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太地町漁民大肆捕殺海豚 手段極其殘忍(圖)

2021-01-10 搜狐網

  日本南部一個名叫太地町的漁村,是獵殺海豚最兇殘的地區。在接下來的幾個月裡,這裡將有成千上萬條海豚被屠殺,其中有一些小海豚甚至才出生幾天。它們當中還有一些將被水族館圈養起來,而等待它們的將是疾病和死亡。

  每年秋天,都有成千上萬條海豚聚集在太地町附近的海域,因為這裡有豐富的魚類資源。海豚們大快朵頤的時候,也會和它們的同伴進行玩耍,時不時會有大量海豚躍出水面,構成了當地一道極美的風景線。

  但是,當地的漁民卻把這些海豚視為一筆極大的財富。

一旦他們發現有海豚的蹤跡,他們會駕駛小船去獵殺。長久以來,當地居民練出來一套專門捕殺海豚的方法。他們首先將鋼鐵長管置入海中,並且不斷敲打,來迷惑海豚並且使它們受驚。這種做法還能干擾海豚的聲納系統,使它們在海裡無法辨視附近的景物。一旦海豚的聲納系統遭到幹擾,要想逃脫漁民的捕殺幾乎是不可能的事了。隨後,漁民會把海豚趕到一些由巖石構建成的凹口內,再將入口用漁網封鎖,困於其內的海豚只能任由漁民處置了。不過,漁民們不會馬上動手對這些海豚進行屠殺,他們會把被困住的海豚留在狹小的凹口內住一晚上。漁民表示,這麼做會讓海豚肉更加柔軟、新鮮並且更加美味。

   第二天黎明,來自於全球各地的貿易商會來挑選適合在水族館進行表演的海豚。一頭特別聰明的海豚可能會被賣到10萬英鎊。一旦這些貿易商挑選完了合適的對象之後,剩下的海豚們就只能等待被屠殺的命運了。漁民會用長鉤刀開始砍殺海豚,並用削尖了的杆將其刺傷,然後將其拉上小船。

  受到驚嚇的海豚會在凹口內四處遊竄,周圍的海水也被血水染成紅色。有些母海豚為了告知幼海豚有危險,並試圖保護它們時,往往會發出極度痛苦的鳴叫。絕望的叫聲加上觸目驚心的血水,讓這一幕顯得即悽慘又血腥。

  由於大量失血,再加上疼痛難忍,這些受傷的海豚往往會失去活力,這時漁民會將它們拉上漁船,割斷它們的喉嚨,或者砍開它們的脊髓,這樣它們就沒法亂動。更多的海豚則會被留在船上,任其自然死亡。

  拯救日本海豚協會(Save Japan Dolphins Coalition)會長、著名海豚專家裡克·奧巴瑞(Ric O Barry)表示,每年該地獵殺海豚時段長達六個月,而這些可怖的場景幾乎每隔幾天都會發生。

  奧巴瑞稱:「每年,當地居民都會試圖向我們挑釁,這樣當地政府就有理由來驅逐我們了。他們經常會在我們面前折磨海豚。幾年前,有個漁民當著我的面把一頭海豚幼崽的頭砍了下來。」

  曾七次獲得全球自由潛水冠軍的曼迪-雷·克魯克謝克(Mandy-Rae Cruikshank)在兩年前拍攝有關海豚的紀錄片時,也捕捉到了類似的場景。當時,她目睹了約有40頭海豚被趕到凹口,並且被殘忍的屠殺。她描述到:「漁民會把海豚幼崽趕開,其中一些幼崽甚至只有我的手臂那麼大。但是,他們還是對這些海豚進行屠殺。我們面前的海水立馬就被染成了血紅色。其中有一隻海豚被尖杆戳到以後試圖逃離凹口,雖然它越過了兩層魚網,但還是未能逃脫被屠殺的命運。看到這一血腥情景的時候,我們都忍不住落淚了。」

  但是,隨後還有更加野蠻的事情發生。克魯克謝克受到當地居民強迫,讓她目睹漁民屠殺小海豚的整個過程。克魯克謝克表示:「海豚幼崽被放回大海,在那裡,它們要麼被殺害,要麼會活活餓死。這一幕太可怕了。」

  下個月,一部有關屠殺海豚的紀錄片《海豚屠場》(The Cove)將會在英國進行公映。在影片裡,克魯克謝克無數次強調,海豚曾拯救過很多落水海員以及衝浪者的生命。海豚還是唯一能夠在威脅自身生命的條件下,還會義無反顧拯救人類生命的物種。

