鸚鵡是一種非常聰明的鳥類,它有著非常厲害的適應能力,但是最讓人覺得吃驚的是,鸚鵡可以模仿人類的說話,甚至於唱歌。所以今天我們就來討論一個問題,為什麼我們感覺,只有鸚鵡才能說人類的話語呢?
鸚鵡是一個愛溝通的鳥類,可以說,說話是它與生俱來的本性。野生的鸚鵡會靠著唱歌或者製造特別的音調,讓同伴可以認得自己,或者辨識敵人。而與人類一起生活的鸚鵡,人類就是他們最好的同伴了。
鸚鵡為了和我們說話,會自己學習我們的語言,從而和我們親近的同伴,維持很親密的關係。
多年來,科學家都不曾放棄研究動物們的發聲系統,以及動物們的聲帶。根據外國媒體的顯示,2016年科學家們終於有了重大發現。猴子與人類的臉部以及咽喉結構最相似,被證實他們的聲帶具有說話的能力,但是不發達的腦袋,卻無法支配這種說話的技巧。
鸚鵡沒有嘴唇,也沒有牙齒,鼻子與呼吸系統也和我們人類不一樣,但它有著獨一無二的聰明頭腦,以及良好的發聲系統,來匹配它的天性。高智商使它對語言非常敏感,大多數的腦細胞都完好地連接,腦袋可以同時控制語音能力以及身體的動作。
鸚鵡以出生就和小嬰兒一樣,有著驚人的學習能力,它們會感受周圍環境的變化,辨識吸收以及模仿各種不同的聲音。在美國的諾克斯維爾動物園裡面,有一隻天才的非洲灰鸚鵡叫做愛因斯坦。
2017年,在它30歲的時候,它通過炫耀自己的說話能力,來和大家一起慶祝它的生日。其非凡的模仿能力,讓大家都覺得很新奇。它除了可以說人類的語言之外,還可以做出各種不同的電子音樂聲,真是讓人大開眼界。
鸚鵡有兩個發聲器官,可以在短時間內完美製造兩個聲音。鸚鵡和人類的呼吸系統雖然都有氣管和支氣管,但是發生器官所處的位置是不一樣的。人類的位於氣管的上面,可以保護氣管以及聲帶。而鸚鵡的則是在氣管下邊,在支氣管的交界處。
鳥類學家米婭說道:鸚鵡沒有嘴唇,它不會像我們一樣發出類似po的音調,但其發聲器官裡面,依靠著肌肉的伸縮,可以準確控制發出來的音調。當它在氣管收縮後,再快速地把空氣逼出來,就可以和我們一樣,發出類似po的音調了。
隨著使用同樣的技巧,它也可以發出非常寬廣的音域。從非常嘹亮的高音,到低沉的低音都沒有問題。
除此之外,鸚鵡可以在兩個發聲器官內快速的切換聲音,所以能夠讓它在0.1秒之內,發出比鋼琴還要多的音調。在我們觀察鸚鵡說話唱歌的時候,從外面就可以看到鸚鵡的胸膛的地方會鼓起來,從這裡我們就可以知道它們是如何快速的發出聲音。
除了鸚鵡,蜂鳥以及琴鳥也可以模仿聲音。根據BBC野生動物媒體拍攝到的畫面,一隻野生的琴鳥,可以模仿正在拍它的相機的聲音。
其實我相信很多人都很迷惑,猴子看似最聰明,然後有和人類最接近的器官,可是它卻無法說話,反而鸚鵡卻可以說話,這到底包含了什麼樣的道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