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在夏威夷發現超稀有物種——糙齒海豚和瓜頭鯨混血

2021-01-08 紅星深度

據CNN報導,卡斯卡迪亞研究團體的科學家在夏威夷考艾島發現了一個極其稀有的物種——糙齒海豚和瓜頭鯨混血。

瓜頭鯨和混血後代

由美國海軍資助的海洋哺乳動物監測項目在2017年8月第一次看見了這頭混血。很快,研究人員注意到,這頭動物看起來有點奇怪。儘管它有著瓜頭鯨的典型背鰭和背角,但身體有斑點,而有弧度的前額,更容易讓人聯想到糙齒海豚。

基因檢測很快確認,這就是糙齒海豚和瓜頭鯨的混血,也是目前為止發現的第一頭該兩個物種混血。跨物種的混血看起來比較令人費解,但也是完全可能的。因為瓜頭鯨跟領航鯨、虎鯨一樣,都屬於海豚科。寬吻海豚和擬虎鯨也有過混血後代。

瓜頭鯨

「混血有可能創造出一個新物種,但絕大多數時候都沒能成功。」卡斯卡迪亞研究人員羅賓·貝爾德指出,一些混血,如騾子,並不能繁衍後代。目前,只發現了這一頭糙齒海豚和瓜頭鯨混血。

伴隨這頭混血的就是一頭瓜頭鯨。這是非常少見的事情,因為瓜頭鯨通常都是200到300頭一起成群活動。而這隻混血和瓜頭鯨還 「跟糙齒海豚有互動」。

糙齒海豚

根據這對奇特組合的存在,以及它們同其他海豚的親密度,研究人員猜測,這頭瓜頭鯨應該就是混血的母親。研究團隊將於下周重返考艾島,以活檢來驗證這一推論,並進一步了解混血同其父母的物種差異。

