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孩子是一個家庭的開心果,孩子要是生病了,好像,整個氣氛都不太好。但隨著孩子慢慢地長大,我們會發現,孩子特別容易在季節交替,天氣變化的時候,容易生病。我們都知道,嬰兒在4個月以前都不容易生病,因為寶寶從母乳裡獲得的抗體足夠應對外界的病毒,但是逐漸地我們發現,寶寶容易生病,那是因為寶寶的抗體不足了,不足以支撐他免受病毒的危害。這就是為什麼兒科醫生要讓寶寶開始添加輔食的原因。寶寶可以從輔食獲得額外的必須的營養,來幫助自己生長,獲得免疫力。但是添加輔食,是真的什麼都可以添加嗎?為什麼兒科醫生要告訴你,每添加一樣輔食都要隔幾天後再添加其他的食物?
拉肚子是過敏反應的一種
在開始添加輔食的時候,兒科醫生會告訴你,先一樣一樣的添加,如果沒有其他反應,在添加其他種類。你知道為什麼嗎?因為,怕過敏,是的,兒科醫生只會告訴你說怕拉肚子,但拉肚子也只是過敏的一種表現,還有便秘,也是過敏的一種表現,只說不嚴重而已。一樣一樣的添加,是為了好觀察,食物是否是過敏原,要是過敏了,短時間就不再吃這類食物,至少都得等3個月以上才能再吃這種食物。
什麼是食物過敏
食物過敏是反覆暴露於某種食物後人體免疫系統出現的異常反應。不是所有食物進入人體都會出現異常反應,只有免疫系統不成熟的嬰兒或者免疫系統遭破壞才可能出現過敏反應。
食物過敏最先,最常見的表現是消化道症狀。進食食物後,快速出現唇,唇周圍,以及舌和上顎血管的神經性水腫,表現為口腔癢痛。噁心,腹痛,嘔吐,腹瀉,等都考慮為食物過敏。遇到這種情況,我們要停掉我們懷疑的一切可疑的食物。服用抗敏藥。
如果是嬰兒表現出,稀水便次數增多,大便中含有血液或黏液,經常不明原因的腹痛,或者嬰兒拒食,厭食,頑固性便秘,肛周紅腫,經常疲憊,遇到這些情況,請請教醫生,是否與食物過敏有關。
家長應該了解有關食物過敏知識
一旦孩子有個頭痛腦熱,家長就會責怪自己沒有把孩子照顧好。其實不是這樣,而是孩子的免疫系統對這種天然無害物質出現了過度反應,問題在於免疫系統。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過敏反應。
食物過敏是什麼?
是人體對食物出現了 不耐受表現出來的異常表現,主要是消化道的表現,比如吃了某種食物出現嘔吐,噁心,反流或腹瀉等等,如果我們沒有意識到這是過敏反應,我們繼續給孩子吃,吸收到孩子體內,在體內出現反應,就可能出現皮疹,如溼疹,即溼疹是晚於消化道出現的。
而生活中,我們大部分家長都認為嘔吐,噁心,反流或腹瀉等等,好像在小孩身上都特別常見,家長都覺得沒什麼大事,除非小孩出現昏迷家長才會覺得是大事,很少會考慮到食物過敏。所以,作為家長,對於小孩的食物,我們一定要記住,孩子吃的每一種食物,出現了不同反應,我們就要立即停掉,如果停掉後續這種表現消失,或者症狀明顯減輕,那就證明這種食物引起了不耐受的表現。
怎麼查詢食物?
家長會覺得摸不著的頭緒,一日三餐這麼多種類食物,不知道怎麼判斷哪種食物過敏?在我們餵養嬰兒輔食時,我們是從單一食物開始吃的。比如,我們吃的高鐵米粉,如果純吃米粉有問題,那就是米粉的問題。
注意點,現在我們家長為了孩子的健康,會給孩子添加種類很多的食物,但是一旦出現問題,就會把所有的食物停掉,但是,即便如此這樣,也會引起孩子的營養問題。所有,在添加食物的時候,我們要一樣一樣的添加,切記大雜燴,一鍋端。簡單來說,就是保持食物的原味,先不要給孩子吃重口味的,一樣一樣的添加。這樣,當我們發現孩子要是食物過敏,就會很容易排除了。那麼,這種食物至少得等到三個月後在給孩子添加。這樣孩子的免疫系統逐漸發育,身體狀況逐漸成熟,這樣才能接受我們給孩子提供的各種各樣的食物種類,又能保證孩子的安全成長。
我是育兒寶媽,喜歡就點讚,關注,加收藏吧,期待在下一篇文章見到你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