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頭瘋搶廣西養豬市場:溫氏400萬頭,新希望120萬頭,力源300萬頭...

2020-11-28 騰訊網

布局產業謀先機 —— 廣西養殖行業防控非洲豬瘟

自2018年8月我國發生非洲豬瘟疫情以來,我區生豬產業受到較大衝擊。由於非洲豬瘟是急性、熱性傳染病,目前還沒有有效的疫苗,一些養殖戶不敢養、不想養,紛紛退出生豬養殖。疫情影響下,我區生豬產業正在經歷一場前所未有的變革。

陽光總在風雨後。一些生豬養殖企業獨具慧眼,另闢蹊徑,提前布局,謀劃產業發展。

「去年8月我國發生非洲豬瘟疫情後,集團採取了一系列科學措施使其變得可防可控。」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表示,他們看到疫情造成的整個養豬格局的變化,更加堅定了加快布局與產業升級的決心。

作為農牧食品全產業鏈A股上市公司,新希望六和股份業務涉及飼料、養殖、食品加工及金融投資、商貿等,是國家級農業產業重點龍頭企業。

2019年4月,自治區政府與新希望集團在四川籤署了200億元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根據協議,新希望集團將在廣西進一步探索與發展「現代農業+環境治理+精準扶貧+產業金融」的「四結合」綜合發展模式,加大力度布局基地、全面助力廣西現代化農業發展。

目前,新希望六和落戶來賓市興賓區,項目佔地3000畝,總投資7億元。

項目將於2019年8月底完成建設,計劃2019年秋季投入運營,正常運營後的養殖場年可提供優質商品豬70萬頭。在來賓市象州縣,正在建設的年出欄50萬頭的生豬項目,也將在2020年建成投產,屆時將在來賓形成年出欄120萬頭的規模。

「在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下一步,我們將在來賓繼續加大投資力度;在南寧、崇左、柳州等地市將加快種、養、屠宰加工一體化全產業鏈布局。」新希望六和股份負責人對未來充滿信心。

「非洲豬瘟是一個嚴峻的挑戰。對強者來說,眼下的危機困難是最好的取勝機會,是我們超越競爭對手的最佳時機。」正邦集團負責人嗅到了商機。

正邦集團成立於1996年,是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國家農產品加工技術創新機構。

面對肆虐橫行的非洲豬瘟,正邦集團在防守的同時,迅速出手布局養殖產業。目前在廣西已開工在建養殖項目6個,竣工項目1個,完成投資近30億元。在此基礎上,今年計劃再開工養殖項目10個,主要分布在賀州富川、北海合浦、桂林恭城、崇左大新、欽州、賓陽及上思等地,總投資額約50億元。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對於未來的豬市,我們充滿了信心。」正邦集團負責人認為,在這場史無前例的變革中,抓住時機,堅定決心加快產業布局與建設,將是在未來的行業競爭中取得先機與勝利的關鍵。

「未來5年集團將完成300萬頭生豬體系的布局,布局重點在廣西。桂林力源糧油食品集團負責人表示,他們將響應廣西農業發展的需要,積極投身到促進生豬生產發展、保障市場穩定供給的工作中。加快推動地方生豬產業規模化、集約化全面轉型升級,保護生豬基礎產能,從根本上保障豬肉的有效供給。

桂林力源糧油食品集團是一家全員持股的大型民營企業,涵蓋畜禽育種、畜禽養殖、飼料加工、生鮮連鎖、糧油食品、生物科技等六大產業。

「非瘟過後,廣西產能的恢復必須要有優質健康的種豬。」桂林力源負責人介紹,目前該公司正與丹麥合作,在柳州市柳江區加速籌建一個3600頭的GGP+GP曾祖代種豬場,從頂端設計上保障廣西下遊100萬頭生豬聚落的種源更新。同時,在來賓新建總產能合計約為存欄3萬頭的母豬場,提供下遊100萬頭生豬的苗源配套供應體系。

