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帶給我什麼感受

2021-01-09 木子若淇

最早的寫作實際上是從2017年開始,當時開通了微信公眾號。偶爾更新一些文章。但那個時候,是無意識的寫,純粹是個人興趣。

真正開始寫,是大約一周前。因為聽了自媒體寫作老師的課。鼓勵每個人應該開始寫作。

於是,開始進入有意識的寫作。所謂的有意識,更確切地說,是有目的的寫。

所謂有目的,再進一步直白地說,是以賺錢為目的。期望可以寫出爆文,然後通過自媒體平臺賺錢。

第一篇文章發表在今日頭條上,竟然獲得了10.5萬的閱讀量。當然,因為推薦量是92.9萬,接近100萬。所以有這麼大的閱讀量。

當時,覺得隨便寫一下,可以有10.5萬的閱讀量,看來這條路還是有希望。於是,開始每天寫一篇。

可萬萬沒有想到,接下來的閱讀量只有12、15、24、5等。讓自己倍感失望。積極性、自信心都受到嚴重打擊。一度不想堅持了。

後來,所幸又活了過來。開始想明白。寫作,固然,賺錢很重要。但那不是唯一的收穫。如果只用賺錢的心態去寫,註定是無法長久的。

在寫作的過程中。要引用許多案例。這樣,之前的書沒有白讀,且要不斷去查閱新的資料。

在寫作《書籍分為哪3類?分別應該如何閱讀》這篇文章時。為了引用《紅樓夢》小說應該如何分類。去查閱了相關資料。

了解到《紅樓夢》電視劇中服裝造型更接近於明代,而不是清代。

也知道了87版《紅樓夢》電視劇中的服裝設計師是史延芹。她為《紅樓夢》電視劇設計了2700多套戲服。每套戲服都美得令人難以置信、令人心顫。

也大概了解了沈從文《中國古代服飾研究》這本書的大概內容,與寫作背景。

試想,如果不是因為寫作。這些內容是不會花時間研究與整理的。

所以,在寫作的過程中,本身就是對以往的知識進行梳理、深化、擴展的過程。

從這個角度來說,寫作本身也是一種學習方法。在輸出的時候,倒逼自己進行輸入。

當體驗到一點後,心中就釋懷了。天天不是鼓勵自己要學習嗎?既然寫作就是一種學習方法,那當然要堅持了。

如果可以賺錢,那是錦上添花。如果不賺錢,那也學習到新的知識。還是划算的。

所以,最終還是說服自己,繼續堅持寫下去。

相關焦點

  • 裡約帶給我的感受
    我猶曾還記得在8年前奧運會的開幕式那晚,我們全家早早吃完飯,洗過澡,守候在電視機前等待歷史時刻的到來,那晚的街道燈火昏暗,街上的店鋪幾乎都關門,人跡難尋,真正的萬人空巷,所有人都在家中見證那一偉大時刻。那是一屆至今說起,我們仍引以為傲的奧運會,我們傾全國之力,向全世界展示了一屆無以倫比的運動盛會,不能被比較更不能談超越。
  • 寫作3年我出了書賺了錢,無保留分享如何靠空閒時間寫作月入過萬
    大家好,我是廈九九。歡迎來到我的15節零基礎寫作賺錢課專欄,教你如何靠空閒時間寫作,實現副業年收入10萬+。今天是第一節課,我們只講兩點。第一,為什麼我要叫你學寫作?寫作這3年我都收穫了什麼?這部分主要講講我的寫作經歷,以及養成寫作的習慣,究竟會給人生帶來怎樣的變化。增加收入只是其中一個方面。第二,你為什麼要學寫作?
  • 我的動物朋友 | 用寫作彌合分裂
    現在,「我的動物朋友」寫作營第二期由國內關心動物的機構共同聯合發起,聚焦人與伴侶動物之間的牽絆和喜怒哀樂,我們希望通過每個人「自我」故事的匯聚,找到一條「我們」從鏟屎官不斷進化的共同路徑。寫作之旅在本期寫作營中,營員會在導師的引導下,通過14天的學習、閱讀和寫作,完成一份「鏟屎官」的進化史。
  • 我熱愛寫作,我熱愛我的老師和同桌
    我最崇拜的作家是大自然,它給了我許多靈感,在我無趣的世界添加了幾抹豔麗的色彩。我熱愛寫作,喜歡把我看到的事物和有趣的事情記錄下來,不光是我看到的,還包括我自己想像出來的。雖然我現在的寫作水平還不是不太好,但我會繼續努力,提高寫作水平。
