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新學期中小學教材有變化 品德課更名道德與法治

2021-01-21 大眾網

  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訊 1日,青島市教育局發布今秋新學期中小學教材有關通知,小學科學課程起始年級調整為一年級;義務教育一、二年級《品德與生活》和七、八年級《思想品德》教材名稱統一更改為《道德與法治》;中小學起始年級開始使用新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材,對新學期充滿新的期待。

  從今秋新學期開始,義務教育六三學制一年級、七年級,五四學制一年級、六年級和高中一年級,都將開始使用新近審定通過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材。我省是全國第一個在小學、初中和普通高中三個學段全面開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課程。其他年級使用原選用出版社出版的教材,不更換版本。

  據省教育廳巡視員張志勇介紹,《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材堅持「以文化人」,注重「知行合一」,以增強中小學生對民族文化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感和自信心,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華要義內化於心、外化於行,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得以弘揚光大,中華傳統美德薪火相傳。課程兼具人文性、獨立性和開放性。這也是由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標準研製專家主持審查通過的全國第一套進入國民教育體系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材。

  課程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經典為主要教學內容。其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經典內容的選取以儒家文化經典為主;在儒家文化經典的選取中,以「四書五經」為主。對格言、章句,要有精準的注釋、翻譯;對選讀的書目,需有精闢的導讀、必要的注釋。在格言、章句、書目選讀之外,輔之以相關的人物、事件、故事等。

  教育部此前發布新修訂的《義務教育小學科學課程標準》,明確將小學科學課起始年級調整為一年級。目前我市增編小學一、二年級科學課教材已經審定通過,三至六年級將使用現行教材。

  教育部此前組織編寫了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語文和歷史教材(以下簡稱統編教材),其中義務教育一、二年級品德與生活和七、八年級思想品德教材名稱統一更改為道德與法治。

  根據要求,義務教育六三學制學校道德與法治一年級、七年級和八年級下(法治教育專冊)統一使用統編教材,語文一年級、七年級統一使用統編教材,歷史七年級統一使用統編教材;義務教育五四學制學校道德與法治、語文一年級統一使用統編教材。其他年級冊次使用原選用出版社出版的教材,不得更換版本。(記者 劉淼)

