莉莉絲CEO王信文:創業6年,我犯的那些錯

2021-01-09 獵雲網

【獵雲網北京】8月26日報導

憑藉《刀塔傳奇》莉莉絲成為了國內遊戲公司裡的黑馬。

也是《刀塔傳奇》讓莉莉絲跌落低谷,2015年《刀塔傳奇》的侵權糾紛最終以《刀塔傳奇》改名《小冰冰傳奇》,付出巨額和解費結束。回顧這一事件,莉莉絲CEO王信文在《我所經歷的失敗》中自述:「我內心深處不願意相信,這個遊戲的成功跟IP的關係有那麼大。」掌舵人的心結,讓莉莉絲開始迷信創新萬能,造成1年籤下11款創新遊戲付出1.2億巨資、回報卻不到3000萬的巨大反差。

Appannie在2019年發布的報告顯示,莉莉絲已上升至4月出海中國遊戲公司的收入第五,頭頂只剩下了騰訊、網易、IGG、Funplus這4家成名已久的上市大廠。

2019年初,王信文分享了在創業過程中的一系列感悟。

創業6年,我犯過的幾個常識性錯誤

1 不關注競爭對手

牛逼的公司都很喜歡這麼說。亞馬遜的創始人貝索斯很多場合都半開玩笑地說:「不要關注你的競爭對手,因為他們又不給你錢。」

微信的創始人張小龍,最近在點評「子彈簡訊」APP的時候也說:「看了一眼截圖,還不值得我安裝體驗一下。我們將來會落後的原因可能是因為不了解用戶,而不是因為我們不了解競爭對手。」

聽起來都特別有道理,對不對?我曾經也是這麼覺得的。因為我們公司做的遊戲曾經也在中國的APP暢銷榜第一待過一年。那個時候,我也從來不看競爭對手的遊戲。直到有一天,我下了一堆友商的產品體驗了一下,才大吃一驚:原來友商的產品畫面、玩法的進化程度,已經大大超過了我的想像。

於是我才明白:了解競爭對手,其實是非常好的了解用戶的途徑。而不關注競爭對手,其實是一種鴕鳥心態,把自己封閉起來,然後自我感覺良好。

用戶喜歡什麼、需要什麼,他們不一定有機會用自己的嘴巴告訴你。但是,他們一定會用自己的錢和時間投票。如果某個競品的市場表現好,一定說明了它在某些方面更符合用戶的需要。

關注和了解競爭對手後,初級的方法是:照抄。而高級一點的方法是:洞察用戶在使用產品背後的需求,找到更好的解決方案,融入到自己的產品裡。

貝索斯沒有告訴我們的是,其實他的公司有個「競爭情報組」(competitive intelligence)。在美國職場人脈網站LinkedIn上面一搜,可以搜到亞馬遜有很多這樣的職位在招聘。而他們的主要工作,就是在其他電商網站上大量購買商品,評測他們的各種服務,然後匯報給貝索斯。

2 不想花大力氣招聘關鍵人才

設想一下,公司要開展一項具有挑戰性的全新業務,需要一個新的負責人。如果你是CEO,你會從已有的得力幹將裡提拔一個,還是從市場上招聘一個有類似經驗的人?

過去幾年,我大部分時候都選擇了前者。為什麼呢?因為這樣做最輕鬆啊。

但最後的結果往往不盡人意。團隊往往需要浪費很多時間,走很多彎路,才能最終走到正確的方向上。究其原因,對不熟悉的領域,我們常常低估了做成的難度,而又高估了學習的速度。

舉例來說,同樣是拍電影,文藝片和商業片,愛情片和動作片,動畫片和真人片,需要的導演、團隊都是完全不一樣的。如果我們忽視了其中的差異,非讓拍愛情片的去拍動作片,最後拍出來的有可能是愛情動作片。

3 不相信管理

這點說起來特別可笑,但確實是真事。

我在之前的公眾號中寫過,我曾經在騰訊工作了近4年,但混的特別差。沒有帶過任何人,沒有任何管理經驗。在我離職前一年的一次考評中,我甚至被打了「C」,幾乎是勸退的意思。

我創業之初的幾個重要夥伴,也都是來自騰訊。但是因為我在騰訊的資歷比較淺,所以我找來的人,也都沒什麼管理經驗。如果他們當時就知道我被打了C,估計都不會跟我一起創業。

