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萬頭!被紓困的飼料廠改行養豬,出欄量計劃翻十五倍

2020-12-04 新浪財經

來源:貓財經

唐人神(002567)近期集中簽署了多個養豬項目引發了市場的關注。

據了解,唐人神原本是湖南一家主營豬飼料的公司,也做一些香腸等熟食加工,目前業務覆蓋生物飼料、健康養殖、品牌肉品三大產業。其中,「唐人神」肉品和「駱駝」牌飼料是中國名牌產品,「美神」種苗則通過美國NSR認證,位列中國飼料、肉類行業十強。

三季報顯示,唐人神實現營業收入約113.17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22%;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約為1.3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19%;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約為1.43億元,比上年同期下滑0.63%。

生豬銷售情況方面,截至10月,唐人神今年累計銷售生豬75.89萬頭,同比增加36.3%;銷售收入達到9.519億元,同比增加63.2%。不過在10月,唐人神的生豬銷量大幅下滑,共銷售生豬3.82萬頭,同比減少47.9%,環比減少36.1%。

心血來潮要養豬,

不管有沒有錢合作先籤起來

最新的消息是,11月22日,唐人神與盧氏縣人民政府籤署了《年出欄100萬頭生豬綠色養殖全產業鏈項目投資框架協議書》,項目總投資為22.6億元。

去年的豬瘟讓豬肉價格蹭蹭蹭大漲,或許是看到這方面的商機,以豬飼料為主營的唐人神在今年4月拋出了雄心勃勃的「TRS313追夢工程」,宣稱要在下一個豬年達成年出欄量1000萬頭豬的目標。

需要指出的是,2016年唐人神也曾發布過投資90億年出欄豬600萬頭的計劃。

現實的數據顯示,2018年報顯示唐人神生豬出欄僅為68.1萬頭。毋庸置疑,短期內唐人神依然將是以飼料為主營的公司,在2016年、2017年和2018年營收構成中,飼料佔比分別為92.45%、91.55%和92.73%,佔了全部營收九成以上。

此前在10月下旬,唐人神先是與天水市武山縣人民政府籤署了《武山100萬頭生豬養殖全產業鏈第一期養殖項目投資協議書》,項目總投資為5.4億元。

唐人神又與茂名市電白區人民政府籤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項目名稱為「廣東省茂名市電白區50萬頭生豬綠色養殖項目」,項目總投資為6.58億元。

8月份唐人神與祿豐縣人民政府籤署《年出欄15萬頭生豬綠色養殖項目投資協議書》。項目計劃總投資3億元人民幣,全部由唐人神自籌。

……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麼多「合作協議」中框架協議依然存在很大變數,有些僅僅是個意向或者大框架。

一邊在對外大搞投資,而事實上唐人神本身資金並不寬裕,還持續遭到董、監、高以及股東的減持。

10月25日的公告顯示,公司對本來應於2019年10月25日到期的股東財務資助進行了展期。展期的借款期限為資金匯入公司帳戶之日起9個月。資金提供方為公司控股股東唐人神控股,用途為補充流動資金。

近半年內公司控股股東、高管等有持續減持的動作。

今年3月9日,唐人神投資宣布將減持739萬股,一個月後,739萬股減持即實施完畢。4月,董事長陶一山、財務總監郭擁華和董秘孫雙勝也合計減持了40.5萬股。

此外,從2018年開始,多地出現地方國資援助因股權質押過高而面臨風險的上市公司大股東,唐人神就是湖南省政府施以援手的上市公司之一。

唐人神控股股東唐人神投資將5800萬股(合計佔公司總股本的6.9331%)轉讓給湖南省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獲取後者3.11億元紓困資金。

不過湖南資管正試圖離場,在7月初,公司公告湖南資管計劃自披露之日起15個交易日後的6個月內擬減持唐人神不超過2%股份。

我的豬喝山泉水、聽音樂

這些年來,唐人神一直以收購的方式進行著飼料-生豬-肉品加工產業鏈的拓展。公司除了IPO募集到的9.3億以外,上市後共通過三次非公開發行從資本市場獲得12.5億。不過,唐人神瘋狂的融資收購併未帶來實質的業績提升。

