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鼠抱」早產兒1小時 這個90後小夥說:屁股麻

2021-01-11 騰訊網

因為防控新冠肺炎,原本由父母為早產嬰兒做的「袋鼠護理」,成了90後醫生鍾凌的工作。

他還單身,生活裡抱孩子的經驗不多,抱個早產兒一小時,鍾凌說,他大氣都不敢出。當天的「袋鼠護理」完成,把這個1.35千克的寶寶放回暖箱時,鍾凌說,自己屁股都麻了。

因為一張把孩子抱在胸口的照片,資陽市雁江區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科的男醫生鍾凌最近有點「火」。照片上,他抱著嬰兒貼在胸前,嬰兒望向鍾凌,姿勢有點像是在哺乳。8日下午,記者聯繫上他時,鍾凌剛剛忙完,「一直在忙著收病人。」他告訴記者,照片是同事在2月4日拍的,「其實前面幾天我們就在做了。」

考慮到新冠肺炎的疫情防控,為了避免感染,最近雁江區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科,暫停了家屬探視。按照原來的安排,科室裡的早產的新生兒,都需要父親或者母親過來做「袋鼠式護理」。「'袋鼠式護理',是指早產兒的父母以有袋動物照顧幼崽的方式,將早產兒抱著貼在胸口,提供其所需的溫暖及安全感。」鍾凌告訴記者,有時還要提供母乳餵養。

家屬不能探視了,「袋鼠式護理」是不能停的。鍾凌出生於1993年,不要說還沒有做父親,至今都還是單身,生活裡他也沒怎麼抱過孩子。但科室裡除了他,都是年輕女性,「女同事做的話,我們去查房也不方便。」於是,鍾凌提出,由他來做「袋鼠爸爸」,這是鍾凌第一回以「奶爸」的身份抱寶寶。

4日這天,上午出門前,和前幾天有「袋鼠式護理」工作一樣,他先在家就洗了個澡,穿上了乾淨的衣服。到了科室後,第一件事就是洗手,接著換上隔離服,再用免洗消毒液洗手,「寶寶的父母做袋鼠式護理就是這樣的。」

這天,他面對的這早產兒是29周零2天,體重只有1.35千克。解開衣服,鍾凌把寶寶抱到胸前,緊貼著自己,「有些害羞。」不過害羞的情緒在鍾凌身上沒有多留,「抱著新生兒寶寶,大氣都不敢出。」鍾凌說,自己努力使呼吸均勻,保持姿勢不動——「擔心我動了,帶著寶寶晃動。」

他望向寶寶,「寶寶也張著眼睛望我。」鍾凌無法形容自己當時的感覺。他儘量保持不動,學著孩子的父母那樣,跟寶寶說話,「說寶寶快些好起來啊,說寶寶要多吃點,快長身體……」鍾凌說,好在這個寶寶並不鬧,一會就在胸口睡著了。20分鐘,40分鐘,一個小時,終於這次「袋鼠式護理」完成了。小心翼翼的把不到3斤的寶寶放回暖箱,鍾凌說,自己屁股都麻了。

「疫情防控期間,我作為新生兒科醫生,盡力在自己崗位上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情。」鍾凌說道。

