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邊境公路遭大雪切斷,五萬大軍面臨斷糧,俄:撤兵進入倒計時

2020-12-03 東方防務說

近日,就在印度對巴基斯坦不宣而戰,想要展現自己強硬「肌肉」的時候,印度的北部邊境地區卻傳來了壞消息。根據印度媒體的報導,該國邊境地區連降大雪,通往印軍前線駐紮地區的公路已經都被大雪覆蓋了,印度的交通設施比較落後這是眾所周知的事情,如今,最重要的後勤通道被大雪切斷,引起了前方一線士兵的恐慌。

按照印軍高層的說法,在大雪封山之前,印軍就在邊境地區大興土木,打通了多條公路,還新修了40多座橋,印軍後勤部隊也及時完成了對一線部隊的補給,足夠部署在一線的五萬士兵在接下來的4個月裡都有充足的彈藥。但是,就如印軍高層所說,印軍後勤優先補給完成的是諸如T-90坦克、防空飛彈、榴彈炮這樣的軍火,而印軍在冬季最需要的防寒物資和食物,卻沒能準備齊全。

事實上,在進入冬季之後,印軍就動員了大部分的後勤能力,依靠邊境這幾條脆弱的公路,加班加點的向前線運輸物資,但是印度後勤調度的僵化和漏洞,一時半會也改不過來,所以印軍前線士兵的補給依舊是個問題。現在邊境公路被大雪切斷,讓本就艱難的後勤補給更加艱難,對於印軍後勤來說更加雪上加霜的是,根據印度媒體的報導,印軍現在嚴重缺少除冰機,這對於印軍來說實在不是什麼好消息。因為如果沒有除冰機,只用鏟土機強行將積雪冰塊鏟掉的話,可能連下面的柏油層也會破壞。

要知道,前線五萬士兵的日常消耗可不是一個小數目,何況印度在其他邊境線也部署了不少士兵,部署的大軍再加上後勤保障人員,印度在邊境地區的人數超過了40萬,這樣龐大的人口開銷,在大雪封山的情況下,只能是坐吃山空,不久可能就要面臨斷糧的危機了。對此,有俄羅斯專家表示,如果印度的後勤通道一直打不通的話,那麼印度撤兵也就進入了倒計時。

而在公路運輸被大雪切斷的情況下,各種物資的運輸就只能指望空運了。此前,印度也向外界展示了用於運輸物資的美制C-17和C-130運輸機,但是這種運輸方式不僅成本高,而且運輸量有限,更何況印度的運輸機部隊一直無法全部投入到北部邊境的運輸中,因此,其空運的運輸能力更加有限,印軍展示的那些運輸機,也不過是在給前線士兵打氣而已。隨著時間的推移,其物資補給的危機恐怕會進一步加劇。

此外,對於防寒服、防寒帳篷這樣的防寒裝備,印度只能花大價錢從國外購買,但就算如此,由於各國疫情的影響,目前也只有美國拿出了1.1萬套二手的防寒服援助印度,而這點數量,對於印度前線龐大的士兵數量來說,不過是杯水車薪。根據媒體的報導,印軍目前還有不少士兵穿著單衣在巡邏,而印軍高層只能呼籲士兵發揚吃苦耐勞的精神,靠自己的意志力挺過這個冬季。美軍軍事時報在11月12日的報導中就曾直言不諱地指出,印軍士兵被困在高原,活著都要竭盡全力了。

