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開架勢唱「大」歌?民族唱法別再走「歪」路!

2020-11-23 人民網四川站

原標題:拉開架勢唱「大」歌?民族唱法別再走「歪」路!

這幾天,北京音樂廳見証了一場「壯舉」。從11月19日至21日,61位民族男高音、17位民族女高音和合唱團組成了百餘人的「浩大」陣容,他們在這裡連續登臺三晚,唱響了《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北京頌歌》等觀眾記憶深處的中國旋律。

大聲勢總是更容易引起注意,這三場音樂會,的確是釋放給音樂界的一種信號。

至今,「民族男高音經典音樂會」已舉辦至第三屆。今年,受疫情影響,音樂會想過在線上直播,但總策劃、著名歌唱家鬱鈞劍覺得,終歸還是現場更具感染力,也更有「儀式感」。在他看來,眼下,民族男高音乃至民族唱法,都迫切需要更多的關注。一檔檔歌唱節目捧紅了無數流行歌手,熱播的《聲入人心》等綜藝也為美聲唱法引來了不少流量。相較之下,民族唱法的處境,顯然已經有些「式微」和邊緣化。

「西洋唱法是『美聲』,那誰是『不美聲』呢?」鬱鈞劍尖銳地提出了當代樂壇中一個需要重視的現象:美聲唱法,似乎已經成為了衡量一切的標準,「沒有人用芭蕾舞的標準評判民族舞,沒有人用油畫評判國畫,也沒有人用外國建築來評判中國建築,美聲唱法卻可以用來評判民族唱法。」

比如一個極為重要的問題就是,漢語有十三轍,有四聲,還有許多西方語言中不具備的發音,語音差異進而決定傳統的民族唱法更適合「腦後摘筋」的吊嗓,美聲唱法適合「打開」的音階訓練,但現實中,演唱者往往被要求用西方語言的發音狀態來咬中國字,用美聲唱法訓練民族唱法。

更多問題緊隨而來。美聲標準的規訓下,無論演唱者還是音樂作品,都隻能朝著「宏大」的方向靠攏,民族唱法內部不同類型之間的差異也被逐漸抹平,拉開架勢唱「大」歌幾乎成了統一的模板。錄制各種節目時,中國-東協藝術學院中國民族男高音聲樂藝術研究會陳永峰不止一次聽導演抱怨,現在民族唱法同質化太嚴重,大家聲音都一樣,表演甚至表情也一樣,那麼隻來一個人就可以了,慢慢地,展示平臺變得越來越狹窄﹔作曲家也有不滿,「過於學院派的聲音,總是唱不出想要的味道」,久而久之,那些發自肺腑創作的民族聲樂作品越來越少,千人甚至萬人都唱一首歌的情況屢見不鮮,比如那首《拉住媽媽的手》,近十年過去,仍然算得上民族男高音曲庫裡的新作品,《南泥灣》《二月裡來》等風格輕巧的歌曲更是很少出現了﹔歌唱家們同樣有苦難言,沒有展示的平臺,沒有足以傍身的好歌,新人很難走進大眾視野……種種現實和顧慮交織成了惡性內循環,壓縮著民族唱法的生存空間。

想要改變這些存在已久的情況並不容易,但鬱鈞劍始終記得,2014年著名音樂家周巍峙去世時,他去往靈堂弔唁,周巍峙的妻子、著名歌唱家王昆拉著他坐在一邊,語重心長地囑託說:「小鬱,你一定要多提『民族唱法』啊,不然以後就沒人說了。」當時的情形深深地烙印在他心裡,也始終驅策著他為民族唱法奔走呼號。「民族男高音經典音樂會」就是音樂家們共同為此做出的努力之一。

今年,音樂會由殷秀梅擔任藝術總顧問,呂繼宏擔任藝術總監,劉和剛任總導演,張也、李丹陽、方瓊、王宏偉等任藝術顧問。前輩們勠力同心,甘願退隱幕後,為後來人搭建起了這個難得的展示平臺:61名民族男高音來自全國各地,幾乎全部是80後、90後和00後,他們當中臥虎藏龍,於海洋、曾勇、孔慶學、黃訓國、毛一涵等都曾摘得金鐘獎金獎。本次音樂會還特別邀請了17名民族女高音歌唱家,也是清一色的年輕面孔。

連續三屆音樂會舉辦下來,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正視和嘗試扭轉民族唱法面臨的困境。「有更多人回歸民族唱法,就會有更多人意識到民族唱法的魅力。」鬱鈞劍說。

「其實,讓老百姓說起自己知道的男歌唱家,十個裡可能有八個是民族男高音。」陳永峰舉例,年長的如蔣大為、李雙江、閻維文,年輕一點的如王宏偉、劉和剛,都在歌迷心中佔據著一席之地,民族唱法並非沒有受眾基礎。這種源自民族血脈深處的歌唱方式,總是讓觀眾有發自內心的親近感。如何讓民族唱法更好地傳承下去,是業界必須直面的話題和挑戰。(記者 高倩)

(責編:袁菡苓、高紅霞)

