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上冊語文《雪地裡的小畫家》1~3教學反思參考

2020-12-03 中小學免費資料

(教學反思參考1)雪地裡的小畫家

這是一篇韻文,講的是一群「小畫家」在雪地裡「畫畫」的事,課文形象的講述了四種動物爪(蹄)的形狀和青蛙冬眠的特點,課文語言簡練,內容淺顯易懂,充滿童趣。縱觀楊穎潔老師這堂課有如下特點:

一、 採用多種形式進行識字教學。

在低段小學語文教學中,識字教學是重點,課堂中楊老師很重視這一點,採用個別認讀、開小火車等多種形式來認讀生字,生字教學很紮實。

二、 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參與的興趣。

「沒有任何興趣,被迫地進行學習,會扼殺學生掌握知識的意向。學生一旦對學習產生了興趣,就會迸發出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為此,在教學中楊老師根據教材的內容和學生的認識特點,精心製作了多媒體課件,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課件中依次跳出小雞、小鴨、小狗、小馬的腳印,十分逼真生動,小雞的腳印象竹葉,小鴨的腳印象楓葉,小狗的腳印象梅花,小馬的腳印象月牙,學生一下就全能領會了,而且興趣盎然!是啊!孩子的世界是個童話般純淨的世界,只要能在他們童話般的世界裡摩擦出智慧的光芒,誰就是成功的教育者。在這一點上楊老師做得很成功。

#教學反思# 三、 存在的一點遺憾。

《語文課程標準》把「喜歡閱讀」放在(1-2年級)閱讀教學階段目標的第一條。一年級的閱讀教學應把「讓學生能朗讀課文並感受閱讀的興趣」作為起步階段閱讀教學的第一要求,採取多種手段讓每一個學生都喜歡讀書,主動地讀書,進而視讀書為一種樂趣、一種享受。讓學生通過讀書實踐,「嚮往美好的情景」「感受語言的特點」和「閱讀的樂趣」。在這堂課中楊老師過於側重生字教學,花在課文朗讀上的時間少了點。

每堂課的設計意圖總是完美的,但在實際的上課中,總有許多的遺憾。上課時,教師如何把握一個「度」, 進行很好的課堂調控,達到預期的效果,一直是每一個老師的努力方向,相信楊老師今後會越上越精彩的!

(教學反思參考2)雪地裡的小畫家

《雪地裡的小畫家》是一首融兒童情趣與科普知識為一體的兒歌,共有十行詩句,描寫了雪地裡的一群「小畫家」畫畫的事。整首詩語言生動活潑,字裡行間流露著對小動物的喜愛之情。由於一年級學生注意力極其容易分散,在進行教學設計時主要考慮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積極性,通過與他們互動,做遊戲的方式來促使孩子在玩中學,樂中學,在輕鬆有趣的教學情境中力求學得既輕鬆又有效。

本課我設定了以下四個教學目標:1.朗讀和背誦課文;2.認識課文的13個生字,會寫5個字;3.了解課文內容,知道小鴨、小雞、小狗、小馬四種動物腳趾的不同及青蛙冬眠的特性;4.會用「因為……所以……」的句式說出小動物們會在雪地裡畫畫的原因。

反思整個課堂教學,覺得有以下幾個方面做得較為到位:

一、有效導入,激發自豪感導入新課時出示學生的自畫像,學生充滿了自豪感。當老師問他們是用什麼工具繪畫的時候,那幾位同學大聲地發言,言語之間充滿了喜悅。同時學生也了解到「畫家」就是畫畫方面比較厲害的人。

二、充分利用多媒體,提高識字寫字效率。多媒體課件的使用,不僅大大節省了時間,還加強形象直觀性,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課件出示課文中的詞語,採摘「蘋果」、摘掉拼音的帽子進行生字的教學等都顯示出現代教輔工具的魅力。

