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進入大數據時代,越來越多的人享受到了網際網路高科技帶來的便捷。
無論是新聞APP,淘寶還是抖音類的軟體,都能夠根據用戶近期的興趣瀏覽來推薦用戶目前最為喜歡的產品,新聞或者視頻。
而網貸大數據也是如此,不過一般來說,網貸大數據只應用於網貸平臺這一端,用戶是無法接觸到網貸數據。
網貸大數據的形成與用戶息息相關,用戶從註冊網貸APP,到遞交申請資料,到放款,最後還款或者逾期,都會留下一筆濃厚的借貸記錄。
網貸大數據普遍會包含有:個人信息,定位信息,手機信息,運營商信息,電商購物信息,聯繫人信息,工作信息等。當網貸平臺收到用戶的借款申請時,會從網貸資料庫中調取用戶過去的借貸記錄,如果有逾期,那麼將會拒絕用戶目前的借款申請,直到用戶處理了逾期借款。
網貸平臺不光會調取用戶曾經的借貸記錄,還會額外調取用戶在公安網的犯罪信息,法院網的判決信息等,如果用戶有過這些信息,那麼網貸平臺或酌情拒絕或者降額審批。
為什麼網貸沒有逾期,還是無法通過網貸平臺的審核?
用戶在網貸平臺的借款是否通過,並不只是網貸逾期會影響,如果短時間內(普遍為一個月周期)申請網貸次數太多,也會造成無法通過網貸平臺的風控審核。
一般來說,申請網貸一周不超過3次,單月不超過10次,這樣能夠保持一個比較好的網貸通過率,如果超過這個次數的話,那麼申請網貸的通過率就會大幅降低。
對於網貸平臺來說,網貸數據永遠不如網黑指數分來的準確。網黑指數分能夠準確顯示出當前用戶的個人網貸信用情況,一眼明確得知用戶近期的申請狀態。
網黑指數分標準為:0-100分,分數越低,信用越好。當用戶的網黑指數分超過70分,就已經屬於網黑,申請網貸的通過率就會大幅降低。
很多網貸數據查詢平臺都能查詢到自身的網貸數據,但是這些數據大多不夠準確,也無法顯示準確的網黑指數分,只有極少部分的網貸查詢平臺才會顯示。
那麼國內比較靠譜的網貸數據查詢平臺有哪些呢?
知否數據、同盾查詢、鵬元徵信。
這幾家網貸數據查詢平臺基本對接了全國98%的網貸平臺,查詢出的網貸數據非常全面精準。只需要查找這幾家平臺的微信,就能查詢到自身的網貸數據報告。知否數據會額外的顯示用戶的網黑指數分,能夠直觀的顯示用戶是否為網貸黑名單用戶。
相比央行的個人徵信報告,個人信用記錄的氛圍更加廣泛,出具的機構也更加多元,像一二數據、百行徵信、芝麻信用分、騰訊信用分等,都屬於個人信用記錄的一部分,整體而言更類似於網上說的大數據徵信,是傳統個人徵信報告的有益補充。
網貸大數據多久可以刷新?
網貸大數據普遍是實時更新的,今天申請,第二天就可以在網貸數據平臺中查詢到前一天的查詢記錄。
如果因為網黑指數分過高,無法通過網貸平臺的風控審核的話,那麼只有兩種情況會影響到網黑指數分升高。
1. 短時間內申請網貸申請過多。2.三個月內網貸有逾期行為或者當前逾期中。
很多用戶認為,一旦網黑指數分升高以後,就無法申請網貸了。
實際上,只要能夠耐心的等待1-3個月的時間,依然可以申請網貸,並且審核通過率較高。
目前,國家正在構建一張全方位無死角的「信用大網」,聯通社會,信息共享,無論是徵信報告還是個人信用記錄,都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保護好自己的信用,對每個人來說,信用才是最大的資產與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