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軍承認已支撐不住,前線部隊大面積減員,撤兵已成唯一選擇

2020-12-03 大國鑑

最近一段時間,印度軍方無視自身實力極限不斷向前線地區調兵遣將,目前光是拉達克地區就已經有超過5萬印軍部署,加上周邊地區的駐軍已經超過10萬人,然而當地的惡劣環境在進入冬季後更加殘酷,這讓印軍已經不堪重負。據印度「防務論壇」網站11月30日報導,印度陸軍第14軍團前軍長帕努-辛格中將透露,印軍前線部隊頭號敵人其實是高原的惡劣極寒環境,當地駐軍出現了大面積的非戰鬥減員傷亡,實際上已經支撐不住,在這種情況下,儘快撤兵已經成了唯一的選擇,否則時間越長的話,印軍遭受的損失也就會越大。

據報導,印軍方將領指出,在和對手的對峙中,實際上印軍面臨著更加不利的天然環境,對手境內的地形更加平坦,因此其補給線不需要經過太多的山地就能維持,而印度一側則遍布崇山峻岭,光是打通通往邊界地區的隧道就充滿了挑戰,工程量實際上比對方要大得多,這也成為了印度北部邊境基礎設施遲遲無法取得提升的重要原因,此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來自印度洋的暖溼氣流遭到了喜馬拉雅山脈的阻擋,因此印度一側的南麓山區在冬季普降大雪,這進一步加劇了印軍面臨的困難程度。

據報導,帕努-辛格中將在2011年到2013年曾是印度陸軍第14軍團的指揮官,在他在位期間,北部高原地區的非戰鬥減員情況就已經十分嚴重,由於降雪、低溫或氧氣不足造成的自然減員比例高達20%,現在印軍的條件要好得多,但是每天依舊有很多傷亡,雖然很多士兵在病情好轉之後立即回到了崗位,但是印軍方將領證實,這已經嚴重影響了印軍的備戰情況。因為「冬將軍」才是印軍面臨的最大威脅,當地最低氣溫低至零下40度,此外還伴有暴風雪,在這種情況下,印軍士兵如果赤手握槍都會被凍傷,根本沒有辦法投入戰鬥。

印媒稱,近期印軍想盡一切辦法為北部邊境的駐軍搜羅各種寒區裝備,但是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依然不容樂觀。雖然距離62年的戰敗已經將近60年,但是印度卻始終無法為士兵生產合格的高原寒區作戰服裝,因此印軍被迫以極高的價格從國外進口,這導致很多前線印軍士兵都無法獲得足夠禦寒的服裝,這對其士氣的打擊十分嚴重,在大雪封山後,這種低落情緒更加嚴重,印軍方承認,有不少士兵在「與世隔絕」幾個星期甚至幾個月後擔心一旦出事的話,自己將被軍方拋棄,這使其戰鬥力大幅下滑,實際上對印軍來講,撤兵才是唯一明智的選擇。

