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產飼料配方模型與魚類營養代謝性疾病(上)

2020-11-26 中國水產養殖網

水產飼料配方模型與魚類營養代謝性疾病(上)

2013-12-06 16:06: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當代水產        瀏覽量: 3399 次 我要評論

陶青燕
(諾偉司國際貿易有限公司)



近年來隨著飼料原料價格的巨大波動,水產飼料配方已經結束了過去的微調時代,水產配方模型的調整已成為了人們應對過山車式原料價格的利器。與此同時在水產養殖過程中人們卻經常發現一些不具備傳染特性的魚類疾病。這些疾病往往具有一定的區域特徵或者與使用某些飼料企業的產品存在較大的關聯。雖然這些疾病給魚類的生長、體型、體色帶來顯著的影響甚至導致養殖的失敗,但通過抗生素藥物治療往往不能有效的控制,而通過控制投餌率或轉用其它飼料卻可以得到緩解。這些疾病通常是由營養代謝障礙引起的,而特定的營養代謝疾病與飼料配方的結構模型間存在高度的相關性。通過了解諸如高能配方模型,膨化料配方模型,動物下腳料配方模型,高植物蛋白配方模型的營養組成及代謝特點,可以幫助我們深入預測這些配方模型下高概率的魚類營養代謝性疾病的發生,從而幫助我們在多變的原料價格下採取不同的配方模型時可以有針對性進行營養代謝性疾病的關注和預防,從而使養殖的效益有保障。

1&nbsp&nbsp魚類營養代謝性疾病概況

在野生狀態下,魚類很少發生營養代謝性疾病。乾旱或者水體汙染可能會導致食物的匱乏,從而產生營養不良。但在人工養殖情況下,則完全不同。魚類由於主要或完全依賴人工餌料,由於餌料的營養平衡性或過渡追求生長速度而導致的過食等現象,魚類的營養代謝性疾病的發生幾乎是隨處可見。

通常對於特定養殖池塘定義營養代謝性疾病是非常困難的,因為僅發生單一的營養素缺乏症的情況是非常少見的。營養缺乏的日糧往往使魚類對於疾病更於易感,從而使營養代謝性疾病與感染性疾病混雜在一起,而難於辨識。營養素缺乏只是營養代謝性疾病的一方面,營養過剩或營養不平衡也是營養代謝性疾病的其它類型。生產中的營養代謝性疾病還包括餌料中含有的有毒有害物質。隨著養殖集約化程度的不斷發展這些物質對魚類的影響越來越為顯著。

2&nbsp&nbsp飼料脂肪與營養代謝性疾病

2.1&nbsp&nbsp高脂原料與氧化脂肪

氧化脂肪是引起魚類營養代謝性疾病的諸多因素中最嚴重而且也最普遍的因素。由於直接添加油脂的配方成本往往更高,所以目前水產飼料配方中的油脂有很大一部分直接來源於原料,如米糠、青枯、肉粉、DDGS、膨化大豆,魚粉等。相對於直接添加的油脂,這些油脂的質量更難控制,並且更容易在倉庫存儲中不斷惡化。上世紀在日本爆發的Sekoke病(鯉魚瘦背病),就是由於使用的蠶蛹發生了脂肪氧化而導致大規模營養代謝性疾病。雖然由於人們的認知和原料品控的加強,大規模爆發魚類脂肪氧化引起的疾病已經不太可能,但局部區域仍有瘦背病的案例,同時由於脂肪氧化引起的其它魚體損傷更以一種隱性的方式危害著魚體的健康,削減著養殖的經濟效益。氧化脂肪可以導致魚體皮膚掉色、貧血、脂肪肝、鰓絲粘著、肌肉萎縮。更為宏觀的指標有致採食量下降,有胃的魚類有吐料的情況發生,仔稚魚的死亡率會顯著上升。

