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手機APP,在線認領一隻雞苗,就可以透過鏡頭實時觀察雞的成長情況,還能獲得一定的收益。由90後溫州創業青年巫逢洲、劉秀峰等創辦的「猴集」平臺,將「開心農場」遊戲變成現實,讓城裡人有機會當「農場主」,正吸引越來越多的人參與體驗。
通過農產品預售平臺認領土雞、網上認種農田農地、認養楊梅樹可採摘品嘗……如今在溫州,越來越多的項目結合「網際網路+」的方式,實現農業智慧化生產。這種「認養農業」走出了鄉村振興的新模式,為農民擴產增收打開新渠道,也逐漸帶動一股城鄉互動的新風尚。
體驗「養成」樂趣還有收益
「99元認養土雞,預售完成轉賣賺收益。」在「猴集」APP平臺上,截至發稿前,雞苗在線認領項目已吸引3528人參與。
「在『猴集』平臺認領的雞苗是99元,養殖期間每過一個月價格上漲8%—10%。」浙江農歸巴數據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兼COO劉秀峰介紹,這是現實版的「養成」遊戲,也可以說是現實版「開心農場」。消費者通過「猴集」農產品預售平臺,參與到土雞的飼養過程,從雞苗開始認領,全程監控,6個月的養殖周期一到,便可得到一隻自己「看著長大」的土雞。當然,養殖期間也可以轉賣,獲取相應的增值收益。
創辦「猴集」平臺的巫逢洲是2015年度溫州創業青年楷模,2017溫州十大創業創新領軍人物,而劉秀峰是2018溫州創業青年楷模。
劉秀峰大學期間就開始創業,目前已在網際網路農業領域探索多年。他了解到,農家散養土雞因肉質筋道、綠色健康,備受城市消費者熱捧。「土雞是很多人到農家樂必點的菜。但大家也會困惑,所謂的『土雞』都是直接燒好端上桌,無法判斷是否真的是散養土雞。另外,日常在城市裡想吃到品質好的土雞,很多人也苦於沒有購買渠道。」
為打通城市消費者購買田頭直供農產品的購買渠道,同時也讓更多城市家庭參與到鄉村生活的體驗中來,劉秀峰與團隊打造了「猴集」農產品預售平臺。
「從消費者角度來說,既收穫了樂趣,也能獲得一定的收益。對於農戶和基地來講,預售的方式能降低他們的成本投入,提升農民的信心,同時可視化操作也對品質起到監督作用。」劉秀峰說。
年輕父母成預購主力
項目上線10多天,吸引了3528人參與預購。從後臺數據分析,主要購買客群為江浙地區用戶,其中80、90後寶媽或寶爸約佔70%。
來自寧波的80後王女士,從事金融領域工作,平時工作強度較大,擠壓了很多陪伴孩子的時間。「現在學校裡的作業越來越注重素質教育,尤其是觀察實驗類的作業比例提升。通過『猴集』平臺,可以在家感受田園農場的樂趣,讓孩子的觀察作業不再靠大人的講述,而是直接『面對面』。」
劉秀峰介紹,首期土雞預售規模為50萬元,相當於要完成5000隻雞的認購計劃,目前已完成目標任務的69%。「在沒有投入推廣的情況下,有這樣的預購效果,反映出較大的市場需求。」他預計,首期預售將在4月初全部完成。他和團隊目前已與福建、湖北、安徽等地的貧困農戶達成意向,預購完成就馬上投入雞苗養殖。
據他分析,土雞的市場價在158元一隻,99元認購的雞苗最終出欄價格,基本與市場價持平,但由於增加了互動體驗和源頭追溯等環節,市場競爭力大大提升。接下來,平臺將推出農家豬、水蜜桃、野生蜂蜜、臺灣茶等特色農產品的預購。
有投資者認為,這樣的「認養農業+農產品期貨交易」模式顛覆以往養殖模式,打破時空限制,讓消費需求、生產投入更好地進行匹配。消費者也是參與者,通過監控全程把關養殖過程,進行可視化操作,從而更安心地享受土雞美味或轉賣盈利。養雞農戶從以往賣現貨變為期貨,卸下了養殖風險的擔子,真正實現多方共贏。
「認養農業」在溫州逐漸走紅
「認養農業」這種新興的農事增值發展模式,在溫州越來越多的項目中得到應用。
澤雅黃山村抓住機遇傳承本土文化,進行「網際網路+農業+文旅+地產」項目改造。村民不僅把一年一季收成的低效番薯園開發成「智能休閒體驗農業」,種植不同時節的蔬果、花木,打造「山水田園旅遊綜合體」,還通過「土地流轉」方式,集中1082畝土地,引進外資創辦「大源溪休閒農業有限公司」,發展「認養農業」新模式。
市民可以認種認養黃山村的農地,通過手機查看作物成長情況,全程了解農地農產品種植情況,還能去實地查看自己的農地,開啟現實版的「開心農場」。
在位於平陽縣鰲江鎮荊溪村草池的平陽仙池都市農業休閒園內,種植成林的東魁楊梅樹可供個人或單位認養,並將定期邀請認養的個人或單位來休閒園參與體驗施肥、除草、修剪枝葉等過程,楊梅成熟後還可組織家人、單位員工進行採摘,同時享受仙池門票以及餐廳訂餐等優惠。
引入網際網路技術轉變農業生產管理方式,除「認養農業」模式外,許多農業項目走上「智慧農業」之路。浙江鐵楓堂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將對鐵皮石斛育苗室、大棚種植、林下種植的現有基礎設施進行改造,達到實現農產品生產、經營、管理的智能化,實現手機APP控制。由全國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80後創業青年趙崇賽打造的「我家菜吧」APP電商平臺,為消費者打造了一個線上的農貿市場,實現在線下單預訂,農產品源頭直送,目前擁有泰順黑毛豬基地、平陽西灣基地、南麂島大黃魚基地、山門紅豆杉基地共計1450畝,積累了3萬多用戶「粉絲」。
「認養農業」核心是產品品質和特色
「認養農業」模式實質上是共享經濟在農業領域一次新的嘗試,打破了農業生產的固有模式,與旅遊、養老、文化等產業進行深度融合,來推動鄉村發展轉型升級。
對於「認養農業」,網易等電商平臺也在涉足。網易味央豬在網易考拉拍賣,1元「全民養豬眾籌」,以低門檻、趣味化、多元的方式將「網易養豬」變成「大家養豬」。1919萬的眾籌金額在中國農業眾籌中也是少見。
在維度資本合伙人張澤看來,「認養農業」作為共享經濟的一種表現形式,在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建立一種風險共擔、收益共享的生產方式,以「網際網路+認養農業」模式將產業鏈由過去的「產供銷」變成「銷供產」,實現「土地」到「餐桌」的直接對接。但網際網路農業,其核心價值仍然是產品的品質和服務。好的產品和服務要既懂得「人心」又懂得「人性」,就是能滿足消費者的真實需求,打造健康、綠色、優質、特色的農產品,又有好的營銷手段吸引消費者為產品和服務埋單。就像網易味央豬有網易企業背書,產品品質嚴控,養殖環節有故事有亮點有展示,比如智能家居豬舍,豬場直播體驗,聽名曲長大的豬等,再加上網易流量導入和口碑宣傳,網際網路公司很自然地成功跨界農業項目。因此,溫州的農業項目可借鑑成功的經驗,在創新的模式上融合技術和匠心,為食品安全、農業生產模式帶來全新思路,在滿足大眾市場需求的同時,為現代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創造更多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