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魚苗長到多大能和大魚合缸,不必著急飼養魚苗的容器有很多!

2020-12-05 養魚老道

圖文/養魚老道 原創

魚友們問到了這個問題,就是孔雀魚的小魚苗長到多大才可以和成魚合缸?

這個問題其實很難有個確定的數值,有的魚友說,等到小魚長到2釐米以上,其實這個釐米數很少會有人去測量,而且大多數也根本測不準。

有的魚友說半個月或者一個月,但是這其中牽扯到了我們投餵的是什麼飼料,以及小魚苗的生長速度,有的魚友一直投餵的是豐年蝦,有的魚友投餵的是魚飼料,這個根本就沒有辦法去考量。

另外的一些魚友說,分出雌雄之後就可以把小魚苗和大魚合缸了,這個倒是有點道理,因為只要是能夠分出公母,基本上小魚苗就已經很大了,這個時候大魚是吃不下的。

其實能夠提出在這個問題的魚友,一般的情況是因為家裡的魚缸不夠用,所以急於把小魚苗和大魚合缸。

養魚老道以前也遇到這樣的情況,大多數時候就是看小魚苗是否能夠大過成魚的嘴巴,就這一條基本完事了,現在的孔雀魚質量不是很好,尤其是自己繁殖的小魚苗,其中會出現一些殘疾。

比如說從遊姿上我們就能夠看出,體型不正的魚苗是身體筆直一個姿勢遊的,有點竄的味道,有的魚苗身體背部塌陷,還有的魚苗天生就是針尾或者尾巴變形,那麼我們就可以拿這些魚苗做實驗了,先把它們扔到魚缸裡,看大魚吃不吃就是了。

一般的魚苗新到魚缸裡,大魚都會去追逐它,如果它們吞不下去就會逐漸放棄,如果魚缸裡障礙物較多,小魚苗也會有一定的概率倖存下來。

但是,我們永遠不要去忽略的一點就是,魚缸裡混養的其他魚,比如說藍曼龍之類的,嘴巴就比孔雀魚大,如果魚缸裡飼養有燕魚的話,除非我們的成年孔雀魚個體較大,否則的話,即使是成年雄魚,也完全有被燕魚吃掉的危險。

這就要看我們所飼養的燕魚體型多大了,像現在的秘魯,以前的銀燕等等,還有寬版的墨燕、個體都不小,一般的孔雀魚是很輕鬆的就會被吃掉,所以說有成年燕子的魚缸裡,小孔雀魚苗是堅決不能夠合缸的。

如果實在是沒有空間,不是還有隔離盒嗎,我們就先養著也是可以的,這個問題我們一定不能夠著急,小孔雀魚苗如果是飼養的密度合理,在很多的瓶瓶罐罐中都可以生活,像普通的礦泉水瓶,打上幾個眼,往魚缸裡一掛,完全就可以飼養魚苗的。

我們小時候都是用的罐頭瓶,到了冬天沒地方放置小魚苗,魚缸裡就能轉著圈掛滿罐頭瓶子,還不是一樣的飼養?一點問題也沒有的,到了夏天溫度適應,隨便找一個大的塑料桶也能夠養很多。

如果是放置在陽臺上生出綠苔來,那就更好了,孔雀魚苗會生長的更快,但是溫度太高就要搬回室內,飼養一個夏天,小孔雀魚都能達到和成魚合缸的標準了,現在這個季節裡只能先將就了。

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問題敬請關注,謝謝!