相關焦點

  • 400輛坦克泰山壓頂,印度軍隊終於讓步求和,撤兵進入倒計時
    據印軍指揮官透露,現如今已經進入撤兵倒計時。根據協議,他們會分成三步走,第一步是將所有的坦克和裝甲車從邊境撤走,隨後撤走30%的兵力,最後雙方部隊完成脫離接觸。,但是如今能夠同意撤兵,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印度在軍事上處於下風。
  • 現在撤兵還來得及嗎?印度唯一退路被切斷,數萬士兵心如死灰
    印度今年的舉動一直都讓人捉摸不透,而自從印度往邊境派遣兵力開始,就一直有爭議的聲音。隨著寒冬季節的來臨,位於邊境地區的士兵就更發愁了,雖然印度政府對外宣稱已經往邊境地區運輸了至少15萬噸的物資,但是就實際情況來看,這些物資根本不夠用,而且隨著冬季的到來,拉達克地區普降大雪,距離封山的日子也就不遠了,而如果在這之前,邊境的士兵仍然沒能收到足夠的物資,這個漫長的冬季對於他們來說將是十分痛苦的。
  • 邊境印軍補給無望,印媒呼籲雙方撤兵,印度強硬派政客卻另有打算
    編輯:小馬雖然莫迪政府和印度軍方在幾個月前做出將大量士兵派往中印邊境進行對峙的決定在印度國內反響良好,這種看似強硬的表態十分輕易地得到了印度民眾的支持,但隨著時間的發展和局勢的變化,這一決策逐漸成為了不折不扣的「昏招
  • 拉達克氣溫驟降,印軍準備撤兵?現在想走都走不了了
    現在想走都走不了了自從之前夏天印度和中方發生衝突以來,印度就不斷向拉拉克地區增援兵力,到目前為止印度已經中印邊境地區部署了數十萬士兵,但是印度後勤系統嚴重落後,無法滿足這數十萬士兵的需求,眼看現在拉達克地區馬上就要大雪封山了,如果在大雪封山之前不能夠存夠過冬物資那麼印度想要平安度過這個冬天,恐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據了解現在出現凍傷的印度士兵已多達1萬多人,在這種情況下莫迪不得不考慮撤兵
  • 印軍承認已支撐不住,前線部隊大面積減員,撤兵已成唯一選擇
    據印度「防務論壇」網站11月30日報導,印度陸軍第14軍團前軍長帕努-辛格中將透露,印軍前線部隊頭號敵人其實是高原的惡劣極寒環境,當地駐軍出現了大面積的非戰鬥減員傷亡,實際上已經支撐不住,在這種情況下,儘快撤兵已經成了唯一的選擇,否則時間越長的話,印軍遭受的損失也就會越大。
  • 5萬印軍望穿秋水,莫迪派大批摩託車邊境運物資,俄:這次真急了
    據俄羅斯俄新社9月20日報導,因為面臨巨大的補給問題,印度部署在東北部邊境地區的5萬大軍情況非常危急。此前印度曾經想盡一切辦法,採用各種方法將物資運送到這個區域,甚至不惜動用費用高昂的軍用運輸機。但是對於邊境地區的大軍來說,這一些只是杯水車薪。
  • 面對零下40度的天氣,印度咋還不撤兵?原來後路被切斷了!
    在零下40多度的嚴寒天氣裡,印度怎麼還不撤兵呢?就當前來看,印軍非常抗凍,他們是不會輕易後撤的。因為印軍可以在零下50度到70度,常年積雪厚度超過1米,一場暴風雨可以持續21天的錫亞琴冰川堅持抗凍36年了。
  • 邊境對峙耗光資源,印度被迫叫停多個重要國防項目
    據外媒報導,近日印度國防部長辛格對媒體透露稱,由於軍費緊張,印度只能「暫停多個關建軍事項目」。他表示,印度軍方將「重新調整武器採購計劃」,其中包括國產核潛艇、光輝戰鬥機、坦克、直升機、無人機等武器的採購。
  • 高原氣候嚴寒將至,印度前線部隊大規模減員,撤兵已成定局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印度在和中國有爭議的喜馬拉雅山脈邊境線上無視自身能力的不斷增兵,光是拉達克地區就部署了超過5萬的印度士兵,而在周邊地區印度也部署了超過10萬的軍隊。但是在喜馬拉雅山脈本身氣候就很殘酷,進入冬季之後,印度在當地的後勤力量只能勉強支撐之前的駐軍數量,大量增兵之後,印度的後勤已經不堪重負了。據印度某軍事論壇爆料,印度前線駐軍出現大面積的非戰鬥減員,因為後勤無法支撐,面對高原的極寒環境,印度軍隊已經無法繼續堅持了。面對這樣惡劣的情況印度撤兵已經是唯一的選擇,猶豫不決的話,只會使軍隊遭受的損失更加嚴重。
  • 列城持續大雪,物資奇缺,印度邊防軍還要咬牙堅持?