氧化脂肪導致魚體損傷的機理在於:1.不飽和脂肪酸的雙鍵結構更易於發生氧化,所以脂肪氧化首先減少了油脂中不飽和脂肪酸的含量,容易導致魚類特別是海水魚類必需脂肪酸的缺乏,必需脂肪酸的缺乏可導致肝臟腫脹、蒼白、組織學表現為脂肪浸潤。2.脂肪氧化的最終產物如自由基,過氧化物、醛、酮會導致體內某些酶活的喪失,進而導致魚體的損傷,這些有毒產物可導致毛細管的通透性增加,往往解剖魚體可以看到腹腔積液。3.肝臟的損傷是最為直接和人們關注的核心。由於肝臟的功能受損,會導致脂肪轉運障礙,表現為脂肪肝,同時肝臟組織切片上能看到褐脂質的沉積。魚體表現為貧血,這與受損的肝臟分泌促紅細胞生成素減少有關。
同時脂肪氧化的分解產物還會同日糧中的其它營養物質產生反應,特別是維生素(A,E,B6,C),綜合的表現為生長速度下降和飼料報酬升高。&nbsp雖然氧化一旦發生就不能逆轉,但合理的使用抗氧化劑,特別是使用具有體內抗氧化的自由基消除劑,可以消除活性氧自由基在體內繼續的聚合酶鏈式反應,從而具有維護魚體健康的作用。

2.2&nbsp&nbsp高能配方模型下的自由基氧化損傷

隨著人們對餌料係數和生長速度的不斷要求,水產飼料的能量濃度不斷提升。這種提升的顯著特徵是配方中碳水化合物的空間被不斷擠壓給脂肪,而脂肪的能量濃度是碳水化合物的2.5倍,肉食性魚類這個比值會更高。由於脂肪的蛋白質節約作用,因此高的脂肪可以使蛋白質儘可能多的用於肌肉的生長,因此這樣的配方模式可以在既定的投餵量下促使魚類以更快的速度生長。這是水產動物營養不同於畜禽營養的一個顯著特點。在中國當前油脂的蛋白節約效應被很好的應用於魚粉的替代方案中。由於較短的生長季節以及魚粉替代的原因,高能配方將會作為一種配方的主要結構而長期存在並持續發展,這是全球的趨勢。此外即使使用非高能配方,農戶為了追求出塘規格,過渡投餵的現象也是非常普遍的,因此高能量攝入幾乎是所有精養魚類所共同面臨的一種現狀。

目前我國驅動高能配方的源動力主要來自於市場競爭而非系統的技術進步,對於這種巨大的配方模型改變對魚體代謝的影響還缺乏深入的認識。因此在實踐中高能配方模型下的魚體健康與生長的矛盾一直就一直困擾這人們,人們往往在年初制定高能配方後就戰戰兢兢地熬到出魚。

在高能配方條件下,有經驗的配方師會發現即使非常嚴格的控制原料的質量(氧化和黴變),肝損傷也是這種配方結構下的必然產物。肝細胞具有強大的再生功能,對於尚處於生命旺盛時期的養殖魚類更是如此,只要沒有持續的損傷,魚類完全可以快速恢復健康。這也是為什麼在實踐中人們發現通過飢餓或控料可以控制這種營養代謝性疾病繼續惡化的重要原因。這種特徵可以幫助我們對這種營養代謝性疾病進行生產上的初步判斷。但是人們對於餌料係數和生長速度的狂熱追求,使養殖魚類很難有休生養息的機會。如果要維護生長與健康的平衡,那就需要進一步了解這種營養代謝性疾病發生的內在機理,並進行有效的預防和控制。這將幫助我們對高能配方日糧或精養模式下的魚類代謝進行更為深入的認識,從而使配方的全價性更為完善。