相關焦點

  • 教育部:「思想品德」教材統一更名「道德與法治」
    中新網4月28日電據教育部網站消息,教育部辦公廳日前發布了《關於2016年中小學教學用書有關事項的通知》。《通知》明確,從2016年起,將義務教育小學和初中起始年級「品德與生活」「思想品德」教材名稱統一更改為「道德與法治」。
  • 從《品德與社會》到《道德與法治》 小一生的課堂有什麼變化-風車...
    這堂課就叫「讓我自己來整理」,是《道德與法治》全國統編教材一年級下冊第11課。適存小學葉菲老師正在為孩子們授課,通過觀看視頻、圖片、道具等多元化的方式,激發孩子整理的欲望。義務教育階段原品德課調整為《道德與法治》,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革命傳統教育、法治教育、國家主權意識教育、民族團結教育等主題內容,並專門設置了中國夢、總體國家安全觀等專題。  在適存小學的這堂公開課上,葉菲老師準備了很多小道具,有文具用品、圖書、玩具等,它們被老師稱為「小夥伴」。  「這些小夥伴的家在哪裡呢?」葉菲老師提問後,孩子們進行了分組討論。
  • 中小學以後都沒有《思想品德》課了?
    據中國之聲旗下微信公號「新聞縱橫」(ID:xinwenzongheng)29日消息,從2017年的秋季學期也就是9月1日起,教育部統一組織新編的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語文、歷史三科教材,將在全國所有地區初始年級投入使用。新教材歷經五年編審,會讓小學一年級和初中一年級的第一課,和過去有什麼不同? 在內蒙古鄂爾多斯,袁女士家的小豆包剛剛領回人生中第一套小學課本。
  • 滬小一生將使用全國統編語文教材 分為上下兩冊
    根據教育部的統一部署,今年上海的小一新生將開始使用統編的道德與法治、語文教材。市教委表示,小學一年級漢語拼音教學將在集中教的同時,進一步改進教學方式,讓孩子們有更充足的漢語拼音學習時間。  從今年9月開始使用  日前,《教育部辦公廳關於2017年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語文、歷史和小學科學教學用書有關事項的通知》中明確,根據中央要求,教育部組織編寫了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語文和歷史教材(簡稱統編教材),義務教育一、二年級品德與生活和七、八年級思想品德教材名稱統一更改為道德與法治。
  • 你好,新學期!儀式感滿滿的秋季開學典禮,還有這些新變化
    「通過入學門,我就是小學生啦!」 通訊員 吳丹 攝  新學年、新學期,有一些新變化在等待著孩子們。  許多中小學的開學典禮都與愛國教育相結合。市實驗小學等學校舉行升旗儀式,開啟新學期,接受愛國教育。9月1日,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麗景小學舉行「我為祖國添光彩,我是合格小學生」2019級新生入學儀式,300餘名一年級學生在家長的陪伴見證下,踏著紅毯步入校園。頒發入學護照、按手掌印、家長幫孩子正衣冠、參觀學校環境、文明禮儀教育……一系列活動讓每位小學生感受到了身份的變化。
  • 部編版語文教材9月開學啟用:一年級小學生先識漢字再學拼音
    法制晚報消息,根據教育部通知,今年9月起,全國小學和初中的起始年級將統一使用教育部組織編寫的「部編本」語文教材。9月新學期一起啟用的還有歷史和道德與法治教材。 法制晚報·看法新聞記者注意到,在部編版一年級教材中,一改此前上學就先學拼音的「傳統」,第一篇識字課文就是「天、地、人、你、我、他」。
  • 開墾土地 監測霧霾……思政課如何有料又有趣
    目前上海進行的大中小幼德育一體化工作,就是要讓各學段在德育上各有分工又相互銜接。」上海市楊浦高級中學名譽校長於漪表示。  中小學推進德育一體化建設,頭緒紛繁複雜,從哪裡下手最好?「突破口就在完善德育制度體系,提綱挈領做好頂層設計。」教育部基礎教育司負責人表示。  2017年,教育部印發《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中小學德育工作有了新抓手。
  • 揚州中小學開講「法治第一課」
    本報訊 揚州市400多所中小學校近日陸續開講「法治第一課」,法治副校長、司法機關工作人員、普法志願者等紛紛走上講臺,向孩子們講解法律條文和道德觀念;組織學生自編、自導、自演法治文藝節目。
  • 安徽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材大變臉 新生開設《科學》課