紅星新聞記者 胡挺 彭亮

圖據受訪者

編輯 侯培洋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90後男醫生為早產兒做袋鼠護理
    照片上一名年輕的男性醫生滿懷柔情地對一名新生兒做著類似餵奶動作——袋鼠護理,整個畫面溫馨滿滿。&nbsp&nbsp&nbsp&nbsp記者7日獲悉,照片中年輕的醫生是資陽市雁江區婦幼保健院兒科的醫生鍾凌,「90後」的他是單身;小寶寶,出生一個月零幾天,因其只在母親子宮裡呆了29周零兩天,出生後一直住在醫院保溫箱裡,前期定期由其母親做袋鼠式護理。
  • 給早產兒「袋鼠抱」有什麼好處?
    專家呼籲,要正確餵養早產兒,片面追求營養和追趕性生長,可能引起早產兒的肥胖和成年期心血管疾病及代謝症候群。另外,醫生建議對早產兒給予「袋鼠抱」。    Q 醫護人員都建議給早產兒「袋鼠抱」,「袋鼠抱」好處在哪裡?
  • 多點「袋鼠抱」 讓早到的「天使」健康成長
    當時參與救治的新生兒監護中心副護士長王國芬說,天天要克服體溫關、呼吸關、餵養關、感染關、黃疸關五大關,我們多次開會研討,制定治療方案,一天24小時監護。經歷了43天很多次搶救後,天天的身體情況才逐步穩定。  「早產兒的生命力非常脆弱,不僅死亡率高,體格及智能發育落後、腦癱,以及視覺、聽覺缺陷的比例也明顯高於正常足月新生兒。」
  • 世界早產兒日,幫寶適啟動中國首個「袋鼠抱抱」小屋
    廣州2018年11月17日電 /美通社/ -- 全球每年約有1500萬名早產寶寶降生,中國早產兒出生率高達10%。由於器官發育不成熟,抵抗力低下,他們一出生就要被送進 NICU 搶救,直到各項指標都允許才能與父母有第一次身體接觸。在此之前,寶寶要一個人面對可能長達600多小時的治療,父母也要忍受600個小時的分離。
  • 早產兒「育兒袋」 ——你知道「袋鼠式護理」嗎?
    早產兒「育兒袋」 ——你知道「袋鼠式護理」嗎?那是在救治一個月後,當「小迷你」終於擺脫了人工呼吸機的幫助,改用了無創呼吸機輔助通氣後,經過醫生的全面評估,在帶著通氣管的情況下,她迎來了第一次與媽媽的親密接觸——她安靜地躺在媽媽的溫暖懷抱中,緊緊地貼著媽媽的皮膚,感受著來自媽媽堅定的心跳和滿滿的愛。我院自2016年起開始逐步推行袋鼠式護理,關注早產兒的生長發育,會在出院前鼓勵一些早產兒家庭來院進行皮膚接觸及餵養支持。
  • 袋鼠寶寶成長記
    「郭護士,豆包今天1歲了,20斤,72釐米,活潑好動,可愛笑了。郭護士,您還記得嗎?剛入院那會兒,他的胳膊只有大拇指那麼粗。」  郭立濤,首都兒科研究所新生兒內科護士,這是她收到的一條患兒家長發給她的信息。在她15年的職業生涯中,護理過很多危重症新生兒,但是這個叫豆包的寶寶給她留下的印象最深刻。
  • 補不足,防過度 早產兒營養管理有講究
    此外,因為早產兒生長發育和營養狀況等都明顯落後於正常足月兒,如何進行規範的營養管理和發育促進幹預,改善早產兒近遠期健康狀況更顯得至關重要。避免片面追求強化營養廣州市醫學會新生兒科學分會主任委員、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主任醫師周偉表示,和早產兒營養不足的情況相比,目前更多出現的是過度餵養。
  • 沒錢救治把早產兒丟進垃圾桶 「90後父親」涉嫌遺棄罪被公訴
    女嬰是個不到28周的早產兒,體重只有730克,醫院開通綠色通道全力搶救,孩子生命垂危,但一度還是倔強地挺過來了。  昨天,來自杭州上城區檢察院的消息說,孩子終究由於先天不足,在與病魔抗爭了數月後於今年4月24日離開了人世。孩子父親因涉嫌遺棄罪,近日被該院依法提起公訴。
  • 體重245g嬰兒出院,母親曾被告知活不過1小時,早產兒應如何護理
    據悉,這是位女嬰,名叫Saybie,早產了5個月,她的母親曾被醫院告知最多只能和孩子相處一個小時了。當母親懷著悲痛的心情看著孩子時,神奇的事情發生了,一個小時之後孩子並無異樣,慢慢的,孩子已經活過了一個星期,一直到現在孩子已經健康的出院了。
  • 我國早產兒發生率逐年上升,早產兒餵養、護理需要注意什麼?
    今天,袋鼠麻麻首先想和大家分享一位朋友的經歷,一次聊天中她講到:有天吃過午飯,沒過多久肚子就特別疼,趕緊去了醫院,醫生檢查後發現宮口開了,要早產了。每年的11月17日是世界早產兒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婦幼司在2016年將「有愛,有未來」設立為世界早產兒日中文永恆主題,旨在呼籲全社會關愛早產兒及其家庭,提高早產兒生命質量,促進母嬰健康。藉此機會,袋鼠麻麻就和大家一起學習一些關於早產兒護理、餵養等方面的知識,幫助大家更好地呵護早到的天使。
  • 「世界早產兒日」要到了,小天使們與「袋鼠媽媽們」團圓