魚類依靠吸入氧氣分解食物獲取能量。在能量代謝過程中吸入的氧其中有98%~99%參與能量的代謝,另外1%~2%的氧則轉化成氧自由基。自由基是指能獨立存在的含有1個或多個不配對電子的任何原子或原子團。由於未成對原子總是有成對的趨勢,因此自由基在生物體內有很強的氧化能力,且易於產生連鎖反應。它們可以與DNA,蛋白質以及細胞膜上的多不飽和脂肪酸發生反應,導致這些生命大分子功能的紊亂或喪失。氧自由基是導致動物代謝紊亂和疾病的重要體內因子,也被認為是應激產生和衰老發生的直接物質。高脂配方或精養模式下過多的能量攝入使能量代謝水平增高,細胞耗氧增加,這是體內氧自由基堆積的一個重要原因。

&nbsp&nbsp&nbsp&nbsp氧自由基可以使完整密封的血管的通透性增加,並且使毛細血管脆性增加,使血管容易在應激下破裂發生漏血、滲液,所以在拉網或運輸應激的情況下魚體容易應激發紅出血,繼而容易在運輸途中死亡。由於肝臟是體內代謝速度最快的器官之一,因此肝臟是自由基首先攻擊的器官,在氧自由基的自身攻擊下導致年富力強的養殖魚類肝臟功能異常,從而導致脂肪不能有效轉運出肝臟,出現脂肪肝的症狀。繼續的自由基攻擊下,將導致大量的肝細胞的壞死,再生和修復過程,從而表現出肝質地發硬的纖維化症狀。此外由於體內硒、鋅、銅、VE、VC參與體內自由基消除的過程,因此過量的氧自由基還耗竭掉體內這些微量的營養物質,並使魚體表現出相應營養素缺乏的症狀。但無論多麼紛繁複雜的表象,高速代謝下的自由基堆積和氧化損傷是一切問題的源頭,通過針對性的加強高速代謝下魚體內氧自由基的消除能力。就可以安全確保魚的健康與快速生長,否則由於缺乏健康的保護,高能飼料或精養的實踐養殖效果可能還不及普通能量配製的飼料。