但是好死不死,創業的第一個項目居然做成了。一堆沒有任何管理經驗的人,也能做成事,這讓我更相信了一件事:管理不重要。

一個認為管理不重要的人,會把公司做成什麼樣子呢?答案就是一團糟。

1)我會對所有我看不爽的事情,甚至各種執行細節指手畫腳,美其名曰「扁平化」管理。公司人少的時候,問題還不嚴重。可公司上了幾百人的時候,問題立刻出來了:因為我什麼事情都可能管,所以很多負責人對業務缺少完整的決策權。沒了權力,責任也模糊了。

更嚴重的是,時間久了,大家都不把事情當自己的事,只把事情當成是」老闆的事情「。

現在,我對扁平化有了更深的理解:可以向所有人了解情況,但是只跟少數人討論決策。

2)選擇關鍵崗位負責人時,我不看重管理經驗,只看重專業能力。

結果就是我選中的這個負責人,經常把自己累個半死,但是團隊的整體產出完全不行。帶團隊,真的是需要經驗的。專業能力,和帶團隊能力,是兩種關聯性比較低的能力。前者是對事情的理解,而後者需要對人的理解,完全不是一回事。

3)我拒絕在公司搞績效考評和職級評估。

前面說了,因為我自己就是績效考評的受害者,所以我不想在自己的公司裡搞這套。但是後來同事們不幹了:他們需要來自公司的反饋,他們需要可預期、有節奏的成長反饋。所以2017年,公司到了300人的時候,我才在同事們的壓力下,把績效考評補上。

終於有一天我明白了,如果我覺得自己的管理理念很先進、很時尚,那一定是錯覺。那只是因為公司小而已。如果公司人數多了,就應該老老實實學習大公司的做法。管理是一門很複雜的科學,沒有足夠經驗時就想搞創新,太難了。

創業6年,我犯過的幾個高級錯誤

用KPI驅動業務

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簡單來說,就是把薪酬、獎金跟一些關鍵業務指標掛鈎。關鍵指標可能是收入、利潤、股價、活躍用戶數、增長率等等。這是一種相當流行的做法。我在騰訊上班的前同事經常發一張很搞笑的表情圖,圖上是馬化騰瞪著眼睛看著你,下面寫著一行字:「KPI完成了嗎?」

用KPI來驅動業務會帶來什麼問題呢?可能帶來2個問題。

1)短視

2016年,我非常希望公司的海外業務能快速增長。有一次,我把產品和市場團隊的負責人叫到一起開會,討論怎樣才能在一個季度裡做到收入增長30%。團隊表示非常困難。

也許是那天我情緒上來了,也許是受到了那段時間流行的「狼性文化」的影響,我要求團隊必須達成目標。並且,為了增強團隊的動力,我承諾了一筆數額不菲的獎金。

結果你猜怎麼樣?團隊果然達成了30%的增長目標。但同時,也帶來了另外一個後果:產品數據在接下來的幾個月裡顯著下滑。等我仔細回顧時,才發現:為了達成目標、獲得獎金,團隊對產品做了非常短視的改動:把一些商品做了大幅的打折,並且把一些過去非常稀缺、從不售賣的商品,以很低的價格賣出去了。

於是我才明白:制定短期目標,並且讓目標跟獎金強掛鈎,就是在逼團隊變得短視。

一個季度太短,那一年夠長嗎?有時候也不夠。有些投資人會要求被投公司對賭利潤,這也會讓公司變得短視。

亞馬遜和Google在近兩年的公開文件中顯示,他們都不再把高管的薪酬跟業績指標掛鈎。這兩個公司都是「長期主義」的堅定擁護者。但是蘋果的CEO庫克的薪酬,卻與股價高度掛鈎。如果賈伯斯還在,相信應該不會是這樣的。

2)動作變形

如果醫院有一個很強的KPI是降低死亡率,會導致什麼結果?會導致醫院拒絕接受真正有生命危險的病人。顯然,這與醫院救死扶傷的初衷相違背。

大部分理髮店會給理髮師提供辦卡收入的提成。這樣導致的結果就是,理髮師一定會一邊剪頭髮,一邊喋喋不休地勸你辦卡。

我國很多的法院,以「調解率」作為法官的重要考核指標。法官的基本職責,從公正審判,變成了調解矛盾,類似居委會大媽的角色。

所以,即使是看起來很好的初衷,在KPI的強指引下,也會導致動作變形。

綜上所述,KPI是一無是處嗎?也不是。如果要完成的目標非常清晰,且完全知道該怎麼做的情況下,是可以用KPI的。我有個在招商銀行工作的朋友,KPI有20多個,甚至還有「級差地租係數」這樣非人類能理解的指標。如果KPI能定成這樣,也許是有效的。

