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實「四有」「家文章」,繪就基層治理「同心圓」

2021-01-18 澎湃新聞
做實「四有」「家文章」,繪就基層治理「同心圓」

2020-12-14 10: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今年以來,泉州市婦聯聚焦新時期家庭建設新情況,聯合職能部門,引入社會力量,整合家庭服務資源,通過做實「四有」「家文章」,打造「家家幸福安康」泉州樣本,繪就基層治理「同心圓」。

家庭文明創建,實現「家有德」。常態化尋找「最美家庭」「五好家庭」,今年來湧現市級以上五好家庭、最美家庭91戶,其中全國級7戶,省級34戶。開展家風家訓館評選命名活動,打造26個家風家訓傳承基地。在全市率先開展制止餐飲浪費進家庭活動。引導廣大巾幗志願者主動參與文明城市創建,選送巾幗志願故事《守護碧海銀灘 弘揚良好家風》榮獲全國婦聯新時代「巾幗志願者十大暖心故事」。

家庭親子指導,實現「家有教」。疫情期間開展特殊家教,舉辦「書香小芽兒」線上親子閱讀、抗疫繪畫、書法、手抄報、微視頻作品徵集展播活動,總訪問量11.5萬人次;依託微信公眾號開設專欄推出「特殊的親子時光」直播課、音頻課,開展「宅」家親子教育指導。開展新時代家庭教育研討交流活動,匯聚熱心家庭工作的各界人士,共繪「十四五」家庭教育發展藍圖。打造石獅市寶蓋鎮「咱厝邊家庭服務中心」為全國家庭教育創新實踐基地,市婦聯被推薦表彰為全國家庭工作先進集體。

家庭維權提升,實現「家有安」。積極推動市縣把「婦女援助中心」「兒童之家」「四點鐘學校」「同心圓家庭綜合服務中心」、白蘭花驛站等一批家庭項目列入市縣黨委、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著力推進「村村建立家庭調解室」,村級建立1459個家事糾紛調解室,打通服務婦女群眾的「最後一百米」。推進「網際網路+維權」,建立家暴警情和婚姻家庭數據實時共享機制,把家庭矛盾糾紛納入「網絡化」管理,提供「一站式」快速維權服務。市婦聯榮獲全國維護婦女兒童權益先進集體。

家庭發展支撐,實現「家有興」。與泉州農商銀行推廣「巧婦貸」10場,辦理婦女創業貸款4960筆3.62億元。實施「建設生態家園巾幗行動」,組建巾幗清潔志願服務隊、巾幗護河隊、垃圾分類督導隊1490支15330人,參與村莊清潔行動、美麗家園創建、巾幗護河等活動2907場。

創建77個巾幗農家樂和85個巾幗農業專業合作社,帶動6700多名婦女就業。舉辦「雙十一」高層次青年人才海絲文化聯誼活動,為高端青年人才解決婚戀問題。聯合省婦聯主辦海峽兩岸(晉江•金井圍頭)七夕返親節,以「線上直播+線下互動」「主會場+臺灣分會場」形式,舉行海峽兩岸創業合作雲籤約儀式,增進兩岸婦女和家庭間的交流聯誼。

 

 

 

