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養農業走紅!網際網路+農業「種出」現實版開心農場

2020-11-27 浙江在線

  打開手機APP,在線認領一隻雞苗,就可以透過鏡頭實時觀察雞的成長情況,還能獲得一定的收益。由90後溫州創業青年巫逢洲、劉秀峰等創辦的「猴集」平臺,將「開心農場」遊戲變成現實,讓城裡人有機會當「農場主」,正吸引越來越多的人參與體驗。

  通過農產品預售平臺認領土雞、網上認種農田農地、認養楊梅樹可採摘品嘗……如今在溫州,越來越多的項目結合「網際網路+」的方式,實現農業智慧化生產。這種「認養農業」走出了鄉村振興的新模式,為農民擴產增收打開新渠道,也逐漸帶動一股城鄉互動的新風尚。

  體驗「養成」樂趣還有收益

  「99元認養土雞,預售完成轉賣賺收益。」在「猴集」APP平臺上,截至發稿前,雞苗在線認領項目已吸引3528人參與。

  「在『猴集』平臺認領的雞苗是99元,養殖期間每過一個月價格上漲8%—10%。」浙江農歸巴數據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兼COO劉秀峰介紹,這是現實版的「養成」遊戲,也可以說是現實版「開心農場」。消費者通過「猴集」農產品預售平臺,參與到土雞的飼養過程,從雞苗開始認領,全程監控,6個月的養殖周期一到,便可得到一隻自己「看著長大」的土雞。當然,養殖期間也可以轉賣,獲取相應的增值收益。

  創辦「猴集」平臺的巫逢洲是2015年度溫州創業青年楷模,2017溫州十大創業創新領軍人物,而劉秀峰是2018溫州創業青年楷模。

  劉秀峰大學期間就開始創業,目前已在網際網路農業領域探索多年。他了解到,農家散養土雞因肉質筋道、綠色健康,備受城市消費者熱捧。「土雞是很多人到農家樂必點的菜。但大家也會困惑,所謂的『土雞』都是直接燒好端上桌,無法判斷是否真的是散養土雞。另外,日常在城市裡想吃到品質好的土雞,很多人也苦於沒有購買渠道。」

  為打通城市消費者購買田頭直供農產品的購買渠道,同時也讓更多城市家庭參與到鄉村生活的體驗中來,劉秀峰與團隊打造了「猴集」農產品預售平臺。

  「從消費者角度來說,既收穫了樂趣,也能獲得一定的收益。對於農戶和基地來講,預售的方式能降低他們的成本投入,提升農民的信心,同時可視化操作也對品質起到監督作用。」劉秀峰說。

  年輕父母成預購主力

  項目上線10多天,吸引了3528人參與預購。從後臺數據分析,主要購買客群為江浙地區用戶,其中80、90後寶媽或寶爸約佔70%。

  來自寧波的80後王女士,從事金融領域工作,平時工作強度較大,擠壓了很多陪伴孩子的時間。「現在學校裡的作業越來越注重素質教育,尤其是觀察實驗類的作業比例提升。通過『猴集』平臺,可以在家感受田園農場的樂趣,讓孩子的觀察作業不再靠大人的講述,而是直接『面對面』。」

  劉秀峰介紹,首期土雞預售規模為50萬元,相當於要完成5000隻雞的認購計劃,目前已完成目標任務的69%。「在沒有投入推廣的情況下,有這樣的預購效果,反映出較大的市場需求。」他預計,首期預售將在4月初全部完成。他和團隊目前已與福建、湖北、安徽等地的貧困農戶達成意向,預購完成就馬上投入雞苗養殖。

  據他分析,土雞的市場價在158元一隻,99元認購的雞苗最終出欄價格,基本與市場價持平,但由於增加了互動體驗和源頭追溯等環節,市場競爭力大大提升。接下來,平臺將推出農家豬、水蜜桃、野生蜂蜜、臺灣茶等特色農產品的預購。

  有投資者認為,這樣的「認養農業+農產品期貨交易」模式顛覆以往養殖模式,打破時空限制,讓消費需求、生產投入更好地進行匹配。消費者也是參與者,通過監控全程把關養殖過程,進行可視化操作,從而更安心地享受土雞美味或轉賣盈利。養雞農戶從以往賣現貨變為期貨,卸下了養殖風險的擔子,真正實現多方共贏。

