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記者 王洪智
煙臺的程先生花費25萬元訂購了青島一微信網友的120雙耐克鞋,然而付款後,對方只給程先生發了4雙鞋。發現事有蹊蹺後,程先生通過各種辦法,要回了14萬元,但是還有11萬元沒有要回來。據了解,賣鞋的網友是一名未成年人。律師提醒,市民在微信朋友圈購物要謹慎。
2月12日,煙臺的程先生撥打半島熱線96663,反映了自己遇到的一件煩心事。據程先生介紹,他是一名微商,之前在一個業務微信群加了一個好友小李。2018年9月份,程先生得知小李有耐克鞋的貨源,而且價格合適,他想進一批自己賣。經過溝通,程先生決定購買120雙,並按照約定陸續轉給小李25萬元。「加這個人好友已經一年多了,之前也聊過不少,當時覺著應該沒有什麼問題。」程先生說。然而,2018年10份小李給程先生發了4雙鞋後,便沒有了下文。
「收不到貨後聯繫他,他說還有貨讓我等等,但是一直沒有發貨,我讓他退錢也不退。再後來就不理我了。」程先生說,小李並沒有刪除他的微信好友,但程先生發微信他不回,打電話也沒人接。無奈之下,程先生根據之前的發貨地址等資料,聯繫到小李的父母,嘗試多種辦法後,小李通過支付寶等陸續返還給程先生14萬元。「現在還差11萬元。年前我來到他位於嶗山區滁州路的小區,他帶著一個人出來和我見面,說錢肯定給我,年前給,但是到現在一直沒給。」程先生說。
2月12日下午,根據程先生提供的電話號碼,半島記者多次試圖聯繫小李,但是電話撥通後無人接聽。隨後記者又電話聯繫到小李的父親,他表示這幾天孩子出去玩了,對於此事自己並不清楚,並稱「孩子很小還不滿18歲」,隨後掛斷電話。據了解,程先生已經在青島和煙臺兩地報警。
對於程先生的遭遇,記者採訪了山東川佳律師事務所張寶清律師。張律師認為,程先生可以向法院起訴要求小李返還貨款,如小李系未成年人,則由其法定代理人(監護人)負責連帶返還賠償。如小李在與程先生交易時,採用虛構事實、隱瞞真相的手段,騙取程先生的貨款,數額較大,涉嫌詐騙,程先生可以向公安機關報案,由公安機關依法調查後作出處理。
提醒: 提高警惕,謹防網購陷阱
網購陷阱多,由此導致的糾紛並不鮮見。2019年1月份,市民孫先生通過微信朋友圈廣告,花3000元從外地一賣家買了一隻1歲大的布偶貓,然而空運到貨後,孫先生收到的竟是一隻生病的小貓。發現問題後,孫先生立即聯繫賣家,卻發現自己已被對方拉黑。
「建議市民一定要提高警惕,對於電話、網絡、微信營銷加強識別,謹防受騙上當。」張寶清律師說,市民網絡購物時,一定要通過正規交易平臺和信譽好的商城,不要貪戀便宜,不要輕易相信個人通過朋友圈、論壇等發布的信息,儘量選擇貨到付款,收貨時一定索要相關憑證。「很多個人賣家無法確定身份,監管存在難度,如果發生糾紛,舉證也比較困難。」張律師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