關鍵詞 >> 婦聯,巾幗志願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海峽論壇擴大基層交流同心圓 首設兩岸基層治理論壇
    【解說】第十屆海峽論壇·兩岸基層治理論壇,北京時間6月6日在福建廈門舉辦,這是海峽論壇首次設立兩岸基層治理論壇,100餘名兩岸基層代表人士圍繞「共謀民生福祉,共創美好生活」主題,共敘情誼、共話發展。
  • 南通板橋社區「三大員」繪就「同心圓」
    近年來,板橋社區利用網格化管理,充分發揮大黨委+網格化職能優勢,努力做好「三大員」,聚焦重點難點問題,凝心聚力、紮實苦幹,著力畫好網格社會「同心圓」,實現黨組織建設和網格化管理無縫對接,著力提升居民幸福指數。
  • 禮讚新中國 奮進新時代七十年|如椽巨筆畫好同心圓
    如椽巨筆畫好同心圓 ——長沙統戰工作綜述 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多黨合作制度確立70周年之際,長沙市委統戰部組織開展了「70年70人·同心耀星城」活動,70位優秀的統一戰線典型人物受表彰、獲先進、成標杆。 回望70年的發展歷程,長沙統戰正是用如椽巨筆畫出了最美最大同心圓。 做好統一戰線文章是使命 今年春節剛過,民主黨派市委機關裡,一片節日的喜慶。
  • 畫好為民服務「同心圓」
    要以群眾的需求為「圓心」,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多聽心裡話,多乾暖心事,打通為民服務的「最後一公裡」,畫好精準服務群眾的「同心圓」。畫好為民服務「同心圓」,先要找準「圓心」、聚焦「圓心」,讓服務的「半徑」始終圍著「圓心」轉。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揚州汶河:錨定「點線面」 共繪古城治理...
    近年來,汶河街道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理念,結合轄區城市管理、古城復興、疫情防控、平安法治等工作實際,始終錨定「點線面」,通過探索建立一套「1+3+N」網格化社會治理模式、打造一個「網際網路+」基層「智」理體系、推行一種「網格+服務」工作法,健全完善了平安穩定「大防控」體系、矛盾風險「大化解」體系和社會治理「大聯動」體系,共繪古城治理「同心圓」,不斷提升百姓幸福指數、安全指數和滿意度。
  • 塔河煉化全力打造「四有」基層黨組織
    中國石化新聞網訊 塔河煉化煉油第一作業部黨總支堅持「圍繞發展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的理念,以打造具有引領力、凝聚力、戰鬥力和創新力的「四有」基層黨組織為目標,傳承石油精神,弘揚石化傳統,創新工作方法,凝聚幹事創業正能量,以紮實的黨建工作引領企業科學發展。  一是強化思想引領力。黨總支堅持疫情防控和生產經營工作不鬆懈,理論學習不掉線。
  • 十堰市張灣區:夯實基礎強堡壘 基層治理增活力
    今年來,十堰市張灣區堅持把治理能力提升作為基層黨建關鍵主題,牢固樹立大抓基層鮮明導向,推動基層治理從簡單粗放向科學精準轉變,不斷提升基層治理整體效能,激活發展「紅色動能」。「標準+」引領,激活基層治理內生動力,十堰市張灣區把標準化建設作為基層治理能力強化提升的有力抓手,先後出臺了《進一步深化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創新的實施意見》、《村(社區)黨組織治理能力強化提升工作方案》、《關於在全區分行業開展基層黨組織能力強化提升行動的通知》、《村(社區)黨建綜合體規範化建設實施方案》等多個細化標準,確保治理能力提升有標準可依、有章可循。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揚州雙橋街道:一張黨建地圖畫出社區治理新...
    昨天,記者來到揚州市雙橋街道,只見雙橋街道網格化治理區域圖躍然「屏」上。轄區內37個專屬網格黨支部亮起37枚金色黨徽圖案,每個網格內密密麻麻的紅色圓點閃爍其中,這是轄區駐地單位黨組織參與社區網格化社會治理的「紅色聯盟」……紅色服務遍布網格,紅色力量凝聚民心,絢麗的「黨建紅」增添基層治理「幸福底色」。
  • 第四屆兩岸基層治理和社區發展論壇在青海成功舉辦
    第四屆兩岸基層治理和社區發展論壇在青海成功舉辦 2019年08月29日 10:47:00來源:中國臺灣網 交流團合影留念(圖片來源:青海省臺辦)  中國臺灣網8月29日訊 日前,第四屆兩岸基層治理和社區發展論壇活動在青海省舉辦,來自臺北市、臺中市、新北市
  • 彭勃|怎樣解決基層治理「能力赤字」問題