相關焦點

  • 學唱歌|歌唱中三種唱法的定義以及運用
    因此說,美聲唱法注重發聲的科學性,特別講究聲音,追求聲音的光彩、力度和連貫、流暢、柔美。要求氣息通暢,高、中、低三個聲區統一,音域寬廣,聲音幅度大,嗓音中始終含有增強音響的「微顫」(Vibrato),即弦樂器上「揉弦」般的效果。顫動的幅度比其他唱法也大,聲帶及喉部肌肉的緊張度較其他唱法小一些。
  • 唱流行歌曲必學的流行唱法技巧
    流行唱法技巧有哪些? 流行唱法是「流行歌曲唱法」的簡稱,又稱通俗唱法。流行唱法最大的特點,就是簡單易唱、通俗方便。雖然在國內起步較晚,但發展迅猛,從某種程度上來看,其影響力已超過了美聲唱法與民族唱法。 流行唱法技巧有哪些?流行演唱所有的方法和技巧可歸納為五大基本功,五大基本功分別為:氣息、發聲、傳聲、咬字和情感。
  • 《想唱》動力火車粉絲民族風 引各民族酒歌大PK
    本周湖南衛視《我想和你唱》迎來了玉女掌門梁詠琪、新聲力量袁婭維和童年回憶殺動力火車。憑「啊啊啊……」促成《還珠格格》中「滿漢聯姻」的動力火車,多年仍然自帶「民族凝聚力」,現場吸引了八位少數民族的粉絲同臺合唱,各民族祝酒歌大放送成歡唱海洋,網友表示「這hin強勢hin民族hin動力」!
  • 李谷一《鄉戀》所謂的氣聲唱法,其實就是鄧麗君的流行歌曲唱法
    不過兩人也還是有一定的區別,郭蘭英比李谷一大14歲,趕上了更多的年代,也演唱過更多時代特色鮮明的歌曲。另外,郭蘭英不僅演唱民歌,還演唱晉劇和歌劇。李谷一則除了唱民歌,也演唱流行歌曲。郭蘭英:與時代相連的人民藝術家先說郭蘭英。2019年她被國家授予人民藝術家的稱號,能獲得這樣至高無上稱號的文藝工作者,在全國為數極少。
  • 潭州教育:小潭解說系列之流行唱法特點,簡單易唱、通俗方便
    聲樂唱法聲樂包括:美聲唱法、民族唱法和通俗唱法。美聲唱法:美聲唱法產生於17世紀初葉的義大利,以音質圓潤飽滿,音色華麗流暢而著稱。在長達幾個世紀的發展過程中,美聲唱法因為有大批專家學者的精心研究,其歌唱理論與訓練方法在三種唱法中,是最完整和系統化的。
  • 淺析流行唱法中「氣聲」的練習和運用!
    流行唱法源起於歐洲,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在我國流傳興起。具有大眾化和生活化、創造性和多樣性等特點。同時簡單明了、直抒胸臆,旋律和節奏都非常鮮明,內容、題材多以愛情、親情、勵志為主題,以不同風格抒發當代人的自我感受和心理體驗。
  • 掌握這些民族唱法技巧,您的歌唱水平就能顯著提高!
    中國的民族唱法繼承傳統民歌唱法的精華,又大膽吸收美聲發聲法的技巧,具有音域寬廣、聲音圓潤明亮、咬字發音親切、演唱風格淳樸優美等特點。 一、民族唱法氣息的運用 中國民族唱法有吸氣深,存氣多,運氣足,用氣活等特點。
  • 外國歌唱家唱中國歌:民族調 花腔味兒
    《彎彎的月亮》、《月亮代表我的心》、《吐魯番的葡萄熟了》、《青藏高原》、《鴻雁》、《瑪依拉變奏曲》、《在希望的田野上》等等,昨晚的音樂會演出曲目涵蓋中國多個民族的歌曲,這些年輕歌唱家中有些雖然在中文的吐字發音上並不很標準,但是他們的勇氣和對中國音樂的熱愛使他們在演唱中國歌曲時充滿激情,也贏得了現場觀眾陣陣的掌聲。他們是參加美國亞裔表演藝術中心一年一度舉辦的「iSING!
  • 氣聲唱法的學習方法(建議收藏)
    先氣後聲,以氣帶聲,氣息要勻緩而濃重,呼吸可用大口中的氣,可使人們聽到從話筒中發出的換氣的聲音以達到特殊的藝術效果,特別是表現如泣如訴的感情時,應讓聽眾聽到大口氣息吸氣聲造成的氣訴的情境,使演唱產生真切感人的、動人的藝術效果。學員可用「月亮代表我的心」這首歌作為技巧模仿的例子。
  • 孫琪:路在腳下,歌在遠方
    但她的歌,含血蘸淚,直擊靈魂,影響了一大批人;她的教學,造就了一批才華橫溢的藝壇新秀,圓了無數音樂愛好者的夢想。  年少時逐夢前行,歷經波折不改初心。孫琪的歌,輕吟時潺潺流水,激越處大江奔流,道盡一年四季、人生五味。她的聲音清澈柔美,她的歌曲感性十足。聽她的歌,萬種風情如影隨形,惆悵年華似水流淌。  歌以抒懷催人奮進  歌,是歌者靈魂的寫照。
  • 吳哈哈《起床歌》上線 聆聽平凡生活的小確幸
