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自稱大軍物資充足,鐵了心要在山上過冬,這是要賴著不走了?

2021-01-13 新小神兵

近日,印度在邊境動作頻頻,正將大量物資運往中印對峙的拉達克地區,印方很可能是準備讓軍隊整個冬天都部署在危險的高海拔邊境上。還聲稱,印軍這方面與中國一樣,隨時能夠應對可能發生的軍事衝突。如今,軍事革命已經進入到高速數據鏈和三軍協同系統下的信息化作戰時代了,而相比之下這恰恰就是中國的強項。

英國路透社當地時間15日透露,在中印邊境局勢持續緊張之際,從騾子到大型運輸機,印軍已啟動了整個後勤網絡,向中印邊境沿線的軍人運送物資,以度過嚴冬。報導援引印度官員的說法稱,近幾個月來,印度將大量彈藥、裝備、燃料、冬季物資和食品運往「拉達克地區」。

此前,有媒體對比了兩國軍人的夥食和給養配送體系,中方明顯佔優。先來看看印度士兵的「夥食」。由於所謂拉達克地區氣溫下降,印軍的食物儲備凍成了冰坨,儘管士兵可以用匕首割開橙汁的包裝盒,但是裡面已經堅硬如鐵。除此之外,土豆、雞蛋等食材也都被凍得硬邦邦的,沒法正常食用。再看看中國士兵的夥食。熱乎乎的米飯加上三菜一湯,還有水果和瓶裝水,現做現吃,由無人機進行「蜂群」式空投直接送到戰士身邊。正所謂「戰士吃飽飯,必然打勝仗」!

部署在邊境地區的20萬軍隊已經開始了過冬的準備工作,但他們真的能在極寒的高原上堅持下去嗎?印軍是否完成了對整個20萬大軍的物資補給,這其實是一個非常巨大的問號,因為據印度媒體之前報導,截止到8月中旬,20萬印軍物資缺口高達75%。現在僅僅過去了1個月,印軍就對外宣稱不僅完成補給,而且還儲備了超過1年的物資。這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至少就印度本國的能力而言,想要提前並超額完成幾乎是難以想像的。至於,印度目前的後勤狀況,別說是無人機了,很多補給方式還處在用人力的狀況,如果到了10月份真的大雪封山,那麼平均氣溫低至零下30-50攝氏度的極寒天氣,對缺少取暖設備的印度軍隊來說,人的生存就會成為大麻煩。而且對於武器保障來說也是個嚴峻的問題,沒有了彈藥,或者使用中出現狀況,武器也就都成了廢鐵。

近期,美國在全球瘋狂拉攏各國,構築「對華包圍圈」,但實際來看這個方法並不成功,跟隨者寥寥無幾,各國紛紛表示不願意站隊,而更願意和中國在抗擊疫情和經貿方面加深合作。而印度為了在邊境和中國「搞事」,讓20萬印度軍隊在高原過冬,真的是很愚蠢的。這種一時無視印度軍隊安全的行為實在是無知。如果這樣做,這些印度在邊境地區部署的精銳部隊很有可能會成為印度政府自大的「炮灰」。希望印度能著眼兩國關係和地區和平穩定大局,不要坐上美國的戰車,不然最後受傷的會是自己。