    11月15日,在11月17日「世界早產兒日」臨近之際,常州市兒童醫院「向日葵」早產兒俱樂部舉行了一場暖心公益活動。10多個天使寶貝在父母的陪伴下,與救治他們的醫護人員團聚,為弟弟妹妹們鼓勁。張女士是「向日葵」早產兒俱樂部的一員,她的寶寶一出生就離開她,從治療到衣食起居都由醫護人員照料,近2個月後才出院。張女士在現場分享著:「每次回到新生兒科都有『回家』的感覺,對醫務人員的感激無法用言語表達。」戴奶奶在現場分享了自己的孫子在新生兒科從巴掌寶寶到健康出院的過程,並鼓勵在場的正在治療的早產兒的父母:要相信醫生。
  • 「袋鼠式護理」,早產寶寶也能快樂成長
    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在早產兒照護中運用廣泛的「袋鼠式護理」吧!「袋鼠式護理」主要是針對早產兒和低重兒的一種護理方式,目前已經開始被越來越多的產婦接受。今天我們一起了解一下什麼是袋鼠護理,「袋鼠式護理」有什麼特別的作用。1什麼是袋鼠式護理?
  • 小夥好奇翻看袋鼠的袋子,剛打開的一瞬間,寧願自己從沒看過
    小夥好奇翻看袋鼠的袋子,剛打開的一瞬間,寧願自己從沒看過網羅天下趣事,縱觀八方奇聞,自然界中生活著很多千奇百怪的動物,在我們看來一些動物的長相和習性都是非常奇怪的,就拿袋鼠來說,它們為了適應自然環境,更好的養育後代,還進化出了一個育兒袋。
  • 「巴掌大」的超早產兒獲救!兩個多月精心呵護,不到1斤8兩的超低...
    揚子晚報網8月25日訊(通訊員 王豔晴 記者 陳詠)記者25日從揚州婦幼保健院獲悉,該院新生兒科成功救治了一名出生體重僅890g(不到1斤8兩)的超早產兒、超低出生體重兒。新生兒科副主任、主任醫師張燕萍和家長充分溝通病情後,家長要求全力救治。隨後,以新生兒科主任、主任醫師吳新萍為首的醫護團隊,制定了科學的診療方案。採用最先進的理念進行早產兒綜合管理,配備母乳餵養促進團隊督促、指導家長擠奶、送奶,使小寶出生後24小時內即吃到了最寶貴的初乳,並一直堅持純母乳餵養。小寶寶生理性體重下降很快回升,一周後體重開始增長。
  • 小夥好奇翻看袋鼠的袋子,剛打開的一瞬間,寧願自己沒看過
    小夥好奇翻看袋鼠的袋子,剛打開的一瞬間,寧願自己沒看過袋鼠大家都不陌生,袋鼠是澳大利亞的國寶擁有獨特的身體特徵,會將自己的孩子放在自己的育兒袋裡,這也是其他動物所不具備的功能。那麼袋鼠的育兒袋裡到底是怎麼樣的呢?小夥好奇翻開袋鼠的袋子剛打開的一瞬間寧願自己沒看,袋鼠可不像它的外表那麼可愛,袋鼠是澳大利亞的頭號惡霸,它們的實力相當的強悍,擁有一手非常漂亮的拳擊手法。
  • 90後小夥陪跑,月入3000,這些奇葩的兼職你聽過幾個?
    90後小夥陪跑,月入3000!  台州晚報曾報導過一個90後小夥的創業故事:椒江小夥林楠原本是一個淘寶店店主,但有一個喜好——健身跑步。  林楠是個比較喜歡分享生活的人,經常會在微信朋友圈裡發自己騎車、跑步的照片。
  • 【發兔冷知識】人體站立24小時會發生什麼?外國小夥差點癱掉
    首先,有請這位國外小夥進行真人測評,實驗規則為:全程不能坐,不能蹲,但可用拐杖支撐,每小時可有90秒的上廁所時間。 再來玩玩刺激的遊戲,一下子5個小時過去了,他試圖再想投入其他遊戲,渾身的疼痛似乎已經無法再戰,到了第8個小時,小夥開始精神恍惚,大腦一片空白,與網友的交流也斷斷續續
  • 90後小夥用藍色原子筆作畫 每天練習7小時(圖)
    90後小夥用藍色原子筆作畫 每天練習7小時(圖) 2015-02-14 10:36:22日前,山西臨汾90後小夥劉凱用藍色原子筆創作的一組畫,吸引了許多人的關注,威武的銅獅、高牆深宅的喬家大院、氣勢恢宏的蟠龍壁……畫面色彩鮮豔、線條細膩,其逼真的效果令人驚嘆。面對這種風格獨特的畫作,網友們紛紛直呼:「沒想到普普通通的原子筆還有這魔力,竟然可以畫出這種境界的作品。」
  • 小夥好奇翻看袋鼠的袋子,剛打開的一瞬間,寧願自己從未見過!
    小夥好奇翻看袋鼠的袋子,剛打開的一瞬間,寧願自己從未見過!網羅天下趣事,縱觀八方奇聞,澳大利亞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當地的物種資源豐富,很多古老的動物也在這片大陸上繁衍了下來。在上萬種動物中,澳大利亞將袋鼠選為國寶,澳大利亞的袋鼠身材非常魁梧,而且擁有一身健碩的肌肉,僅憑外表,可能很多人都認為這會是一種食肉動物,但人家確實不折不扣的素食者,除了它的進食習慣有特點之外。
  • 這個原因,讓袋鼠總是喜歡打架
    袋鼠是澳洲的象徵性動物,甚至出現在國徽和貨幣上面,作為有袋類的典型代表,袋鼠被全世界所熟知,這麼一種被眾人所熟悉的動物究竟有哪些有趣的冷知識呢?觀看人類與袋鼠的拳擊比賽,在20世紀曾經十分流行,但後來這樣的行為逐漸開始受到譴責,動物保護運動的興起,也引起了人們反對虐待袋鼠的情緒袋鼠由於獨特的生理結構只能向前跳躍而不能後退,巧合的是,和袋鼠同樣作為澳洲象徵性動物的鴯鶓也是只能前進的動物,袋鼠在跑動時。尾巴起的作用不亞於人類的一條腿,袋鼠家族可以分為三大類,分別是大型的大袋鼠、小型的沙袋鼠和中間體型的巖大袋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