去年唐人神集團發布了新產品——龍華上品豬肉。

據唐人神集團負責人當時介紹,龍華上品豬肉出自唐人神集團茶陵龍華牧場,龍華農牧地處生態無汙染,水質優良,空氣清新的茶陵十裡衝山區。

與普通豬肉不同的是,該款產品的豬肉是吃著綠色食糧,喝山泉水,聽著音樂,並居住在25至26℃恆溫豬舍長大的,豬肉大理石花紋明顯,肌間脂肪含量高,營養價值遠超普通豬肉。同樣的,相比普通豬肉,龍華上品豬肉價格約高了30%。

兩年前,公司還蹭了雄安新區熱點大漲了一波。

2017年8月13日晚公告,全資子公司前海唐人神與文和友戰略合作,共同設立湖南文和唐食品有限公司,致力於打造中國第一香腸熟食品牌,計劃5年上市,前海唐人神持股60%。企業住所擬設於長沙,下設北京文和唐、雄安文和唐等子公司。

不過,在2018年年報中找不到任何關於這家香腸公司的任何經營情況。

除了提出豬喝山泉水、聽音樂,唐人神集團創始人陶一山還是養豬行業的「創新先鋒」。

前兩個星期,陶一山發表了《當養豬碰見了人工智慧(AI)——TRS智能養豬系統六大技術項目規劃與實施》的演講,其中提到通過人工智慧、雲計算(算力)找到各指標影響豬場健康的權重,並每天動態檢測調整,取得該豬場的健康評分等級,為豬場提供科學的免疫程序、消毒體系設計以及為豬場健康預警提供決策依據。