  • 賈平凹:《廢都》帶給我災難和讀者 學拼音時逃學
    獲獎   以前落選或因《廢都》   新京報:《秦腔》先後獲得過六項較重要的獎,這次又獲得了茅盾文學獎,感覺有什麼不同嗎?   賈平凹:能獲得茅盾文學獎,我是非常高興的,因為這是中國的一個大獎,專獎長篇小說。我寫了多部長篇,這也是對我的長篇小說的一種肯定。
  • 《寫作課》做好準備,掌握技巧,讓寫作從0到1
    在今天,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寫作,寫作儼然曾為了一種時髦,成為了一項備受關注的技能。深究原因,往大了說,寫作可以帶來名利雙收;往小了說,寫作已經成為了職場上的必備技能。2017年的8月17日,微信公眾號開號5周年,公眾號的數量已經突破了兩千萬。自媒體的快速發展,讓我們看到了寫作帶給我們的好處。
  • 寫作的好點子:聽一聽人們在說什麼
    甚至是通過一些特殊的行為,例如給自己一個假想的身份,去偷聽公共場合人們之間私密的對話,這樣的方式看似匪夷所思,卻能帶給你不一樣的體驗。簡單地說,獲取創意,其實不過在於你關注些什麼。作家必須記住亨利·詹姆斯的一句名言:「人沒有什麼是丟不掉的。」注意你周圍發生的事情——人和環境,地點和對象。
  • 我的寫作故事
    作者:柳兮(1)經常有人加了微信之後問我,柳兮,你怎麼有那麼多東西要寫呢?我能說一大堆,但提起筆不知道寫什麼,讀書時我的作文就不好。他們問我高質量輸出的秘訣。一時之間,我不知道怎麼回答,就先講了一個故事。
  • 若想當作家,請先回答薩特:什麼是寫作?為什麼寫作?為誰寫作?
    其中《什麼是文學》一書集中反映了薩特的文藝創作觀,書中他重點討論了關於文藝創作的3個問題:什麼是寫作、為什麼寫作、為誰寫作。這三個問題對於立志於成為作家的人,具有極其重要的指導意義。01 什麼是寫作薩特在《什麼是文學》的第一章裡,以《什麼是寫作》為標題,首先論述了詩和散文的區別,並進而引出了作者的使命等問題。他說道:「詩歌使用文學的方式與散文不同。」
  • 半命題作文「假如我是」想像類如何出彩?掌握6點寫作思路是關鍵
    題目:假如我是________每個人心中都有屬於自己的想像世界。假如你能變成任何自己想要成為人或物,你會想要變成什麼?你會做些什麼?想些什麼呢?請選擇一個內容,先把題目「假如我是_______」補充完整,把自己的理想、願望、追求、以及奇思妙想大膽地寫下來吧……能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寫一篇500字左右的作文。一、文題解析「假如我是_______」指示為後空式半命題作文。「假如」是對文章寫作角度的限定,為想像類作文。「我」是對文章寫作人稱的限定,為第一人稱。
  • 我讀書,我快樂。我寫作,我開心
    我們經常也會問自己,這樣一個問題:增加讀書的數量,是否會提高寫作水平呢?在我看來,首先,我們要明確閱讀的方向,找準分類。看哪一類的書籍,才能有助於我們提高寫作水平呢?我們要想提高寫作水平,就要先有針對性的選擇書籍。先來閱讀,關於如何寫作類的書籍。我們只有找到了書寫的感覺,開始系統地訓練寫作力,才能不斷的提高寫作水平。我們學會了基礎的用詞,造句,搭建出了寫作的基本框架之後,想要讓文章,增加深度和廣度的時候,就需要涉獵更多方面的書籍。
  • 寫作不僅能賺點零花錢,還能實現文青夢想
    我一直覺得自己是個女文青,夢想著用文字仗劍走天涯,後來發現寫作這條路實在太孤獨,太漫長,太令人絕望了。後來偶遇了愛佛僧老師,發現文字在他手中好似麵點師傅手中的面,想弄成什麼樣就是什麼樣,還能雕個花,美個顏,五六千字隨便就成了,比印表機還快,像不用過腦子似的。
  • 寫作教學:舌尖上的溫暖記憶
