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開發出追蹤人體內部的「GPS」

2021-01-10 甜心音樂
GPS系統

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開發的「體內GPS」可以追蹤植入物,精確度為1.4釐米。

如果你想找一家餐館,谷歌地圖做得很好。利用環繞地球軌道運行的全球定位系統衛星,谷歌定位餐廳的位置,告訴你離餐廳有多遠,到那裡需要多長時間。現在把這個哲學應用到人體上。在像癌症這樣的疾病中,你可能想要找到一個腫瘤——但是你不能用GPS來做。直到今天,麻省理工學院計算機科學與人工智慧實驗室(MIT’s Computer Science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Laboratory)的研究人員在迪娜·卡塔比(Dina Katabi)教授的帶領下,開發了一種「體內GPS系統」(in-body GPS system),該系統是可吞入人體的無線定位技術。

腫瘤

目前觀察人體內部的方法可能具有很高的不適性,醫生將攝像頭送入咽喉部或通過切口探入。有了ReMix,理論上你可以吞咽一個可以從外部追蹤的植入物。如果這種植入物在腫瘤上停留,它將為醫生提供一種改進靶向治療方案的方法。「ReMix」裝在滿動物組織的透明容器中,將一個「小標記」附著在假腫瘤上。標記器本身只是作為反射器,將無線無線電信號反射回來,因此不需要電源。檢測到這些信號的主要問題是人體本身。例如,皮膚很擅長反射信號。事實上,根據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它們從皮膚上反射出來的信號比研究人員試圖探測到的信號強1億倍。

ReMix的美妙之處在於,它可以將有力的相互幹擾的信號分離開來,並找到哪一個屬於標記物發出來的。在最初的測試中,ReMix能夠將標記物定位在1.4釐米以內。像在現實世界中,用GPS精確地定位整個城市,而不是單個建築——可見精確度還不夠高,無法在短時間內實現這項技術。卡塔比告訴麻省理工學院,要讓它在臨床環境中可靠地使用,誤差範圍必須接近毫米。