相關焦點

  • 剛出生的孔雀魚苗,和半個月大的蝶尾苗養在一起,會被吃掉嗎?
    結果過了一天我就發現,還有藍色妖姬在不斷生產,魚缸裡又多出來60多條孔雀魚苗,都是剛出生的,為了防止它們被大魚吞食,也只能和金魚苗混養了。60多條孔雀魚苗,45條蝶尾苗,水體多大合適?很多的新魚友總在一直叫嚷著,自己飼養的孔雀魚苗為什麼會出現針尾或者死亡的問題?
  • 孔雀魚苗經常出現在魚缸水面正常嗎,多大的魚苗不會被水泵吸附?
    其中有一位魚友評論道,我家六瓦的水泵都能吸住吸死三四釐米的蘭壽苗,你這個孔雀魚苗還不是都得吸進去?還有一些魚友問到了,孔雀魚苗都在水面遊動是不是缺氧了或者患病了呢?體質決定一切,其他的問題都是多餘的,無力遊動和到水面攝食,它能是一個狀態嗎?
  • 孔雀魚小魚,多久能和大魚一起合缸飼養?取決於以下很多因素
    飼養密度一大、水溫一高,小魚的死亡率就會大幅度提升。光照時間過長,不但容易導致水溫不恆定,還會造成過度爆藻等現象,對於小魚苗也不是什麼好事情,那麼,最好的辦法,就是把小魚苗和大魚合缸。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幾點:第一、大魚的飼養密度不大、水體空間大如果說我們的魚缸裡有幾十條成年孔雀魚,只有十幾條小魚苗在那裡和它們共同生活,尤其是個體較小的,那麼,基本上它們必死無疑。
  • 孔雀魚小魚,多久能和大魚一起合缸飼養?取決於以下很多因素
    光照時間過長,不但容易導致水溫不恆定,還會造成過度爆藻等現象,對於小魚苗也不是什麼好事情,那麼,最好的辦法,就是把小魚苗和大魚合缸。其實,這個問題,根本不算什麼問題,但是很多新魚友都在詢問,原因會在哪裡呢?
  • 為什麼孔雀魚苗容易針尾,而其他卵胎生觀賞魚的魚苗卻很少見?
    如果我們拿個放大鏡仔細查看,就會很容易看到,已經成活的小魚苗在搖尾期間就可能出現了針尾,而一旦出現針尾這種現象,小魚苗有可能在產卵板上掛不住跌落到缸底或者直接死亡,當然有些觀賞魚的魚苗本身就適合在底部繁殖,跌落缸底也沒有問題,但是大多數這種情況,就是魚苗體虛或者針尾了,這個現象大魚是不用放大鏡也能看到的,所以它們就會毫不客氣的吃掉這些魚苗
  • 使用綠水飼養孔雀魚苗,是不是初期可以不用投餵魚食了?
    在剛才的一篇文章中,養魚老道提到了我的孔雀魚和金魚和平共處,並且繁殖了很多的小魚苗,有的魚友問到了,我的這些孔雀魚苗使用了什麼開口料?我很不好意思的告訴大家,我根本就沒有餵過它們,事實就是如此,我也沒有什麼不可以實話實說的,那麼它們是靠什麼生存的呢?
  • 孔雀魚苗長白毛、被水泵吸附或者爛尾巴,都會與一個原因有關
    因為魚店老闆這幾天出去進魚了,後天就回來了,說不定能給我帶回來一些好品種的觀賞魚呢,我也需要調整一下魚缸裡的飼養品種了,看到很多全紅孔雀魚都快生了,其實我也有些捨不得,不過目前也只能如此了。被水泵抽走的小魚苗不是沒有,但是絕對不會是大多數我也看到了很多魚友飼養這些小魚苗的魚缸,絕對不會有超過80釐米的,大部分都是很小的魚缸,最多大不過50釐米,在這樣的小魚缸裡,一個水妖精就完全可以了,我的80釐米魚缸,也不過是使用了一個15瓦的水泵,而且還把流量開到最低,它怎麼可能把小魚苗給輕易地抽走,這不是很奇怪的事情嗎
  • 不是魚苗愛針尾,原因就是下列問題
    早產兒必定是體質虛弱,很可能養不活的我們可以看到正常的孔雀魚苗,剛出生的,如果不去仔細觀察是根本看不到小魚苗的卵黃囊的,只有早產的小魚才會有大大的卵黃囊,甚至於出現出生了很長時間,小魚苗仍然有大批趴缸不起水遊動的現象,對於這類的卵胎生觀賞魚苗,我們全部視為早產兒。
  • 孔雀魚苗的飼養,你們懂嗎,「爆缸」其實是有學問的!
    孔雀魚苗的飼養,你們懂嗎?爆缸其實是有學問的!最近有網友私信小編說家裡的孔雀魚產了好多卵,應該如何飼養這些小魚苗呢?孔雀魚成魚的飼養相對來說是比較容易的,但剛出生的孔雀魚難度要稍微的高一點。所以在飼養的時候,需要注意以下這些事項。
  • 很多孔雀魚的魚苗死在了隔離盒裡,原因到底會在哪裡?
    因此來說,很多魚友使用隔離盒繁殖孔雀魚之類的小魚苗,最後之所以它們會發病,大部分都是因為魚苗的飼養數量過多、水質較差、氧氣量不充足和投餵過量等這些問題,導致了小魚苗逐漸開始患病,最後出現大批量死亡的現象。
  • 為什麼你的孔雀魚苗長的很慢