  其中海豚拯救落水衝浪者比較著名的當屬託德·恩得利斯(Todd Endris)事件。2007年在加州蒙特雷海灣,託德被一條長達15英尺的大白鯊攻擊。大白鯊的第一次攻擊就撕開了託德背部的皮膚。隨後,大白鯊發動了第二次攻擊,它把託德的右腿吞到嘴裡,並且試圖將其咬斷。幸好託德把衝浪板隔在了自己的大腿和鯊魚下顎之間,才保住了右腿。正當這條大白鯊試圖發動最後一擊的時候,奇蹟出現了。一群海豚遊到了託德身邊將他圍起來,並且隨即發動了對大白鯊的攻擊。片刻之後,鯊魚就被趕跑了。此後海豚還一直守在託德身邊,直到他爬上衝浪板並且掙扎著回到了岸邊。

  《海豚屠場》的導演路易·皮斯霍斯(Louie Psihoyos)在玻里尼西亞潛水的時候,也被海豚救過命。當時,皮斯霍斯正在拍攝一群海豚,然而他並不知曉,一頭雙髻鯊正悄悄尾隨著他,準備隨時發動攻擊。這時,這群海豚突然遊到路易和雙髻鯊之間,並且開始攻擊雙髻鯊。皮斯霍斯表示:「海豚救了我的命。雖然我聽過很多海豚拯救人類的事情,但我從未想過,這件事情會發生在我自己身上」。

  在西方社會,人們一直把海豚視為友好、聰明的動物。但是,日本政府以及漁民卻不這麼認為。在他們的眼裡,海豚只是比害蟲稍微好點。對他們來說,殺害海豚以及鯨魚跟養豬、養牛然後將它們宰殺沒有什麼分別。

  日本漁業部發言人魚谷俊德(Toshinori Uoya)表示:「人們認為海豚是聰明靈巧的動物,但是在有些地區是有吃海豚肉的傳統的。殺害海豚可能對我們國家的國際形象會造成負面影響,但是這件事情我們也無法下令阻止。」

   在太地町,很多漁民已經將宰殺海豚視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他們把抵制殺害海豚的運動看成是對他們文化以及傳統的挑戰。當地88歲的居民Mutsuyo Kaino就表示:「這不僅是我們的文化和傳統,海豚肉本身也是美味至極。」

  儘管發生海豚屠殺的太地町地區是一個自然保護區,但日本以及國際法律卻規定這種做法是合法的。雖然海豚和鯨魚一樣同屬一個物種,但是國際法律只規定禁止捕鯨,卻沒有禁止捕殺海豚。不過,日本人不僅捕殺海豚,還公然藐視國際法規關於禁止捕鯨的規定,對鯨魚進行大肆捕殺。他們捕殺鯨魚往往打著「科學研究」的名號,但是這種做法畢竟是非法的。國際社會希望日本最終能夠履行禁止捕鯨條約中的相關規定,停止這種做法。

  不過,由於沒有協議規定捕殺海豚是非法的,因此每年被日本屠殺的2.3萬頭海豚並不受相關法律保護。1986年,禁止捕鯨禁令生效的時候,日本官方以及漁業部門就開始捕殺海豚。由於日本民眾喜食鯨魚肉,但受到禁令的限制,只好用海豚肉來代替。

  日本每年捕捉的海豚超過4萬頭,其中大部分是作為食品提供給學校的孩子們的,剩下的則出口到中國。具有諷刺意義的是,最近的一項研究成果發現日本政府的這種做法可能讓他們的後代處於危險之中。海豚肉含有汞、鎘、滴滴涕以及戴奧辛和聚氯聯二苯等致癌物質。一些切割好的海豚肉的汞含量可能會超過安全限度的5000倍。如此高含量的汞會對人的神經系統造成很嚴重的傷害,甚至會導致食用者出現精神失常。

  海豚肉含毒量之所以如此高是因為日本周邊的海域已經被工業垃圾嚴重汙染。在這種環境生長的小魚蝦體內積累了大量有毒物質,海豚食用這些小魚蝦後,這些有毒物質也就轉移到海豚體內了。日本人再食用這些海豚肉,日積月累之下他們自身也就儲存了大量毒素。

  「屠殺海豚已經非常殘忍了,日本人又將這些肉給他們的孩子食用,這更讓人感到噁心,從道德上講也站不住腳」,奧巴瑞表示,「日本政府和漁民還將這些海豚肉進行販賣,這樣一來孕婦和兒童就可以很方便的買得到,這簡直是在謀殺他們。如果你去日本太地町的一些醫院轉轉,你會發現很多病人因為汞中毒的證據」。