  「認養農業」在溫州逐漸走紅

  「認養農業」這種新興的農事增值發展模式,在溫州越來越多的項目中得到應用。

  澤雅黃山村抓住機遇傳承本土文化,進行「網際網路+農業+文旅+地產」項目改造。村民不僅把一年一季收成的低效番薯園開發成「智能休閒體驗農業」,種植不同時節的蔬果、花木,打造「山水田園旅遊綜合體」,還通過「土地流轉」方式,集中1082畝土地,引進外資創辦「大源溪休閒農業有限公司」,發展「認養農業」新模式。

  市民可以認種認養黃山村的農地,通過手機查看作物成長情況,全程了解農地農產品種植情況,還能去實地查看自己的農地,開啟現實版的「開心農場」。

  在位於平陽縣鰲江鎮荊溪村草池的平陽仙池都市農業休閒園內,種植成林的東魁楊梅樹可供個人或單位認養,並將定期邀請認養的個人或單位來休閒園參與體驗施肥、除草、修剪枝葉等過程,楊梅成熟後還可組織家人、單位員工進行採摘,同時享受仙池門票以及餐廳訂餐等優惠。

  引入網際網路技術轉變農業生產管理方式,除「認養農業」模式外,許多農業項目走上「智慧農業」之路。浙江鐵楓堂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將對鐵皮石斛育苗室、大棚種植、林下種植的現有基礎設施進行改造,達到實現農產品生產、經營、管理的智能化,實現手機APP控制。由全國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80後創業青年趙崇賽打造的「我家菜吧」APP電商平臺,為消費者打造了一個線上的農貿市場,實現在線下單預訂,農產品源頭直送,目前擁有泰順黑毛豬基地、平陽西灣基地、南麂島大黃魚基地、山門紅豆杉基地共計1450畝,積累了3萬多用戶「粉絲」。

  「認養農業」核心是產品品質和特色

  「認養農業」模式實質上是共享經濟在農業領域一次新的嘗試,打破了農業生產的固有模式,與旅遊、養老、文化等產業進行深度融合,來推動鄉村發展轉型升級。

  對於「認養農業」,網易等電商平臺也在涉足。網易味央豬在網易考拉拍賣,1元「全民養豬眾籌」,以低門檻、趣味化、多元的方式將「網易養豬」變成「大家養豬」。1919萬的眾籌金額在中國農業眾籌中也是少見。

  在維度資本合伙人張澤看來,「認養農業」作為共享經濟的一種表現形式,在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建立一種風險共擔、收益共享的生產方式,以「網際網路+認養農業」模式將產業鏈由過去的「產供銷」變成「銷供產」,實現「土地」到「餐桌」的直接對接。但網際網路農業,其核心價值仍然是產品的品質和服務。好的產品和服務要既懂得「人心」又懂得「人性」,就是能滿足消費者的真實需求,打造健康、綠色、優質、特色的農產品,又有好的營銷手段吸引消費者為產品和服務埋單。就像網易味央豬有網易企業背書,產品品質嚴控,養殖環節有故事有亮點有展示,比如智能家居豬舍,豬場直播體驗,聽名曲長大的豬等,再加上網易流量導入和口碑宣傳,網際網路公司很自然地成功跨界農業項目。因此,溫州的農業項目可借鑑成功的經驗,在創新的模式上融合技術和匠心,為食品安全、農業生產模式帶來全新思路,在滿足大眾市場需求的同時,為現代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創造更多可能。