相關焦點

  • 人體內裝GPS會怎樣?科學家研發新技術定位腫瘤
    但如果將這一技術應用在人體內,會是什麼樣呢?據報導,來自麻省理工學院計算機科學和人工智慧實驗室的科學家,已開發出了一套名為「ReMix」的「體內GPS系統」,該技術可利用無線技術,定位人體內的可消化植入物。該技術未來將能在治理某些疾病上發揮巨大潛力,比如像癌症這樣的疾病,醫學人員可採用這一體內GPS系統,來準確定位腫瘤。該研究負責人是麻省理工學院的卡塔比教授。
  • 利用無線技術 科學家成功研發「人體GPS」
    但如果將這一技術應用在人體內,會是什麼樣呢?據美國「僑報紐約網」8月22日報導,來自麻省理工學院計算機科學和人工智慧實驗室的科學家已開發出了一套名為「ReMix」的「體內GPS系統」,該技術可利用無線技術定位人體內的可消化植入物。未來將能在治療如癌症等某些疾病上發揮巨大潛力。例如,醫學人員可採用這一體內GPS系統來準確定位腫瘤。
  • 科學家開發出"壽命計算器":量化人體細胞年齡
    出品|網易科學人欄目組 卡麥拉微信|公號ID:WYKXR163目前,科學家最新研製出一種血液檢測方法,可以測量你還能活多久。
  • Chem & Biol:開發出用以追蹤癌細胞在機體中循環的新型螢光蛋白...
    ,其可以幫助研究者標記循環在血液中的腫瘤細胞並且對其進行追蹤,這將大大幫助研究者們理解癌症的擴散機制以及如何有效抑制癌細胞的擴散。癌細胞擴散或者癌症轉移是引發90%以上癌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當前科學家並沒有有效的手段來幹預及阻斷腫瘤細胞的擴散,如今研究者開發了可對癌細胞進行標記且對其進行追蹤的新技術。
  • GPS追蹤浮冰變化
    圖片來源:安德魯·德羅切爾(Andrew Derocher) 阿爾伯塔大學為了追蹤野生北極熊的行蹤,科學家給它們佩戴了GPS追蹤項圈,但這並不意味著北極熊會心甘情願地戴著項圈。事實上,這些碩大的項圈是故意被製作成這麼寬大的,因為一旦北極熊惱羞成怒,就可以直接掙脫掉它。目前,科學家有了新的嘗試,可以進一步利用這些被遺棄的追蹤儀所發出的信號。
  • 麻省理工研發可定位人體細胞助力醫療的GPS定位系統
    基於同樣的原理,其實這樣的 GPS 定位技術也完全作用到人體上,最近麻省理工學院的計算機科學和人工智慧實驗室的研發人員,Dina Katabi 博士和其團隊就開發了一款名為 ReMix 的人體 GPS 定位系統,通過這種無線技術給人體內部的各項機能進行定位,在搜尋腫瘤和癌細胞方面都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 人體3D 微觀圖展示人體內部構造
    這一圖集其實是對人體內部構造極其真實的展示,旨在以新穎而具創意的方式幫助學生和科學家了解錯綜複雜的科學和生物進程。   據報導,美國康乃狄克州哈特福特市XVIVO工作室的動畫師將人體內耳和骨髓的運動圖像及胃腸道裡的免疫系統放大了十倍。儘管採用了真實的數據,但設備制出的微觀圖像不是彩色的。因此,插圖專家增加了形狀和色調。
  • 智能寵物項圈,具有內置GPS和進行雙向語音通話的強大功能
    而且一些狗狗在跟主人逛街的時候容易走丟,走丟的時候就要發布尋狗啟事,但是最終都有很難的結果進行找到,所以現在為了防止這些狗狗走丟,科學家發明出來了一種智能的狗圈,這種項圈它有著非常智能的功能,首先這一款項圈它內置gps系統,而且還帶有雙向音頻通話的強大功能。
  • 科學家研發出3D列印耳戴式設備 可實時檢測人體溫度
    科學家研發出3D列印耳戴式設備 可實時檢測人體溫度2017-07-20 17:44出處/作者:網絡綜合整合編輯:Alan責任編輯:leijunhua>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佩戴在耳朵上的3D列印設備。
  • 宏都拉斯青年開發出廉價高效的眼球追蹤系統
    他已經公布了原始碼,這樣就能有更多有用的工具儘快開發出來。這個玩意通過追蹤使用者的目光來工作,通過軟體轉換因使用者移動眼球產生的電壓信息。使用者只需要盯著你想輸入的字母,他們就會出現在屏幕上。其實眼球追蹤並不像kinect那麼酷,它的應用範圍或許只有行動不便的人群,你能想像一下,在你玩戰爭機器的時候只能看著湧來的怪物而不能去欣賞一下風景,因為你的眼神一錯開馬庫斯就要朝天鳴槍了(囧)。但是未來又是什麼樣子呢,誰也說不清。
  • 科學家開發預測壽命的「生命時鐘」
    ▲ 實際年齡與生理年齡未必一致 | Pixabay為了更準確地測出一個人老化、衰弱的程度,科學家們開發了一些方法研究衰老的科學家們希望,最終能構建出一套衡量「老」的全面指標,不僅可以預測出一個人還能健康活多久,同時有助於闡明哪些因素導致了老化相關的疾病,哪些方法可以延長壽命。哈佛大學的David Sinclair教授是抗衰老領域的知名科學家,最近他領銜的研究團隊朝著這個目標前進了一步。他們利用人工智慧,開發出兩款「生命時鐘」,可以在小鼠身上衡量其生理年齡,並預測出衰老的小鼠還能活多久。
