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明媚,走進景谷縣勐班鄉安樂村俄樂村民小組,乾淨的河水環繞著整潔的村莊,綠油油的水稻自山間層層鋪開,微風徐來樹木的清香,一幅美麗的鄉村畫卷徐徐展現在眼前。
安樂村俄樂村民小組享有「座落在深山裡的寶島」美譽,整個村民小組被徐徐流淌的俄樂河包圍,僅留一條小路通往碧安方向。2018年以前,村民必須蹚過「俄樂河」和「勐良河」才能到勐班鄉集鎮貿易、看病和上學。因村莊距集鎮較遠,村民使用摩託車作為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到了接送孩子上下學的時期,可以看到婦女抱著半大的孩子在岸邊等待,3至4位身強力壯的村民抬著摩託車從河中慢慢蹚過。2018年,依託於脫貧攻堅項目的支持,投資200萬元的「俄樂、勐良橋」正式開工,並於同年完工投入使用,一舉改變了村民「蹚水出行」的生活方式。
「之前沒有通橋,每逢雨季,家家戶戶都要在家裡備上一個星期的糧食。因為雨季時期,水流比較湍急,有時要一個星期左右河水才會小些,過河才比較安全」,安樂村俄樂村民小組組長陶正偉說,「感謝黨和政府的幫助,讓我們再也不用為出行發愁了」。
進入俄樂村民小組,映入眼帘的是乾淨的水泥路面和嶄新的房屋。2017年,經排查,組內共有7戶農戶住在腐蝕、漏雨的不安全住房中。在地方黨委、政府的扶持和脫貧攻堅政策的支持下,2戶村民享受了4萬元/戶的D級危房改造政策,1.5萬元/戶的C3級危房改造政策,4戶村民享受了0.5萬元/戶的C2級危房改造政策,漏雨、破損房屋得到修復、加固,整個村莊變得「安全、靚麗」起來。
房屋修好後,村組幹部挨家挨戶發動全組村民,家家戶戶出勞力,利用地方黨委、政府扶持的水泥、沙料、管道等物資,投工投勞建設排汙管道、溝渠,並鋪設了整組近1000米的串戶路。為保持村容村貌乾淨、整潔,組長陶正偉組織召開群眾會,通過「一事一議」制定了村規民約,明確每周末集中打掃一次環境衛生,並以「分路到戶」的方法讓清掃後的環境衛生得到長效保持。
「脫貧攻堅以來,我們寨子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要說最明顯的變化,我覺得是村民的思想素質」,組長陶正偉說,「剛開始開群眾會的時候,村民吵吵嚷嚷不配合。而現在,組裡的大小事務都通過開群眾會商議解決,哪戶家裡遇到了困難,只要在會上提出,其餘群眾都紛紛幫忙。大家有了集體意識,知道互幫互助、團結髮展,村民的日子都越過越好了。」
脫貧攻堅以來,俄樂村民在黨員幹部的帶領下,大力發展產業,種植玉米、水稻、芒果、花椒、甘蔗等400餘畝。目前,村民小組共有37戶175人,其中建檔立卡戶15戶69人,僅1戶3人因情況特殊將於今年年底脫貧摘帽,其餘建檔立卡戶已於2019年全部脫貧,人均年純收入達10253元。
生活逐漸富裕起來的俄樂村民,又在組內建起了陀螺場,自發成立了陀螺隊和文藝隊,在農閒時期開展豐富的文娛活動,陀螺聲、廣場舞聲、人聲「繞河不絕」,鋪開了一幅有聲有色的美麗鄉村畫卷。(杜初春 陳潤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