    近年來,各種創新技術手段日益頻繁而深入地運用於基層治理中,但基層治理依然出現「能力赤字」,而且有不斷擴大之勢。為什麼智能技術的介入反而使基層處於更多的問題和壓力之下?智能時代基層治理「能力赤字」的內在原因是什麼?如何實現智能技術為基層治理賦能的最終目的?上海交通大學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彭勃教授在《國家治理》周刊撰文,對此進行了深入解讀。
  • 金燦燦的「四有」優秀個人證章,來了!
    作 者 | 文劍波 陳 智視頻、圖片 | 蘇 翔 易升富 吳文泉今年是全軍爭創「四鐵」先進單位、爭當「四有下面,跟隨我們小編一起來看看:「四有」優秀個人表彰分為「四有」優秀軍官(警官)、士兵、學員和文職人員四類
  • 瀘州公益群「同心繪」愛心編織暖人心
    原來,在新年第一天,瀘州"同心繪「公益群又組織了一次特別暖心的公益活動。公益群志願者們攜手團市委未成年中心志願者一行,組織到長期幫助的兩位殘障朋友,走進瀘州啟蒙幼兒園。兩位殘疾叔叔教會小朋友們編織手工氣球,並言傳身教讓小朋友們學會自強自立;幼兒園牟校長還為殘疾朋友現場做的工藝氣球組織了義賣活動,家長們積極響應,讓愛心在幼小心靈中發芽,在社會掀起一股暖流,以這種樂觀向上的方式迎接新的一年。蒲國勇與黃顯聰,因為意外車禍,十幾年前失去雙腿,突然打擊讓他們對生活失去信心,曾一蹶不振。
  • [市域治理] 博樂市:黨建引領聚合力 基層治理提效力
    群眾點單黨員服務、黨群服務驛站解憂、黨建聯盟共建共治……2020年以來,博樂市以深化城市基層黨建為契機,做強街道、做優社區、做活治理,積極探索加快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水平,讓各族群眾充分享受到普惠、專業的社會服務。「我經營的百貨店從辦手續到進貨都得到了村裡黨員們的幫忙,解決了我家人手不足的困難。」
  • ...夯實治理基礎 提升治理效能——基層社會治理路徑的「三臺探索」
    社會基層治理,涉及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兩項改革後,三臺縣轄33個鄉鎮,383個行政村,79個社區,如何更加快速化解基層社會矛盾糾紛,最大程度發揮基層力量合力,釋放改革紅利,提升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 入職11年做「實」基層環保 為了讓百姓滿意她寫了幾十萬字工作日誌
    這是一份從2009年開始記錄直到今天從未停止的工作日誌,就像是青春期的孩子用日誌記錄心情一樣,這位基層工作者用日誌扛起了對環保的責任。南京玄武鎖金村街道環保科長張小衛是一位基層環保工作者,十年的艱苦奮鬥,她用實際行動證明了:基層環保須做「實」。2008年從軍隊轉業,2009年張小衛進入了鎖金村街道。從老兵到新人,張小衛面對的是工作的新挑戰。
  • 浙江省基層社會治理創新經驗|餘杭打造「1+3」協商體系下同心共同體
    這是餘杭區探索創建的「餘杭『1+3』基層協商治理模式」在高地社區的生動案例。自2016年被省民政廳確定為第一批「省級社區治理和服務創新實驗區」以來,杭州市餘杭區緊緊圍繞「黨建+治理」,以「完善基層協商、增強社區自治功能」為實驗主題,逐步形成農村社區公益、協商議事三社聯動、鄰裡協商幸福家園微治理三個品牌項目;各鎮街、社區開展包括民主懇談會、圓桌會、書面協商、聽證協商、專家諮詢、網格協商等10餘種形式在內的民主協商,探索創建了「餘杭『1+3』基層協商治理模式」。
  • 兩岸音樂人在冀聯袂演繹「同心圓」
    兩岸音樂人在冀聯袂演繹「同心圓」 2019-07-09 21:53:51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劉丹憶
  • 黨建花開 鄉村蝶變——雙峰縣甘棠鎮創新基層治理見聞
    「我是黨員,也是網格員,要主動為村裡做點事。」她說。像朱科芝一樣主動為村民服務的黨員,在雙新村可不少。帶動50多名村民外出務工的農民企業家朱耀盛,吸納貧困戶在廠裡打工、每天工資開到180元的門窗製造店老闆朱建群,為鄰裡細緻宣傳講解政策的鄒存香……53名黨員鑽進「網格」,上門入戶,掌握鄉情民意、了解群眾訴求、解決實際困難。
  • 「紅色繡花針」穿起基層治理「千條線」
    奔跑在抗疫路上的「紅色代購隊」,走門串戶解決群眾需求的「紅色管家」,把矛盾化解在萌芽期的「紅色和事團」,隨時隨地登錄預約的「紅色研學」活動……在浙江溫州,一股「紅色力量」活躍在基層治理一線。近年來,溫州市加強黨建引領,牢牢牽住社會治理的「牛鼻子」,推動社會治理重心向基層下移,以解決群眾關切的「關鍵小事」為落腳點,讓群眾生活得更便利、更舒心、更美好。
  • 鳳岡崇新村:延續崇新精神 創新基層治理
    在延續老「崇新精神」的同時,逐步探索出「積分管理制度」「支部引領、團結協作、艱苦奮鬥、鄉村振興」等多項基層治理新模式。  「我們村有32個村民小組,6046人,如何管好村子是一門學問。」崇新村黨總支書記何江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