    今天給大家說下孔雀魚苗為什麼長的很慢的原因,在孔雀魚母魚懷孕期間最好不要勤換水要用老水養著,因為勤換水會刺激母魚早產,小魚還沒發育好就生出來了這樣生出來的小魚體質弱沒有發育好,就造成了小魚長的慢。這也是本人養孔雀魚多年的經驗,那些用老水養出來的懷孕母魚生下的小魚發育的很好因為它的孕育期長生出來都很健康長的也快一兩個月就能長到兩到三釐米左右,三個月左右就看起來很大了接近成魚了,而那些勤換說生下的小魚一兩個月都看起來沒怎麼長。所以想告訴大家想讓自己的孔雀魚苗長的快就必須要做到這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 做到這幾點,你的孔雀魚苗也可以長得很漂亮
    夏天了,又到了可以暢快養熱帶魚的時候,雖是暢快但有個問題困擾著很多朋友。和魚友聊天中發現,很多人都會被一件事困擾,而養過孔雀魚的人基本都遇到過這個問題,尤其是在新手期的時候,往往自己盡心盡力,全情投入的照顧它們,結果卻總是讓人失望的。
  • 繁殖季節魚苗大量出生,不注意以下三個問題,永遠也養不活的
    正好今天老鄒大叔家裡還有些魚缸空閒著,我把前一窩和第二窩的小金魚苗,除了個別小的長不起來的以外,其他的全部打包讓他撈走,用以分擔我這裡魚苗過多的壓力,我的那些孔雀魚苗還等著吃飯呢。那麼,很多魚友近期都會遭遇到觀賞魚繁殖的經歷,家裡無意中多出了很多小魚苗,然後就會有魚友不斷地來諮詢:小魚苗為什麼會死,為什麼精神不振,為什麼頻繁死亡,或者針尾或者水黴?
  • 孔雀魚生小魚的前兆 孔雀魚魚苗怎麼養
    孔雀魚是常見的觀賞魚,能與溫和的中小性型熱帶魚混養,號稱「百萬魚」,成年魚每個月生一窩小魚苗,所以深受魚友的喜愛。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孔雀魚生小魚的前兆和孔雀魚魚苗怎麼養吧!孔雀魚是雜食性小型熱帶魚種,雖然壽命不是很長,但是繁殖能力卻很強,號稱「百萬魚」。
  • 學會這幾招,孔雀魚苗就不會死!
    我以前養的孔雀魚魚苗就是一個非常好的例子。因為當時我剛接觸養魚,所以不怎麼會養魚,再加上我也沒有多餘的魚缸來養小魚苗,所以我就一直放在隔離盒裡邊養。但是你會發現,在隔離和養大的魚和在魚缸中養大的魚是不一樣的,隔離盒中的魚,生長速度是非常慢的,所以我們儘量去弄一個魚缸來單獨的去飼養小魚苗。
  • 剛出生的孔雀魚苗何時倒缸合適,使用什麼工具能夠撈取上來?
    很多魚友問到了孔雀魚苗的撈取和倒缸以及投餵問題,養魚老道這麼說吧,不會撈取魚苗的魚友不能說是就會飼養觀賞魚。 哈哈,我發現很多魚友撈魚的水平就不及格,包括了老鄒大叔,你若是讓他撈個魚,他就立刻愁眉苦臉了。
  • 孔雀魚苗的培育方法,兩個影響成長的因素,新手容易走進的誤區
    孔雀魚苗的培育方法,兩個影響成長的因素,新手容易走進的誤區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喜歡在室內飼養觀賞魚。養魚不僅能夠修身養性,還能提高生活的品質,活潑的魚兒也為室內增添了很多的生機。
  • 觀賞魚苗不是患病就是養死了,原因在哪,為什麼我要給魚苗分缸?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讓我們輕鬆養水,快樂養魚!昨天養魚老道看到了金魚苗和孔雀魚苗的狀態之後,立刻予以了換水和分缸的處理。明明質量很好的孔雀魚苗,為什麼出現了部分趴缸現象?早在幾天前,我就發現有部分的孔雀魚苗開始出現了趴缸的跡象,按理說這個事情根本就不應該發生,首先是水質和水溫沒有問題,飼養密度其實當時並不算大,只是最近幾天由於金魚苗的成長,顯得略微擁擠一點罷了。
  • 小孔雀魚苗為什麼容易發生針尾的問題,如何防止?
    我們可以用剪碎的冰紅蟲或者魚肉代替,這些個東西還是很容易就能搞到的,比起魚飼料還是強了很多。再次之,我們還可以購買魚蟲幹,也是很好的選擇。另一個容易導致小孔雀魚苗針尾的原因,就是水質的問題,現在過酸過鹼的水根本就不會存在,我們只要保證水質清新,不去大量換水就好。
  • 孔雀魚苗怎麼養呢?看你就知道了
    實際上,小孔雀魚苗在出生半天后倒缸沒問題,這個養魚老道都試過了,把它們從出生的瓶瓶罐罐裡輕輕倒到大魚缸裡,根本不存在什麼問題,直接倒缸就好了,但卵生的小魚苗卻不行。這種雜食性魚類,如果用源湖的水,那麼水中就會有藻類,這些藻類是魚很好的餌料,這樣可以減少魚食,另外,我們還可以到野外捕食,如水蚤、水蚓等給魚吃,或者直接用一些小顆粒的商品餌吃。還有就是母魚肚子發黑,洩殖孔突出,是即將下毒的幼魚的表現。母魚可單獨撈出飼養,若為新水,可迅速產仔。通常夜間產仔數、產仔數,一般看母魚的大小,可以多產百條以上,少產百條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