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話說:遠親不如近鄰,可今年2月,重慶酉陽縣就有兩戶鄰居為了入戶門該往哪開,起了爭執,最終鬧上了法庭。新房還沒入住呢,先把鄰居給得罪了,以後的日子怕是不好過嘍,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原來,兩戶本是共牆鄰居,被告擅自將內開入戶門改成了外開。這期間,原告多次表明改變入戶門朝向會阻礙通行,勸說無果,便將鄰居告上了法庭。最終法院以被告影響居民通行和安全為由,判決被告將入戶門恢復原狀,改為內開。
自己花錢裝的門,怎會被法院強制拆掉?
咱們國家並沒有明確法令規定「入戶門應該朝哪開」,但根據《高層民用建築設計防火規範》中的規定:高層、高層居住建築的入戶門應遵循朝人群疏散方向開啟,即入戶門外開。
這樣規定是為了保障高層住宅居民在發生火災時能夠迅速逃離火災現場。
所以,在不影響他人安全和不妨礙逃生時,入戶門朝哪個方向開都沒毛病。為了減少所佔用的室內面積,大多數住戶會選擇入戶門外開。
如果開發商在交房時,整棟樓的入戶門都是內開,那在更改方向時就要提前聯繫物業和鄰居,徵得同意,私自改動可能會給自己帶來罰款和官司債。
講究風水的家庭,入戶門多半會朝外開,這樣可以抵擋外界的煞氣和一些不好的東西,並且有助於更多的財氣流入家中;從安全性看,當有強烈外力撞擊大門時,外開的入戶門不會被撞開。所以,在佔用樓道公共面積較少的情況下,入戶門外開的優勢是大於內開的。
在一些老舊小區,一個樓層可能會有三家住戶。這種情況下,兩邊住戶的門朝外朝裡均可,但中間住戶的門必定是要朝裡開的,目的還是便於逃生。
如果中間戶朝外開,你家門一開擋住半個樓梯,你是從家裡逃出去了,可別人呢?
其實,由於入戶門引發的官司,遠不止這些。早在2016年就有住戶因為「撞門」產生了官司糾紛,這次糾紛倒不是因為改變了入戶門的方向,而是因為加裝了一扇外開的防盜門。
有朋友會說,我家也在原有門的基礎上,加裝了一扇防盜門,是否會給自己惹上官司債呢?
說實話,私自加裝防盜門屬於違規建築,但卻不屬於違法建築。如果有鄰居投訴,可能會面臨罰款和強制拆除,但只要不是太過分,物業和鄰居大多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況且,除了轉角鄰居,很少會有加裝外開防盜門影響通行的事例。
老馮認為,業主為了自身方便去改變入戶門方向,本是無可厚非的一件事。但在更改時一定要換位思考,徵得其他鄰居的同意和物業的許可,不然就算是改了,一旦被舉報,到頭來也是一場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