相關焦點

  • 高原氣候嚴寒將至,印度前線部隊大規模減員,撤兵已成定局
    但是在喜馬拉雅山脈本身氣候就很殘酷,進入冬季之後,印度在當地的後勤力量只能勉強支撐之前的駐軍數量,大量增兵之後,印度的後勤已經不堪重負了。據印度某軍事論壇爆料,印度前線駐軍出現大面積的非戰鬥減員,因為後勤無法支撐,面對高原的極寒環境,印度軍隊已經無法繼續堅持了。面對這樣惡劣的情況印度撤兵已經是唯一的選擇,猶豫不決的話,只會使軍隊遭受的損失更加嚴重。
  • 印軍前線部隊扛不住了,印媒卻對中國倒打一耙?西部戰區有言在先
    1月9日,中國軍方證實中國邊防部隊1名士兵在中印邊境走失。印媒藉機對此事進行了不實炒作。在中方的交涉下,該走失士兵已於1月11日由印方移交中國邊防部隊。
  • 國產新型睡袋送抵前線,印軍談判囂張態度不再,俄:莫迪承認差距
    對於我們國家這種新型睡袋,印軍卻沒有。他們自從在邊境地區開始對峙以來,生活條件非常的差。自從天氣開始變得寒冷起來,他們也是越發的痛苦。,連想喝一個不結冰的飲料都是困難的。而且他們現在還使用著保暖性極差的睡袋。自從我國的保暖睡袋運到前線之後,印度的代表在和我們談判的時候態度發生了明顯的改變。俄羅斯的有關專家,也認為莫迪現在就是再自信也不得不承認中國和印度裝備之間的巨大差距。
  • 印媒曝印軍進入"不戰不和"模式 企圖維持對峙現狀
    摘要: 印度邊防部隊非法越界進入中國洞朗並強力中斷中國修路工作已近2個月,因印方遲遲不肯撤兵,雙方軍隊仍在緊張對峙。在此背景下,印媒10日發文稱,印軍目前已經進入「不戰不和」模式。
  • 印度牛皮被戳穿,邊境氣溫驟降,大批印軍還未出戰就已凍傷
    近來印度不僅派出大批精銳部隊前往拉達克地區,同時還動用了各種戰機,坦克,這足以看出印度對高原作戰的重視程度。然而,隨著邊境氣溫急劇下降,拉達克地區也步入嚴寒環境。印度的後勤保障能力也成為了大家茶餘飯後熱議的話題,雖然印軍高層多次揚言已經做好了萬全準備,後勤保障充足。事實卻是大批士兵均出現凍傷,一槍未開就已經送進醫院,可以說是徹底戳穿了印軍吹噓的牛皮紙。
  • 邊境印軍補給無望,印媒呼籲雙方撤兵,印度強硬派政客卻另有打算
    如何確保一線士兵的溫飽是目前擺在印度軍方面前的最大難題,印軍糟糕的後勤保障能力和運輸能力顯然配不上他們的野心。雖然說印軍高層早在八月份就注意到了這一點並給予了足夠重視,但直到目前士兵過冬所需物資的巨大缺口還沒有被補齊,印方代表前段時間專門針對此事的美國之行也沒有讓問題得到實質性的解決。
  • 列城突發地震,交通線被擠壞,印軍基地後勤物資或大面積受損
    莫迪政府正在對地震損失進行統計,同時儘量減少地震災情對印軍基地後勤物資運輸的影響。莫迪政府再迎難題,列城地震或將影響軍備物資運輸印度最近一段時間瘋狂地在邊境搞事情,先是大規模增兵邊境,此後又組織了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軍事後勤補給,向駐紮在印度邊境實控線達拉克地區的20多萬士兵提供過冬物資。而此次後勤補給幾乎是舉全國之力,讓印度財政捉襟見肘。
  • 拉達克氣溫驟降,印軍準備撤兵?現在想走都走不了了
    拉達克氣溫驟降,印軍準備撤兵?現在想走都走不了了自從之前夏天印度和中方發生衝突以來,印度就不斷向拉拉克地區增援兵力,到目前為止印度已經中印邊境地區部署了數十萬士兵,但是印度後勤系統嚴重落後,無法滿足這數十萬士兵的需求,眼看現在拉達克地區馬上就要大雪封山了,如果在大雪封山之前不能夠存夠過冬物資那麼印度想要平安度過這個冬天,恐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據了解現在出現凍傷的印度士兵已多達1萬多人,在這種情況下莫迪不得不考慮撤兵
  • 400輛坦克泰山壓頂,印度軍隊終於讓步求和,撤兵進入倒計時
    據印軍指揮官透露,現如今已經進入撤兵倒計時。根據協議,他們會分成三步走,第一步是將所有的坦克和裝甲車從邊境撤走,隨後撤走30%的兵力,最後雙方部隊完成脫離接觸。 400輛坦克泰山壓頂 印軍終於妥協了 一開始,印度在邊境對峙上態度尤為強烈
  • 美1.1萬套防寒服到貨,印軍打開後傻眼了,「男人味」直衝天靈蓋
    據悉,此次採購案是依照美印兩國在今年9月份籤署的一份基礎性合作協議而來。印度希望通過這筆緊急採購來緩解拉達克地區印軍士兵過冬難的問題,儘可能保留足夠多的兵力在高原前線。不過印軍在收貨後卻發現了一些端倪,當這批貨物開箱後,一股子刺鼻的「男人味」直衝天靈蓋,印軍也是當場傻眼。
  • 圍堵我國牧民被我軍趕走後,印軍卻主動要求撤離前線,被嚇怕了?
    印度方面圍堵我國牧民近日,有俄羅斯媒體稱:在中印對峙中,由於印度沒有在高海拔地區上佔到便宜,因此,他們又把目標轉移到了低海拔地區的牧場上,日前,一些印控地區的居民在貼近實控線的區域搭建帳篷,並且還把牛羊驅趕到我國境內放牧。為此,我國牧民上前對印度牧民的行為進行抗議,然而,印度方面卻做出了出格舉動。
