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害怕了!螞蟻集團圈錢套現倒計時,能否逃脫被強監管宿命?

2021-01-11 紫財經

10月26日,螞蟻集團終於姍姍來遲地公布了A股與港股兩市發行價,分別為68.8元人民幣與80港元,按照計劃,該公司將分別在科創板、港交所發行不超過16.7億股的新股,若考慮到15%的超額配售,總融資很可能將達到2650億元,直逼400億美元大關,遠超沙烏地阿拉伯國家石油公司沙特阿美去年創下的256億美元紀錄。

當一些人正在不遺餘力地為這場世紀IPO鼓與呼時,卻不知一場災難正在降臨。

全球最大抽水機

在種種因素的影響下,國內股市持續震蕩,現在即將消除了當前的不穩定因素,這種震蕩還將會繼續震蕩一段時間。

上交所公告顯示,螞蟻的初步詢價擬申購總量為760億股,網下整體申購倍數達284倍。雖然國內實行先申購後繳款的制度,投資者無需提前凍資,但仍然會有不少機構拋售手中的股票,為打新以及次新股階段的交易提供籌碼。

在港股,這種抽水效應將會更明顯。

根據港交所交易規模,投資者認購新股得到確認後,交易所將立刻全額凍結認購者帳戶中認購新股的保證金,旨在確保中籤後認購者帳戶內有足夠的資金用於新股交割,凍結資金不會發生扣款操作,但無法作為其他用途,在中籤結果公布後,港交所才會解凍未中籤部分的資金。

螞蟻集團發行價公布後,一些券商表示,該價格低於市場此前預期,引起了不少投資者的搶購。

據報導,螞蟻集團香港發行開始僅一小時,機構發行部分已獲超額認購,大部分都是10億美金級別的大訂單,火爆程度堪比「雙11」,刷新了市場紀錄。

誰在忽悠韭菜?

其實,螞蟻集團發行價的高與低是一個偽命題,一個粗暴武斷的評價不無陰謀論嫌疑,畢竟投資者大賺還是虧得血本無歸,券商都是最大的贏家,鼓吹螞蟻集團賣便宜了,顯然可以忽悠更多不明真相的小散、韭菜入市。

相比之下,對於上市圈錢,馬雲可以說得冠冕堂皇得多,而作為他的得意大弟子,螞蟻科技集團董事長井賢棟也有這個能耐,早在今年7月宣布啟動A+H同步上市計劃時就公開表示:

「上市可以讓我們更透明地面對世界,面對公眾,可以凝聚更多志同道合的同路人,同時也將更好地跟全社會分享我們的成果和未來。」

分享成果與未來又是一個見仁見智的問題,但沒有人能夠否認,螞蟻集團定價低一點,公眾可以多分享一點。事實是,當螞蟻集團在8月底披露招股書時,坊間普遍的估值是2500億美元折合人民幣15000億元左右,即較上一輪增值66.7%,近期卻傳出了3800-4610億美元估值區間的消息。

在發行價揭曉後,儘管螞蟻集團的估值較最新傳聞的估值區間有一定的折讓,然而依然遠遠高於兩個月前的消息,這讓其分享成果與未來的說法大打折扣。

馬雲害怕了?

值得注意的是,在評價螞蟻發行價是否高昂時,我們也不能忽視一個背景。眼下是全球科技股近十年來最熱的時期,不到一年,多隻股票翻倍甚至飆升了十幾倍,泡沫明顯。

從小鵬汽車、理想汽車、金山雲、金融壹帳通到陸金所、嘀嗒出行再到快手、滴滴等,所有能上市的知名網際網路公司都已經上市、進行上市衝刺或正在謀求上市,螞蟻集團與它們沒有任何不同,無非想借這個時機衝高估值多圈錢。

與其他網際網路公司不同的是,看似高歌猛進,形勢一片大好的螞蟻集團實則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從2014年10月起,這家支付寶母公司以「螞蟻金服」的名義走過了近六年的光陰,今年7月突然更名為螞蟻科技集團,刻意強調科技的一面,除了在上市時賣上一個好價錢外,弱化金融屬性,規避監管的意圖更大一些。

強監管時代的到來,讓野蠻生長多年的螞蟻集團倍感緊張,誰也不知道,這會產生多麼巨大的影響,而資本是嗜血的,也是避險的,它們急切渴望落袋為安。像老乾家這樣真正對前景持樂觀心態的企業則更願意悶聲發大財,決不會想著與陌生人分蛋糕。

近日,馬雲在外灘金融峰會上的一席發言在金融界被一邊倒地抨擊為無知者無畏,從深層上來看,何嘗又不是希望以一己之力企圖將好日子延續一段時間?(部分圖片來自網絡)#螞蟻集團發行價#

