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C的基本原理及編寫基於ARM的裸機程序的方案解析

2021-01-19 OFweek維科網

ARM系列文章合集如下:

《從0學arm合集》

前言

在嵌入式開發中,ADC應用比較頻繁,本文主要講解ADC的基本原理以及如何編寫基於ARM的裸機程序和基於Linux的驅動程序。

ARM架構:Cortex-A9Linux內核:3.14

在講述ADC之前,我們需要先了解什麼是模擬信號和數位訊號。

模擬信號

主要是與離散的數位訊號相對的連續的信號。模擬信號分布於自然界的各個角落,如每天溫度的變化,而數位訊號是人為的抽象出來的在時間上不連續的信號。電學上的模擬信號是主要是指幅度和相位都連續的電信號,此信號可以被模擬電路進行各種運算,如放大,相加,相乘等。

模擬信號是指用連續變化的物理量表示的信息,其信號的幅度,或頻率,或相位隨時間作連續變化,如目前廣播的聲音信號,或圖像信號等。

如下圖所示從上到下一次是正弦波、 調幅波、 阻尼震蕩波、 指數衰減波 。

數位訊號

數位訊號指幅度的取值是離散的,幅值表示被限制在有限個數值之內。二進位碼就是一種數位訊號。二進位碼受噪聲的影響小,易於有數字電路進行處理,所以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數位訊號:高清數位電視,MP3,JPG,PNG文件等等。

優點:

1. 抗幹擾能力強、無噪聲積累

在模擬通信中,為了提高信噪比,需要在信號傳輸過程中及時對衰減的傳輸信號進行放大,信號在傳輸過程中不可避免地疊加上的噪聲也被同時放大。

隨著傳輸距離的增加,噪聲累積越來越多,以致使傳輸質量嚴重惡化。

對於數字通信,由於數位訊號的幅值為有限個離散值(通常取兩個幅值),在傳輸過程中雖然也受到噪聲的幹擾,但當信噪比惡化到一定程度時,

即在適當的距離採用判決再生的方法,再生成沒有噪聲幹擾的和原發送端一樣的數位訊號,所以可實現長距離高質量的傳輸。

2. 便於加密處理

信息傳輸的安全性和保密性越來越重要,數字通信的加密處理的比模擬通信容易得多,以話音信號為例,經過數字變換後的信號可用簡單的數字邏輯運算進行加密、解密處理。

3. 便於存儲、處理和交換

數字通信的信號形式和計算機所用信號一致,都是二進位代碼,因此便於與計算機聯網,也便於用計算機對數位訊號進行存儲、處理和交換,

可使通信網的管理、維護實現自動化、智能化。

4. 設備便於集成化、微型

數字通信採用時分多路復用,不需要體積較大的濾波器。設備中大部分電路是數字電路,可用大規模和超大規模集成電路實現,因此體積小、功耗低。

5. 便於構成綜合數字網和綜合業務數字網

採用數字傳輸方式,可以通過程控數字交換設備進行數字交換,以實現傳輸和交換的綜合。

另外,電話業務和各種非話業務都可以實現數位化,構成綜合業務數字網。

6. 佔用信道頻帶較寬

一路模擬電話的頻帶為4kHz帶寬,一路數字電話約佔64kHz,這是模擬通信目前仍有生命力的主要原因。隨著寬頻帶信道(光纜、數字微波)的大量利用(一對光纜可開通幾千路電話)以及數位訊號處理技術的發展(可將一路數字電話的數碼率由64kb/s壓縮到32kb/s甚至更低的數碼率),數字電話的帶寬問題已不是主要問題了。

常用的數位訊號編碼有不歸零(NRZ)編碼、 曼徹斯特(Manchester)編碼和差分曼徹斯特(Differential Manchester)編碼。

數位訊號與模擬信號的轉化

模擬信號和數位訊號之間可以相互轉換:模擬信號一般通過PCM脈碼調製(Pulse Code Modulation)方法量化為數位訊號,

即讓模擬信號的不同幅度分別對應不同的二進位值,例如採用8位編碼可將模擬信號量化為2^8=256個量級,實用中常採取24位或30位編碼;

