這時的你顯然早已忘記今天已經是第幾次投餵了。

黃喉擬水龜是一種人工繁育非常成熟的國產水龜,同時也是人類貪婪的受害者,一方面野生種群在不斷萎縮,另一方面當人為的炒種崩盤之後,有一些人開始不再善待自己手裡的黃喉龜了,不再用優質的飼料和合格的飼養環境來飼養了,實際上龜本身的經濟價值對於我們這些不靠養龜吃飯的普通爬寵愛好者來說並沒有那麼重要,用科學的方法用心飼養,一隻更健康美麗的寵物龜足以給你帶來比金錢更有價值的回報。
黃喉擬水龜的習性

黃喉龜棲息在池塘、小溪、沼澤和其他淺水區域,它們更偏愛緩慢流動的水體。黃喉龜和中華草龜一樣是一種有陸棲傾向的水龜,保留了在陸地進食的習性,當傍晚和雨天的時候也會更喜歡在陸地活動覓食。

如何布置黃喉擬水龜的環境
黃喉擬水龜是一種池塘型水龜,布置環境的時候水位不建議過深,深水飼養時需要準備方便龜休息的歇腳處,陸地環境也是有必要的,除了偶爾在陸地活動,黃喉龜也是一種喜歡曬背的龜,室內飼養需要準備質量合格的全光譜太陽燈。

飼養黃喉擬水龜的溫度

黃喉龜對溫度對適應能力較強,最適溫度為25-30℃,20℃以下攝食明顯減少,15℃以下進入冬眠,10℃以下進入深度冬眠。黃喉龜分北種和南種兩個亞種,北種對低溫的適應能力更強。
黃喉擬水龜的食物
黃喉龜是一種雜食偏肉食性的水龜,在野外主要以昆蟲,魚類,蝌蚪和植物物質如葉子和種子為食,人工飼養建議使用專業水龜糧,在還原黃喉龜野外多樣攝食結構的同時,避免因地域菌種差異造成腸胃的不適。

飼料投餵基本上要以「八分飽」為原則進行投喂,直接將龜糧浸泡5到10分鐘柔軟後投餵即可。參考投餵量為頭部大小左右,實際投餵時可以先進行一次最大量的投喂,記住這次投餵飼料的量,下次在這次基礎上略少一些。幼龜稚龜每天1喂,亞成體或者種龜每2天投餵一次即可。

如何繁殖黃喉龜?
黃喉擬水龜同齡雌性體型明顯比雄性大一些,而且成體龜還有一個顯而易見的特徵,就是母龜腹甲非常平坦,而公龜的腹甲一般在中後部是輕度凹陷下去的,除此之外雌龜尾巴細短雄龜尾巴粗長也可以用來鑑別黃喉的雌雄。


黃喉龜交配多發生在溫差較大的春秋兩季,黃喉龜的交配比較簡單直接,雄龜會直接騎跨雌龜與之發生關係,大致五六月份雌龜開始產蛋,每年可產卵1-3次,每次下1-5顆蛋,約65-80天孵化,和大部分溫度決定性別的龜一樣,孵化時高溫產生雌性,低溫產生雄性。

飼養黃喉龜苗注意事項
黃喉稚龜大部分時間棲息在水生植物茂密的淺水緩流區,水性較差,建議淺水過背飼養,生長至三到四公分時水位可以逐漸加深。小龜對溫差的承受能力比大龜弱很多,建議在溫度比較穩定的環境下飼養,特別是天氣馬上熱起來了,很多龜友家裡開起了空調,黃喉苗是一定不能放到空調房飼養的,過大的溫差非常容易導致呼吸道疾病最終致死。


Pet有家小貼士:
黃喉龜在生物學上分南種和北種兩個亞種,南種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南石,北種就是我們常說的大青和小青。通常南種體型更大,腹甲黑斑更大,體色更深,背部有一條標誌性的黑色背線,而北種體型更小,腹甲黑斑更小,體色相對較淺,背部無黑線。另外無論是南種還是北種,環境對體色的影響都是巨大的,如果使用深色環境飼養,基因再好的小青也不會煥發出它本來的面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