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胸外心臟按壓才是正確的?

2020-12-01 杭州日報

  8月14日第44版快報曾報導《學會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壓很有必要》,其中詳細介紹了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壓的操作手法。當時我們提醒,「家有相關病人請把這報導剪下貼在方便地方」。浙江省紅十字會現場救護培訓中心的老師雨薇看了報導,特地發來郵件。她說,7月她剛從中國紅十字總會參加全國救護師資提高班回來,曾聽了我國四位參與修訂《國際心肺復甦指南》之一的李春盛教授的課程。關於人工呼吸胸外按壓,一些知識已根據實際有所修訂。她在郵件裡針對我們的報導補充和更正了一些內容,請讀者把下面的介紹和上次的報導一起貼在方便的地方。

  吳先生:今天(8月19日)快報第3版有篇報導,說有位老人在海南三亞旅遊心臟病突發,有人給他做心臟按壓,但動作不對。後來浙江省紅十字會現場救護培訓講師上前幫忙,還是沒有挽回他的生命。你們在報導後面介紹了6點老年人旅遊的注意事項,但就是沒有說當時那個做心臟按壓的動作有什麼不對,正確的心臟按壓該怎麼做,這是我們最關心的問題,你們應該詳細介紹的。

  記者吳雯:對不起,我們遺漏了讀者最關心的部分。昨天我又採訪浙江省紅十字會現場救護培訓講師黃雅紅(就是在三亞為老人施救的那位)。

  什麼是胸外心臟按壓?胸外心臟按壓是發生心跳驟停時,藉助外力擠壓心臟和胸腔排送血液,以形成暫時的人工循環的方法。有效的心臟擠壓和口對口人工呼吸,能使生命的重要器官,其中最重要的是大腦,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不致發生不可逆性改變。贏得這一段時間,便有可能爭取到更完善的復甦條件,顯著提高病人成活的可能性。但是應注意,對於心包填塞、張力性氣胸、新鮮的肋骨骨折以及心瓣膜置換的病人,不應採用胸外心臟按壓。

  「發現病人心跳停止,應馬上進行心臟按壓。因為心跳停止,必然伴隨呼吸停止,故在心臟按壓的同時,還要施行人工呼吸。」

  黃雅紅說,老人的家屬雖然知道要給老人進行心臟按壓,但犯了兩個明顯的錯誤:1.沒有把老人平放在堅硬的地面上,而是讓老人屈著身子躺在一個凹下去的坎內,上半身在坎外,下半身在坎內。2.進行按壓的位置沒有搞對,應該是在病人胸骨體的中下三分之一交界處,但老人的家屬使勁按壓著老人的左心臟部位。

  「一旦發現病人心跳驟停,要立即使病人仰臥于堅硬的木板或水泥地面上,絕不可在柔軟有彈性的床上進行心前區叩擊和胸外心臟按壓。這時候首先應該做心前區叩擊促使心臟復跳。去除病人過厚的衣物,救護者右手握拳,拳心向下,快速從20-30釐米的高度猛擊患者心前區胸骨體下1/3處,連續叩擊2-3次,若病人頸動脈出現搏動,說明心臟復甦有效。若無效,則立即進行胸外心臟按壓。」

  現場施救的三個關鍵步驟——

  A、開放氣道。

  先將傷病員在堅實平坦處擺成仰臥位,解除衣扣、領帶等束縛,跪到其一側(一般為右側)清除口鼻中的血液、痰液、水草、泥沙等異物;然後施救者以左手的小魚際部位抵在傷病員的前額髮際處,右手的食指和中指抵住下巴,雙手同時用力使傷病員的頭部仰起,注意要讓下頜角、耳垂與地面成一條直線,也就是90度垂直,差不多下巴朝天即可,兒童和嬰兒分別為60度和30度。氣道開放不成功,人工呼吸將沒有任何效果。