三、注重說話,培養說話能力課上,我注重說話訓練。「初讀課文」環節的最後,我讓學生與課文中的四個「小畫家」打招呼,並練習用「雪地裡來了_____小畫家,他們是______。」的句式說說。「精讀課文」環節的最後,當通過交流討論小動物們畫的畫與它們各自腳印的形狀有關後,引導學生用「因為……所以……」的句式練習說話。在這個過程中體現由「扶」到「放」的過程,a.因為小雞的腳印像竹葉,所以小雞畫竹葉。b.因為小狗的腳印像_____,所以小狗畫________。C.因為小鴨___________,所以小鴨___________。d.因為__________________,所以________________。

四、有待改進之處:

1.缺乏對漢字內涵的理解。漢字是我們語文教學的基礎,漢字的演變是從象形的圖畫過渡到我們現在的印刷字體,它們演變歷史悠久而生動,每一個漢字都是一幅優美的圖畫,都有一個故事。在語文識字教學過程中,作為教師的我們應多點研究漢字的形態及演變過程,充分發揮漢字各種字體的特點及風採,運用巧妙,構思獨到,定能讓學生更好地感受漢字的魅力。認知規律及個性體驗的影響,他們在談感悟時肯定是多元化的且不一定是按照老師預設的順序呈現。

2.寫字的時間還是顯得比較少,以致學生寫字練習之後沒有時間進行點評交流。

3.對教材的拓展做得不夠,課前未能布置學生查找關於冬眠動物的資料。

(教學反思參考3)雪地裡的小畫家

《雪地裡的小畫家》是一篇富於童趣的課文,全文只有六句話,講的是一群小畫家在雪地裡畫畫的事。

一、創設情境,激發情趣。

「沒有任何興趣,被迫地進行學習,會扼殺學生掌握知識的意向。學生一旦對學習產生了興趣,就會迸發出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為此,我在教學中根據教材的內容和學生的認識特點,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首先,在導入時,我出示了幾片雪白的雪花,創設了下雪的情境,然後及時啟發學生:看到雪花你能想到什麼?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發展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然後,我就及時引導,有一群小動物也來到了雪地裡,他們還都是小畫家呢?都有誰呢?由於課前讓學生準備了頭飾,學生很自然地說出了答案,這樣也引起了學生的共鳴。

二、鼓勵質疑,自主學習

「學起於思,思源於疑。學貴知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只有善於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人,才能產生創新的衝動《雪地裡的小畫家》教學反思教學反思。「在教學中我鼓勵、啟發、誘導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認識、學習、記憶生字。」你認為哪些字難記,給大家提個醒好嗎?「這個環節激發了學生主動識字的願望。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尋求到喜歡的方式,嘗試到成功的喜悅,對探索識字方法奠定了基礎。

三、合作學習,解釋疑難

教學中對學生的認字情況,我組織學生以同桌為單位進行互考,使同桌合作具有實效性,給學生創造主動參與的機會。學生在小組裡合作,有求知的好奇心,能自主學習,發揮了群體的智慧。

四、課外延伸,拓展思維

認識了四位小畫家之後,我引出了「每一個小動物都是一位小畫家,你觀察過哪些小動物的腳印,他們都會畫什麼?」同學們暢所欲言,通過看電視、生活中得到的經驗發表自己的見解,同時這一步也引出了青蛙,讓學生明白青蛙是冬眠的動物,所以它沒有參加雪地裡的畫畫。並要求學生課下尋找材料還有哪些動物是冬眠的習性使課堂教學得以延伸。