  這些有毒物質對海豚和鯨魚也造成了破壞性的影響。重金屬汞等破壞了它們的大腦和神經系統,而一些殺蟲劑和汙染性物質則摧毀了它們的免疫系統,甚至還可能導致癌症。

  此外,這些有毒物質還對海豚的出生率造成了的影響。近年來,世界範圍內的海豚數量在急劇減少,雖然大肆獵殺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但是出生率的減少所起的作用也是非常大的。

  隨著人類在海洋活動越來越頻繁,噪音汙染也在威脅著海豚和鯨魚的生存。海豚和鯨魚不僅通過聲音來識別水下目標,它們還依靠聲音來導航和交流。輪船的引擎聲、石油探測聲音和軍用聲納在幹擾它們的同時,也在對它們的聽力產生傷害。

  噪音汙染對海豚和鯨魚產生的影響是非常嚴重的。美國海軍和英國皇家海軍使用的最新一代聲納系統就能夠它們產生致命的傷害。如果一艘潛艇將其聲納開到最大值,海豚在100英裡外就能聽得到,而且這聲音對它們來講就像人站在一個全力推進的噴氣式飛機旁邊,足以將其耳膜撕裂。這種噪音汙染也是近年來導致海豚在海灘大量擱淺的罪魁禍首。

  雖然日本太地町大肆屠殺海豚已經讓人觸目驚心了,但是一些活動分子擔心同樣的厄運可能會發生在鯨魚身上。由美國控制的國際捕鯨委員會最近計劃推出一項折衷議案,該議案有可能將商業捕鯨合法化。在過去23年裡,日本無視國際法律,大肆非法屠殺海豚。為了讓日本回到談判桌上,國際捕鯨委員會建議允許日本在其選定的海域內自由獵殺海豚。

  安迪·奧塔韋是英國一個保護鯨魚組織的負責人。他表示,「如果放任日本自主行事,他們可能會無視國際社會的輿論,大肆屠殺海豚,還可能會獲得捕殺鯨魚的權利。但是,我們也看到了希望。日本投票選出了過去40年來從未執政的政黨。這是十幾年來我們第一次看到了希望,他們態度有可能發生態度。如果這個問題得到了日本首相的關注,對海豚和鯨魚的屠殺就有可能終止」。