  B、人工呼吸。

  氣道打開後,要用5-10秒時間看傷病員胸廓是否有起伏、鼻翼中

  是否有氣流湧出、能否聽到呼吸音,以此來判斷呼吸是否確已停止。對於呼吸已停的傷病員,要馬上進行人工呼吸,使其處於半萎縮狀態的肺組織及時得到擴張。

  最常採用的是口對口呼吸法。原來按在前額部位的左手伸出拇指和食指捏住傷病員的兩側鼻翼,救護者用嘴完全包住傷病員的嘴輕吹兩口氣,每次吹氣時間超過1秒,兩次之間要停頓3-4秒,因為要讓病員把剛才吹進去的那口氣再吐出來,記得停頓時要鬆開鼻翼。每次吹氣量約400-600毫升即可,並非肺活量越大就效果越好,所以不需要深吸氣後再用力吹,否則吹進去的多餘氣體中會有相當一部分氣體通過食管進入胃部,引起胃膨脹,使膈肌被頂上去,而膈肌抬高又會使胸腔內負壓增加影響血液回流,且胃內容物也容易返流堵塞氣管,反而不利於搶救。除此以外,過度通氣還有可能會造成呼吸性鹼中毒。吹氣的同時,救護者要用眼角的餘光觀察傷病員的胸廓是否有抬高,如果胸廓抬起就表明已經有氣體進入肺部。而對於嘴巴不能張開、口部嚴重受傷或難以使口封閉的傷病員可以採用口對鼻人工呼吸法。

  C、胸外按壓。

  正確的定位非常重要,可用右手的食指和中指沿兩側肋弓下緣斜行向上探到劍窩凹陷處,然後左手大魚際一側貼著右手食指放上去,此時左手掌根部正好位於胸骨下半段。將兩手掌根重疊,十指相扣,手指方向與兩乳頭連線垂直,按壓時要肘關節伸直,藉助整個身體的力量垂直向下均勻用力,著力點在掌根部,使胸骨下陷4-5釐米,差不多是胸廓前後徑的1/2到1/3,頻率以每分鐘100次為宜,每次按壓與放鬆的時間各佔50%。

  這裡特別要強調的一點是:胸外心臟按壓與人工呼吸的比例曾經是15∶2,但實踐中發現,這個比例達不到每分鐘100次的按壓頻率,動物實驗中也發現提高按壓次數可以獲得良好的救治效果,而頻繁的中斷或延長中斷按壓的時間都是有害的。為此,在2005版國際心肺復甦指南中,已將按壓通氣比改成了30∶2。

  (文字和圖片由讀者雨薇提供,其中的補充和更正,我們用黑體字標出)