相關焦點

  • 6萬印度大軍缺糧!印防長「空降」打氣也沒用,喊口號填不飽肚子
    印度自印度開始進軍河谷地區以來,一個巨大的問題始終困擾著印度軍方,那就是近本就後勤困難的河谷地區一下又增加了近6萬大軍(一說是60個營合計9萬),如今已經還有兩個月,河谷地區又將開始大雪封山,可是現在山上的後勤物資還沒有儲備完畢,已經不少前線哨所糧食告急。
  • 印度要「玩火」?授予百萬大軍15天激戰權,看來莫迪真要動手了
    最近,多地局勢不穩定,納卡地區再次交火,中東地區火藥味越來越濃,克什米爾地區也沒有消停,印軍更是閒不下來。據印度媒體報導,印軍越界向巴基斯坦發起猛烈攻擊,戰鬥持續了2小時,期間,巴基斯坦多個掩體被摧毀,5名士兵當場死亡,還有3人受傷,對此,印度聲稱這是報復此前巴基斯坦的攻擊。
  • 印度邊境公路遭大雪切斷,五萬大軍面臨斷糧,俄:撤兵進入倒計時
    根據印度媒體的報導,該國邊境地區連降大雪,通往印軍前線駐紮地區的公路已經都被大雪覆蓋了,印度的交通設施比較落後這是眾所周知的事情,如今,最重要的後勤通道被大雪切斷,引起了前方一線士兵的恐慌。按照印軍高層的說法,在大雪封山之前,印軍就在邊境地區大興土木,打通了多條公路,還新修了40多座橋,印軍後勤部隊也及時完成了對一線部隊的補給,足夠部署在一線的五萬士兵在接下來的4個月裡都有充足的彈藥。但是,就如印軍高層所說,印軍後勤優先補給完成的是諸如T-90坦克、防空飛彈、榴彈炮這樣的軍火,而印軍在冬季最需要的防寒物資和食物,卻沒能準備齊全。
  • 現在想走都走不了了
    現在想走都走不了了自從之前夏天印度和中方發生衝突以來,印度就不斷向拉拉克地區增援兵力,到目前為止印度已經中印邊境地區部署了數十萬士兵,但是印度後勤系統嚴重落後,無法滿足這數十萬士兵的需求,眼看現在拉達克地區馬上就要大雪封山了,如果在大雪封山之前不能夠存夠過冬物資那麼印度想要平安度過這個冬天,恐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據了解現在出現凍傷的印度士兵已多達1萬多人,在這種情況下莫迪不得不考慮撤兵
  • 中國VS印度:邊境後勤「冰火兩重天」,三哥已哭暈在廁所裡?
    10月末開始下雪,為避免大雪封山如何保障駐軍過冬就是頭等大事     然而,印度20萬大軍要想在拉達克安全過冬,光是後勤保障物資就需要30萬噸。根據相關報導:印度一共只運上去了10萬噸,那麼!就還有20萬噸的巨額缺口,以目前印度的生產能力和後勤能力根本不可能做到,現在,大雪封山!更是難於上青天。
  • 拉達克氣溫要降到零下40度了,印度才想起來為士兵建「庇護所」?
    不得不說,在某些事情上,印度似乎有著令人難以理解的自信。隨著天氣轉涼,拉達克等地進入了「入冬模式」,在不久之後,這個全境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的「天險之地」,即將迎來零下40度的極寒天氣,以及長達數月的「大雪封山期」。
  • 這張照片體現巨大差距!中方數百輛車雪原疾馳,印軍用毛驢馱物資
    據有關媒體在1月1日的報導,元旦到來之前,駐藏部隊的過冬物資就已經全部送達到位。據了解,這一次我軍給前線部隊送達的物資達到了數千噸。負責運輸物資的某運輸旅為此出動了100多輛運輸汽車,通過2000公裡的路程,終於趕在元旦之前解決了駐藏部隊過冬物資的問題。
  • 列城突發地震,交通線被擠壞,印軍基地後勤物資或大面積受損
    印度媒體消息,印度高原軍事重地列城在一周之內發生了4次地震,最高級別為5.4級。出現了較為嚴重的山體滑坡,部分交通線被損壞。莫迪政府正在對地震損失進行統計,同時儘量減少地震災情對印軍基地後勤物資運輸的影響。
  • 印度又施展「騷操作」,大批士兵像老鼠一樣躲地下,打地道戰?
    最近,印度一直致力於邊境大軍的過冬問題,自從印軍所駐紮的地區下大雪後,讓印度處於進退兩難的處境。在氣溫驟降的背景下,印軍一面建造士兵庇護所、一面進行大規模物資運輸。現在,又開始施展"騷操作",突發奇想建造地下防寒工事。
  • 親歷者說:印度這回真要掉坑裡了?
    千萬別相信自稱精通印度的專家,即便對方是個印度人。想想自己對中國國情能算到上精通嗎?最怕有人問,給我全面介紹下印度的情況吧,這問題問莫迪總理,估計他都答不上來。 3. 印度是最好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 印度精銳部隊數百人登上山頂,全是黃種人:山上沒水三個月不洗澡