以差異化、創新為目標

2014年~2016年間,我在公司成立了一個名為「孵化中心」的部門,專門做各種新項目的預研工作。這些新項目,都有一個明確的立項標準:一定要創新,一定要差異化,否則不做。

我為什麼會把創新看得這麼重呢?一方面,我把過去的成功歸因到創新上。另一方面,我也在中歐商學院聽到了一種非常吸引人的理論:與其更好,不如不同。

把創新看得重,以創新為目標,對嗎?錯了。且這是一個新手非常容易犯的錯。

做公司,本質就是要做出符合他人需要的產品和服務。他人就是一切。而「創新」,是一個從自己的主觀視角出發的描述。他人需要的,其實不是創新。他人需要的,就是「更好」。

我去現場看過幾次錘子手機的發布會。每次看完,我都會為羅永浩捏一把汗。因為錘子手機在「創新」上投入的實在太多,而在「更好」上投入的卻又太少。作為一個每天被使用六七個小時的隨身設備,用戶需要的不是「無限屏」,「TNT大屏作業系統」這樣不太實用的創新。用戶需要的,就是更好的屏幕、更高清的攝像頭,更流暢的系統。

創新並不代表更好。現有的產品之所以流行,說明本身就不是很差。一個創新的,但不比現有產品更好的東西,其實是非常糟糕的。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公司「孵化中心」曾經做出來的產品,雖然是創新的,但大部分都非常失敗。

為什麼說這是一個新手容易犯的錯呢?因為新手很容易以自我為中心。或者說,大部分正常人都是以自我為中心。

「我創新,所以我牛逼。你們不喜歡,只是因為你們品味太差。」 這是每一個創新者的內心獨白。

翻看我年初寫的公眾號,現在有些已經看不下去了:因為確實有些文章寫的太自我、太矯情了,完全沒考慮讀者的接受度。站在用戶視角來思考,需要經過長期的訓練。甚至同樣的人,換一個領域,這種訓練都還要再來一遍。

那麼「差異化」這個詞對不對呢?

只有一種差異化是對的:用戶定位的差異化。比如別人的手機是賣給年輕人的,我的手機是專門賣給老年人的,所以把字體設計得特別大,這是對的。或者我的手機是專門賣給非洲人的,針對黑人做了面部識別和美顏,這也是對的。除此之外,所有刻意地追求差異化都是錯的。

與其差異化,不如更好。這是一個非常痛的領悟。

創業6年,我的幾條領悟

CEO最常犯的錯誤,就是高估自己

為什麼CEO會常常高估自己呢?有兩個原因。

一是身邊的真正的批評聲音少。人都喜歡表揚,不喜歡批評,這是本性。而且,我們大部分時候根本分不清:當別人在說「yes」的時候,到底是思考後的認同,還只是在迎合、拍馬屁。

如果不是特別注意,時間一久,CEO身邊就會很容易聚集一堆拍馬屁的人。如果一個人發現自己說什麼都對,那很快就會飄起來,開始高估自己。

二是CEO的正確判斷力常常是通過信息優勢獲得的,而大部分人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前幾天在湖畔大學聽阿里的一個高管分享。他說阿里巴巴之所以能很快速的成長,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馬雲很早就不再騎馬打仗,而是在全球範圍內進行高段位的交流。

可以想像,如果每天跟你聊天的都是各國元首,一流經濟學家,全球最成功公司的CEO,那你一定會變得很厲害。

當然,大部分人做不到馬雲那樣。但是即便如此,CEO可獲得信息的來源質量也是公司裡最高的。所以,當CEO做出高質量決策的時候,很容易產生自己比其他人聰明的幻覺。

我是怎麼意識到自己有這個幻覺的呢?是通過打遊戲認識到的。

爐石傳說、守望先鋒、吃雞,都是公平競技的遊戲。這些遊戲一出,我也跟著同事們一起玩。我本來覺得自己很聰明,一定能玩的比別人好。但我很快發現:其實我只是中等水平而已。在信息完全公平的情況下,我根本做不到比別人好。而且很多同事能夠做出來的複雜操作,我根本做不出來。