相關焦點

  • 胸外心臟按壓的操作要點有哪些
    胸外心臟按壓的操作要點有哪些:(1)復甦者應在病人右側;  (2)按壓部位與手法:雙手疊加,掌根部放在胸骨中下1/3處垂直按壓;  (3)按壓深度:成人為4—5cm,兒童為3—4cm,嬰兒為1.3—2.5cm;  (4)按壓頻率:成人和兒童為
  • 心肺復甦術胸外按壓技術口訣
    我將心肺復甦術胸外按壓技術總結成口訣,便於各位讀者學習掌握和應用,「心肺復甦術胸外按壓技術口訣」如下,以饗讀者。一心肺復甦能救命,胸外按壓是基礎,技術要領要搞清,步驟需要七步行。第三體位要正確,雙腿跪下與肩寬,要與患者肩平行;胸部中央第一掌,按在胸骨下半部,另一手掌也要按,疊放第一隻手上,
  • 如何正確進行心肺復甦
    搶救時,你是否懂得如何正確進行心肺復甦?  楊豔敏教授指出,當一個人的心跳停止時,維持生命的血液循環和氧氣供應就會中斷。一般情況下,如果心跳停止導致的腦組織缺氧時間能控制在4分鐘之內,其損傷的腦組織功能還有恢復的可能,但如果心跳停止超出4分鐘,則可能造成腦組織永久損害,甚至導致死亡。
  • 河北燕達醫院提醒您:心外按壓的注意事項
    但如果胸外心臟按壓如操作不標準,常會導致併發症的發生。河北燕達醫院專家提醒您進行胸外按壓時一定注意以下幾點,保證正確救助。①按壓部位不正確。向下錯位時則受壓部位為劍突,可至劍突受壓折斷,肝臟受衝擊破裂或胃部受壓導致嘔吐;定位向兩旁偏移或按壓時手指沒有翹起時則易至肋骨骨折及連枷胸,導致氣胸、血胸。
  • 急救知識:胸外心臟按壓
    【急救知識:胸外心臟按壓】按壓部位:兩乳頭連線中點。按壓深度:5-6釐米。 按壓頻率:100-120次/分鐘。 僅用於心臟驟停的患者,而絕不能用於暈厥、休克、昏迷、癲癇大發作等患者。
  • 心搏驟停,如何在搶救的黃金時間裡與死神賽跑?
    本報記者賀依林 第一臨床醫學院2016級本科生5月7日傍晚,清華大學校內一位大一學生突然昏倒,在場同學判斷初步情況後,迅速對其進行心肺復甦,並正確使用校內AED(自動體外除顫器)使病人恢復了竇性心律。北醫三院急救醫生趕到現場後表示,正是因為學生們採用了正確的急救方式,才給了昏倒的同學生存的機會。
  • 跑者急救如何進行心臟復甦
    遇到心臟驟停事件,作為現場第一目擊者,該如何應對?跑道上有人暈倒,我們該如何正確處理?是等醫生呢,還是採取爭分奪秒的急救?一起學習心肺復甦吧。跑道上有人暈倒,我們該如何正確處理?是等醫生呢,還是採取爭分奪秒的急救?我們來一起學習心肺復甦(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充分地科學研究證實,當心臟停跳後大腦皮層能夠耐受的存活時間只有4-6分鐘,之後便開始不可逆的死亡進程,這個時間窗被稱為「黃金4分鐘」。
  • 幫女友按摩乳房的正確姿勢 做「立挺」女人
    幫女友按摩乳房的正確姿勢 做「立挺」女人時間:2015-12-24 12:21   來源:知音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幫女友按摩乳房的正確姿勢 做立挺女人 穿著清涼比基尼,便是一個秀性感身材的舞臺。不過,胸部誘人的條件除了尺寸傲人外,堅挺有彈力的漂亮胸型也很重要!
  • 朋友做心外壓急救,壓斷12肋骨
    浙江杭州一名謝姓男子,日前玩卡丁車時突然心臟驟停。同行朋友見狀報警,在急救中心的指導下做胸外按壓。未料友人因用力過猛,壓斷謝男12根肋骨。雖說力道大了些,不過正因友人持續按壓,為謝男爭取時間,最終成功救回性命。
  • 廣州首批AED已在50座地鐵站安裝,你知道如何正確使用嗎?
    廣州首批AED已在50座地鐵站安裝,你知道如何正確使用嗎?當遇到緊急情況時如何正確進行急救和使用AED?詳情點擊看大圖↑急救指引檢查呼吸(5秒-10秒),進行胸外按壓和人工呼吸。04
  • 羶中穴:寬胸理氣穴,俗稱「出氣穴」長常按解鬱悶!
    意思就是說,羶中穴是心包經的「令官」,所以具有保護心臟和代替心臟承受外邪的作用。羶中穴羶中穴在人體軀幹的黃金分割點上,是臟腑之氣匯聚的地方,它匯集了任脈、足太明足少陰、手太陽和手少陽經,多條經脈的氣血,經常按摩它能夠起到寬胸理氣,活血通絡,止咳平喘的功效。
  • 心臟驟停如何緊急救命,最佳方式是這個
    如何避免悲劇發生?11月26日,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專家進行了詳細解答。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心內科副主任醫師童琳介紹,依據《2016中國心肺復甦專家共識》所述,目前每年約有54.4萬人發生過心臟驟停問題,近年來其發生率更是明顯增加,並成為青壯年人群的主要殺手。那麼,什麼是心臟驟停?心臟驟停是指心臟泵血功能機械活動的突然停止,造成全身血液循環中斷、呼吸停止和意識喪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