紅星新聞記者 林容 編譯 圖據CNN

相關焦點

  • 科學家意外發現公海豚與母鯨魚的「後代」,外觀看起來特奇怪?
    科學家意外發現公海豚與母鯨魚的「後代」,外觀看起來特奇怪?近日,幾位科學家在夏威夷附近的海域中,發現一隻像海豚又像鯨魚的海洋動物,在跟著一隻成年鯨魚在遊泳,難道這是海洋誕生的新物種?這個物種到底會是什麼樣的海洋生物呢?科學家自然不會放過這個近距離研究新物種的機會!
  • 中國海域有哪些鯨類?
    在我國海域和水域有確切發現記錄的鯨類有以下這些。鬚鯨類:藍鯨、座頭鯨、長鬚鯨,塞鯨,灰鯨、布氏鯨、小鬚鯨、北太平洋露脊鯨。齒鯨類:抹香鯨、小抹香鯨、侏抹香鯨、虎鯨、偽虎鯨、侏虎鯨、布氏中喙鯨、銀杏齒中喙鯨、柯氏喙鯨、貝氏喙鯨、朗氏中喙鯨、短肢領航鯨、瓜頭鯨、真海豚、瓶鼻海豚、長吻飛旋原海豚、熱帶點斑原海豚、條紋原海豚、弗氏海豚、糙齒海豚、中華白海豚、印度駝海豚、裡氏海豚、太平洋斑紋海豚、印太江豚、東亞江豚、長江江豚、白鱀豚。
  • 南海科考記錄到11個鯨類物種!新發現小虎鯨等4個鯨類物種
    這是7月20日在南海某海域拍攝的弗氏海豚與短肢領航鯨共遊場景。新華社圖考察共目擊到深潛和遠海鯨類動物31群次、11個物種,其中深潛鯨類14群次、7種,分別為抹香鯨、柯氏喙鯨、短肢領航鯨、瑞氏海豚(又叫花鯨)、偽虎鯨、小虎鯨和瓜頭鯨;其它遠海鯨類物種4種,分別為熱帶斑海豚、弗氏海豚、長吻飛旋海豚和條紋海豚。
  • 鯨魚和海豚為什麼能夠自然雜交產生鯨豚獸?這是在創造新物種嗎?
    當時,約根森就推測這個可能不是新物種,它是白鯨和獨角鯨的混血後代。2016年的一項研究發現了近20個這樣的雜交品種,只有7個發生在人工飼養的環境中。其中最著名的是,1985年由寬吻海豚和偽虎鯨交配而來的這個混種兒Kekaimalu(這隻人工鯨豚的名字)——「鯨豚獸」。
  • 李墨謙的-鯨與海豚大圖鑑
    由於數據缺乏,科學家們對這種生物的了解還不是很多。只知道它們喜歡生活在熱帶至溫帶水域,在我國臺灣海域也曾有發現。小抹香鯨體型接近海豚,成年可達3.5米左右,出生時的幼鯨則有1.2米。值得一提的是,這種鯨長有假鰓,讓人一眼望去以為是條魚,但其實只是一種偽裝裝飾而已。
  • 科研人員在南海考察記錄到十一個鯨類物種
    掃一掃看視頻南海「鯨」喜 鯨——這種聰明而神秘的生物到底有哪些習性兩年兩次科考我國科學家們帶來了哪些意想不到的收穫  記者 王玉潔 通訊員 杜莉  本航次科考人員目擊到的鯨類動物包含11個物種,深潛鯨類7種:抹香鯨、柯氏喙鯨、短肢領航鯨、瑞氏海豚(又叫花鯨)、偽虎鯨、小虎鯨和瓜頭鯨,遠海鯨類4種:熱帶斑海豚、弗氏海豚、長吻飛旋海豚和條紋海豚。
  • 我國科研人員在南海記錄到抹香鯨等11個鯨類物種
    考察共目擊到深潛和遠海鯨類動物31群次、11個物種,其中深潛鯨類14群次、7種,分別為抹香鯨、柯氏喙鯨、短肢領航鯨、瑞氏海豚(又叫花鯨)、偽虎鯨、小虎鯨和瓜頭鯨;其它遠海鯨類物種4種,分別為熱帶斑海豚、弗氏海豚、長吻飛旋海豚和條紋海豚。本航次歷時21天,航程3000多公裡,考察區域集中在南海北部西沙群島和中沙群島的陸坡、海山及海槽水域。
  • 深讀 | 南海「鯨」喜!中科院深海所科研人員在南海考察記錄到十一個鯨類物種
    ■ 海南日報記者 王玉潔 通訊員 杜莉深潛鯨類7種:抹香鯨、柯氏喙鯨、短肢領航鯨、瑞氏海豚(又叫花鯨)、偽虎鯨、小虎鯨和瓜頭鯨遠海鯨類4種:熱帶斑海豚、弗氏海豚、長吻飛旋海豚和條紋海豚你對「鯨魚」的了解,從哪裡開始呢?是科普書籍、影視紀錄片,還是童話故事或神話故事?千百年來,人類對「鯨魚」的認知不斷更新,這有賴於科研人員不懈地探索和研究。
  • 我國科研人員在南海記錄到抹香鯨等11個鯨類物種
    新華社記者 張麗芸 攝  考察共目擊到深潛和遠海鯨類動物31群次、11個物種,其中深潛鯨類14群次、7種,分別為抹香鯨、柯氏喙鯨、短肢領航鯨、瑞氏海豚(又叫花鯨)、偽虎鯨、小虎鯨和瓜頭鯨;其它遠海鯨類物種4種,分別為熱帶斑海豚、弗氏海豚、長吻飛旋海豚和條紋海豚。
  • 鯨魚和海豚區別那麼大,為什麼能雜交出鯨豚獸?
    2017年,一個非營利組織在夏威夷考艾島附近的海域,展開了一場為期兩周的項目,對附近的海洋哺乳動物進行拍照以及研究。通過觀察發現,這裡有一種非常罕見地,瓜頭鯨和糙齒海豚的雜交物種。該項目負責人說:從照片上看,它介於兩個物種的中間形態,因此懷疑它是個雜交動物。
  • 中國在南海記錄到11個鯨類物種