這些聽起來確實聽美好,但飼料賣得好不代表實際養豬養的好,在諸多上市豬企中,唐人神的生豬出欄排位依然較後。

公司先前的600萬頭豬沒了說法如今又來了1000萬頭豬,但願這籤署了這麼多億體量的投資最後不是「豬來了」。

相關焦點

  • 養豬首富成績單,四巨頭養了4551萬頭,多年「豬王」被錘成老三
    其實,2013年,溫氏股份生豬出欄量就突破了1000萬頭,為1013萬頭。成為公司新掌門的2017年,躊躇滿志的溫志芬,帶領公司實現了1904.17萬頭的出欄量。第二年,更是創出了2229.72萬頭生豬出欄量的行業最高記錄,至今還沒被打破。但在剛剛過去的2020年,溫氏股份交出了出欄生豬954.55萬頭的成績單。
  • 雙胞胎火箭養豬速度:生豬出欄一年翻5倍,三年挑戰4000萬頭目標
    ,而且在2019年將戰略目標調整為「雙胞胎過去是飼料公司,現在是養豬公司,未來是食品公司」。 2020年養豬目標1000萬頭,四大模式助力規模一年翻5倍 2017年雙胞胎髮力養豬,2018年生豬上市150萬頭,2019年將達200萬頭,2020年劍指1000萬頭,2023年挑戰4000萬頭,這養豬的速度可以和火箭媲美了!
  • 5年股價漲幅超25倍,養豬養進福布斯,牧原做對了什麼?
    其中,養豬龍頭企業牧原股份創始人秦英林家族,憑藉1173.8億元身家成為行業首富,也是唯一排名前十的食品類企業家。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同在河南的雛鷹農牧,2010年上市,被稱之為A股養豬第一股,當年養豬的規模和牧原不相上下,但是老闆沒有專注主業,最後由於槓桿太高而資金斷裂。這家養豬上市公司的股價也是表現極為亮眼,上市以來,股價漲幅超過25倍。
  • 新希望六和:九成飼料廠、超半數禽屠宰廠已開工 今年生豬出欄800萬頭
    1、國內90%以上飼料廠已開工,剩餘工廠2月10日前開工新希望六和國內飼料廠90%以上已正常開工,剩餘未開工工廠預計在2月10日前開工。原料方面局部區域豆粕價格上漲,但玉米價格整體變化不大。公司春節前已充分做好原料備貨,目前飼料生產對內部畜禽養殖的飼料供應充足,同時可以滿足大部分區域和重點區域的外部供應,少數區域受物流影響處於緊平衡狀態。此外,公司肉禽飼料中以流向工業化屠宰的白羽肉禽料為主,而流向活禽交易的黃羽肉雞、番鴨、麻鴨等肉禽料在2019年的銷量佔公司總銷量3%,預計後續受活禽交易限制的影響較小。公司1月份飼料銷量同比增長約6%,1季度銷量預計同比增長超過20%。
  • 2018年大北農、天邦股份淨利潤同比下降,飼料銷量增加,生豬出欄量...
    公司的經營績效在2018年有所下降,主要系:①受豬周期養殖行情及非洲豬瘟疫情的影響,公司毛利率較高的豬前端料銷量佔比下滑,毛利率相對較低的中大豬料銷量佔比提高,加上原料價格波動影響,公司豬飼料業務毛利率水平同比下降;②近年公司養豬業務擴張較快,受豬價行情及非洲豬瘟疫情的影響,公司養豬業務虧損較大;③公司計提的限制性股票激勵費用1.19&nbsp億元,對本年業績影響較大。
  • 劉永好尋找新希望:高層大換血80後紛紛上位 出欄目標3年7倍,A股新...
    值得注意的是,新希望剛剛完成了高管換血,又推出了史上最強的股權激勵方案,劍指6600萬生豬出欄量,劉永好正在為新希望尋找新希望。 養豬企業悶聲發大財相比一路向上的2019年,二級市場上的生豬養殖企業在2020年格外「低調」,動輒漲幾倍的白酒和新能源遠比悶聲賺大錢的養豬企業聲勢浩大。
  • 飼料業巨頭為何紛紛跨界養豬
    飼料業巨頭為何紛紛跨界養豬在非洲豬瘟爆發前,就有飼料行業向下遊養殖環節進軍的趨勢。非洲豬瘟爆發後,高豬價持續,養殖環節的高利潤使得這一趨勢更加明顯。新希望六和從2018年開始,用4年時間,擴張10倍產能,達到2500萬頭生豬養豬規模;「中國農牧上市第一股」康達爾(000048.SZ),三個月在廣東四個地方投資89億,開始養豬;總部位於江西的飼料頭部企業雙胞胎集團,也投資200億,到今年底實現母豬存欄35萬頭,肥豬存欄300萬頭
  • 冰山與火海,養豬未達預期,新希望的壓艙石到底是什麼
    -010-養豬未達預期,新希望養豬被外界質疑根據21世紀經濟報導:近日,新希望股價20.79元,自9月最高點以來累計下跌超過50%,股價接近腰斬,市值經核算暴跌近千億元,劉永好家族持股市值損失也近500億元。另外,新希望在養豬業務上,引發股東和投資者質疑。新希望養豬的出欄量和養殖成本都顯著偏離了前期預測,同時。
  • 正邦科技前九月養豬數據解讀:9月肥豬出欄量、收入大超溫氏股份
    簡報數據顯示,公司2020年9月銷售生豬121.64萬頭(其中仔豬25.15萬頭,商品豬96.49萬頭),同比暴增133.00%。74.11萬頭(比溫氏多了30.20%),且頭均重量高達重139.53公斤/頭,也遠高於溫氏的120.73公斤/頭。
  • 新希望六和去年飼料銷量1872萬噸,生豬產能已超6000萬頭
