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寫作實際上是從2017年開始,當時開通了微信公眾號。偶爾更新一些文章。但那個時候,是無意識的寫,純粹是個人興趣。
真正開始寫,是大約一周前。因為聽了自媒體寫作老師的課。鼓勵每個人應該開始寫作。
於是,開始進入有意識的寫作。所謂的有意識,更確切地說,是有目的的寫。
所謂有目的,再進一步直白地說,是以賺錢為目的。期望可以寫出爆文,然後通過自媒體平臺賺錢。
第一篇文章發表在今日頭條上,竟然獲得了10.5萬的閱讀量。當然,因為推薦量是92.9萬,接近100萬。所以有這麼大的閱讀量。
當時,覺得隨便寫一下,可以有10.5萬的閱讀量,看來這條路還是有希望。於是,開始每天寫一篇。
可萬萬沒有想到,接下來的閱讀量只有12、15、24、5等。讓自己倍感失望。積極性、自信心都受到嚴重打擊。一度不想堅持了。
後來,所幸又活了過來。開始想明白。寫作,固然,賺錢很重要。但那不是唯一的收穫。如果只用賺錢的心態去寫,註定是無法長久的。
在寫作的過程中。要引用許多案例。這樣,之前的書沒有白讀,且要不斷去查閱新的資料。
在寫作《書籍分為哪3類?分別應該如何閱讀》這篇文章時。為了引用《紅樓夢》小說應該如何分類。去查閱了相關資料。
了解到《紅樓夢》電視劇中服裝造型更接近於明代,而不是清代。
也知道了87版《紅樓夢》電視劇中的服裝設計師是史延芹。她為《紅樓夢》電視劇設計了2700多套戲服。每套戲服都美得令人難以置信、令人心顫。
也大概了解了沈從文《中國古代服飾研究》這本書的大概內容,與寫作背景。
試想,如果不是因為寫作。這些內容是不會花時間研究與整理的。
所以,在寫作的過程中,本身就是對以往的知識進行梳理、深化、擴展的過程。
從這個角度來說,寫作本身也是一種學習方法。在輸出的時候,倒逼自己進行輸入。
當體驗到一點後,心中就釋懷了。天天不是鼓勵自己要學習嗎?既然寫作就是一種學習方法,那當然要堅持了。
如果可以賺錢,那是錦上添花。如果不賺錢,那也學習到新的知識。還是划算的。
所以,最終還是說服自己,繼續堅持寫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