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防控新冠肺炎,原本由父母為早產嬰兒做的「袋鼠護理」,成了90後醫生鍾凌的工作。
他還單身,生活裡抱孩子的經驗不多,抱個早產兒一小時,鍾凌說,他大氣都不敢出。當天的「袋鼠護理」完成,把這個1.35千克的寶寶放回暖箱時,鍾凌說,自己屁股都麻了。
因為一張把孩子抱在胸口的照片,資陽市雁江區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科的男醫生鍾凌最近有點「火」。照片上,他抱著嬰兒貼在胸前,嬰兒望向鍾凌,姿勢有點像是在哺乳。8日下午,記者聯繫上他時,鍾凌剛剛忙完,「一直在忙著收病人。」他告訴記者,照片是同事在2月4日拍的,「其實前面幾天我們就在做了。」
考慮到新冠肺炎的疫情防控,為了避免感染,最近雁江區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科,暫停了家屬探視。按照原來的安排,科室裡的早產的新生兒,都需要父親或者母親過來做「袋鼠式護理」。「'袋鼠式護理',是指早產兒的父母以有袋動物照顧幼崽的方式,將早產兒抱著貼在胸口,提供其所需的溫暖及安全感。」鍾凌告訴記者,有時還要提供母乳餵養。
家屬不能探視了,「袋鼠式護理」是不能停的。鍾凌出生於1993年,不要說還沒有做父親,至今都還是單身,生活裡他也沒怎麼抱過孩子。但科室裡除了他,都是年輕女性,「女同事做的話,我們去查房也不方便。」於是,鍾凌提出,由他來做「袋鼠爸爸」,這是鍾凌第一回以「奶爸」的身份抱寶寶。
4日這天,上午出門前,和前幾天有「袋鼠式護理」工作一樣,他先在家就洗了個澡,穿上了乾淨的衣服。到了科室後,第一件事就是洗手,接著換上隔離服,再用免洗消毒液洗手,「寶寶的父母做袋鼠式護理就是這樣的。」
這天,他面對的這早產兒是29周零2天,體重只有1.35千克。解開衣服,鍾凌把寶寶抱到胸前,緊貼著自己,「有些害羞。」不過害羞的情緒在鍾凌身上沒有多留,「抱著新生兒寶寶,大氣都不敢出。」鍾凌說,自己努力使呼吸均勻,保持姿勢不動——「擔心我動了,帶著寶寶晃動。」
他望向寶寶,「寶寶也張著眼睛望我。」鍾凌無法形容自己當時的感覺。他儘量保持不動,學著孩子的父母那樣,跟寶寶說話,「說寶寶快些好起來啊,說寶寶要多吃點,快長身體……」鍾凌說,好在這個寶寶並不鬧,一會就在胸口睡著了。20分鐘,40分鐘,一個小時,終於這次「袋鼠式護理」完成了。小心翼翼的把不到3斤的寶寶放回暖箱,鍾凌說,自己屁股都麻了。
「疫情防控期間,我作為新生兒科醫生,盡力在自己崗位上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情。」鍾凌說道。
紅星新聞記者 胡挺 彭亮
圖據受訪者
編輯 侯培洋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