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也能認養了?啥情況?

2020-12-03 數字鄉村

「認養農業」是一個比較新的概念。這種模式實際上就是每位消費者的「私人訂製」。你可以認養一棵果樹,一片菜園,一隻小豬,這些就是屬於你的東西。消費者可以選擇自己耕種或養殖,體驗田園生活;也可以直接交給專業的農戶,讓他們自行處理,自己遠距離監控。很多人都對這種認養農業的形式都非常感興趣。

認養農業的出現體現了潛在市場的需求

1. 認養農業體現大家對健康食品的追求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大家對健康食品的追求也越來越高。很多主打綠色健康的產品都收到消費者的歡迎,大家願意花更高的價格去追求更健康的產品,這就給認養農業帶來發展的機會。如果自己在農村有一塊專為自己生產健康食品的種植養殖基地,並能通過網際網路進行監控甚至自己親自照看,大家就會對這種形式產出的食品更加放心。而相關的農戶也能提供相關的服務,提高收入。

2. 認養農業滿足了城市居民的「歸園田居」

大部分在城市打拼的人都有一個願望,就是退休之後回老家去養老。其實大家都是這樣想的,有錢了在農村蓋一座小房子、種幾畝地、養幾隻羊,過真正的生活。 認養農業就是抓住人的這種心理,讓城市裡的人去體驗這樣的田園生活,感受人生。

3. 認養農業硬核了生態旅遊的需求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休閒時間的增多,越來越多的人喜歡生態旅遊、休閒旅遊。生活水平的提高增加了小轎車的普及情況,自駕遊促進了生態休閒旅遊的發展,形成了廣闊的市場需求。 認養農業讓認養者利用休假的機會旅遊、休閒、體驗三不誤,能實現多方共贏。