(來源:廣西日報,飼料行業信息網如果轉載文章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權,或者轉載出處出現錯誤,請及時聯繫文章編輯進行修正。)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養豬首富成績單,四巨頭養了4551萬頭,多年「豬王」被錘成老三
    最近,老牌「豬王」溫氏股份掌門人溫志芬的內心五味雜陳。拿著2020年的養豬成績單,該給自己打多少分呢?老牌「豬王」曾創2230萬頭養豬記錄2017年4月6日,溫志芬從哥哥溫鵬程手裡接過溫氏股份董事長的權杖,成為這家公司的新掌門。
  • 10家豬企今年計劃出欄6070萬頭,目前僅達成63.7%,留給巨頭們的時間...
    牧原、溫氏、正邦、新希望4家豬企明年要出欄生豬1.3億頭),對其中1.3億頭的出欄計劃,引發很多養豬人的關注和探討,既有對目標的懷疑,也有對未來養殖格局的思考,還有對未來市場行情的擔憂。  暫且先不論明年的計劃目標,著眼當下也很重要,目前離年關只有1個月左右的時間,面對非瘟常態化的考驗,各大養豬上市企業交出了一份怎樣的答案?
  • 冰山與火海,養豬未達預期,新希望的壓艙石到底是什麼
    四季度的數據與之前交流中判斷的數據確實相差比較大,甚至,新希望已被戲稱為「PPT養豬」。面對此情此景,新希望緊急召開投資者交流會,就「業績不理想的情況」,新希望向各位投資人表示歉意。「公司今年在年報裡提出了800萬頭的總目標,其中500萬頭自有仔豬出欄。從現在實際達成來看,存在一些偏差。實際自有仔豬出欄,大概會在400萬頭以上,離500萬頭還有近100萬頭的差距。」
  • 2019中國養豬巨頭20強排名正式公布,哪個是你沒想到的?
    溫氏、牧原依然佔領生豬出欄第一梯隊,溫氏年出欄生豬1852萬頭,牧原緊隨其後,年出欄1025萬頭。兩大巨頭加起來2877萬頭,佔到中國豬企前20強總出欄量的46.34%,接近一半。第三名正邦年出欄578萬頭,雖然與第二名牧原相比幾乎腰斬,可是卻大幅領先著第二梯隊。從正邦到大象,年出欄100-500萬頭的企業總共有12家,總出欄量2733萬頭,佔比前20強豬企41.6%。
  • 新希望六和:九成飼料廠、超半數禽屠宰廠已開工 今年生豬出欄800萬頭
    新希望 六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做好員工安全防護,抗擊疫情影響。關於此次疫情對新希望六和生產經營的影響,主要體現為部分工廠復工延遲,對生產建設進度有所影響;部分區域交通管控影響人員、原料以及產品的正常流動與運輸等。
  • 雙胞胎火箭養豬速度:生豬出欄一年翻5倍,三年挑戰4000萬頭目標
    ,而且在2019年將戰略目標調整為「雙胞胎過去是飼料公司,現在是養豬公司,未來是食品公司」。 2020年養豬目標1000萬頭,四大模式助力規模一年翻5倍 2017年雙胞胎髮力養豬,2018年生豬上市150萬頭,2019年將達200萬頭,2020年劍指1000萬頭,2023年挑戰4000萬頭,這養豬的速度可以和火箭媲美了!
  • 新希望六和去年飼料銷量1872萬噸,生豬產能已超6000萬頭
    不僅飼料銷量,飼料貢獻的毛利潤在2019年也創下了自新希望六和成立以來的新高,2019年飼料毛利潤34.37億元,同比增幅14.50%;由於新希望六和禽料佔比較大,所以毛利率一直以來也較低,但是2019年的飼料毛利率也達到了8.1%。
  • 1000萬頭!被紓困的飼料廠改行養豬,出欄量計劃翻十五倍
    來源:貓財經唐人神(002567)近期集中簽署了多個養豬項目引發了市場的關注。據了解,唐人神原本是湖南一家主營豬飼料的公司,也做一些香腸等熟食加工,目前業務覆蓋生物飼料、健康養殖、品牌肉品三大產業。心血來潮要養豬,不管有沒有錢合作先籤起來最新的消息是,11月22日,唐人神與盧氏縣人民政府籤署了《年出欄100萬頭生豬綠色養殖全產業鏈項目投資框架協議書》,項目總投資為22.6億元。
  • 新希望啟動股權激勵 新目標為2023年出欄生豬6600萬頭
    相較於前述寬覆蓋面的激勵方案,新希望同時發布了一份《2021年度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涉及公司161名核心高管和業務骨幹,股票數量超過3135萬股,約佔新希望已發行股本總額的0.7%。如果滿足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的考核條件,2020年9月上任的新希望六和執行董事長兼總裁張明貴將可獲得500萬股限制性股票。按照上周五的收盤價24.5元計算,該部分市值約為1.2億元。
  • 新希望養豬業務不達預期 自曝存四大不足
