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形勢轉好,動物園行業期盼「報復性出遊」。而南京紅山森林動物園園長沈志軍近日在一場演講中坦言,等了三個月,「還沒有多少人來『報復』我」。#南京動物園園長求遊客報復#的話題因此引發網友熱議,沈園長和紅山動物園也意外走紅。
網紅園長沈志軍:與動物換位思考,研究它們的真正需求
南京紅山森林動物園坐落在玄武湖北面,森林景觀獨特,動物資源豐富,是上千隻動物的棲身之地。園林業出身的沈志軍已經在紅山動物園擔任了12年的園長。
今年上半年,自收自支、市場化經營的紅山動物園受到了新冠疫情的衝擊。沈志軍在接受中國之聲《新聞有觀點》採訪時表示,1至3月長達51天的閉園之後,儘管每個月的客流情況都在逐漸回暖,但1—7月的損失仍達2000萬之巨,這個數字大約等同於園方在動物生活各個方面的一年開支。
「在線求報復」的話題熱度提高之後,沈志軍說,「很多網友都在用實際行動支持我們。」過去六天的時間裡,動物園的客流量就比7月上升了14%,在他看來這是一個不錯的恢復幅度,網友的關注也帶來更大的挑戰壓力。
沈志軍說,紅山動物園的營銷思路是「口碑營銷」,注重遊客的體驗和評價,一直保持著「市場的激情」。社會大部分公眾都從心底熱愛動物,要求園方注重動物福利。為此,沈志軍向中國之聲《新聞有觀點》介紹,動物園引導動物的方式是「正強化」,動物表現好會得到獎勵,而在表現失當時不會受到懲罰。日常工作中,沈志軍要求自己與飼養員做到和動物換位思考,站在它們的處境,研究它們在野外的真正需求。
園方工作人員對動物的尊重,沈志軍認為,一方面也能潛移默化地影響遊客,感召公眾文明地進行遊覽。沈志軍還說,以前很多遊客懷著獵奇和娛樂的心態進行遊覽,這需要動物園宣傳引導,其中一部分是看得見的,但另一些則是「潤物細無聲,全都在園區人員的一言一行中了」。
對於動物園如何與生態文明建設同頻共振的問題,沈志軍也有自己的思路。遊客通過遊覽,與動物建立起情感的聯繫,產生同理心,自發地樹立起尊重自然、保護自然的思想,最終落腳到日常生活中細微的改變上。為了讓這個「教育鏈條」更有效,沈志軍說,紅山動物園也通過模擬動物原棲息地環境,讓動物行為更加自然,進而提高動物園的吸引力。
業內權威人士:公眾應對動物園職能正確定位
不少的遊客純粹將動物園視為娛樂機構,這在業內人士看來,並不正確,這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動物園經營的困難。中國動物園協會副會長謝鍾在接受中國之聲《新聞有觀點》採訪時表示,保護機構和教育機構才是動物園的正確定位,但很多地方仍然將動物園視為一種以盈利為目的的企業。
謝鍾認為,對於公眾的需求,動物園管理者應該引導,而不是簡單的迎合。2月8日,南京紅山動物園的線上直播正是一種引導教育公眾的嘗試。動物園可以與各大學校、單位聯動,強化教育機構的職能。而在保護方面,謝鍾說,中國動物園協會正在進行種群管理和研究的工作。不同動物園的合作繁殖下,基因池不斷擴大,避免了近親繁殖,保證了物種遺傳的多樣性。
謝鍾介紹稱,目前動物園主要分為兩類:政府建造管理的城市動物園,和私人資本建立運作的野生動物園。在疫情衝擊下,相較於平時盈利良好的私人動物園,真正做保護教育的動物園很受束縛,經濟困難。
對於動物園實際遇到的困境,謝鍾呼籲,各地政府應該重視動物園、關心動物園。「動物園代表一個城市文明的窗口」,人們能通過它了解一座城市對生態保護、自然環境的重視程度。在公共教育工作、動物園的運營理念、職業技能等方面,動物園協會也曾向會員單位進行過多次培訓。
沈志軍園長並非科班出身,但在謝鍾看來,基礎不太理想的南京紅山森林動物園近年來進步神速,背後是沈志軍投入的大量精力和正確的經營理念。動物園的發展史見證了動物福利的改善,保護功能和教育功能逐漸成熟。謝鍾談到,從背景式展出方式到進入式展出方式,紅山動物園的改造「慢慢在往這方面貼近,我覺得它這是進步最快的動物園。」
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編輯:高晨晨
流程編輯:王夢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