  • 28%美國成年人相信陰謀論:蓋茨藉助新冠疫苗向人體植入追蹤設備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7月23日上午消息,據外媒報導,(Bill Gates)於本周三否認了一個陰謀論,即他想要接觸新冠病毒疫苗向人體中植入追蹤設備。蓋茨基金會已經為新冠病毒疫苗和治療研究工作捐贈了數千萬美元,這個基金會發起的調查顯示,有28%的美國成年人相信此陰謀論:蓋茨有可能藉助COVID-19疫苗向人體中植入微晶片,從而監控人們的運動軌跡。蓋茨在接受採訪的時候表示:「我們需要說出真相。隨著人們看到實際情況,我希望這種說法會逐漸消失。」他還表示自己希望終結新冠病毒全球疫情。
  • 「體內GPS系統」或可精確定位腫瘤
    如果這項GPS技術應用在人體內會怎樣?據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網站22日報導,該校計算機科學和人工智慧實驗室的科學家開發出了一套名為「ReMix」的「體內GPS系統」。該系統主要通過植入體內的微型標記物來定位。這個標記物可以作為反射器,將無線電信號反彈回來,從而被外部追蹤。據研究者介紹,「體內GPS系統」未來將應用在一些疾病的治療上。
  • 防城港gps車輛管理終端GPS使用方法
    防城港gps車輛管理終端GPS使用方法配合高效節能技術,實現超長待機。鄭州德寶專業生產:跟蹤_gps車輛管理系統_gps車輛監控系統_gps車輛管理_gps汽車防盜器_gps車載定位_汽車_車載gps_gps防盜器_gps_gps定位_GPS,歡迎選購,n狡猾的毒販利用黑色包裹並用磁鐵將其吸附在大貨車底部,而且在大貨車上安裝了跟蹤,一旦位置發生變化。
  • 怎麼找出車上被人偷裝的小型GPS追蹤器
    GPS追蹤器可以追蹤車輛的行蹤,如果被小人加以利用,後果將不堪設想,那怎麼找出車上被人偷裝的gps追蹤器呢?是專門做車載GPS的,對此頗有研究。亳州gps公司教你怎麼找出車上被人偷裝的小型GPS追蹤器。
  • 科學家設計出FIT系統:能通過足跡照追蹤黑犀牛
    據外媒報導,追蹤瀕臨滅絕的黑犀牛的行蹤很重要,但在納米比亞的荒野中這麼做可能相當具有挑戰性--尤其是如果不想給它們貼上標籤的話。這就需要設計一個新的足跡識別系統。這種基於軟體的裝置被稱為足跡識別技術(FIT),是由北卡羅來納州杜克大學的科學家設計。
  • 汽車GPS定位器使用指南
    顧名思義,汽車GPS跟蹤器是一種專用於汽車領域的gps 定位設備,它允許車隊經理,父母和車主監控和跟蹤他們的汽車和卡車的位置,通常來說,用於汽車的gps跟蹤器不僅能夠實時提供汽車的瞬時速度和位置數據,大多數企業為了使汽車gps 跟蹤器解決更多車主的需求,他們會擴展許多實用的功能,比如歷史位置數據查詢,讓車主更好掌握車子行駛的軌跡,以用來統計一段時期內,車子的行駛情況,就像現在很多計步軟體
  • DNA「碎紙機」:科學家開發出全新CRISPR基因編輯工具
    【CNMO新聞】一個國際科學家團隊開發出了一種新的基於CRISPR的基因編輯工具。由密西根大學和康奈爾大學領導的研究人員將這種新工具比作為一臺能夠清除長段DNA的「碎紙機」。相比之下,以前的CRISPR工具更像是一把剪刀,可以進行單獨的剪切。
  • 「人體挑戰試驗」讓志願者染疫做「白老鼠」,加快新冠疫苗開發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持續,隨著死亡人數上升,科研人員開發疫苗的壓力增加,開始有部分科學家以及其他人支持使用「人體挑戰試驗」(HCT),讓健康的人士接觸病原,直接測試疫苗功效。新冠肺炎疫苗的開發已比過去任何一個疾病要快,但按目前進度最快相信亦要2021年才能正式面世。有科學家擔心病毒會隨流感季節再臨,加上死亡人數持續上升,疫苗的開發壓力增加。外界開始有聲音支持使用「人體挑戰試驗」(HCT),加速疫苗開發。所謂HCT是讓測試者接種實驗用疫苗後,直接曝露在病原中,測試疫苗功效。
  • GPS寵物定位器如何賦能政府實現寵物監管?
    一般來說,提起寵物定位器我們首先聯想到的是鏟屎官需要購買寵物定位器來防止寵物丟失,但很少有人考慮到政府層面以及社會層面的需求,其實gps寵物定位器不僅可以幫助鏟屎官,還能賦能政府實現對城市寵物的監管,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了解是如何實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