相關焦點

  • 馬雲去哪了?傳中國監管機構要馬雲分享螞蟻集團用戶數據
    報導,中國監管機構在此之前叫停了阿里巴巴旗下螞蟻集團350億美元(近470億新元)的首次公開募股,然後收緊了金融科技監管規定,並針對阿里巴巴集團展開反壟斷調查,自此以來馬雲一直未出現在公眾場合。英國《金融時報》1月1日報導稱,馬雲自創的「非洲創業者真人秀」決賽圈評審團中「消失」,暗示他在中國「失寵」後陷入困境。
  • 螞蟻被暫緩上市!馬雲惹火上身 監管新政掐準三大命門
    原本,馬雲在外灘金融峰會上狂懟監管的言論,可以給螞蟻集團再爭取一些空間。沒想到適得其反。馬雲認為缺乏生態系統的中國金融,一個晚上,多個監管部門幾乎同時表態,讓他感一次受了全方位的金融監管。所以,螞蟻集團本質上到底是個什麼東西?監管夾擊下,螞蟻會被打回原形,喪失可能性嗎?這些對螞蟻真正的影響會是什麼?
  • 螞蟻集團是馬雲的嗎?螞蟻集團股東結構
    在螞蟻要上市的消息傳出之後,市場很快就把目光聚焦在究竟誰會從螞蟻上市中獲得更多的利益?率先被人們想到的就是阿里巴巴集團和馬雲先生。螞蟻集團的出現在很大程度是得益於在行動支付市場的火爆,以及第三方支付等方面的利潤博取。而曾幾何時,阿里巴巴對於支付寶的「爭奪」在市場上被傳得是沸沸揚揚,不知道還有幾人記得《財經》胡舒立的關於「契約精神」的一段辯論?  7月20日,支付寶母公司螞蟻集團宣布,啟動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和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尋求同步發行上市的計劃。市場傳言螞蟻集團有近2000億美元的估值。
  • 螞蟻集團上市在即 投資者「害怕踏空」
    一種「害怕踏空」的心理,正促使人們爭相參與螞蟻集團即將在香港和上海兩地進行的首次公開發行。一種「害怕踏空」的心理,正促使人們爭相參與螞蟻集團即將在香港和上海兩地進行的首次公開發行(IPO)。此次IPO有望成為全球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股權融資活動之一。
  • 馬雲和螞蟻的至暗時刻
    理想和理想化的衝突,終於在馬雲的外灘金融峰會的講話後引爆開來。但事情朝著馬雲演講期望相反的方向急速演變,原本許多扯不清的創新與監管的糾纏則在驚濤駭浪的變局中開始明朗起來。— 3 —螞蟻集團在上市前夜,被監管緊急叫停。馬雲和螞蟻到底做錯了什麼?
  • 紫金分析| 螞蟻去殼,一場金融監管的「底線之爭」
    自此,螞蟻集團到底是一家科技公司,還是一家金融機構,官方的態度不言自明。 細究起這一切的起因,很難避開10月24日,馬雲在上海第二屆外灘金融峰會上,一番刀光劍影、火藥味十足的演講(也有人說,在演講之前,也許馬雲已經知道不能如期上市,《紫金商業評論》注)。
  • 馬雲也屈服了,螞蟻集團為合規,拆分小貸業務,5億人受影響
    活在中國,活在網絡時代,螞蟻集團的支付寶和花唄早已成為網絡的「水電氣暖」,成為我們生活裡不可缺少的「工具」。2020年,螞蟻集團這個「小螞蟻」問題不斷:估值2萬億元,上市被按下暫停鍵,直面多部門監管,花唄被調額,小貸業務被分拆。習慣放大招的馬雲這次也扛不住了,直面合規,直面懸掛在90後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 馬雲的「財富帝國」,不只有螞蟻集團
    誕生58位一位富翁、22位資產過100億,16660名員工人均資產暴增826.48萬可在杭州買房283平米,馬雲身價增長1235億……這是市場對螞蟻集團如果成功上市後,造富的一次不完全統計,不過這場造富神話因為叫停戛然而止。
  • 馬雲就一個螞蟻集團?估值8000億的它,還培養出了一個院士
    螞蟻金服之」馬已經服「螞蟻金服已經服了,從最新的進展中我們可以看到,螞蟻金服已經更換了自家的合規負責人,為再次上市做準備,但同時,兩萬億的估值肯定是不復存在的,按照金融公司的市盈率來看,螞蟻金服的市值將降低一半甚至四分之三
  • 螞蟻集團是誰控制的?螞蟻集團的股權結構
    8月25日晚間披露的招股書顯示,螞蟻集團持股5%以上的股東,分別為杭州君瀚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持股29.86%,簡稱君瀚)、杭州君澳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持股20.66%,簡稱君澳)以及阿里巴巴集團(持股32.65%);此外,股東名單中還有多個險資和產業基金。