五、存在問題,有待改進。

1.沒有進行很好的課堂調控,擴展練習用時較長,致使課堂說的多,讀的少,沒有達到預期的朗讀效果《雪地裡的小畫家》教學反思教學反思。

2.教師語言欠缺精練,有時好重複學生的回答。

相關焦點

  • 人教版小學一年級語文上冊,第八單元同步過關測試卷,試卷解析
    人教版小學一年級語文上冊第八單元包含了三篇課文,第12課是《雪地裡的小畫家》,第13課是《烏鴉喝水》,第14課是《蝸牛》,下面我們每個單元的同步過關測試都來過一遍,讓同學們鞏固本單元所學的知識點。首先來看第12課《雪地裡的小畫家》。
  • 一年級語文上冊:第八單元測試卷(附答案)
    本單元是圍繞著「觀察」這個主題進行編排的三篇課文,包括《雪地裡的小畫家》、《烏鴉喝水》《小蝸牛》,這些課文都是以動物為主人公,充滿了童真童趣,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學習本單元的課文,學生可以體會到,只要認真觀察,生活中處處充滿著學問。
  • 聚焦單元備課 研討助學課堂—歷下區一年級語文教研團隊展示活動
    12月28日,歷下區小學語文一年級語文教研團隊「聚焦單元備課,研討助學課堂」展示活動在濟南市輔仁學校(蒙正校區)舉行。歷下區小學教研室主任殷崇,蒙正校區執行校長汪靜及歷下區各小學一年級語文教師參加活動。本次活動分為觀課和匯報兩部分,由一年級語文組承擔。
  • 直觀易懂:一年級語文上冊全部生字筆順動畫演示
    12:38:19 來源: 李康澤愛娛樂 舉報   ▼  部編一年級語文
  • 識字8《小書包》,一年級語文上冊預習筆記+課後小練習
    識字8《小書包》《小書包》是部編版教科書一年級上冊的一篇識字課文,該篇課文分為詞語和兒歌兩部分。學習的詞語是同學們在學習中經常使用到的學習用品的名稱,兒歌也很淺顯、節奏明快。「的」,讀音「de」,組詞:我的、大的大,小的小;讀音「dì」,組詞:目的、無的放矢、眾矢之的。課後練習:○朗讀課文。說一說你的書包裡有哪些文具。
  • 重慶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上冊《小蝸牛》教案設計
    重慶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上冊《小蝸牛》教案設計   設計說明   《小蝸牛》是一篇童趣盎然的科普童話。課文通過小蝸牛與蝸牛媽媽的三次對話,向我們介紹了小樹林裡一年四季的變化,同時巧妙地告訴我們小蝸牛爬行速度很慢的特點。課文語言淺顯,通俗易懂,很適合一年級小學生閱讀。
  • 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上冊漢語拼音綜合測試卷(八套)給孩子練練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漢語拼漢語拼音不是孤立進行的一項教學內容,它是幫助小學語文教學提高質量、提高學生識字、閱讀和寫作的有效工具。首先它可以幫助小學生識字和學習普通話。其次,識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此外,漢語拼音還有幫助寫作的功能。
  • 鄭州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上冊《小蝸牛》教案設計
    鄭州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上冊《小蝸牛》教案設計   設計說明   《小蝸牛》是一篇童趣盎然的科普童話。課文通過小蝸牛與蝸牛媽媽的三次對話,向我們介紹了小樹林裡一年四季的變化,同時巧妙地告訴我們小蝸牛爬行速度很慢的特點。課文語言淺顯,通俗易懂,很適合一年級小學生閱讀。
  • 2019年部編版一年級上冊語文「jqx」教學反思參考1-3,建議收藏好
    2019-08-27 06:44:09 來源: 小丘學堂 舉報   (教學反思參考
  • 小學一年級語文上冊,期末複習知識點匯總,家長:太全面了!
    小學一年級語文上冊,全冊知識要點匯總,老師:務必完全掌握!成功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很多小朋友在抱怨家庭作業太多的時候,有的學生已經開始準備複習資料了。如果把全冊所有的知識點都堆到期末考試前再進行複習,務必會手忙腳亂,消化不良。
  • 一年級語文上冊《小蝸牛》課堂筆記+朗讀指導+同步練習(答案)
    大家好,轉眼我們一年級語文上冊的內容就要學完了,今天我們來看一下本書的最後一篇課文《小蝸牛》,這隻天真可愛的小蝸牛在媽媽的引導下不斷「爬呀,爬呀」在四季更迭中看到了不一樣的風景。從中我們也看到了小蝸牛堅持不懈的好品質。下面,我們一起來學習課文,並在文末為同學們分享了一套同步練習題(含答案)。