    現在已經進入了秋季,還有時間窗口,不過,今年的大雪比往年來的更早一些。在列城地區,已經連續5天大雪紛飛,個別時候還是雨夾雪,印度邊防軍還能咬牙堅持多久? 據印度Swarajya Ma網站消息,為了讓邊防軍熬過冬天,印度軍方加緊採購各種禦寒設備,從全球購置極地帳篷,能夠保暖的大型貨櫃,以及半永久式房屋。
  • 拉達克接近發生地震引發雪崩,印媒:印度空軍有優勢,有戰必勝!
    拉達克地區的衝突已經持續半年多,雖然雙方舉行了多輪軍事磋商,但印度的態度一直很強硬。持續挑起邊境軍事對抗,可以轉移印度民眾的注意力,緩解印度民眾對政府抗擊疫情不力的指責。目前,印度在拉達克部署有五萬軍隊,以及3.5萬名邊境警察部隊。
  • 拉達克峽谷大雪紛飛!印軍坦克陷入泥沼無法動彈,俄:這仗別打了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9月14日報導,印度邊境對峙地區大雪紛飛,印度的坦克甚至陷入了泥沼裡無法動彈。俄羅斯對此表示,這仗別打了。根據最近一段時間的局勢來看,印度不會主動從對峙地區撤軍,並且有了在對峙地區過冬的準備。
  • 不懼強敵,尼泊爾出奇招:突然切斷上遊水源,印度麻煩大了
    自1947年印度獨立以後,印度便開始實施「霸權策略」。尤其對於周邊國家,印度不斷以武力相威脅。為了爭奪更多的土地,印度先後發動了三場印巴戰爭,中印邊境戰爭,並且印度侵入了孟加拉國,直接吞併了錫金。印度的「武力擴張」引起了鄰國與世界的反感。莫迪上臺後,印度仍然不知收斂,繼續蠶食周邊國家領土。
  • 敘俄成功合圍叛軍主力,美土數萬大軍駐足不前,俄:已沒有懸念
    在敘利亞正規軍部隊大規模進入敘西北部三省,甚至在伊德利卜省最大城市汗謝洪附近擊敗並包圍了叛軍武裝的主力部隊後,土耳其還有多大的決心採取軍事手段,阻止阿薩德實現收復敘西北部地區並打通戰略公路的計劃
  • 6萬印度大軍缺糧!印防長「空降」打氣也沒用,喊口號填不飽肚子
    印度自印度開始進軍河谷地區以來,一個巨大的問題始終困擾著印度軍方,那就是近本就後勤困難的河谷地區一下又增加了近6萬大軍(一說是60個營合計9萬),如今已經還有兩個月,河谷地區又將開始大雪封山,可是現在山上的後勤物資還沒有儲備完畢,已經不少前線哨所糧食告急。
  • 印度同時面臨3大挑戰,專家:戰火一旦燃起,新德裡至少倒退5年
    印度想要進入「世界大國」行列的夢想從未有過遮掩,他在邊境地區向周邊多個鄰國發起挑釁,也有向國際社會展示其軍力的意味,而近些年,印度不論是在經濟領域還是軍事方面,其發展速度確實走在了世界前列。但由於疫情的襲擊,印度的「追夢之路」走得並不順暢,在內憂外患的局面下,印度一旦行差踏錯,或面臨著不可挽回的局面,目前他就面臨著3大挑戰,對印度未來的發展之路有著重要影響。印巴衝突難以收場?首先就是印度在其邊境地區與多個鄰國的軍事對峙,從而引發的危機。
  • 虞安林:闖蕩「戰鬥民族」 「五萬大軍」的帶頭人
    「五萬大軍」的主心骨「虞安林回憶說,當年大家在俄羅斯是「赤手空拳打天下」,隨著赴俄經商的浙江人越來越多,2005年,浙江在俄羅斯的9個同鄉會聯合成立浙江華僑華人聯合會,虞安林當選會長。「灰色清關」中,在俄僑商損失慘重,虞安林同樣如此。
  • 印度自稱大軍物資充足,鐵了心要在山上過冬,這是要賴著不走了?
    近日,印度在邊境動作頻頻,正將大量物資運往中印對峙的拉達克地區,印方很可能是準備讓軍隊整個冬天都部署在危險的高海拔邊境上。還聲稱,印軍這方面與中國一樣,隨時能夠應對可能發生的軍事衝突。如今,軍事革命已經進入到高速數據鏈和三軍協同系統下的信息化作戰時代了,而相比之下這恰恰就是中國的強項。
  • 撐不過3個月,10月大雪封山,印度自行撤退?丟棄幻想,不靠天氣
    莫迪成為印度一把手有兩大法寶,一個是發展經濟,一個是高舉民族主義大旗。因此,印度在邊境一挑三失敗之後,印度媒體大肆炒作,挑撥民族主義,印度開明人士提醒莫迪政府,是時候給高漲的民族主義潑冷水了,如果莫迪政府放任媒體炒作,最終莫迪政府也會被民族主義所裹挾,印度的外交軍事都會走向歧途。
  • 印度遭鄰國孤立,美國趁亂添柴加火
    印度國內形勢嚴峻,對外挑引遭鄰國孤立步入6月後,印度的新冠疫情單日新增確診病例就連連破5位數,並一躍成為全球累計確診第四多的國家,如此糟糕的疫情形勢更是撞上了27年來之最的大規模蝗災,一波又一波的蝗災更是讓印度農業慘遭毀滅性的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