認識到自己並不是最牛逼、最聰明的,是CEO開始關注他人、授權他人的第一步。

開展新業務,應該優先找人,而不是優先想解決方案

這裡的「找人」並不是找一般的專業人員,而是要找真正有全局視角的領導者。開展新業務的時候,我們最常犯的錯誤,就是以為自己很懂,以為新業務看起來沒什麼難的,然後找來一些工程師,或者找來一些二三流業務負責人就開始指揮。

之所以會犯這種錯誤,歸根結底還是因為覺得自己比別人聰明,對自己不熟悉的行業缺少敬畏心,覺得自己想到了別人沒想到的破局點。

前兩天我看到美團開始也做遊戲了。招聘網站上放出了一些「遊戲策劃」,「遊戲開發工程師」的職位,但是沒有看到「遊戲製作人」或者「遊戲業務負責人」這樣的高級職位。面對媒體的好奇,美團的王慧文回應說:「我就試試,別多想。」

當然我相信,以王興、王慧文的厲害和成熟程度,是絕對不可能犯這種「以為自己比別人聰明」的錯的。

不應該過分依賴人的學習能力

有一次,我跟一個知名創業公司的CEO聊天。他說了一句非常震驚我,且絕對不會在公開場合說的話。他說:「我們公司在創立之初就定下一條規則,就是不培養人。」

後來我才理解了他的話。不培養人,其實就是倒逼自己,找到與業務最匹配的人。這個做法對員工來說未必好,但對公司來說卻是短期內性價比最高的方案。

這個CEO的做法有些極端,與我曾經的做法剛好相反。我曾經以為,人可以在很短時間內學會自己不熟悉的領域。所以我投入很大精力在培訓上,而對招聘的投入明顯不足。

這兩種做法,哪種更好?短期來看,顯然是招聘到對的人成本更低。因為培養一個人,存在巨大的不確定性,且有著最貴的成本:時間。

但從長期來看,員工的能力發展對公司的成長也至關重要。因為是市場、競爭都是動態變化的。今天有效的打法,過三個月也許就沒用了。一個沒有學習能力的團隊會很快被淘汰。

現在的我同樣重視培訓,重視學習。但是我也深刻地意識到:學習能力,是一種錦上添花。業務的展開,不能依賴人的學習能力。

人不需要是全面、完美的

最懂業務、懂技術的人,常常不懂得怎麼帶好團隊。邏輯思考能力很強的人,對他人的感知力常常很差。一個人的優點和缺點常常是一體的,就好像是硬幣的正反面。

但成為一個好的業務負責人,常常既需要對業務深刻的理解,又需要強大的領導力。既需要絲絲入扣的邏輯思考,也需要無微不至的用戶感知。這樣的人有嗎?有,但太少了。這個時候,就需要身邊有其他的人來幫他補足。比如,業務能力很強的負責人,常常需要搭配一個管理、規劃能力很強的副手。

當然,如果有些短板能自己補上,那就更好。但這種改變,往往需要更多的耐心和時間。我有個朋友,曾經在工作溝通中很不注意他人的感受,導致很難跟他人展開配合。但是她後來成了人妻,又生了小孩,漸漸變得溫柔多了。

最近我和幾個好朋友,也是其他公司的CEO,進行了年底相互批評的活動。我的朋友犀利地指出了我的兩個缺點:愛裝逼,以及容易滿足。有朋友能說真話批評,是一件非常幸運的事。因為缺點只有被指出來,才有被改正的機會。