  • 長沙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上冊《b p m f》教案設計
    長沙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上冊《b p m f》教案設計   設計說明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漢語拼音教學要儘可能有趣味,宜以活動和遊戲為主,應與學說普通話、識字教學相結合。而「語文一旦與生活相聯繫,馬上就能生動活潑起來」。
  • 一年級語文上:《雪地裡的小畫家》感受腳印作畫,了解青蛙冬眠
    課文導讀:雪地裡的小畫家下雪啦,下雪啦!「啦」字用在句子的句末,加強了句子的語氣,這句話中「啦」連續出現了兩次,最後還加上了一個標點符號「!」想想這些小畫家們邊跑邊往雪地裡跑的情景,你就能讀出那種興奮、激動的感覺來了。雪地裡來了一群小畫家。小雞畫竹葉,小狗畫梅花,小鴨畫楓葉,小馬畫月牙。
  • 石家莊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上冊《小蝸牛》教案設計
    石家莊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上冊《小蝸牛》教案設計   設計說明   《小蝸牛》是一篇童趣盎然的科普童話。課文通過小蝸牛與蝸牛媽媽的三次對話,向我們介紹了小樹林裡一年四季的變化,同時巧妙地告訴我們小蝸牛爬行速度很慢的特點。課文語言淺顯,通俗易懂,很適合一年級小學生閱讀。
  • 北京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上冊《小蝸牛》教案設計
    北京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上冊《小蝸牛》教案設計   設計說明   《小蝸牛》是一篇童趣盎然的科普童話。課文通過小蝸牛與蝸牛媽媽的三次對話,向我們介紹了小樹林裡一年四季的變化,同時巧妙地告訴我們小蝸牛爬行速度很慢的特點。課文語言淺顯,通俗易懂,很適合一年級小學生閱讀。
  • 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冊《課外閱讀》專項訓練
    語文的學習是一個不斷積累和閱讀的過程,在低年級階段,是孩子行為習慣,思維能力的定型時期,因此需要家長們不斷地引導和監督。今天老師為大家整理了一套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冊《課外閱讀》專項訓練,非常的全面,題型也很豐富,建議家長朋友們為孩子收藏一份,讓孩子多加練習,我相信這對於提高孩子的綜合能力會有很大的幫助,孩子吃透,成績一定進步很快!
  • 青島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上冊《小蝸牛》教案設計
    青島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上冊《小蝸牛》教案設計   設計說明   《小蝸牛》是一篇童趣盎然的科普童話。課文通過小蝸牛與蝸牛媽媽的三次對話,向我們介紹了小樹林裡一年四季的變化,同時巧妙地告訴我們小蝸牛爬行速度很慢的特點。
  • 一年級語文上冊,全冊生字筆順匯總,家長:對練字幫助很大!
    #寫字筆順#一年級語文上冊,全冊生字筆順匯總,家長:對練字幫助很大!從幼兒園進入一年級以後,家長朋友們最擔心的一件事情,也許不是成績的好壞,而是寫字。一年級小朋友是學習寫字的起步階段,寫字的基本姿勢和寫字的筆順、筆畫是最基礎的、也是最關鍵的。
  • 小學一年級語文上冊,期末複習測試卷,老師:要一邊複習一邊練習
    小學一年級語文上冊,期末複習測試卷,老師:要一邊複習一邊練習。小學一年級本學期進入下半學期的學習了,離期末考試的時間也是越來越近,一年級上學期所學的知識雖然相對不多,但是也不少。一年級語文上冊期末考試的重點內容無非是漢語拼音、生字及字的結構、詞語組詞、詞語的搭配以及簡單句子等內容。在進行複習的時候,我們就要進行針對性的分類複習,這樣做的好處是能讓孩子加深印象,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一年級語文上冊,期末綜合考試99.5分,老師:這0.5分丟的可惜了
    #考試#一年級語文上冊今天我們就來看一套一年級上冊綜合測試試卷,看考到了哪些知識點,學生出現了哪些錯誤,以便查漏補缺。這次考試學生考了99.5分,被扣的0.5分非常可惜,是因為寫錯一個字。我們先來看看試卷都考了哪些內容吧。試卷第一題是看圖寫生字已經看拼音寫生字,這是一年級上冊語文考試的必考題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