相關焦點

  • 國內「認養農業」情況淺析談
    01「認養農業」出現既是偶然又是必然「認養農業」的出現,歸根到底是因為有潛在市場的需求,正因為有了需求,才有了認養農業這項農業服務。食品是否真正安全,即使商家、廠家、場家說破天,消費者還是半信半疑,絕大多數人都相信「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如果自己在農村有一塊專為自己生產健康食品的種植養殖基地,並能通過網際網路進行監控甚至自己親自照看,不就更放心了?而農村也能藉此機會願意提供相關的服務,提高收入。只要您願意為你的定製多付點費,何樂而不為呢?
  • 認養農業有著廣闊的前景
    「認養農業」是近年來新興的農事增值發展模式。消費者預付生產費用,生產者為消費者提供綠色、有機食品,在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建立一種風險共擔、收益共享的生產方式。中國鄉村之聲特約評論員孫立武認為,認養農業這種生產方式,打破了優質農產品走向市民餐桌「最後一公裡」的障礙,實現了土地與餐桌的直接對接。
  • 農業認養APP開發
    網際網路衝擊著農業的發展,農業認養APP開發結合共享經濟,認養農業潮流越來越火,覆蓋了畜牧業認養、果樹認養、米酒認養、養殖業認養等等,重新定義了農業,顛覆了消費者對農業的認知,為認養客戶提供了個性化養殖模式;農業認養APP開發那它到底好在哪裡?
  • 網際網路+認養農業,農業改革突破口
    「認養農業」是近年來新興的農業增值發展,令簡單乏味的農業作業"華麗轉身"。消費者預付生產費用,生產者為消費者提供綠色、有機食品,在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建立一種風險共擔、收益共享的生產方式。這種生產方式打破了優質農產品走向市民餐桌最後一公裡的障礙,實現土地對餐桌的直接對接。
  • 新農業下的認養農業
    認養農業,一個對大多數人來說新奇且陌生的新農業形態。試問大家有沒有想過在屬於「自己的地裡」種植巴旦木,來年等到收穫的季節,享受豐碩果實帶來收穫的喜悅,不但能夠吃到新鮮的巴旦木。還可以從中得到收益。認養農業是近年來新興的農事增值發展模式,一般指消費者預付生產費用,生產者為消費者提供綠色、有機的食品,在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建立一種風險共擔、收益共享的生產方式。認養農業的賣點並不是只有農產品,它是以農產品品質本身為基礎,讓農產品不僅具有農業產業的屬性,還可以與旅遊、休閒、文化等產業進行深入互動。
  • 什麼是認養農業?一篇文章告訴你!
    今天來跟大家講一講什麼是認養農業?認養農業是訂單農業的一種發展模式,也是網際網路時代中一種創新的銷售模式,一般指消費者在預付生產費用生產者為消費者提供綠色健康的農副產品,並實現了農村對土地、土地對餐桌的直接對接。
  • 認養農業走紅!網際網路+農業「種出」現實版開心農場
    「從消費者角度來說,既收穫了樂趣,也能獲得一定的收益。對於農戶和基地來講,預售的方式能降低他們的成本投入,提升農民的信心,同時可視化操作也對品質起到監督作用。」劉秀峰說。  年輕父母成預購主力  項目上線10多天,吸引了3528人參與預購。
  • 農業也能私人定製——如何讓消費者「認養」你的蔬菜果園?
    「認養農業」是國內近年來出現的一種較新的農業模式。這種模式就是為消費者「私人定製」農產品,消費者可以自行耕耘、體驗農耕生活;也可以當個甩手掌柜讓農戶按照他的要求進行種植,他們可以在遠程監控自己所認養的地、果蔬、禽畜的生長狀況。「認養農業」可以說是休閒旅遊、訂單式種植的集合體,也被稱為「傳統訂單農業的眾籌升級版」。
  • 遼寧盤錦:認養農業「玩」起共享經濟
    遼寧省盤錦市大窪區認養農業試水「共享」,與旅遊產業深度融合,吸引不少遊客前來。  最近,在遼寧省盤錦市大窪區新立鎮的北旅田園景區,冬季經營期售票預訂超過10萬張。除了遼寧當地的遊客,還有不少遊客從北京、天津等地遠道而來。  這個小鎮因認養農業聞名,早在2015年,新立鎮就首創「網際網路+認養農業」新模式,通過認養方式經營以「盤錦大米」為代表的系列農產品。
  • 農業也玩共享經濟 認養農業會是下一個風口嗎?
    「一『牆』覽產區,一『鈕』控排灌」,實現了農業自動化監控機。  「對於購買我們認養服務的會員,我們會為其開放5個不同角度的監控窗口,在手機上就能實時查看自己認養的農作物生產情況,實現全程透明化操作。」合作社負責人楊培波介紹,自從運用這套系統以來,不僅帶動了合作社周邊的人氣,同時增加了不少收入,每年的糧食還供不應求。
  • 農業認養小程序開發解決方案
    食品安全越來越被人們重視,人們希望吃的放心,隨著農業認養的出現不少人都選擇認養自己的蔬菜,而與農業認養密不可分的就是網際網路,通過網際網路,可以在線查看自己認養的蔬菜種成什麼樣了,灌溉這些蔬菜,認養農產品畜牧,追蹤農產品的生長趨勢,最近有哪些區別這些。
  • 家庭農場「玩轉」認養農業
    25日上午,位於九臺區九郊街道唐家村的微雨眾惠種植業家庭農場裡,來自九臺區九郊街道一家幼兒園的小朋友在老師的帶領下,來到幼兒園認養的地塊,認識蔬菜作物,體驗採摘樂趣。紅纓好孩子幼兒園、白老師幼兒園、愛貝兒幼兒園……農場裡,一塊塊寫有不同單位名稱的標誌牌分外醒目。「這些都是被認養的地塊,每塊地88平方米。」
  • 順昌縣政協到仁壽金水農場調研認養農業
    東南網訊(通訊員 陳國仁)6月28日,順昌縣政協副主席李曉華到仁壽鎮金水農場有限公司調研認養農業。公司的生產基地被農業部列為全國園藝(柑桔)標準示範基地,全國黃龍病綜合防控示範基地,全國果業外貿出口示範基地和現代農業產業技術示範基地。該農場現有柑桔種植面積850多畝,今年已籤訂認養農業協議柑桔面積100畝,每畝以種植柑桔50株計,每株產量80斤,每斤價格2.50元,產值為100萬元,成為農民增收的一個新渠道。
  • 「認養農業」所帶來的農業新機遇,值得一看!
    什麼是「認養農業」?「認養農業」就是為消費者「私人定製」農產品,它的出現,歸根到底是因為有潛在市場的需求,正因為有了需求,才有了認養農業這項農業服務。那麼,「認養農業」所帶來的農業新機遇有哪些呢?我們來看看吧!
  • 認養農業發展前景廣闊,你不知道的農業發展新態勢!
    而杭州的塘栖鎮是枇杷的種植區,同樣推出了消費者認養枇杷樹的活動,果樹成熟時收穫了大批量的消費者前來認養和採購,還得帶動了一波旅遊經濟。認養農業正在我國多處逐漸發展,成為農業發展的一種新形式!認養農業目前的市場前景非常大1.
  • 農戶一定要了解的農業發展趨勢:網際網路+認養農業模式
    農業認養:時農產品供應的一種新模式,是指農產品的消費者和農產品的供應者之間的一種訂單模式。消費者在供應者處選定田塊或某種農作物,通過認養獲得收穫權,消費者和供應者共同管理認養的田塊或農作物,收穫的產品為消費者所有,供應者獲取相應的收益。
  • 淺析「認養農業」的營銷方法,「訂單式」生態農業可以夢想成真
    「認養農業」的發展,正好可以和生態旅遊、休養旅遊結合起來,使得「認養農業」的價值實現最大化、最優化。同時,讓認養者利用休假的機會旅遊、休閒、體驗三不誤,能實現多方共嬴。 正因為認養農業能滿足各方需求,因此,這個新興市場充滿了蓬勃生機,必將成為農業方面的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也會成為農民朋友一個新的致富途徑。
  • 傳統農業和認養農業,究竟有什麼區別?
    今天來跟大家講一講傳統農業和認養農業,究竟有什麼區別?認養果樹掛牌認養農業:我們簡化了中間環節,加強了種植管理,結合了一批優質的種植戶和合作社,在扶貧政策的支持下,不斷加強科學種植管理,提升農產品品質質量,提前通過悟空認養農業平臺找到大量的用戶,爭取主動議價權,大大降低了農產品滯銷的風險,使整條產業鏈由過去的產供銷變成了銷售工廠。
  • 探索認養農業新模式 市民認養果樹體驗現實版「開心農場」
    探索認養農業新模式 市民認養果樹體驗現實版「開心農場」 2018年09月18日 17:30  來源:重慶網絡廣播電視臺
  • 陝西西安:推廣「認養農業」管理新模式
    大家聽說過智慧農業、數字農業、生態農業、休閒農業等等,但您是否聽說過認養農業?認養農業是近幾年興起的一個的農產品供應模式,屬於訂單農業的一種,官方的解釋是指生產者和消費者(認養人)之間達成的一種風險共擔、收益共享的生產方式。消費者預付生產費用,生產者為消費者提供綠色、有機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