相關焦點

  • 莉莉絲CEO王信文:創業6年,我犯過的3個常識性錯誤和2個高級錯誤
    創業 王信文總結了自己從2014年至2019年的創業感悟,為我們展現了一位創業者、CEO有血有肉的一面,創業路上,有收穫,有過錯,但他的個人成長如今也為無數管理者提供了寶貴的前車之鑑。
  • 王信文「穿過絕望山谷」之後,成就了莉莉絲的又一爆款
    近日,莉莉絲CEO王信文在同名公眾號撰寫的一篇《穿越那座絕望山谷》成為了行業內的爆文。如果你有關注到這篇文章,你會發現創業者們普遍對這篇分享「團隊管理」的文章感觸良多。在文末留言處,許多業界大佬都對王信文的觀點給予了肯定。例如高榕資本的創始合伙人高翔就表示「很深刻,我也是創業了才理解。」
  • 莉莉絲的《末日餘暉》:正確的方向
    今天,虛幻開放日上,莉莉絲創始人王信文公布了一款看起來不太莉莉絲的遊戲。這款遊戲的名字叫做《末日餘暉》,它的英文名是「Farlight 84」,根據官方介紹,這是一款廢土題材射擊遊戲。關於這款遊戲的詳細內容,你可以通過下面這段視頻來直觀地感受一下。
  • 在天願做比翼鳥 遊戲行業那些知名的夫妻檔
    「在天願做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遊戲從業者和普通人一樣,也有自己的愛情和生活,如果夫妻雙方都在遊戲行業的話,擦出的就是不一樣的火花,下面GoGo就帶你一期來看看,那些遊戲行業裡面的知名夫妻檔:1.獸王Grubby自是不用說,榮膺2005、2006和2009年3屆世界最佳魔獸爭霸選手,同時,Grubby還是WAR3史上唯一一個WCG、ESWC、WEM的三冠王。Grubby的妻子PpG來頭同樣不小,在與獸王相戀前,PpG是新加坡最強的War3女玩家。模特出身的她曾參加過新加坡小姐的評選,並且獲得過Crowning Glory小姐(最佳髮型和最佳綜合表現)和最佳泳裝獎。
  • fgo泳裝莉莉絲強度測評 泳裝莉莉絲強度怎麼樣
    fgo泳裝莉莉絲強度測評,fgo泳裝莉莉絲強度怎麼樣?泳裝莉莉絲是泳裝四期活動的從者,是藍卡隊的光炮打手新星,不少小夥伴想知道她的強度怎麼樣,接下來一起看看測評吧。
  • 汽車O2O平臺喜汽貓停運 ,喜汽貓CEO徐超總結了創業道路上的7大坑
    到2015年12月,喜汽貓打完了最後一顆子彈。「我們一起經歷了幾個月沒有工資、還要熬夜加班的浪漫主義創業,7月部分團隊離職、8月曾經盈利的三家公司先後破產,政府、銀行、社會上的兄弟似乎沒人幫忙,反倒趁火打劫。」徐超指出,經過思考與復盤後,最終決定停止喜汽貓平臺的運營。「項目的停止並不傷感,並不代表結束,我和我的合伙人團隊還將走上繼續創業的道路。」
  • 下四職介我用腳都能殺!FGO從者莉莉絲評測
    技能與寶具信息(技能以10級為例,且通關技能強化本):莉莉絲的寶具是辯才天五弦琵琶,屬於單體,綠卡,8Hits寶具。可以對一名敵方造成1200%-2000%的傷害並降低其強化效果。釋放寶具後還會為自身增加10%-30%綠魔放(3回合)。值得注意的是莉莉絲寶具的強化解除效果是出現在傷害之後。
  • Snapchat CEO的10點創業心得
    我決定把我們談話的內容總結出來並形成一篇博客文章,以便其他人也能夠了解Evan Spiegel的創業歷程和創業建議。1. 你為什麼會對創業和科技創業公司感興趣的?你知道嗎,其實我在上大學的時候就很幸運。在斯坦福的第二年,我就有機會旁聽了商學院的一個叫「企業家精神和風險投資」的課程。作為課程的一部分,組織者邀請了一些頂尖的企業家和CEO來授課。
  • 盤點那些年,拔錯牙的那些事!牙醫需注意!
    萬一拔錯了,那就是極其嚴重的問題。患者扎心,醫生也扎心。 在這裡,小編總結了近幾年拔錯牙的幾個案例。希望作為牙醫,我們應當汲取教訓,不犯這種嚴重的錯誤。 1、口腔診所做正畸,客人投訴醫生拔錯牙 據《以案釋法》欄目報導,最近,在昆明工作的小李向欄目求助,說自己在一家口腔診所矯牙,在拔牙過程中,牙被醫生拔錯了。 小李說自己當時通過社交軟體廣告找到了這家位於東風東路的雅度口腔。
  • 「跟誰學」CEO陳向東:創業需要換掉新東方基因
