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於唐詩的嚴格對仗,我更喜歡宋詞那種長短句的形式,以及比較自由的格式。但是,這種比較其實不是很好辦,因為兩種文學形式興盛的時代不在一起,不能拿一個人的作品比,每個人的功力不同、文學素養不同,所表現當然也不同。舉兩個例子比較一下吧。以懷念亡妻為題材的作品在唐詩和宋詞中都有。
李商隱《錦瑟》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一首七言詩,寫得情深難言,更是纏綿悱惻。有很多人認為是追憶青春年華的詩作,也有很多人認為是悼念亡妻的作品,但是無論當時是人出於什麼狀況之下,什麼情緒之下所寫,把它認為是一首悼亡作品也無不可。
蘇軾《江城子》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裡孤墳,無處話悽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這首宋詞卻是悼念亡妻最經典的作品了。一幕幕情景再現,恍然就在昨天。明月夜裡傷心,短松岡上淚流千行。每一次讀這首詞作,都會感受到蘇東坡的一顆傷透了的心,那份思念亡妻、緬懷亡妻的心情。
結語:
總體看來,宋詞勝在遣詞造句比較靈活,而唐詩卻是更能突出詩人的功力。都是中國古典文化的精粹,實在相比出一個高下來,有些勉為其難。
(圖片源於網絡,侵刪,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