    老師正在上科學課。  今年起,我省一年級小學生發到手的《語文》教材將迎來「大變臉」,由往年的「蘇教版」換為「部編本」教材,與此同時,初一年級的語文、歷史、道德與法治三科將啟用全新的國家統編教材。  變化三:增加了古詩文  語文新教材中還增加了中華傳統文化分量。  古詩文篇幅上,小學增至129篇,佔選文總體數量的30%左右,初中有132篇,且選文體裁多樣,從《詩經》到清人詩作,從諸子散文到歷史散文,從兩漢論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小品文,均有選擇。
  • 胖龍老師喜獲「北京市首屆中小學教師法治教育基本能力大賽」亞軍
    (胖龍  報導)為全面落實《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綱》要求,發揮好法治教育課堂主渠道作用,強化教師提升自身法律素養,磨練教學內功,今年4月,市委教工委、市教委在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師中,組織開展了法治教育基本能力大賽,得到全市各區、各中小學積極響應,不同學科、不同專業教師踴躍報名,積極參與。
  • 教育部:2025年三科統編教材將覆蓋中小學所有年級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北京12月24日訊(記者 王家源 趙秀紅)「中小學語文、道德與法治(思想政治)和歷史三科統編是中央作出的重大部署決策。『十三五』期間,1到12年級全部完成了三科教材的統編統審工作。接下來還有一個『統』,就是統用的問題。」
  • 浙江不予批准溫州等地區更換初中、小學思想品德學科教材版本
    溫州市教育局及有關縣(市、區)教育局:根據教育部辦公廳《關於2015年中小學教學用書有關事項的通知》(教基二廳〔2015〕1號)規定,鑑於義務教育德育、語文、歷史學科尚未完成全套教材的編寫、修訂,上述學科仍沿用原出版社出版的課程標準實驗教材,不得更換其他版本。
  • 拼音從「a、o、e」開始教 本市小一新生將用全國統編語文教材
    日前,一套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版語文教材在淘寶上熱銷。記者從市教委獲悉,上海的小學新生今年確實將告別滬教版教材,使用全國統一編寫的這套新語文教材。值得關注的是,新教材將加大漢語拼音集中教學力度,讓孩子們有更充足的漢語拼音學習時間。
  • 上海啟用統編版教材:古詩文小學129篇,初中132篇
    8月28日,國家教育部召開發布會,介紹教育部統一新編的義務教育階段道德與法治(原品德課)、語文以及初中歷史教材情況。上海自2017年9月起開始推廣使用國家統編的道德與法治、語文和歷史教材,力爭三年全覆蓋。
  • 北京百萬中小學生「啟封」新學期 「開學第一課」聚焦「戰疫」
    終於,在8月29日,北京市中小學生陸續如約迎來新學期。按照教育部關於秋季開學的工作部署要求,各地方要「推進秋季學期安全開學、正常開學、全面開學」。為此,北京市教委也制定了全市大中小學生及幼兒園的分批、分次開學時間。截至9月1日,全市共99萬中小學生赴約新學期,9月7日,也就是下周一,小學二至四年級52萬學生將第三批開學,屆時,全市中小學全面「啟封」新學期。
  • 北京市順義區板橋中心小學校開學第一課主題活動
    沐浴清晨,充滿了新學期的希望,再起秋風,吹拂著跳動的心房,清爽的季節裡,經歷了一個不同尋常的暑假,期待已久的校園是那麼的親切,夢想走進校園,聽那朗朗讀書聲,如今,一切都已成真,今天,我們開學啦!9月1日,學校召開了「陽光少年 向抗疫英雄致敬」開學第一課主題活動。清晨,李海霞校長帶領全體領導幹部在學校門口迎接學生們的到來。曬收穫 曬成長新的學期,新的希望,學生們滿載著對新學期的嚮往走進校園,走進教室。
  • 追隨法治前行 書寫法治未來|寫在《法治日報》更名之際
    追隨法治前行 書寫法治未來|寫在《法治日報》更名之際 2020-08-01 16: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道德與品德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品德及其心理結構品德是道德品質的簡稱。是指個人遵守社會道德規範而行動時所表現出來的穩定特點,是穩定的道德行為需要與為滿足這種需要而掌握的穩定行為方式的統一體。品德與道德道德與品德是兩個不同的概念。道德是一定社會調整人與人之間、社會與個人之間關係行為規範的總和。
  • 句子長得「讓人斷氣」 中小學語文教材部分內容存在瑕疵
    廈門網訊 (文/廈門晚報 記者 林珊 郭文娟 李小慶 實習生 王豔 漫畫/小牛)「『微風吹拂著千萬條才展開帶黃色的嫩葉的柳絲』,小學三年級語文課本裡怎麼有這麼長的句子?」新學期伊始,家長吳先生陪女兒背誦課文,發現一個長句差點讓人斷氣。「我得給教材挑挑刺!」吳先生忍不住跟朋友吐槽。無獨有偶,另一名家長李女士也表示,她為了幫助兒子記住這句話,也費了很大的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