    然而,44歲的他滿不在乎:「我早不是什麼狗屁總裁。我今天是創業者,90後一個。」  這位前新東方公司執行總裁,將新東方15年的職業基因與光環全部歸零,「然後才能從零到一」。如今,他和團隊打造的「跟誰學」,正在重構教育產業的形態。  面對人生中第一次創業,一向謹慎的他頗有底氣:「創業,賭的就是晴天。」
  • 愚蠢的人都不犯的錯,你卻犯了,那是你沒規避好這七點
    愚蠢的人都不犯的錯,你卻犯了,那是你沒規避好這七點或許你的聰明才智領先一步別人,在做事情上面比別人靈泛,但是你能隨時打包票,在任何時候任何事情上不犯錯嘛。即便智商高的天賦出眾,但有時候,老天也會讓你免不了和資質平平的人一樣,在一些簡單的事情上犯錯。
  • 我做CEO的8年零3天:只有3天是順境,剩下8年全都舉步維艱
    矽谷資深創業者本·霍洛維茨曾用一句話總結了自己的創業史—— 在擔任CEO的8年多時間裡,只有3天是順境,剩下的8年幾乎全是舉步維艱。 人們總是問我:「當一名成功的CEO的秘訣是什麼?」遺憾的是,根本沒有秘訣。
  • FGO:為什麼諸多玩家在CCC要抽爆莉莉絲?這些理由你無法拒絕!
    CCC活動可以說是最近一段時間中,最惹人矚目的一次FGO的活動了,在最近的CCC預熱也快要結束之後,我們這些玩家們就會迎來CCC的正式聯動副本,這次的卡池中會有兩個限時UP的五星,分別是莉莉絲與殺生院,但是很多人都說要將莉莉絲抽爆,那麼為什麼這麼多的人喜歡莉莉絲呢?就讓我來告訴你們把。
  • 創業6年,這家西安孵化器走出了新模式
    陝西也不例外,自2016年出臺《關於大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工作的實施意見》後,陝西就將「雙創」作為培育新動能、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2019年11月12日,陝西省召開科技創新創業工作推進會,會上公布了陝西近年「雙創」工作成果。
  • 那些犯了錯誤主動認錯的貓都是這麼認錯的,貓:主人我準備好了!
    那些犯了錯誤主動認錯的貓都是這麼認錯的,貓:主人我準備好了!養貓的家庭一定會有這樣的體驗,那就是自己家的主子脾氣一定是非常的古怪的,經常有的時候就是不願意理自己,並且有的時候還會把桌面上一切自己不喜歡的東西全部都弄到桌子下面。
  • FGO:泳裝莉莉絲評測,技能雖強,但負面效果也太折磨人了!
    在今天開啟的泳裝二期卡池中,可愛的泳裝莉莉絲終於上線了,槍階四星從者,又是一位稀有的藍卡槍階光炮,一起來看看有關於泳裝莉莉絲的詳細消息吧!泳裝莉莉絲的畫師為WADA ARUKO,聲優為早見沙織(想必這個名字大家都耳熟能詳了吧),配卡為QQAAB,滿級的ATK和HP分別是9724和11749,算是有四套衣服吧,不過我還是覺得第一套最好看(沒錯,我就是喜歡那個企鵝外套)。寶具為藍卡光炮(無視防禦力的效果),如果戰鬥時的場景在水邊的話可以解除所有敵人的閃避效果,另外還可以獲取到大量的暴擊星(過充能時效果提升)。
  • 網易創業Club入駐CEO:兔展 董少靈
    網易創業Club是網易科技中心推出的服務於創業公司、行業人才、風險投資機構和科技媒體的綜合性服務平臺。網易科技創業Club聚集了數百位優質創業CEO,下面是關於這位CEO和他的公司的介紹。董少靈介紹中北明夷創始人、董事長、兔展CEO北京大學美國法博士、中國法碩士,中山大學工商管理學士、商務外語學士,中山大學創業黃埔班二期學員。曾任第九屆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研究生會常代會會長。曾代表中山大學參與中國首屆大學生創業論壇並做演講。
  • 莉莉絲的崛起,成功進入全球遊戲公司收入前十
    莉莉絲這個名字你或許會陌生,但是一提到它旗下的遊戲相比你就會有印象了,《萬國覺醒》《劍與遠徵》都是旗下的遊戲產品,作為致力於成為全球一流的遊戲開發商與發行方,為全球玩家帶來好玩的遊戲,在海外市場可以說有著非常大的市場份額。在近期App Annie 發布了《2021年移動市場報告》,莉莉絲在遊戲公司的收入上入圍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