  不過,到目前為止,太地町附件海域的海水還是像血一樣紅。

相關焦點

  • 血淋淋的罪惡交易:日本太地町漁民獵殺海豚殘忍無比
    血淋淋的罪惡交易:日本太地町漁民獵殺海豚殘忍無比 2014-01-21 08:04:38 來源:中國日報網 當地時間2003年10月6日,日本太地町海灣,日本漁民宰殺海豚,周圍海水已被染成紅色。當地漁民大肆捕殺海豚,將海豚視為一筆極大的財富,一旦他們發現有海豚的蹤跡,就會駕駛小船去獵殺,手段極其殘忍,甚至連年幼的海豚都不放過。(圖片來源:東方IC)日本南部一個名叫太地町的漁村,是獵殺海豚最兇殘的地區。每年秋天,都有成千上萬條海豚聚集在太地町附近的海域,時不時會有海豚躍出水面,構成了當地一道極美的風景線。
  • 日本進入「捕殺海豚季」 漁民獵捕珍稀海豚(圖)
    原標題:日本進入「捕殺海豚季」 漁民獵捕珍稀海豚(圖) 日本和歌山縣漁民開展新的「海豚捕殺季」。   中新網11月28日電 據外媒28日報導,反捕鯨團體「SS」(Sea Shepherd Conservation Society)發布消息稱,日本和歌山縣太地町日前實施了一場圍捕海豚的活動,並捕獲一頭通體發白的稀有海豚。   據稱,這隻海豚屬灰海豚品種,因為嚴重缺乏色素,所以才通體呈現白色。因反對殺害海豚、向水族館兜售等,該反捕鯨團體曾向太地町派遣監視小組。
  • 大喊「保護動物」的日本人,為何每年要捕殺30000隻海豚?
    日本這一國度,如今民眾素質之高的確受到了全世界的認可與效仿,可是,每年9月到次年2月期間,在日本南部漁村太地町還在上演著一場驚心動魄的血案,無數海豚被驅逐、趕殺,至今,日本人的手中依舊沾染著血淋淋的海豚血。全世界都在每年發出疑問,為何如此高度文明的日本依舊在海洋捕殺這一領域如此愚昧與殘忍,日本人在國際上也是發出「保護動物」呼聲最大的群體。
  • 日本「血腥捕獵季」開啟,大量海豚被捕殺,是傳統就可肆無忌憚?
    9月1日,日本和歌山太地町的漁船正式開始出海捕獵鯨魚和海豚,此次捕獵將一直持續到明年4月。日本和歌山太地町被稱為「海豚灣」,曾有紀錄片揭露該地屠殺海豚亂象,但是該地仍然每年都會有持續半年的海豚驅獵。資料圖 新華社這期間,漁民會把大量海豚驅趕入三面封閉、水深較淺的海灣內,然後用長魚叉刺傷海豚,然後進行捕殺,十分殘忍!雖然備受爭議,但日本以圍捕海豚和食用海豚肉是當地文化傳統為由進行反駁。網友評論有網友就表示:文化傳統?
  • 日本血腥捕殺海豚季拉開序幕 美國稱其不符合人道主義
    日本漁民在處理捕殺來的海豚(資料圖)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哈夫(Marie Harf)隨後表示,卡羅琳只是將美國政府向來的見解說出來而已。美國政府已直接對日本政府表達看法。該片記述了日本和歌山縣東牟婁郡太地町當地的漁民大量捕殺海豚的經過,也對日本的獵殺海豚的惡劣行為進行了強烈批判。但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接受美國媒體專訪時表示,這種捕法自古就有,「應當受到尊重」。據報導,安倍今年1月22日出席瑞士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WEF)期間,接受美國媒體採訪,談到日本和歌山縣太地町地區的海豚圍捕法。
  • 為何日本海豚灣看不到海豚?漁民的解釋讓人驚訝,遊客:太殘忍
    ,而日本也是一個出了名的愛護動物的國家,就像是奈良縣的梅花鹿,每年日本都會花大價錢保護這些梅花鹿。 然而就在中國遊客慕名來到日本歌山縣太地町,有著「海豚灣」之稱的,想來看看這些可愛又美麗的海豚,可是為何日本海豚灣看不到海豚
  • 日圍捕海豚引爭議 當地官員稱切斷脊椎系人道捕殺
    ——和歌山縣知事,該地每年都圍捕海豚  【現狀】  「大量血液從捕殺地滲出」  日本和歌山縣太地町地區漁民每年把數以百計海豚趕入海灣並捕殺。動物保護團體指責這種捕魚方式殘忍,而當地漁民則堅稱這是傳統,拒絕改變。捕海豚季通常從9月持續至次年3月。
  • 日本獵殺海豚季開始
    日本西南部的太地町又迎來了一年一度的的海豚獵殺季,雖然這種「臭名昭著」的捕殺海豚的活動倍受爭議,但是,今年仍將有數千隻海豚等待著被血腥屠殺的命運。(更多獨家財經新聞,請加微信號cbn-yicai)據法新社報導,太地町漁業協會的一位官員表示,海豚獵殺季節自9月1日開始,於明年2月底結束,持續半年時間。
  • 《海豚灣》播出9年後 日本將在原址重新開啟海豚捕殺活動
    據日本媒體報導,近年來,因到日本和歌山縣太地町進行反對捕鯨運動的活動家人數逐漸減少。太地町決定將在9月1日重啟捕殺海豚的活動。日本和歌山縣太地町是「古式捕鯨」發祥地。2009年播出的紀錄片《海豚灣》中,記錄了日本太地町漁民大量捕殺海豚的血腥場面。