數位訊號一般通過對載波進行移相(Phase Shift)的方法轉換為模擬信號。計算機、計算機區域網與城域網中均使用二進位數位訊號,

目前在計算機廣域網中實際傳送的則既有二進位數位訊號,也有由數位訊號轉換而得的模擬信號。但是更具應用發展前景的是數位訊號。

PCM脈衝編碼調製

脈衝編碼調製就是把一個時間連續,取值連續的模擬信號變換成時間離散,取值離散的數位訊號後在信道中傳輸。

脈衝編碼調製就是對模擬信號先抽樣,再對樣值幅度量化, 編碼的過程。

抽樣:

就是對模擬信號進行周期性掃描,把時間上連續的信號變成時間上離散的信號。

該模擬信號經過抽樣後還應當包含原信號中所有信息,也就是說能無失真的恢復原模擬信號。

量化:

就是把經過抽樣得到的瞬時值將其幅度離散,即用一組規定的電平,把瞬時抽樣值用最接近的電平值來表示,通常是用二進位表示。

編碼:

就是用一組二進位碼組來表示每一個有固定電平的量化值。然而,實際上量化是在編碼過程中同時完成的,故編碼過程也稱為模/數變換,可記作A/D。

ADC

ADC,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的縮寫,指模/數轉換器或者模數轉換器。是指將連續變化的模擬信號轉換為離散的數位訊號的器件。真實世界的模擬信號,例如溫度、壓力、聲音或者圖像等,需要轉換成更容易儲存、處理和發射的數字形式。模/數轉換器可以實現這個功能,在各種不同的產品中都可以找到它的身影。

ADC最早用於對無線信號向數位訊號轉換。如電視信號,長短播電臺發接收等。

與之相對應的DAC,Digital-to-Analog Converter,它是ADC模數轉換的逆向過程。

現在市場上的電子產品都集成了傳感器,傳感器要採集數據,他的內部結構裡就一定要用到ADC,常見的傳感器如下:

溫溼度:溫度傳感器,DHT11

聲音:音頻晶片進行錄音,WM8906

圖像:索尼IMX386/IMX283傳感器

Exynos4412 A/D轉換器

三星的Exynos4412模塊結構圖如下所示:

Adc控制器集成在exynos4412 soc中,控制器內部有一根中斷線連接到中斷控制器combiner,然後路由到GIC(Generic Interrupt Controller),滑動變阻器連接到adc控制器的通道3。

ADC控制器

參考《Exynos 4412 SCP》 的datasheet。ADC控制器是10位或12位CMOS再循環式模擬數字轉換器,它具有10個通道輸入,並可將模擬量轉換至10位或12位二進位數。5Mhz A/D 轉換時鐘,最大1Msps的轉換速度。A/D轉換具備片上採樣保持功能,同時也支持待機工作模式。

ADC接口包括如下特性。

10bit/12bit輸出位可選。微分誤差  1.0LSB。

積分誤差  2.0LSB。

最大轉換速率5Msps.