  • 邊境局勢再次惡化,印軍精銳揮師北部高原,大批特種部隊奔赴前線
    近日印度軍隊再次做出危險舉動,大批精銳部隊調轉槍口揮師北上北部高原邊境,顯然,巴基斯坦未能完全拖住印軍主力。 值得注意的是,在印軍此次調動的多支精銳部隊中,印度陸軍的「拉什特裡亞步槍隊」格外引人注目。
  • 大雪封山後勤補給中斷,列城醫院人滿為患,印軍司令開始撐不住了
    這位薩伊中將表示,印度國防工業需要發展,這樣才可以提供滿足武裝部隊需求的軍用物資。知情人士稱,進入10月份以後,拉達克地區的氣溫開始驟降,突如其來的大雪封住了印軍列城一線的後勤補給線,位於列城的醫院裡面已經人滿為患,住院的士兵多是被凍傷的。印度陸軍副司令的言論,說明其一線部隊已經開始撐不住了,如果禦寒物資不能及時到位,印軍士兵還會出現更多凍死凍傷的情況。
  • 印度邊境公路遭大雪切斷,五萬大軍面臨斷糧,俄:撤兵進入倒計時
    根據印度媒體的報導,該國邊境地區連降大雪,通往印軍前線駐紮地區的公路已經都被大雪覆蓋了,印度的交通設施比較落後這是眾所周知的事情,如今,最重要的後勤通道被大雪切斷,引起了前方一線士兵的恐慌。按照印軍高層的說法,在大雪封山之前,印軍就在邊境地區大興土木,打通了多條公路,還新修了40多座橋,印軍後勤部隊也及時完成了對一線部隊的補給,足夠部署在一線的五萬士兵在接下來的4個月裡都有充足的彈藥。但是,就如印軍高層所說,印軍後勤優先補給完成的是諸如T-90坦克、防空飛彈、榴彈炮這樣的軍火,而印軍在冬季最需要的防寒物資和食物,卻沒能準備齊全。
  • 印軍再次突破底線,對聯合國人員猛烈開火,大批巴軍部隊趕來救援
    然而就在該消息傳出後不久,印軍就不斷地在克什米爾地區挑起戰爭。印巴兩國主要是為了爭奪克什米爾地區,此次印軍主動挑釁主要是想用強硬的手段徹底將巴軍趕出克什米爾地區,好讓印軍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應對更大的敵人上面。不難看出,如今的印度可謂是四面樹敵,但是印度似乎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此次印軍不僅在克什米爾地區實施開火,還打死了大量的巴基斯坦軍民,隨後引起了國際社會的高度關注。
  • 拉達克暴雪凸顯中印差距:印軍「放棄抵抗」,我軍3天清通運輸線
    位於高海拔地區的印度內政部所屬邊境警察部隊已經達到心理耐受極限,多次向內政部打報告,要求儘快撤離或輪換。但是,印度警察部門高層只給他們送來的糖果和口頭表揚。按照印度方面的計劃,他們還要至少招募1萬人的警察部隊,以增強中印邊境地區的軍事對峙力量。所以,拉達克前線地區的印度軍警只能期待近期雙方第九次軍長級會談能夠達成撤離協議。
  • 巴基斯坦邊境爆發激戰,多名士兵壯烈犧牲,印軍叫囂越境打擊
    近期,巴基斯坦境內多地發生了針對平民和安全部隊的襲擊事件,造成了大量的人員傷亡,這促使巴軍方集結優勢兵力,在武裝分子活躍的地區展開大規模圍剿行動,包括南部的俾路支地區,以及北部靠近阿富汗的部落區
  • 中方數百輛車雪原疾馳,印軍用毛驢馱物資
    據有關媒體在1月1日的報導,元旦到來之前,駐藏部隊的過冬物資就已經全部送達到位。據了解,這一次我軍給前線部隊送達的物資達到了數千噸。負責運輸物資的某運輸旅為此出動了100多輛運輸汽車,通過2000公裡的路程,終於趕在元旦之前解決了駐藏部隊過冬物資的問題。
  • 最可怕敵人終於到來,幾十萬印軍面臨滅頂之災,這次莫迪求仁得仁
    在1998年的印巴卡吉爾之戰中,由於缺乏合適的禦寒裝備,且對戰場情況估計不足,印軍因為凍傷而導致非戰鬥傷亡比起戰鬥傷亡,可謂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儘管如今距離卡吉爾之戰已經過去了20多年,印軍也宣稱自己在禦寒防凍傷等領域取得了長足進步,但就眼下的實際情況來看,印度人所謂的「長足進步」或許採用的只是印度的衡量標準。
  • 印媒繼續「放風」:為迎零下40度天氣,印軍在中印邊境建「特殊庇護...
    談判還在繼續,印媒「放風」也沒停。《今日印度》18日報導稱,為迎接零下40度的極寒天氣,印軍在中印邊境所謂「拉達克地區」為士兵建造了「特殊庇護所」。▲《今日印度》:為應對冬季裡來自中國的挑戰,印軍在「拉達克地區」的庇護所升級《今日印度》援引軍方消息人士稱,為了保證在「拉達克地區」部署士兵在冬季的作戰效率,印軍已為部署在該地區的所有部隊完成居住設施建設,包括建造快速拼裝式的庇護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