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反思參考1)雪地裡的小畫家
這是一篇韻文,講的是一群「小畫家」在雪地裡「畫畫」的事,課文形象的講述了四種動物爪(蹄)的形狀和青蛙冬眠的特點,課文語言簡練,內容淺顯易懂,充滿童趣。縱觀楊穎潔老師這堂課有如下特點:
一、 採用多種形式進行識字教學。
在低段小學語文教學中,識字教學是重點,課堂中楊老師很重視這一點,採用個別認讀、開小火車等多種形式來認讀生字,生字教學很紮實。
二、 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參與的興趣。
「沒有任何興趣,被迫地進行學習,會扼殺學生掌握知識的意向。學生一旦對學習產生了興趣,就會迸發出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為此,在教學中楊老師根據教材的內容和學生的認識特點,精心製作了多媒體課件,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課件中依次跳出小雞、小鴨、小狗、小馬的腳印,十分逼真生動,小雞的腳印象竹葉,小鴨的腳印象楓葉,小狗的腳印象梅花,小馬的腳印象月牙,學生一下就全能領會了,而且興趣盎然!是啊!孩子的世界是個童話般純淨的世界,只要能在他們童話般的世界裡摩擦出智慧的光芒,誰就是成功的教育者。在這一點上楊老師做得很成功。
#教學反思# 三、 存在的一點遺憾。
《語文課程標準》把「喜歡閱讀」放在(1-2年級)閱讀教學階段目標的第一條。一年級的閱讀教學應把「讓學生能朗讀課文並感受閱讀的興趣」作為起步階段閱讀教學的第一要求,採取多種手段讓每一個學生都喜歡讀書,主動地讀書,進而視讀書為一種樂趣、一種享受。讓學生通過讀書實踐,「嚮往美好的情景」「感受語言的特點」和「閱讀的樂趣」。在這堂課中楊老師過於側重生字教學,花在課文朗讀上的時間少了點。
每堂課的設計意圖總是完美的,但在實際的上課中,總有許多的遺憾。上課時,教師如何把握一個「度」, 進行很好的課堂調控,達到預期的效果,一直是每一個老師的努力方向,相信楊老師今後會越上越精彩的!
(教學反思參考2)雪地裡的小畫家
《雪地裡的小畫家》是一首融兒童情趣與科普知識為一體的兒歌,共有十行詩句,描寫了雪地裡的一群「小畫家」畫畫的事。整首詩語言生動活潑,字裡行間流露著對小動物的喜愛之情。由於一年級學生注意力極其容易分散,在進行教學設計時主要考慮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積極性,通過與他們互動,做遊戲的方式來促使孩子在玩中學,樂中學,在輕鬆有趣的教學情境中力求學得既輕鬆又有效。
本課我設定了以下四個教學目標:1.朗讀和背誦課文;2.認識課文的13個生字,會寫5個字;3.了解課文內容,知道小鴨、小雞、小狗、小馬四種動物腳趾的不同及青蛙冬眠的特性;4.會用「因為……所以……」的句式說出小動物們會在雪地裡畫畫的原因。
反思整個課堂教學,覺得有以下幾個方面做得較為到位:
一、有效導入,激發自豪感導入新課時出示學生的自畫像,學生充滿了自豪感。當老師問他們是用什麼工具繪畫的時候,那幾位同學大聲地發言,言語之間充滿了喜悅。同時學生也了解到「畫家」就是畫畫方面比較厲害的人。
二、充分利用多媒體,提高識字寫字效率。多媒體課件的使用,不僅大大節省了時間,還加強形象直觀性,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課件出示課文中的詞語,採摘「蘋果」、摘掉拼音的帽子進行生字的教學等都顯示出現代教輔工具的魅力。
三、注重說話,培養說話能力課上,我注重說話訓練。「初讀課文」環節的最後,我讓學生與課文中的四個「小畫家」打招呼,並練習用「雪地裡來了_____小畫家,他們是______。」的句式說說。「精讀課文」環節的最後,當通過交流討論小動物們畫的畫與它們各自腳印的形狀有關後,引導學生用「因為……所以……」的句式練習說話。在這個過程中體現由「扶」到「放」的過程,a.因為小雞的腳印像竹葉,所以小雞畫竹葉。b.因為小狗的腳印像_____,所以小狗畫________。C.因為小鴨___________,所以小鴨___________。d.因為__________________,所以________________。
四、有待改進之處:
1.缺乏對漢字內涵的理解。漢字是我們語文教學的基礎,漢字的演變是從象形的圖畫過渡到我們現在的印刷字體,它們演變歷史悠久而生動,每一個漢字都是一幅優美的圖畫,都有一個故事。在語文識字教學過程中,作為教師的我們應多點研究漢字的形態及演變過程,充分發揮漢字各種字體的特點及風採,運用巧妙,構思獨到,定能讓學生更好地感受漢字的魅力。認知規律及個性體驗的影響,他們在談感悟時肯定是多元化的且不一定是按照老師預設的順序呈現。
2.寫字的時間還是顯得比較少,以致學生寫字練習之後沒有時間進行點評交流。
3.對教材的拓展做得不夠,課前未能布置學生查找關於冬眠動物的資料。
(教學反思參考3)雪地裡的小畫家
《雪地裡的小畫家》是一篇富於童趣的課文,全文只有六句話,講的是一群小畫家在雪地裡畫畫的事。
一、創設情境,激發情趣。
「沒有任何興趣,被迫地進行學習,會扼殺學生掌握知識的意向。學生一旦對學習產生了興趣,就會迸發出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為此,我在教學中根據教材的內容和學生的認識特點,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首先,在導入時,我出示了幾片雪白的雪花,創設了下雪的情境,然後及時啟發學生:看到雪花你能想到什麼?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發展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然後,我就及時引導,有一群小動物也來到了雪地裡,他們還都是小畫家呢?都有誰呢?由於課前讓學生準備了頭飾,學生很自然地說出了答案,這樣也引起了學生的共鳴。
二、鼓勵質疑,自主學習
「學起於思,思源於疑。學貴知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只有善於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人,才能產生創新的衝動《雪地裡的小畫家》教學反思教學反思。「在教學中我鼓勵、啟發、誘導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認識、學習、記憶生字。」你認為哪些字難記,給大家提個醒好嗎?「這個環節激發了學生主動識字的願望。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尋求到喜歡的方式,嘗試到成功的喜悅,對探索識字方法奠定了基礎。
三、合作學習,解釋疑難
教學中對學生的認字情況,我組織學生以同桌為單位進行互考,使同桌合作具有實效性,給學生創造主動參與的機會。學生在小組裡合作,有求知的好奇心,能自主學習,發揮了群體的智慧。
四、課外延伸,拓展思維
認識了四位小畫家之後,我引出了「每一個小動物都是一位小畫家,你觀察過哪些小動物的腳印,他們都會畫什麼?」同學們暢所欲言,通過看電視、生活中得到的經驗發表自己的見解,同時這一步也引出了青蛙,讓學生明白青蛙是冬眠的動物,所以它沒有參加雪地裡的畫畫。並要求學生課下尋找材料還有哪些動物是冬眠的習性使課堂教學得以延伸。
五、存在問題,有待改進。
1.沒有進行很好的課堂調控,擴展練習用時較長,致使課堂說的多,讀的少,沒有達到預期的朗讀效果《雪地裡的小畫家》教學反思教學反思。
2.教師語言欠缺精練,有時好重複學生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