相關焦點

  • 探索認養農業新模式 市民認養果樹體驗現實版「開心農場」
    探索認養農業新模式 市民認養果樹體驗現實版「開心農場」 2018年09月18日 17:30  來源:重慶網絡廣播電視臺
  • 共享農場興起,認養農業成為網際網路農場一個創新模式
    然而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農場主,也開啟可智慧農場共享認養創新模式,網際網路共享認養農場利用「網際網路+認養農業模式平臺」的模式,通過認養農業模式平臺實現共享經濟,共享農場,打造現實版的開心農場。認養完成後,農產的成長狀況和成長環境客戶可隨時通過監控設備實時在線觀看,認養中收穫的果實、生產的奶蛋肉,通過社區配送等方式周期性向客戶交付。形成網際網路+認養從「認養+資金+種養殖+交付」的消費閉環。也可以在線發布農場活動,讓客戶參與報名,讓客戶親身體驗農場田園生活!
  • 開州積極探索「認養農業」新模式體驗現實版「開心農場」
    今年以來,開州區白鶴街道中開農業公司探索「認養農業」新模式,市民只需認養果園裡的果樹,就能體驗現實版「開心農場」。近日,記者來到位於白鶴街道的中開農業公司果園基地。在雨後的薄霧中,桃樹、李樹、梨樹,獼猴桃、葡萄、櫻桃等18類品種的果樹,遍布在各個大小山頭。據該公司負責人王勇介紹,整個認養果園的面積達到260畝,各類果樹共計1.6萬株,全部可以提供給市民進行認養。
  • 認養農業,開啟「現實版開心農場」的模式?「創聯農旅」
    曾經,風靡一時的開心農場承載多少人的快樂與回憶還記得嗎?,就有一座現實版開心農場讓你重拾起那些歡樂時光,你有沒有心動的感覺?開心農場創聯社開心農場在線上在線下 漫步農場田園小徑中,感受鄉野的清新氣息走進大自然,感受田園生活 隨著時光流逝的記憶,再次浮現在腦海中曾經在「開心農場」遊戲中的滿足此刻,只屬於你!
  • 可認養土地可種菜 現實版"開心農場"紹興"試水"
    浙江在線11月11日訊 遠處是秀麗山峰,身邊是潺潺溪流,腳下種的是各種各樣的有機蔬菜和水果……這是網絡上風靡的「開心農場」中的一幕場景。現今,在紹興東湖景區旁,一個現實版的「開心農場」正在如火如荼地打造中,市民可憑個人喜好在那裡認養、種植自己需要的蔬菜和農作物。
  • 90後童年的開心農場,現在已經變為現實了!認養農業走進消費者!
    不知道現在玩QQ遊戲 「開心農場」的還有多少人,但是絕大多數的90後都是玩過的,現在《有農有藝》全球農業研究室發現了一種類似於開心農場的新型農業模式——「認養農業」,也成功引起來很多消費者的青睞。什麼是認養農業?
  • 土地也能「認養」? 濰坊推出現實版"開心農場"
    網路遊戲「開心農場」掀起了全民「摘菜」熱。近年來,山東濰坊寒亭區適時引導農民辦起了既勞動生產又休閒旅遊的現實版「開心農場」,引得周邊市民蜂擁而至,踴躍認養「自家菜地」。農民賺錢、市民開心,實現了雙贏。近日,我們在寒亭採訪,對此有了切身的體驗。
  • 農業認養APP開發
    網際網路衝擊著農業的發展,農業認養APP開發結合共享經濟,認養農業潮流越來越火,覆蓋了畜牧業認養、果樹認養、米酒認養、養殖業認養等等,重新定義了農業,顛覆了消費者對農業的認知,為認養客戶提供了個性化養殖模式;農業認養APP開發那它到底好在哪裡?
  • 探索認養新模式 開州市民認養果樹體驗現實版「開心農場」
    今年以來,重慶開州白鶴街道中開農業公司探索「認養農業」新模式,市民只需認養果園裡的果樹,就能體驗現實版「開心農場」。近日,筆者來到位於白鶴街道的中開農業公司果園基地。在雨後的薄霧中,桃樹、李樹、梨樹,獼猴桃、葡萄、櫻桃等18類品種的果樹,遍布在各個大小山頭。據該公司負責人王勇介紹,整個認養果園的面積達到260畝,各類果樹共計1.6萬株,全部可以提供給市民進行認養。
  • 農業也玩共享經濟 認養農業會是下一個風口嗎?
    如今,農業領域也試水了共享模式——曾幾何時在網絡上風靡一時的「開心農場」,自人們從網上種菜熱潮中看到商機後,也開始模仿遊戲模式,通過「土地共享」經營起了現實版的開心農場——認養農業。  農產品走出深閨變「新貴」  認養農業即消費者預付生產費用,生產者為消費者提供綠色、有機食品。
  • 家庭農場「玩轉」認養農業