  • 美大使批日本圍捕海豚
    美國駐日本大使卡羅琳·甘迺迪在微博客網站上發帖,批評日本漁民以「圍捕」方式捕獵海豚「不人道」。  甘迺迪17日在「推特」網站帳號上寫道:「圍捕海豚不人道,我深感憂慮。美國政府反對以圍捕方式捕魚。」  日本和歌山縣太地町地區漁民每年把數以百計的海豚趕入海灣並捕殺。許多動物保護團體指責這種捕魚方式殘忍,而當地漁民則堅持認為這是傳統,拒絕改變。
  • 海豚肉又不好吃,為何日本人寧願背負罵名,也不放棄捕殺海豚?
    海豚是一種十分活潑可愛的海洋精靈,雖然說很多人可能沒什麼機會可以在大海中見到海豚,但是這並不妨礙我們對它們的喜愛。再加上歷史上經常發生海豚拯救人類的案例,所以,一直以來海豚都被當作是人類的好朋友。然而,由於受到一些人類的捕殺 ,導致如今世界上的海豚數量是越來越少了。
  • 日本人為什麼圍獵海豚?
    2003年10月,日本太地町,動物保護組織「偷拍」的捕殺海豚的場景,海水已被血染成紅色。《海豚灣》後全球一度掀起反捕殺海豚的抗議潮,圖為菲律賓動物保護主義者在日本駐菲大使館前。據當地史冊記載,圍獵海豚從1933年開始,而《海豚灣》中那樣將大海染成紅色的方式從上世紀60年代末才開始。  太地町殺死的海豚主要向一些超市提供海豚肉。現代捕殺海豚的用途主要還是食用,活捉的被送到水族館用於表演或研究。也有的地方曾出現為「消除害獸」而進行捕殺。日本西南海港壹岐島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曾對海豚進行大規模圍獵捕殺,為不讓近海的海豚吃掉另一種味道鮮美的海魚,影響當地漁業。
  • 日本最臭名昭著小鎮:每年捕殺近3萬隻海豚,搖身成海豚主題小鎮
    最近日本鰻遇嚴重魚荒,這讓我們想起日本這座臭名昭著的小漁村:太地町。太地町如果不是因為有著獵鯨屠殺海豚傳統,那今天的太地町必定是日本一座浪漫風情的美麗漁村。太地町是世界著名的海豚和鯨魚屠殺場,每年有近3萬海豚被日本漁民趕到此地,等待他們的將是一場血腥的屠殺。不過在屠殺之前,會有海洋水族館的工作人員來挑選海豚,這並非是因為漁民願意把海豚送給水族館,而是因為相比賣海豚肉,賣給水族館的海豚價格更高。
  • 紀錄片《海豚灣》——「海豚的微笑,是自然界最高明的偽裝」
    它的生活壓力太大了,是多麼大的痛苦讓一隻海豚走上了自殺之路?兩隻小海豚的離開讓裡克·奧巴瑞開始反思自責,但是,那時已經有越來越多的海豚正在遭受傷害。海豚被捕捉,被送往世界各地的水族館,接受高強度訓練,身體受到傷害,還會患上疾病,但還是要表演給人類看。太地町是一個位於日本本州島和歌山縣的一個沿海小城,每年九月至次年三月,都會有大量海豚湧入太地町附近海域。
  • 反捕殺海豚紀錄片主演遭日本強制離境 稱將訴諸法律
    《海豚灣》劇照【環球網綜合報導】日本共同社2月8日報導稱,採訪美籍海豚保護活動家理察·奧巴瑞的律師獲悉,想從成田機場入境日本但未獲批並被扣留在東京入國管理局設施內的奧巴瑞近日已被強制離境。奧巴瑞表示「將訴諸法律」。據律師稱,奧巴瑞是5日被強制離境的。
  • 日本太地町,一片紅色的海灣,到底隱藏了什麼秘密
    該片記錄了日本太地町當地的漁民每年捕殺海豚的經過。影片於 2009年7月31日美國上映。影片講述在著名的海洋哺乳類動物專家的帶領下,一群動物保護人士冒著生命危險、突破重重阻礙走進了這一海灣,深入現場,記錄下大量海豚被日本人屠殺的血腥場面。獲得2010年第82屆美國奧斯卡最佳紀錄長片獎。這部紀錄片的拍攝線索非常有趣,它採用了三條敘事線相互交叉的方法。首先,講述主創人員如何實地拍攝。
  • 日本人殘忍屠殺海豚,真氣人!
    曹操說電影,包你能看懂,本期分享《海豚灣》, 《海豚灣》記錄了在日本太地町獵殺海豚的行為, 被當地漁民捕手所謂的傳統與文化, 實則不過是大日本帝國的思想餘孽作祟罷了。
  • 吃海豚肉汞超標(圖)
    《海豚灣》海報    日本和歌山縣太地町官員9日說,檢測結果顯示,當地居民體內平均汞含量是日本其他地區的4倍,但沒有發現患病跡象。負責檢測的國內水俁病綜合研究中心認為,這與居民食用海豚肉的飲食習慣存在關聯。
  • 日本人每年捕殺那麼多鯨魚,又不怎麼吃?那麼他們的目的是什麼?
    不過雖然人們保護環境的意識在不斷加強,但也有一些國家卻依然在大肆破壞自然,比如日本殘忍的捕鯨行為就深受眾多國家的譴責,可即便如此,日本依然毫不悔改,反而大肆捕殺鯨魚,那麼為何日本要這麼做呢?日本這個國家向來都非常的殘暴,在二戰時期,它和德意兩國聯合起來,企圖稱霸世界,為此他們大肆殘殺他國無辜百姓,對待俘虜更是殘酷無比,不是將他們當成了試驗品或玩物,就是將他們當成了活靶子,其殘暴程度,令人髮指。因此很多曾被日本摧殘過的國家都非常痛恨他們,包括我國也是如此。而日本不僅對俘虜極度殘忍,就連對動物也同樣如此,所以日本的捕鯨行動也遭到了很多國家的反對。