 資訊分類

相關焦點

  • 鄧東方博士:不同水產養殖環境下飼料配方的調整
    鄧東方博士:不同水產養殖環境下飼料配方的調整2015-10-25 00:33: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當代水產        瀏覽量: 8497 次 我要評論 美國威斯康星州立大學密爾沃基分校淡水科學學院鄧東方博士:不同水產養殖環境下飼料配方的調整
  • 美國建立亞洲最全水產飼料配方資料庫
    亞洲水產飼料廠家的特點是多樣性,據統計,在不同的池塘、網箱以及室內養殖的環境中,大概涉及有300多種魚類及甲殼類品種,因此,料企需要根據品種、養殖階段和動物體重等各方面對飼料的營養成分和飼料的物理性質進行大量調整。
  • 海水魚類人工配合飼料的營養與特性
    海水魚類人工配合飼料的營養與特性出處: 作者: 水產養殖網 2008-08-07 09:11:00 &nbsp&nbsp&nbsp一、配合飼料配方來源和依據  過去我們在某些海水魚的配方來源上多依據三個方面:  一是從鰻魚餌料轉變而來;二是引入日本的某些配方稍加改進;三是將對蝦餌料配方加以調整。
  • 近期飼料廠大量調整配方,水產飼料的原料組合怎麼優化?
    近期飼料廠大量調整配方,其中,調整波動最大的就是魚類和鴨類,而豬飼料最為穩定。那麼問題來了,對於水產飼料配方結構到底該如何調整呢?水產飼料的配方體系基本有兩大體系:一是適用於高端飼料的魚粉、豆粕體系,主要用於蝦料、海水魚類飼料、淡水膨化飼料、中華鱉和鰻魚飼料,二是以魚粉、棉粕、菜粕體系,主要適用於淡水魚類的飼料。
  • 【配方】飼料配方設計的關鍵點:營養標準的合理使用
    各個飼料生產企業從市場的角度和經濟的角度出發,在參考NRC標準和國內豬營養標準基礎上,都制定了自己的豬營養標準。各個企業間的營養標準有一定的差異,作為企業的技術機密,企業標準不會對外公開。  企業的營養標準一般分為幾類:  其一為發揮動物最佳生產性能的營養標準,這類標準是建立在動物試驗的基礎上的;  其二為經濟效益最佳的營養標準,這類標準的營養水平低於第一類標準,因為營養水平較低,配方中有空間使用營養價值較低的非常規飼料原料
  • 【配方】飼料配方製作的程序與技巧
    例如NRC制定了瘦肉型豬的營養標準,該標準的目標是肉豬的生長速度快,料肉比低。這個標準不適應土雜豬。各個飼料生產企業從市場的角度和經濟的角度出發,在參考NRC標準和國內豬營養標準基礎上,都制定了自己的豬營養標準。各個企業間的營養標準有一定的差異,作為企業的技術機密,企業標準不會對外公開。
  • 多個水產品飼料配方大揭秘!精英配方師5天4夜密訓課程曝光
    Phileo-動物營養與健康事業部(樂斯福)協辦的 「水產飼料高級配方師密訓班(精英班第3期)」。在《卓越水產飼料配方師應具備的思維模型》報告中,張松博士剖析了一位卓越水產配方師需要的綜合素養,包括三個態度、三級思維、三層能力以及三個導向。《魚類的攝食與消化吸收及其在商業配方中的應用》專題則通過大量的一線圖片視頻素材,系統講解了全球不同魚類的攝食與消化吸收原理,並用豐富的案例將理論和實踐融會貫通,給學員們一套系統實用的流程方法。
  • 飼料品質到底有多重要?這個配方師有話要說!
    配方準確定位魚類大都屬於變溫動物,生長速度、體內消化酶活力、腸道菌群活力等,都隨著季節、水溫的變化而改變,這造成不同季節、溫度,魚類對營養需求有較大差異。為了滿足魚類在不同季節、溫度對飼料營養最佳需求,飼料配方需要準確定位。
  • 大豆粕在雜食性淡水魚類飼料中的應用
    養殖水平的高低主要取決於所用的投飼方式,其範圍從施用有機肥料到應用營養完全的配合飼料。  另一類在世界被廣泛養殖的淡水、雜食性魚類是各種羅非魚(Oreochromis及Tilapiasp.),羅非魚構成了全球水產品產量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這些魚類屬於非洲及中東的本土種類,但也在世界上熱帶及溫帶地區廣泛養殖,羅非魚被人們用各種養殖系統以不同精養強度進行養殖,其投飼方式也作相應調整。
  • 功能性水產飼料:中小企業的突圍良方?
    有需求就有市場,一些企業聞到了其中的商機,水產功能性飼料近幾年開始應運而生。  據了解,水產功能性飼料是指為了提高飼料品質或增加飼料功效而生產的具有某種特定功能的飼料,它可以調節機體的代謝機能或免疫機能,從而改善養殖動物的生產性能或健康水平。最後達到保證養殖動物快速、健康生長的要求。
  • 全球水產飼料營養界「神仙打架」終極版將到!中國離主角還差這一步