  • 監管之夜後,螞蟻走向何方
    一周多前的10月24日,馬雲在外灘金融峰會上針砭金融監管的言論曾火爆刷屏;如今,金融監管當局對於螞蟻集團及金融創新的擲地有聲再度吸睛無數。今天上午螞蟻H股暗盤價格仍然維持在116-120港元,較招股價上漲45%-50%。 「強監管」何來? 螞蟻集團實際控制人馬雲上一次震撼金融圈的演講發生在12年前,那一年(2008年)恰趕金融危機,他在北京舉辦的中國企業領袖年會上說到,如果銀行不改變,我們就改變銀行。
  • 馬雲被約談,螞蟻的時代要過去了嗎?當然不
    螞蟻的時代,要過去了嗎?當然不。 雷軍曾將自己與馬雲做了一番對比:馬雲是比雷軍聰明、勤奮嗎?不是,而是馬雲懂得順勢而為。 距離支付寶第一筆成交已經過去了17年,這17年螞蟻集團經歷了從0到2萬億估值的偉大徵程。
  • 馬雲通過錯綜複雜的股權結構,巧妙控制螞蟻集團!
    在這裡,一起去探索一下,錯綜複雜的股權背後,馬雲究竟在做什麼?毫無疑問,馬雲就是螞蟻集團的實際控制人,那麼,馬雲又是如何通過複雜的股權,來獲得控制權的呢?1、螞蟻集團的股權分布:馬雲系和持股較少的投資機構!螞蟻集團的核心業務是支付寶。
  • 風風火火的螞蟻集團IPO,為什麼說停就停?
    11月3日晚,上交所、港交所、螞蟻集團先後公告稱,原定於11月5日上市的螞蟻集團將暫緩上市,距離原定上市時間不足48小時。螞蟻集團連夜召開會議,保守估計重新上市時間要被推遲半年左右。吃瓜群眾一陣高潮之後,一個問題出現了,為什麼特事特辦,風風火火的螞蟻集團IPO,突然來了個急剎車?要弄明白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先捋一捋。
  • 螞蟻集團是一家什麼樣的公司?
    由此螞蟻已經變身為一家國際性投資巨頭和馬雲周邊各類「朋友」雲集的網際網路金融公司,螞蟻造富的群體並不是股市上的那些散戶小股民,而是惠及國際投資巨頭和馬雲「朋友」圈中的巨賈明星,如巨人集團的史玉柱、新希望的劉永好、華誼的王中軍、銀泰的沈國軍等人資產增長都在10億到100億不等。
  • ​螞蟻集團致歉是怎麼回事 螞蟻集團致歉說了什麼
    關於螞蟻集團的事情持續發酵,不僅馬雲被約談,就連上市時間都推延了。對此,螞蟻集團向投資者致歉。具體螞蟻集團致歉是怎麼回事?螞蟻集團致歉說了什麼?一起來了解。螞蟻集團致歉是怎麼回事螞蟻集團通過官方微信公眾號發表《致投資者》信,
  • 馬雲一手養大的「獨角獸」螞蟻集團上市,她卻成為了「大贏家」
    從支付寶進入到大家的日常支付生活中開始,它的估值一直都是「高」不可測,隨著昨日(7月20日)下午,支付寶公司螞蟻集團的正式宣布,啟動在上交所科創板和港交所主板尋求同步發行上市的計劃後,這就意味著螞蟻集團估值這一「神秘面紗」也將要被掀開。
  • 馬雲馭「蟻」術:拆解螞蟻集團的少數股東控制|稜鏡
    作為一個體格龐大的商業巨頭,螞蟻集團控制權如何安排的問題帶來一系列的疑問。監管機構發給螞蟻集團的問詢函,第一個問題就追問控制權安排。公眾也感興趣:馬雲如何用區區11%的收益權所對應的股份,以小博大,控制著螞蟻集團50%以上的投票權?螞蟻集團的控制權安排螞蟻集團的股東列表並沒有馬雲的名字。馬雲的控制權,是通過同樣不在股東列表上的杭州雲鉑實現的。
  • 馬雲真的扛不住了?螞蟻做出調整,計劃轉出旗下小貸公司!
    螞蟻「惹禍」2015年,支付寶上線花唄、借唄業務,這兩項業務與銀行的信用卡性質差不多,具有透支「信用」的特性,而又辦理非常便利,深受用戶的喜愛。支付寶也憑藉這兩項業務,讓其坐穩第三方行動支付老大的寶座。經過幾年的發展,螞蟻集團估值兩萬億,並於去年8月正式遞交上市計劃書,尋求在上、港兩地科創板同時上市。
  • 螞蟻集團擬發行80億元資產支持專項計劃
    11月10日消息,在被暫緩上市一周後,螞蟻集團又有新動作,擬發行80億元資產支持專項計劃。據上交所今日公告顯示,財通資管花唄授信付款資產支持專項計劃獲受理,擬發行金額80億元,發行人為重慶市螞蟻小微小額貸款有限公司,承銷商/管理人為財通證券資產管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