    其實,除了果腹,食物讓人與人的關係更密切,往往我們在吃一份食物,也在感受來自他人的深情厚意。一碗熱湯,承載了母親滿滿的愛意;一條雞腿,隱隱透露父親不經意的關切;一顆糖果,散發著老師鼓勵的甘香;一個雪糕,默默宣示同學之間彌堅的友誼。食物是有故事的。此刻,請閉上雙眼,用心感受那最讓你回味的食物,回憶那個關於食物的故事。
  • 《聲之形》帶給你最大的感觸是什麼?
    #日本動漫#《聲之形》給每個人帶來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但是問題就在於,這部電影本身把這種震撼擺在了面前,把自己想要埋藏的東西重新翻出來,然後最終的結果卻是一個讓人無法接受的結局,世界是如此的美好,然後呢,然後什麼都沒有了,它把人的心理防線摧毀的同時,並沒有給大家一個滿意的答案,而且所給出的答案在自己看來甚至是荒謬可笑的,是完全站在一種道德制高點來評判一切,就像上帝嘴裡的眾生平等一樣可笑而可悲,挑起了這種情緒的同時沒能把這種情緒傾來,理所當然的
  • 「宅」出前半生最美的時光,我竟然愛上了寫作
    自己不愛自己,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我問過很多事業不順的朋友,他們的表情告訴我「這是什麼問題?從來沒想過」。其實想想我們的父母就會明白,他們大都不會愛自己,所以會讓我們覺得:不進步、不成長、老腦筋、講不通道理、得哄著。
  • 我的第一隻寵物狗仔仔,不僅帶給我很多歡樂,也教會了我成長
    爸爸喊我說「閨女看我給你帶回來了什麼好東西」,我當時整個人有氣無力的,放下雪糕慢吞吞的向門外走去。爸爸一看我出來了,接著從摩託車的後備箱抱出來一隻小狗。仔仔那時候太小了,整個身子還不及我爸爸的手掌大,毛色黃黃的,耷拉著耳朵,整個狗軟趴趴的。我一看就立馬興奮了,跑過去想抱一抱小狗。
  • 24歲研二INFJ女孩職業規劃:我是作家型人格,為何不擅長寫作?
    現在,站在求職的岔路口,我感到十分焦慮和迷茫。坦白說,我有一種直覺,只要我想做一件事,我就能把它做好,學習如此,工作亦然。學理和學文,我的成績都還算可以,但總是徘徊在90分(或第二、三名)左右,稱得上優秀,但總是做不到最優秀。所以,我不知道這是因為自己很努力,還是因為有天賦。從而,我無法辨別自己的天賦到底在哪裡,也不知道從事什麼職業能契合我的能力和性格。
  • 勵志|從抑鬱全職媽到年收入六位數的寫作導師,我經歷了什麼?
    幸好,三年後的今天,我不會抑鬱了,而且渾身充滿力量和幹勁,因為,我已經開啟了我的長期目標,已經獲得我想要的收入,成為一名年收入六位數的寫作導師。作為一名全職媽媽的我,相當滿意,這樣的收入,我在打工生涯,從未實現過,是自媒體事業成就了我。那麼,從抑鬱全職媽到年收入六位數的寫作導師,我經歷了什麼呢?不妨搬張小板凳,仔細聽我說,文章不會很長,卻足夠吸引你。
  • 我寫作,但我因此受傷
    我寫作,我受傷文/魯麟翻閱舊稿,翻到一篇答《潤》雜誌記者問的舊文,便又回憶起我的散文處女作發表的事兒來。《潤》雜誌當時採訪我的記者叫孟堯。孟堯與我相識還是他在《作文與考試》雜誌社初中組任職時。後來,孟堯到了《潤》雜誌做負責人,在第一時間內為我安排了一個訪談。就是在這篇訪談裡,孟堯的提問,觸發起我回憶起我在文學寫作上跨出的第一步。孟堯問:對你影響最大的一段生活經歷?孟堯又問:您從什麼時候對文學產生興趣的?
  • 魯迅文學獎作家周曉楓:我的寫作有獨特的個人標記
    周樂穠在訪談中對這個話題很是好奇,但周曉楓自謙道:「我並非『成就卓然』,也算不得什麼名家。和許多同行相比,我是『小巫見大巫』,沒什麼可吹噓的。我頂多算是風格獨特的寫作者,算是對散文形式懷有探索樂趣的實踐者。」周曉楓大學讀的是中文系,有些基礎的專業訓練,也非常喜歡元曲、唐詩和宋詞。但對傳統文化,她覺得自己的知識儲備非常不夠,甚至是缺乏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