    【中國在南海記錄到11個鯨類物種】由中國科研人員組織的「2020年南海深潛及遠海鯨類科考航次」28日完成全部科考任務。考察共目擊到深潛和遠海鯨類動物31群次、11個物種,其中深潛鯨類14群次、7種,分別為抹香鯨、柯氏喙鯨、短肢領航鯨、瑞氏海豚(又叫花鯨)、偽虎鯨、小虎鯨和瓜頭鯨;其它遠海鯨類物種4種,分別為熱帶斑海豚、弗氏海豚、長吻飛旋海豚和條紋海豚。
  • 科考記錄到11個鯨類物種
    該航次歷時21天,航程3000多公裡,考察區域集中在南海北部西沙群島和中沙群島的陸坡、海山及海槽水域。航次採用目視考察和被動聲學監測相結合的方法,並輔以環境DNA收集,旨在「2019年南海深潛及遠海鯨類科考」航次的基礎上,進一步對考察海域的鯨類物種多樣性、種群現狀及分布模式等進行較為全面的調查。考察期間,共目擊到深潛和遠海鯨類動物31群次,其中深潛鯨類14群次。
  • 一頭白海豚誤入江門內河死亡後 又一頭糙齒海豚在臺山黑沙灣擱淺
    而過了三個月,又一頭糙齒海豚近日在江門黑沙灣擱淺,這一次海豚能不能被成功救起?5月3日晚上八點半左右,廣東江門公安接到報警:在臺山市銅鼓黑沙灣有海豚擱淺,希望公安機關前往救援。現場狀況據當天出警的劉傑警官表示接警後,邊防官兵迅速趕赴現場,發現一頭長約2米、通體黝黑的海豚正躺在沙灘上,不時搖動著尾巴。經檢查,發現海豚生命體徵較為微弱,背部及尾鰭處有明顯擦傷,並存在脫水症狀。官兵們一邊組織群眾手捧海水潑到海豚身上保持溼潤,一邊對現場進行隔離保護,並迅速聯繫廣海灣白海豚保護基地相關技術人員到場處理。
  • 科研人員在南海考察記錄到11個鯨類物種
    據悉,本航次科考人員目擊到的鯨類動物包含11個物種,其中深潛鯨類7種,分別為抹香鯨、柯氏喙鯨、短肢領航鯨、瑞氏海豚(又叫花鯨)、偽虎鯨、小虎鯨和瓜頭鯨;其他遠海鯨類4種,分別為熱帶斑海豚、弗氏海豚、長吻飛旋海豚和條紋海豚。
  • 珠海長隆海洋王國糙齒海豚援助三周年
    我所參與的一次糙齒海豚實錄  7月10日,今天晴空萬裡,保育員徐忠祥站在珠海萬山海域岸邊遠眺,看看能否偶遇「江江」--一頭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糙齒海豚。  「江江」是三年前保育員徐忠祥參與野外援助的一頭糙齒海豚,當時這頭海豚在廣東省江門擱淺被發現,幸好有聯合救護小組的精心照顧。
  • 海豚與鯨的愛情結晶——「鯨豚」可凱馬魯
    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地球上的生物真的是千奇百怪,不僅時常有新的物種被發現,就在目前已知的生物當中,也有可能出現新的雜交品種,由海豚與鯨結合產生的「豚鯨」就是其中之一。「鯨豚」可凱馬魯據英國《每日電訊報》3月27日報導,在自然界當中雜交成功的物種並不多見,不過血緣相近的動物中有可能會雜交成功
  • 在南海,科學家這樣尋找「鯨」喜
    甲板上傳來驚呼:「一大群熱帶斑海豚!估計超過100頭了!」大家迅速爬出被窩,不顧滿面油光,直接跑上二樓,只見成群結隊的海豚圍在「天龍號」科考船船舷兩側三四米處,上下擺動尾鰭前進,在海面劃出一道道弧線。這是7月20日在南海某海域拍攝的弗氏海豚。本文圖片均為新華社記者張麗芸攝團隊首席科學家李松海糾正:「這不是熱帶斑海豚,是長吻飛旋海豚。」
  • 在南海,科學家這樣尋找「鯨」喜
    這是7月20日在南海某海域拍攝的弗氏海豚。本文圖片均為新華社記者張麗芸攝團隊首席科學家李松海糾正:「這不是熱帶斑海豚,是長吻飛旋海豚。」一旁的隊員邊記邊說:「長吻飛旋海豚,6點20分,GPS位點46。」這是海上尋鯨的第9天。
  • 海豚與鯨的愛情結晶:「鯨豚」可凱馬魯(圖)
    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地球上的生物真的是千奇百怪,不僅時常有新的物種被發現,就在目前已知的生物當中,也有可能出現新的雜交品種,由海豚與鯨結合產生的「豚鯨」就是其中之一。「鯨豚」可凱馬魯  據英國《每日電訊報》3月27日報導,在自然界當中雜交成功的物種並不多見,不過血緣相近的動物中有可能會雜交成功。
  • 三年前江門擱淺獲救的糙齒海豚——「江江」,你好嗎?
    7月10日,今天晴空萬裡,保育員徐忠祥站在珠海萬山海域岸邊遠眺,看看能否偶遇「江江」——一頭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糙齒海豚。「江江」是三年前保育員徐忠祥參與野外援助的一頭糙齒海豚,當時這頭海豚在廣東省江門擱淺被發現,幸好有聯合救護小組的精心照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