    25日上午,位於九臺區九郊街道唐家村的微雨眾惠種植業家庭農場裡,來自九臺區九郊街道一家幼兒園的小朋友在老師的帶領下,來到幼兒園認養的地塊,認識蔬菜作物,體驗採摘樂趣。紅纓好孩子幼兒園、白老師幼兒園、愛貝兒幼兒園……農場裡,一塊塊寫有不同單位名稱的標誌牌分外醒目。「這些都是被認養的地塊,每塊地88平方米。」
  • 網際網路+認養農業,農業改革突破口
    「認養農業」是近年來新興的農業增值發展,令簡單乏味的農業作業"華麗轉身"。消費者預付生產費用,生產者為消費者提供綠色、有機食品,在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建立一種風險共擔、收益共享的生產方式。這種生產方式打破了優質農產品走向市民餐桌最後一公裡的障礙,實現土地對餐桌的直接對接。
  • 國內「認養農業」情況淺析談
    05 我國「認養農業」的發展現狀 我國認養農業剛起步沒幾年,還處於探索階段。如浙江溫州澤雅黃山村抓住機遇傳承本土文化,進行「網際網路+農業+文旅+地產」項目改造。村民不僅把一年一季收成的低效番薯園開發成「智能休閒體驗農業」,種植不同時節的蔬果、花木,打造「山水田園旅遊綜合體」,還通過「土地流轉」方式,集中1082畝土地,引進外資創辦「大源溪休閒農業有限公司」,發展「認養農業」新模式。市民可以認種認養黃山村的農地,通過手機查看作物成長情況,全程了解農地農產品種植情況,還能去實地查看自己的農地,開啟現實版的「開心農場」。
  • 果樹認養,現實版的開心農場
    認養農業將農業生產由過去的產供銷變成了銷供產,大大降低了農產品滯銷的風險,農民的收入得到了保證,也為推進「三變」改革,實現農業集約化、規模化、標準化生產注入了活力。  9月17日上午,延長縣七裡村街道辦管村迎來四方賓客,籌備了半年的延長認養農業管村蘋果認養示範園正式啟動。在綿綿秋雨中,大家在自己選定的蘋果樹上掛上號牌,並寫上深情的寄語。
  • 認養一隻皖南土雞,現實版的開心農場
    : 電商品鑑 舉報   統悠客棧繼打造的社交電商小程序「統先商城」正式上線運營之後,推出現實版的開心農場活動
  • 農業新模式——網際網路+認養農業,是機遇還是噱頭?
    概念:認養農業是訂單式農業的一種,消費者需要什麼樣的農產品農民就生產什麼樣的農產品。期間消費者可以參與農產品的所有生產過程。包括施肥、春耕、秋耕、除草等。消費者既參與了農家種養殖的樂趣,又獲得了自己的勞動成果。農民不僅增加了收入,還帶動了周邊的消費。
  • 農戶一定要了解的農業發展趨勢:網際網路+認養農業模式
    農業認養:時農產品供應的一種新模式,是指農產品的消費者和農產品的供應者之間的一種訂單模式。消費者在供應者處選定田塊或某種農作物,通過認養獲得收穫權,消費者和供應者共同管理認養的田塊或農作物,收穫的產品為消費者所有,供應者獲取相應的收益。
  • 順昌縣政協到仁壽金水農場調研認養農業
    東南網訊(通訊員 陳國仁)6月28日,順昌縣政協副主席李曉華到仁壽鎮金水農場有限公司調研認養農業。據悉,金水農場已建立農產品溯源安全管理平臺,為福建省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示範企業,長福牌商標為福建省著名商標,長福牌蘆柑為福建省名牌農產品、福建省優質農產品。公司的生產基地被農業部列為全國園藝(柑桔)標準示範基地,全國黃龍病綜合防控示範基地,全國果業外貿出口示範基地和現代農業產業技術示範基地。
  • 土地認養創新引擎農業智慧電商平臺
    土地認養是消費者預付生產費用,生產者為消費者提供綠色、有機食品。土地認養在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建立了一種風險共擔、收益共享的生產方式,實現了農村對城市、土地對餐桌的直接對接。土地認養的出現不是一個偶然,而是現代農業發展中對消費者需求的滿足和對消費市場探索而出現的模式。
  • 「認養農業」全國走紅!種植業、養殖業都可以用
    導語:認養農業是訂單農業的一種,消費者預付生產費用,生產者為消費者提供綠色、有機食品,實現農村對城市、土地對餐桌的直接對接。「認養農業」在我國尚處在稚嫩期,但有望成為農業增值的新途徑。 「認養農業」帶來了農業新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