功耗少,電壓輸入1.8V。

電壓輸入範圍 0~1.8V。

支持偏上樣本保持功能。

通用轉換模式。

模塊圖

4412 A/D轉換器的控制器接口框圖如下:

原理我們並不需要關注,知道即可。

相關焦點

  • 解析基於SDN架構的SPN傳輸網絡解決方案
    在SDN架構中,控制平面和數據平面是分離的,網絡智能和狀態在邏輯上是集中的,並且基礎網絡、基礎結構是從應用程式中抽象出來的,因此企業和運營商獲得了空前的可編程性、自動化和網絡控制,能夠構建高度可擴展的、靈活的網絡,從而輕鬆適應不斷變化的業務需求。
  • 2012計算機大綱解析之計算機組成原理
    二、     重難點解析和複習建議(一)考查目標2012年的統考大綱對計算機組成原理的考查目標:1、理解單處理器計算機系統中各部件的內部工作原理、組成結構以及相互連接方式,具有完整的計算機系統的整機概念;2、理解計算機系統層次化結構概念,熟悉硬體與軟體之間的界面,掌握指令集體系結構的基本知識和基本實現方法;3、能夠綜合運用計算機組成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對有關計算機硬體系統中的理論和實際問題進行計算
  • ARM如何讀寫Flash
    我在ARM上裸機。 不使用任何嵌入式作業系統。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611/316653.htm我的引導程序把我的程序放在 0x00000000,(這個地方是Flash) 在初始化的時候,我把代碼區的所有代碼copy到SDRAM裡面去。
  • 智能排插的基本工作原理是什麼?如何設計一個基於單片機的智能排插?
    打開APP 智能排插的基本工作原理是什麼?如何設計一個基於單片機的智能排插?為此,本文設計研發了一款基於51 單片機控制的節能環保的智能排插,舊一代的家電通過使用這個排插可以蛻變為智能化家電,具備遙控、定時開關、無待機功耗等功能,節約了家電更新換代的成本。該排插現場運行效果良好,符合一般用戶需求,具有一定的推廣應用價值。
  • Eclipse開發調試ARM裸機程序(七)sd卡讀寫
    每個寄存器都有特定的含義,我這裡真分析的CSD寄存器,並用一個小程序算出每個參數的值。測試的SD卡的CSD碼值如圖所示: 小程序如下:#include #include typedef unsigned int u_size;int main(){u_size a = 0, b = 0, c = 0, d = 0;//CSD = 003e00325b5a83c5e597ffff12800000a = 0x003e0032;
  • 基於Modbus TCP協議及上位機軟體編寫
    前面已經寫過RTU和ASCII的文章,這次寫下基於Modbus TCP協議的上位機軟體編寫。二、Modbus TCP協議發送報文格式:ModbusTCP的數據幀可分為兩部分:MBAP+PDU1、MBAP為報文頭,長度為7位元組,組成如下:2、幀結構PDU:PDU由功能碼+數據組成。功能碼為1位元組,數據長度不定,由具體功能決定。
  • 表情符號新玩法:用emoji編寫程序是怎樣的體驗?
    表情符號新玩法:用emoji編寫程序是怎樣的體驗? 站長之家(Chinaz.com)3月7日消息 平常你都用emoji做啥呢?
  • 瑞薩電子推出首款基於ARM Cortex-A處理器的mbed微處理器開發板
    半導體解決方案供應商瑞薩電子株式會社將通過最新發布的ARM mbed IoT平臺幫助工程師和開發人員簡化嵌入式開發工作,助力產品製造和新興應用開發。瑞薩利用RZ/A1微處理器產品開發出全球首個基於ARM Cortex-A9處理器的mbed微處理器開發板,該產品將方便互聯設備設計人員更快地開發出高性能、高功能型嵌入式系統產品。
  • 東芝基於Arm? Cortex?-M內核的微控制器支持Mbed? OS
    東京--(美國商業資訊) --作為Mbed(由Arm Ltd開發的物聯網平臺設備管理解決方案)的矽晶片合作夥伴,東芝電子元件及存儲裝置株式會社(「東芝」)的微控制器獲得了Mbed OS的認證。兩款集成了該微控制器的評估板已在Arm Mbed網站發布。 此新聞稿包含多媒體內容。