    阿薩姆人信仰印度教,屬於黃種人,這一點與其他印度人不太一樣。阿薩姆部隊在印度也非常有名,始建於1835年,有46個營,5萬多人。 錫克,廓爾喀,阿薩姆三個部隊,是當年英印殖民印度地區的主要軍事力量。後來,印度建立以後,也非常重視這三個部隊,一直到現在,還是印軍主力部隊。
  • 「昆明300多隻流浪狗等待過冬物資」讓這個冬天不再寒冷
    救助站的鄭阿姨救助站時常會遇到有人將生病棄養或拾到的流浪狗放到救助站門口就走了,還有的直接將自家狗狗棄養在這裡嘛昆明車家碧流浪犬救助站冬天和雨季是救助站毛孩子們最煎熬的季節,最近天氣漸漸變冷,這裡的毛孩子們急需一批過冬的保暖物資
  • 印度牛皮被戳穿,邊境氣溫驟降,大批印軍還未出戰就已凍傷
    印度是南亞大國,之前因為領土問題就和巴基斯坦有過激烈的交鋒,最後被巴鐵擊敗。近來印度不僅派出大批精銳部隊前往拉達克地區,同時還動用了各種戰機,坦克,這足以看出印度對高原作戰的重視程度。然而,隨著邊境氣溫急劇下降,拉達克地區也步入嚴寒環境。
  • 巴鐵拉響紅色預警!全國停電伸手不見五指,印度聞訊火速出兵?
    按道理來說,印度最明智的做法就是儘快將自己駐紮在前線的軍隊撤回本土,可是這個13億的人口大國一反常態,反而在前段時間又把自己國內的130萬大軍悉數派遣到各個爭議地區。印度的思維方式著實異於常人,那麼如此兵行險招的印度到底在等待什麼呢?印度陷入兩難:後勤中飽私囊,軍事武器落後巴基斯坦說一句玩笑話,難道印度要靠在零下40度的雪地裡站崗來「嚇跑」對手嗎?
  • 遼寧艦海南過冬?最驚豔的一幕是這個 印度卻為此長籲短嘆
    殲15是目前是中國航母的絕對核心主力  【辰龍軍事第530期】目前在國產首艘航母下水即將海試之際,作為中國海軍現役的唯一一艘海上巨艦---遼寧號航空母艦此前意外的短時間內大機動跨海域再次出航訓練,國人都知道,入冬後中國南方天氣要比北方暖和的多,此時遼寧艦南下也讓不少軍迷戲稱到南方過冬了
  • 仙人球秋季要「3足」,球體快速長大,還能不斷開花,過冬更安全
    仙人球秋季要「3足」,球體快速長大,還能不斷開花,過冬更安全 現在已經進入秋季了,好多人在家中養的仙人球有的整個球體非常的乾癟不生長,有的甚至出現徒長等的情況,根本就不開花,其實仙人球在秋季他是一個快速生長的階段,球體在秋季是長得非常的快的,而且在秋季是能夠開花的,我們養仙人球的話一定要記住
  • 列城持續大雪,物資奇缺,印度邊防軍還要咬牙堅持?
    因為印度在邊境地區堆積了太多軍隊(總數高達22萬),高山運輸艱難,後方資源不多,這就使得雖然印度軍方未雨綢繆,早就在運輸各種物資,但是印度邊防軍各種物資都在奇缺狀態,武器彈藥並不是最為主要的
  • 柴犬散步賴著不走,難道是還沒玩夠?原因不止這個
    養柴犬的主人,應該都遇到過柴犬出門賴在地上的遭遇吧,怎麼說都不聽,很固執,讓成為焦點,而主人就無可奈何了,甚至還很氣。那柴犬到底是為什麼賴著不走呢?難道只還沒玩夠?原因不止這個,來看看吧。一、柴犬還沒玩夠柴犬好不容易出一趟門,嚮往大自然的心,讓它還不想那麼快回家,也是還沒有玩夠。一天都待在家裡,所以比較重視出門的時間。主人想回家偷懶,狗狗卻還沒玩夠,當然想要賴在地上讓你在陪它玩。
  • 籌集禦寒物資,讓它們溫暖過冬.
    泰迪看起來很可愛,是很多人都喜歡養的毛孩子,我不知道為什麼現在這個社會來泰迪都不放過。最近救助站收到一隻泰迪,從狗肉車上被救下,是的沒有錯,孩子從狗肉車救下。看到它,你沒有什麼感受嗎?有幕後積極對峙不正言論的正義力量!作為哈爾濱最大救助站負責人,劉麗大姐一直積極關注整個事態發展近況!大姐因身體原因,加上救助站太多病患需要照顧脫離不了,難以抵達現場,但一直積極通過電話與現場志願者溝通(昨晚半夜還在等待此次事件中被警方帶走滴愛犬人士消息)通過網絡發布事態進展信息,活躍在動保界的愛心志願者通過救助站發布的信息得到消息,也有多位第一時間趕到事發地!
  • 高原氣候嚴寒將至,印度前線部隊大規模減員,撤兵已成定局
    但是在喜馬拉雅山脈本身氣候就很殘酷,進入冬季之後,印度在當地的後勤力量只能勉強支撐之前的駐軍數量,大量增兵之後,印度的後勤已經不堪重負了。據印度某軍事論壇爆料,印度前線駐軍出現大面積的非戰鬥減員,因為後勤無法支撐,面對高原的極寒環境,印度軍隊已經無法繼續堅持了。面對這樣惡劣的情況印度撤兵已經是唯一的選擇,猶豫不決的話,只會使軍隊遭受的損失更加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