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將連作俗稱重茬,連續種植同一種或近緣作物的土壤叫做連作土壤,連作土壤往往會產生各種病害,從而導致連作障礙。連作障礙則是指因連續種植某種作物而出現的病害發生、作物生長發育不良、產量下降、品質變差等現象,俗稱「重茬病」。今天就以生薑為重點,討論一下如何解決這種問題。
一、農業措施
(1)精選種姜,藥劑處理:在生薑收穫前,可從無病姜田嚴格選種,單收單藏,對姜窖進行及時消毒。選擇肥大、豐滿、皮色光亮、肉質新鮮、不幹縮、不腐爛、未受凍、質地硬、無病蟲害的健康姜塊作種用。嚴格淘汰瘦弱乾癟、肉質變褐及發軟的姜塊,尤其是掰開後斷面褐變的姜塊。選好種姜後,要進行藥劑浸種處理。
(2)輪作換茬:土傳病害姜瘟病菌可在土壤中存活2年以上,輪作換茬是切斷土壤傳菌的主要途徑。對發病重的地塊,最好與禾本科或蔥蒜類作物輪作3~4年,但不宜與番茄、茄子、辣椒、馬鈴薯等茄科作物輪作。
(3)適當深耕:深耕宜打破犁底層,耕深以25cm左右為宜。生產上宜冬前深耕,若結合進行冬灌效果更好。
(4)增施有機肥:有機肥肥效緩慢,但養分全面,生薑生產上提倡重施有機肥。一般地力可每畝施優質圈肥4500~500g,有機肥中可配施鈣、鎂、磷肥100~150kg。有條件的地區可實行小麥、玉米或油菜秸稈等作物秸稈還田。秸稈還田可以有效改善土壤理化性狀,減緩土壤次生鹽漬化,增加土壤保肥蓄水能力,還能起到強化微生物相剋的作用,對防治和抑制有害菌效果很好。
(5)配方施肥:在測土基礎上根據生薑的養分需求規律合理配方施肥,可通過基施或中後期根外施肥等方法適當增施鋅、硼等微量元素。微量元素的補給是解決重茬栽培土壤礦物質營養含量降低和失去平衡的重要手段。
(6)精細管理:姜田所用肥料應保證無病菌,不能用病殘體及帶菌土壤漚制土雜肥,所用的有機肥必須經過充分腐熟。姜田採用無汙染的地下水灌溉,嚴禁把病株向水渠及井中亂扔。要採用塑料軟管灌溉或滴灌,使水繞過發病地帶。在田間發現病株後,應及時拔除中心病株及四周0.5m以內的健株,挖去帶菌土壤,在病穴內撒施石灰,然後用乾淨的無菌土填平,防止病菌擴散蔓延;收穫後及時清理姜園等。
二、物理防治
夏季利用防蟲網防蟲和遮陽網遮陽、降溫。防蟲,可根據昆蟲的趨黃性、趨藍性和趨光性等特點,在姜田內懸掛黃板、藍板或黑光燈等誘殺成蟲,以減輕病蟲害傳播的途徑。
三、化學防治
(1)土壤消毒:可於生薑播種前20天結合整地、澆水,用氰氨化鈣進行土壤消毒,每畝用量60~75kg。氰氨化鈣可促進有機物腐熟和有機肥的發酵,提高有益微生物活性,改善土壤酸鹼度,使土壤得到修復和還原,同時還能補充鈣素,預防姜瘟病、癩皮病,減輕土傳病害,抑制雜草萌發,減少地下害蟲的發生。也可採用生石灰粉消毒方法,一般每平方米均勻撒施生石灰粉50~75g。
(2)病蟲害綜合防治:在連作生薑生育期間,病蟲害防治應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
四、生物防治天敵防蟲,可利用有益天敵草蛉、麗蚜小蜂、捕食蟎等防治多種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