    今日,由成都塔堡文化傳播有限公司(Top-Music)出品,鯨魚向海(北京)文化有限公司發行的元氣少女吳哈哈最新單曲《起床歌》在各大音樂平臺首發上線,歌曲明快的節奏,輕鬆的語調,一掃早晨想要賴床的沉悶,開啟了活力滿滿的每一天。
  • 黃綺珊嘶吼式唱法備受爭議 情緒失控不倫不類
    繼音樂人「耳帝」發表了一篇被轉發上萬次的質疑黃綺珊唱功的長微博後,同為《我是歌手》參賽者的周曉歐,前日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竟然直接表達了對黃綺珊唱法的不喜歡:「嘶吼唱法沒感情,情緒失控不專業。」「黃媽」唱功的好與壞,已成為近來網上的最熱門話題之一。
  • 周曉鷗:黃綺珊嘶吼唱法沒感情 情緒失控不專業
    華商報3月22日報導,《我是好聲音》西安演唱會4月13日在曲江會展中心即將開唱,《我是歌手》實力唱將齊秦、周曉鷗、沙寶亮,攜手"好聲音"學員吉克雋逸、多亮、曹寅、倪雅豐,為你帶來一場音樂盛宴。就在西安演出即將拉開帷幕之前,昨日凌晨一時許,剛剛結束《我是歌手》新一場節目錄製的周曉鷗,接受了本報的電話專訪。
  • 中國民族民間音樂——少數民族民間歌曲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文化在當今社會成為了一種資源,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少數民族能歌善舞,在少數民族中比較常見的有傳說、歷史和神話為主的敘事歌曲,有勞動生產時唱的勞動歌曲,有表現愛情和日常生活的歌曲及各種儀式上演唱的歌曲,由於我國少數民族眾多,本系列內容將著重以蒙古族、藏族、維吾爾族、彝族、羌族、侗族和壯族幾個民族的歌曲進行講解和學習。
  • 《我是歌手》華晨宇再奪第一,可騰格爾卻把我唱哭了
    而本期的踢館嘉賓是騰格爾,在我的印象中,他一直是披著一頭放蕩不羈中長髮型,粗獷的蒙古大叔,聽他的歌聲就能聯想到蒙古大草原,但這次,他才是唱到我心裡的那位歌手。但這次他一改之前的形象,光頭上場,唱的歌曲也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歌曲《天堂》,卻帶給我們比之前更加不一樣的感動。
  • 賈堂霞:過去唱的什麼歌今天咱來唱
    1988年,賈堂霞到北京參加第三屆全國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榮獲業餘組民族唱法三等獎。1991年,她被武警文工團特招,從山東來到北京,走基層、下部隊,為戰士們獻藝,還參加了一些大型演出活動。1998年,她轉業進入中央民族大學附屬中學,走下舞臺站上講臺,成為一名音樂教師。
  • 唱歌技巧:歌手都在用的唱高音技巧「混聲」如何唱呢?
    混聲發聲法是指喉頭的位置和咽腔打開的長短、寬窄和收縮的比例調節到恰當好處的意思,就是無論唱哪個聲部、無論節奏的變化快慢、音色始終統一沒有痕跡感,並且頭腔共鳴和胸腔共鳴結合的密切。方法是:對著鏡子看著自己的喉頭,一邊小聲哼,一邊使喉頭向下移動。
  • 音樂劇王子鄭雲龍跨年唱網絡歌《嘴巴嘟嘟》,網友:神仙下凡歷劫
    只因節目組為這群高學歷高顏值大長腿的藝術家們選的歌實在一言難盡。紳士的王晰同學唱的是蔡琴的《遺忘的時光》,當他漂亮的低音炮嗓音響起,講真,骨頭都酥掉了。蔡程昱石凱同學開口脆,演唱的是汪蘇瀧同學的《小星星》,雖然多少有點違和,但歌還是好聽的。
  • 致音樂藝考生:流行唱法怎麼考?可以從這杯Mojito開始
    帶你了解一下聲樂藝考中的流行唱法 流行唱法,又叫通俗唱法或自然唱法,是指演唱通俗和流行歌曲所用的表演手段。其演唱技巧有氣聲唱法、假聲唱法和低吟唱法。從演唱的風格角度,大致可分為勁歌型,柔美型和藝術型三大類。
  • 「輕聲唱法」,讓你音色像王菲一樣「仙」起來
    就唱歌而言,不同類型的歌適合的音色不同,合適的音色固然加分,良好的唱歌技巧卻也不容忽視。不管你的音色屬於哪種類型,唱歌時都應該避免「大白嗓」的唱法,大白嗓主要指唱歌時完全在用真聲扯著嗓子去唱。這種唱法不僅不好聽,還會傷嗓,任你擁有再好的音色,也無法完好展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