    2020年5月31日-6月5日,全球水產動物營養研究領域最高級別的會議——第19屆國際魚類營養與攝食學術研討會將在韓國釜山展覽中心舉辦,希望有更多的中國業者前往 文/圖 水產前沿 賀志義 唐東東 2020年5月31日-6月5日,全球水產動物營養研究領域最高級別的會議
  • 自配飼料養殖:有優勢但也有缺陷,可行但不一定可為!
    4.設計合理的飼料配方設計配方之前必須弄清楚養殖魚類的種類及生長階段,以便確定飼料中蛋白質、能量等營養素的水平。既要滿足魚類生長對蛋白質的需要,又要使能量和蛋白質的比例適中,過高和過低的能量蛋白比都不利於魚類生長。設計配方時還要考慮飼料營養與容量的關係,既要保證魚類能攝入足夠的營養,又要能使其產生飽感。
  • 過分追求高蛋白飼料是認識誤區!飼料營養博士談飼料配方那些你不...
    飼料營養博士談飼料配方那些你不知道的事2016-08-21 12:12: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農財寶典        瀏覽量: 11558 次 我要評論 作為一家專注飼料營養的公司,北京英惠爾自2000年誕生以來,在飼料配方設計,營養結構,原材料控制,功能性產品開發等方面具備了充足的積累,《農財寶典》專訪英惠爾水產首席專家周文豪博士,從飼料配方與營養設計方面,剖析當前飼料企業遇到的難題和解決之道。
  • 飼料配方設計要把握哪些原則
    飼料配方設計要把握哪些原則 各種飼料的營養價值雖然有高有低,但沒有一種飼料的養分含量能完全符合動物的需要。一個好的飼料配方,應遵循以下幾點基本原則。 1.營養全面、充足、平衡。目前已知動物需要的營養物質有50多種,其中絕大部分需由飼料供給,少部分可在動物體內自行合成,但合成這類物質的原料還需由飼料供給。飼料配方中應含有動物所需的全部營養物質。飼料配方中每一種養分的(可利用)量,應能滿足動物高效生產的需要。
  • 魚類養殖為什麼要投餵水產膨化浮性魚飼料?
    01膨化浮性魚飼料的特點 投飼、管理方便 水產膨化飼料能較長時間懸浮於水面 ,投飼時不需專設投飼臺,只需定點投飼即可。魚攝食時需浮於水面,能直接觀察魚的吃食情況,及時調整投飼量,並能及時了解魚類的生長和健康狀況。
  • 配方師如何做好一顆飼料?飼料適口性與原料質量是關鍵
    本文從一名水產飼料配方師的角度出發,通過專業的透析,從側面展示出水產飼料的研發工藝以及市場需求的動態變化。對於水產飼料配方師來說,飼料配方的設計是很有趣味、很有邏輯性的工作,其中甚至包含了許多辨證法。一個成功的水產飼料配方,在設計時需著重注意以下幾點:飼料適口性與原料質量是關鍵一些配方師設計所謂的水產飼料配方,僅僅是把各種飼料原料數據輸入到配方軟體中機械生成,只要求配方營養指標達到即可。殊不知,這樣「機器版」的配方是是極其不負責任的。雖然營養指標達到了,但不一定有好的養殖效果。
  • 黃鱔飼料配方怎樣配,黃鱔養殖的最新方法
    黃鱔我們日常生活中比較常見的水產品種之一,在鱔魚的養殖場過程中,養殖戶採用自配的鱔魚飼料,不僅營養均衡,快速提高生長發育,誘食性強,降低養殖成本,還能保證優質的飼料是黃鱔養殖成功並取得高產量的關鍵。下面為大家介紹黃鱔飼料配方。
  • 廣州誠一科技公司召開水產飼料與養殖技術研討會
    □文/圖&nbsp水產前沿&nbsp陳立法&nbsp&nbsp&nbsp&nbsp6月15日,「中山大學2010年水產飼料與養殖技術研討會」在番禺召開,主辦會議的廣州市誠一水產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誠一」),與來自廣東、海南、湖北等地的100多名飼料行業人士,分享、交流了對魚類營養研究、企業經營、養殖與魚病防治等方面的信息
  • 水產膨化飼料存在的問題總結及對策分析
    、集約化、專業化的方向發展,對水產飼料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而水產養殖塘租、人工成本、原料成本的快速上升也直接推動了水產膨化料的快速增長。據不完全統計,2010年全國水產膨化料生產線已達到200條以上,總產量月約500萬噸,目前仍有很多企業正謀劃著新上膨化線。
  • 一個飼料配方師的配方設計心得
    一個飼料配方師的配方設計心得2015-06-17 07:14: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油粕面          1&nbsp必須注意飼料的適口性和原料的質量  有些配方師在做飼料配方時,只是機械的把各種飼料原料輸入到配方軟體中,然後點擊"線性規劃",只要出來的配方營養成分達到了,就把配方一列印然後交到生產上就萬事大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