    2uJ中國飼料行業信息網-立足飼料,服務畜牧  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了解到,2020年,新希望養豬業務發展不達預期,部分指標在發展規劃和年底達成情況出現偏差。新希望曾提出2020年出欄500萬頭自有仔豬,但實際自有仔豬出欄大概在400萬頭,還有近100萬頭的差距。在最新的投資者交流會中,新希望「自曝」四大差距與不足,外購仔豬育肥數量走高,則直接抬升了新希望養殖成本。
  • 中國豬企能繁母豬20強:17家存欄超5萬頭牧原趕超溫氏
    2018年牧原能繁母豬存欄近70多萬頭,後備母豬30-40萬頭,種豬銷量達3.8萬頭;2019年能繁母豬存欄猛增50多萬頭,後備母豬存欄也增加了30多萬頭,種豬銷售為2.71萬頭;截至2020年3月底,能繁母豬存欄近170萬頭,比2019年底增加了40多萬頭。溫氏股份:產能主要布局在廣東、河南、黑龍江、廣西、重慶、江西等區域。
  • 豬肉漲價:這些養豬的都是大學生,有碩士海歸,首富財富為2千億
    其實,這位段子手錯了,如果不好好學習,現在連養豬的資格都沒有。不久前,新希望劉永行說,他們現在養豬都是大學生,還有海歸;牧原前幾年就開出天價年薪招聘大學生甚至博士。豬倌富豪們,也多是大學生,最差的也是中專生,還是華南理工的碩士,北大才子。前段時間看過一篇文章,說網際網路沒有學渣,現在學渣也沒資格養豬。
  • 年出欄量1000萬頭 牧原股份新建養豬場惹爭議
    年出欄量1000萬頭 牧原股份新建養豬場惹爭議 來源:財富投資網 • 2020-08-31 13:48:19 近日有媒體曝光,牧原集團佔用1600畝農田建設養豬場一事被當地政府叫停
  • 新希望啟動史上最大力度股權激勵 新目標為2023年出欄生豬6600萬頭
    相較於前述寬覆蓋面的激勵方案,新希望同時發布了一份《2021年度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涉及公司161名核心高管和業務骨幹,股票數量超過3135萬股,約佔新希望已發行股本的0.7%。如果滿足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的考核條件,2020年9月上任的新希望六和執行董事長兼總裁張明貴將可獲得500萬股限制性股票。按照上周五的收盤價24.5元計算,該部分市值約為1.2億元。
  • 牧原、溫氏、正邦、新希望4家豬企明年要出欄生豬1.3億頭
    面對此輪豬周期最後的利潤窗口期,牧原股份、新希望、正邦科技等頭部豬企均透露了雄心勃勃的2021年銷量倍增計劃,試圖搶收豬周期史上最大紅利,若搶收成功,豬股創紀錄的業績頂峰將出現在2021年。
  • 多家豬企披露銷售數據 溫氏股份去年豬肉銷售近400億
    證券時報記者 李映泉1月6日晚間,溫氏股份、正虹科技、新希望等多家養殖企業披露了2020年12月銷售簡報。數據顯示,溫氏股份2020年12月銷售肉豬88.96萬頭,收入34.92億元,毛豬銷售均價32.55元/公斤,環比變動分別為6.16%、4.68%、11.7%,同比變動分別為-30.02%、-33.95%、-5.16%。對於12月肉豬銷售收入同比下降,溫氏股份表示,主要是總體投苗減少、加大種豬選留所致。
  • 溫氏股份:黃雞消費回暖 生豬出欄恢復啟程
    受新冠疫情影響,全國活禽交易市場關閉,餐飲消費受阻,禽類需求出現較大幅度下滑,疊加養禽業總體呈現供過於求的狀態,導致公司活禽銷售價格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養禽業務出現虧損。資料顯示,長期以來,我國肉禽養殖行業中小散戶居多。據農業農村部數據,2020年上半年全國家禽出欄65.88億隻,肉禽出欄量較大的四家上市養殖公司共出欄約154萬噸,僅佔全國出欄量的15.14%。
  • 扶植養殖業務,新希望出臺向「養豬團隊」傾斜的激勵政策
    公告顯示,新希望此次激勵計劃包括股票期權激勵和限制性股票激勵兩部分。其中,新希望擬向部分激勵對象授予840萬份股票期權,行權價格為16.62元/股,擬向部分激勵對象授予360萬股限制性股票,授予價格為8.31元/股。上述公告一出,新希望股價在5月9日和5月10日連續漲停,截至5月10日上午收盤價17.62元/股。
  • 昔日「養豬一哥」溫氏股份是如何走下神壇的?
    生豬養殖企業紛紛交出了一份靚麗的業績單,牧原股份、唐人神、新希望等12月銷售業績紛紛大漲,但只有溫氏股份卻大跌30%以上。從三季度淨利潤來看,牧原大增14倍,唐人神增長4倍,新希望增65%,溫氏股份增幅僅有35%。在市值方面,牧原股份超過3600億元,溫氏股份僅剩1200億元,昔日的豬肉霸主到底是怎麼了?
  • 新希望2020年1月養豬數據解讀:單價較穩定,頭均收入下滑
    2月7日晚間,新希望發布了《2020年1月生豬銷售情況簡報》:公司2020年1月銷售生豬31.95萬頭,環比變動-22%,同比變動9%。公司最近六個月的生豬銷量及同比增速如下:考慮到今年春節從1月24日開始,各公司主要集中在12月出欄,已經披露數據的天邦股份、溫氏股份等,1月份出欄量均大跌六成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