  • 對鋼材物理性能幾何尺寸檢測的方案解析
    應用於軋鋼生產線的檢測設備,採用風冷水冷相結合的方式,可應用於熱軋生產線上進行在線檢測,足以應對各種惡劣現場使用。直線度檢測對金屬棒材、管材、陶瓷管材等均可進行直線度檢測,採用的是光電檢測原理,既能測量直徑,又可檢測直線度尺寸。同時對長管內孔直線度可採用雷射檢測法檢測直線度。
  • 以s3c2440為例的arm晶片的啟動過程
    arm 嵌入式晶片的啟動過程對於嵌入式菜鳥來說其實是很複雜的,很多人都是一知半解,存在很多誤區。還需要了解程序是如何編譯連結和執行的。 本文將以s3c2440為例詳細講述 arm 晶片的啟動過程。s3c2440支持兩種啟動模式:NAND FLASH 啟動和非 NAND FLASH 啟動(一般是NOR FLASH 啟動,並且可以配置數據寬度),通過 OM1、OM0 兩個管腳來控制。
  • 理解網絡層、運輸層的協議和工作原理
    2.描述每個實驗涉及的概念、所對應的網絡層工作原理。NDP用於在IPv6中代替地址解析協議  RARP協議:是逆地址解析協議,作用是完成硬體地址到IP位址的映射,主要用於無盤工作站,因為無盤工作站配置的IP位址不能保存。  BOOTP協議:之一種引導協議,用於無盤工作站的區域網中,可以讓無盤工作站從一個中心伺服器上獲得IP位址。
  • ZLG安全帽佩戴檢測方案
    AI技術的日漸成熟催生了安全帽佩戴檢測方案,成為了監督佩戴安全帽的利器。本文將為您全面解析ZLG安全帽佩戴檢測方案。 建築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物質生產部門,它與整個國家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的改善有著密切的關係。
  • 基於函數計算打造柴犬秋田鑑定器
    正巧前幾天我在阿里雲的開發者雲平臺上面發現了一個很有趣的試驗場景,講的是基於阿里雲的函數計算 Function Compute 服務建立一個TensorFlow Serverless AI 推理平臺來分辨貓狗。如果能把試驗中的模型換成分辨柴犬和秋田的模型,那不就可以輕鬆做出一個「柴犬秋田鑑定器」?
  • 一文知道旋轉編碼器程序編寫思路
    打開APP 一文知道旋轉編碼器程序編寫思路 二進位君 發表於 2021-01-01 18:16:00 旋轉編碼器常應用於角度定位或測量時
  • 常見的DDOS攻擊及原理-應用層
    通常,攻擊者使用一個偷竊帳號將DDoS主控程序安裝在一個計算機上,在一個設定的時間主控程序將與大量代理程序通訊,代理程序已經被安裝在Internet上的許多計算機上。代理程序收到指令時就發動攻擊。利用客戶/伺服器技術,主控程序能在幾秒鐘內激活成百上千次代理程序的運行高速廣泛連接的網絡給大家帶來了方便,也為DDoS攻擊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
  • ADI ToF技術方案的應用案例解析
    打開APP ADI ToF技術方案的應用案例解析 與非網 發表於 2019-09-19 14:54:31 作為智慧型手機的三大創新之一
  • 移動電源三合一方案解析_移動電源三合一方案的優點介紹
    芯海SOC通過使用晶片自帶的兩路高速PWM(16M)和四路高性能ADC(12bit,死區小於3mV)以及特有的基準源數字校正專利技術,無需外圍其他IC,即可實現同步整流三合一移動電源的基本功能,為移動電源客戶提供了具備獨特競爭力的單晶片解決方案。
  • 物理學的六個基本原理
    而在現代物理學的兩大基石——量子力學和廣義相對論——的背後有著六個基本原理,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知道的。- 原理 1 -光速不變原理回到1860年代,麥克斯韋在前人的基礎上統一了電學和磁學。電磁理論最偉大的一個成果就是預言了電磁波的存在,並證明了電磁波在真空中的傳播速率與真空中的光速 c 相同,從而揭示了光的電磁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