    值得一提的的是新希望六和首推的生物環保料翻番至210萬噸,功能性水產料翻2倍,補強了水產料產品組合中的短板。 不僅飼料銷量,飼料貢獻的毛利潤在2019年也創下了自新希望六和成立以來的新高,2019年飼料毛利潤34.37億元,同比增幅14.50%;由於新希望六和禽料佔比較大,所以毛利率一直以來也較低,但是2019年的飼料毛利率也達到了8.1%。
  • 傲農生物6億投建安陸養殖項目 推股權激勵計劃三年後生豬銷量增14倍
    Hdr中國飼料行業信息網-立足飼料,服務畜牧  不僅在湖北,傲農生物在福建、四川、江西、山東、河北等地繼續儲備或規劃建設養殖項目。Hdr中國飼料行業信息網-立足飼料,服務畜牧  傲農生物在快速擴張階段,還發布了股票激勵計劃。根據計劃,傲農生物設定的2021年至2023年生豬最低銷售量分別為400萬頭、750萬頭和1000萬頭。
  • 豬價跌4塊,30家企業宣布飼料漲價!現在養豬還來得及嗎?
    據監測,10月份能繁母豬存欄3950萬頭,連續13個月增長,比去年同期增長32%;生豬存欄3.87億頭,連續9個月增長,比去年同期增長27%。目前生豬產能已經恢復到2017年年末的88%左右。照此趨勢,明年二季度,全國生豬存欄將基本恢復到正常年份的水平。生豬市場供應顯著增加,已由8月份震蕩下跌至11月份,累計下跌4.2元/斤。
  • 新希望啟動股權激勵 新目標為2023年出欄生豬6600萬頭
    該公司《2021年核心骨幹員工持股計劃(草案)》顯示,新希望將計提不超過2.3億元資金,用於建立持股計劃專項基金。本輪持股計劃涉及董監高10人,加上其餘核心骨幹員工總數為4000人。按此人數匡算,本次股票授予的範圍可以覆蓋到其分子公司總經理、豬場場長一級,幾乎包括了所有中層幹部。
  • 扶植養殖業務,新希望出臺向「養豬團隊」傾斜的激勵政策
    記者 | 趙曉娟5月8日晚,新希望發布了《2019年度限制性股票與股票期權激勵計劃(草案)》(下稱「激勵計劃」)的公告。根據公告,新希望股權激勵計劃的總人數為24人。其中,上市公司總裁鄧成獲授限制性股票76.5萬股、股權期權178.5萬股;4名副總裁陶玉嶺、吉崇星、韓繼濤、王維勇,財務總監王述華、董事會秘書胡吉以及其他17名核心骨幹將分享其餘936萬份激勵股份。
  • 2019中國養豬巨頭20強排名正式公布,哪個是你沒想到的?
    溫氏、牧原依然佔領生豬出欄第一梯隊,溫氏年出欄生豬1852萬頭,牧原緊隨其後,年出欄1025萬頭。兩大巨頭加起來2877萬頭,佔到中國豬企前20強總出欄量的46.34%,接近一半。第三名正邦年出欄578萬頭,雖然與第二名牧原相比幾乎腰斬,可是卻大幅領先著第二梯隊。從正邦到大象,年出欄100-500萬頭的企業總共有12家,總出欄量2733萬頭,佔比前20強豬企41.6%。
  • 昔日「養豬一哥」溫氏股份是如何走下神壇的?
    從三季度淨利潤來看,牧原大增14倍,唐人神增長4倍,新希望增65%,溫氏股份增幅僅有35%。在市值方面,牧原股份超過3600億元,溫氏股份僅剩1200億元,昔日的豬肉霸主到底是怎麼了?溫氏股份成立於1983年,當時由7戶8人總共集資8000元起步,創立初期以養雞業務為主,1986年創立「公司+農戶」的輕資產模式,1997年開始涉足養豬業務。
  • 新希望啟動史上最大力度股權激勵 新目標為2023年出欄生豬6600萬頭
    該公司《2021年核心骨幹員工持股計劃(草案)》顯示,新希望將計提不超過2.3億元資金,用於建立持股計劃專項基金。本輪持股計劃涉及董監高10人,加上其餘核心骨幹員工總數為4000人。按此人數匡算,本次股票授予的範圍可以覆蓋到其分子公司總經理、豬場場長一級,幾乎包括了所有中層幹部。
  • 巨頭瘋搶廣西養豬市場:溫氏400萬頭,新希望120萬頭,力源300萬頭...
    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表示,他們看到疫情造成的整個養豬格局的變化,更加堅定了加快布局與產業升級的決心。作為農牧食品全產業鏈A股上市公司,新希望六和股份業務涉及飼料、養殖、食品加工及金融投資、商貿等,是國家級農業產業重點龍頭企業。2019年4月,自治區政府與新希望集團在四川籤署了200億元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 飼料巨頭產業基金高管:2022年生豬價格極可能走低,跨界養豬...
    李維峰強調,當豬價下降的時候,很多地產等其他行業來投資養豬的企業,中途可能會離場,到2022年不排除有人會半價拋售豬場。豬飼料銷量有翻番的潛力近十年全球飼料的總量每一年都在增加,在2011年的時候全球的飼料8.73億噸,去年突破了11億噸,八九年的時間有將近40%的增長。而人均肉的消費,直接決定未來飼料行業的增長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